贵州省省外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息登记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贵州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00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04•【字号】•【施行日期】2003.09.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003年7月1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67号发布根据2004年7月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8年8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防雷减灾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贵州省气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减灾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御等;雷电灾害是指因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感应的静电、雷电波侵入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等防雷设施的总称。
第四条防雷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和指导全省防雷减灾工作。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其防雷减灾工作由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建设、公安、广播电视、通信、电力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在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做好本部门、本行业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减灾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宣传培训工作;普及防雷减灾科技知识,提高农民抵御雷电灾害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对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
第七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组织对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雷击事故的统计,及时向政府报告防雷减灾工作。
防雷接地设施试验检测记录表
1. 项目信息,记录表的名称、编号、日期等基本信息。
2. 设施信息,包括被测试的防雷接地设施的名称、位置、规格
型号等详细信息。
3. 检测人员,记录进行测试的人员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
4. 测试设备,列出用于测试的设备名称、型号、准确度等信息。
5. 测试环境,描述测试时的环境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6. 测试项目,包括接地电阻测试、接地极化测试、接地系统绝
缘测试等具体测试项目。
7. 测试方法,描述测试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8. 测试结果,记录每个测试项目的具体测试数值和结果。
9. 结论,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该防雷接地设施是否
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0. 备注,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或问题进行记录和说明。
在填写防雷接地设施试验检测记录表时,需要确保记录准确、清晰,以便后续的审阅和参考。
同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当及时记录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防雷接地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陈述填写说明1.检测陈述由封面〔含说明〕、总表、单体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包罗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易燃易爆场合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等三类〕组成。
陈述格式和内容不得自行删减。
2.检测陈述按照一个工程一份陈述多个单体检测表进行设计。
总表中汇总了检测工程中所有单体的检测情况。
每个单体可以按照实际检测对象类型选择三类检测表中的任意一类。
一个单体一套检测表,不该将多个单体合并在一套检测表中填写。
比方某检测工程含3栋〔1#、2#、3#〕一般防雷建筑物,该工程只需制作一份检测陈述,其组成:封面〔含说明〕、总表、1#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2#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3#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表。
3.陈述由检测单元用计算机A4 纸正反打印,封面建议采用通用格式的硬皮纸。
4.陈述应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发人签名,并加盖检测单元公章和骑缝章,陈述不得涂改。
“签发人〞一般为颠末省气象主管机构查核的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
签发人只需要在总表中签字,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应当在每个单体的检测表中签字。
5.检测陈述页码应按挨次编号,不得重号、漏号。
当需插页时,应从头按挨次编号。
6.检测陈述编号应按“检测资质单元资质证号〞+“雷检字〞+“4位数年份〞+“5位数挨次号〞进行编制。
5位数挨次号从“00001〞开始依次按挨次编号或者由检测单元按照工程地点区域、工程类型等自行制定例那么进行编号。
检测单元应确保检测陈述编号独一性和持续性,不得重复编号,不得中间有空号。
7.无法检测或不涉及此项时,在相应栏目顶用“/〞暗示;暗示无技术指标要求或不予判按时,在相应栏目顶用“-〞暗示。
暗示材质时,“Fe〞暗示铁〔钢〕,“Cu〞暗示铜,“Al〞暗示铝,“―〞暗示扁钢〔铁〕;暗示规格时,“S〞暗示截面,“Φ〞暗示直径,“R〞暗示半径,“T〞暗示厚度;暗示方位时,“E、S、W、N〞别离暗示东、南、西、北。
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为了保证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记录。
下面是一份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的模板,供参考:工程编号:工程地点:检测单位:检测日期:检测人员:一、现场勘查记录:1.工程位置:(可以添加图片)2.现场环境:(如周边建筑物、地形地貌等)3.施工情况:(如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存在的问题等)4.现场安全情况:(如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施工区域是否设置围挡等)二、材料和设备检测记录:1.防雷材料:(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厂家、出厂合格证明等)2.接地装置:(装置类型、数量、布置情况、安装质量等)3.防雷器件:(器件类型、数量、安装位置等)4.防雷控制装置:(装置类型、数量、布置情况、安装质量等)5.其他相关设备和材料:(列举具体设备和材料,并进行检测记录)三、施工质量评定:1.进行施工质量评定,对各项工程进行评分,评定标准如下:(1)防雷材料的选用及安装质量(2)接地装置的布置和安装质量(3)防雷器件的安装位置和数量(4)防雷控制装置的布置和数量(5)其他相关设备和材料的安装质量2.进行现场施工质量评定,对现场环境和安全情况进行评分,评定标准如下:(1)工程位置的选择和环境适应性(2)现场环境的整洁与安全设施的设置(3)施工区域的围挡和警示标识四、问题整改记录:1.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填写整改记录,包括问题描述、整改要求、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等。
2.对于已经整改的问题,填写整改日期和整改情况。
五、检测结论和意见:1.总结检测结果,根据检测记录和问题整改情况,对工程的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进行综合评价。
2.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指导,在下一阶段的施工中加以改进。
以上是一份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的模板,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防雷装置检测记录表委托单位被检单位场所名称被检单位地址检验类别□委托检验□仲裁检验□监督检验联系人所在部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其它联系方式邮政编码环境状况温度:℃;相对湿度: RH% 天气状况:□晴□多云□阴土壤状况:□干燥□湿润□冻结检测项目□ 接闪器(接闪杆)□ 接闪器(接闪带、网)□ 接闪器(其它)□ 引下线□接地装置□ 等电位连接□ 电涌保护器(电源)□ 电涌保护器(信号)检测依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 B50343-2012 □检测仪器型号及编号□接地电阻仪 K-1026B ( )□电涌保护器运行安全巡检仪 K-2766 ( ) □等电位测试仪 K-3690B ( )□游标卡尺(0~150)mm ( )□钢卷尺 5m ( )□钢卷尺 30m ( )□温湿度表 WHM5 ( )□拉力计 NK-500 ( )备注防雷装置检测记录表(1)场所名称防雷装置状况检查周围环境□孤立□空旷□无过高建筑物□有过高建筑物□有建筑群□受其他建(构)物保护□有构筑群防雷类别□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是否含爆炸或火灾危险场所□是□否场所分区:接闪器□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本体□彩钢□材料焊接质量□优良□合格□不合格□锈蚀状况□无□轻微□严重□附着其他线路□有□无引下线□圆钢□扁钢□圆铜□本体□焊接质量□优良□合格□不合格□敷设方式□眀设□暗敷□锈蚀状况□无□轻微□严重□接地装置□独立接地□联合接地□防跨步电压措施□建筑物相连接的钢筋柱共()根□敷设5cm厚沥青或15cm厚砾石层□用护栏、警示牌使可能性降到最低□其他防接触电压措施防侧击雷装置□安装□应安装未安装□此项目不涉及电源线路□变压器设置于室内□变压器设置于室外□□架空引入□埋地引入□半架空半埋入□□TN—S系统□TN—C—S系统□TN—C系统□TT系统□IT系统□□安装SPD □未安装SPD □不涉及安装SPD □信号线路□架空引入□埋地引入□半架空半埋入□□光纤线路□金属导线□无线□□安装SPD □未安装SPD □不涉及安装SPD □备注防雷装置检测记录表(2)检测点检测项目检测参数检测结果检测人:复核人:防雷装置检测记录表(3)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检测点检测结果(Ω)检测点检测结果(Ω)备注:检测人:复核人:防雷装置检测记录表(4)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检测点检测结果(Ω)检测点检测结果(Ω)备注:检测人:复核人:防雷装置检测记录表(5)安装位置及防护级别产品型号U标称值/VC检查电流I imp或I nU检查值/kVp脱离器检查SPD模块L L L N L L L N L L L NU测试值1mAU标准值±10%NI测试值ieI≤μA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ie合格判定状态指示器引线长度/m连线色标连线截面/mm2地线截面/mm2过电流保护/A合格判定备注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检测综评:内部防雷装置SPD各项数值符合规范要求。
防雷检测报告样板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XXX公司的防雷系统进行检测和评估,并提供有效的改进建议。
防雷系统是一项重要的设备,用于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电击击和过电压的影响。
通过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我们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潜在的问题。
2. 检测方法防雷系统的检测使用了以下方法:2.1 目视检查我们首先对防雷系统进行目视检查,包括外部设备和相关电缆的外观状况。
我们检查了接地装置、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情况以及设备本身的状态。
2.2 测试设备为了确保准确的测试结果,我们使用了一系列专业的测试设备,包括雷电击击测试仪、雷电浪涌测试仪和过电压测试仪。
2.3 测试项目我们进行了以下测试项目来评估防雷系统的性能:•接地电阻测试:检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确保低电阻接地。
•引下线电阻测试:检查引下线的电阻,确保正常工作。
•避雷针和避雷网测试:测试避雷针和避雷网的阻抗,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分散雷电能量。
•电气性能测试:测试防雷系统的耐压、耐电弧等电气性能,确保其能够在雷击过程中正常工作。
3. 检测结果基于以上的检测方法和测试项目,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检测结果:1.接地电阻测试结果:设备的接地电阻符合相关标准范围,接地系统运行正常。
2.引下线电阻测试结果:引下线的电阻接近于零,正常工作。
3.避雷针和避雷网测试结果:避雷针的阻抗在标准范围内,能够吸收和分散雷电能量。
4.电气性能测试结果:防雷系统在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压和耐电弧能力,能够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防雷系统的检测结果良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改进建议尽管防雷系统检测结果良好,我们仍然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1.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防雷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更新引下线:根据需要,更新老化或损坏的引下线,以确保其电阻正常。
3.定期检测和更新避雷针和避雷网:定期检测避雷针和避雷网的阻抗,如有损坏或老化,及时更换。
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报告被检单位地址检测日期有效时间签收人检测单位检测单位地址检测单位电话邮编防雷装置检测报告表(一)建筑物名称:防雷类型:类检测日期:检测仪器:天气状况:土壤情况:检测依据:说明:1、本次检测使用的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2、未经本单位许可,不得部分复制此报告。
QR13-06防雷装置检测报告(001号)被检单位:地址:检测日期:有效时间:签收人:检测单位:检测单位地址:检测单位电话:邮编:防雷装置检测报告表(一)建筑物名称:防雷类型:类检测日期:检测仪器:天气状况:土壤情况:检测依据:检测实施细则(第二版)/GB50057-1994/GB50156-2002/GB15599-1995说明:1、本次检测使用的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2、未经本单位许可,不得部分复制此报告。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表(二)建筑物名称:加油房防雷类型:二类检测日期:检测仪器:天气状况:土壤情况:检测依据:检测实施细则(第二版)/GB50057-1994/GB50156-2002/GB15599-1995说明:1、本次检测使用的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2、未经本单位许可,不得部分复制此报告。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表(三)建筑物名称:罐区棚(左)防雷类型:三类检测日期:检测仪器:天气状况:土壤情况:检测依据:检测实施细则(第二版)、GB50057-1994说明:1、本次检测使用的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2、未经本单位许可,不得部分复制此报告。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表(四)建筑物名称:罐区棚(右)防雷类型:三类检测日期:检测仪器:天气状况:土壤情况:检测依据:检测实施细则(第二版)、GB50057-1994说明:1、本次检测使用的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2、未经本单位许可,不得部分复制此报告。
QR13-06危化场所(易燃易爆化工)防雷装置检测报告(002号)被检单位:矿山炸药库地址:检测日期:有效时间:签收人:检测单位:检测单位地址:检测单位电话:邮编:防雷装置检测报告表(一)建筑物名称:办公室防雷类型:一类检测日期:检测仪器:天气状况:土壤情况:检测依据:检测实施细则(第二版)/GB50057-1994/GB50156-2002/GB15599-1995说明:1、本次检测使用的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贵州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格考试与认定办法第一条为规范雷电防护装臵(以下简称防雷装臵)检测人员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工作,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雷电防护装臵检测资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证》是防雷装臵从业人员从事防雷装臵检测的有效凭证,在本省申请《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证》通过资格考试取得。
省气象学会受省气象主管机构委托,负责组织进行本省行政区域内防雷装臵检测人员资格考试、资格认定及资格证的颁发、审验、补办、更换、注销等工作,并接受省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第四条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两次,时间分别为每年上半年的3月和下半年的9月。
具体考试时间和有关注意事项由省气象学会在考前至少一个月在“贵州气象在线”网站上进行公告。
第五条报名参加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考试人员,应根据公告通知要求报名。
考试报名结束后,通过审核符合要求的,通知参加考试。
第六条申请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考试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年满18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二)经县级以上人民医院检查,无色盲、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等疾患,身体健康的;(三)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和非在押、拘役人员。
第七条申请考试报名需提交以下材料:(一)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二)申请人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有技术职称的还需提交职称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三)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出具的申请人体检表原件。
第八条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考试主要包括防雷法规和防雷基础理论、防雷装臵检测技术及相关标准规范等专业知识。
其中防雷法规占30%,专业知识(防雷基础理论、防雷装臵检测技术及相关标准规范)占70%。
考试采取闭卷100分制,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加考试人员凭身份证参加考试。
第九条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考试应严格考试规则和考场纪律,考试结束后应当场封卷,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卷,并在三周内对成绩进行复核后在“贵州气象在线”网站上公布。
企业防雷检测报告内容上传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企业防雷系统进行检测和评估,旨在帮助企业提高防雷能力,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检测包括对防雷设备的完整性、性能以及接地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确定现有防雷系统的合规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检测范围和方法本次防雷检测的范围包括企业内部以及对外部设施的检测,主要包括接地系统、避雷针、避雷网等设备的评估。
检测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对设备的视觉检查、电阻测量、耐压测试等。
3. 接地系统检测结果接地系统是企业防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接地系统的检测,我们评估了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根据检测结果,接地系统的电阻值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达到合格要求。
然而,在部分设备的接地电阻值稍高,可能存在接地电阻过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测和改善。
我们建议企业加强接地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电阻测量和检修工作,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4. 避雷针检测结果避雷针作为防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引导和放电的作用。
通过对避雷针的检测,我们评估了其完整性和性能。
根据检测结果,避雷针的形状和材料均符合相关标准,可以有效地引导雷电放电。
然而,部分避雷针出现锈蚀的问题,可能导致其放电能力下降。
我们建议企业对避雷针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性和性能。
5. 避雷网检测结果避雷网作为防雷系统的辅助设备,主要起到分流和冲击保护的作用。
通过对避雷网的检测,我们评估了其效果和状态。
根据检测结果,避雷网的安装位置和形状符合标准要求,可以有效地分流雷电。
然而,在部分位置发现避雷网的连接处松动的情况,需要加以修复。
我们建议企业加强对避雷网的维护,定期检查连接处的紧固情况。
6. 检测总结根据对企业防雷系统的检测和评估,总结如下:- 接地系统的电阻值符合要求,但部分设备的接地电阻过大,需要进一步改善;- 避雷针的形状和材料合格,但部分避雷针需要维护;- 避雷网的安装位置和形状符合要求,但部分连接处存在松动情况,需要修复。
贵州省省外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息登记内容
为规范省外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到我省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登记工作,做好防雷装置检测的事中事后监管,现对省外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到我省从事防雷装置检测进行信息登记的内容提出要求:
一、防雷检测信息登记提交材料内容
(一)《省外防雷装置检测单位进入贵州从业信息登记表》一式两份(需加盖企业印章)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在本省成立分公司形式开展业务的还应提交在本省工商部门登记的证书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三)法人身份证复印件,非法人申请的应同时出具法人授权委托书,办理人员身份证;
(四)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五)在贵州省常驻地址相关证明;
(六)拟在贵州省内从事防雷检测活动的从业人员与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单位签订的劳务用工合同及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证明;
(七)拟在贵州省内从事防雷检测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花名册及身份证、职称证书原件、复印件及省气象学会出具的防雷技术职业能力评价证明;
(八)拟在贵州省内从事防雷检测活动所需的对应等级资质的专业设备清单(需附上发票或能证明其具有所有权的证明和经过质量鉴定机构的鉴定证明材料);
(九)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件。
上述材料中,原件为核验使用,复印件和其他材料加盖印章由登记机关留存。
二、核查登记
省气象主管机构收到信息登记材料后,对需要进行现场核实的,应委托有关机构和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核实,现场核实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及时登记,并在网上进行公告。
所提供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经现场核实不符合条件的,不予以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予以登记的,应出具予以登记回执。
三、监督管理
凡在贵州省登记的省外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在贵州省内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应按国家和本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在我省从事防雷检测技术服务工作,自觉接受从业地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并应于每年6月底前应向本省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在贵州省从事防雷检测技术服务情况,按照省政府“双随机”系统、“双公示”系统要求进行监管。
信息登记地址:贵州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行政楼704室。
联系人:彭艳电话:85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