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凹陷商河砂体储层特征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662.70 KB
- 文档页数:7
惠民凹陷沙河街组基山三角洲中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和有利储层成因朱筱敏;潘荣;李盼盼;刘英辉;张守鹏;韩雪芳【摘要】惠民凹陷沙河街组基山三角洲砂体主要由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构成.该储层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和交代等成岩作用,现埋深1 600~3 500 m,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总体为中孔、低渗储层.溶蚀作用对于改善储层物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2 400~2 600 m深度段有机酸对长石颗粒的溶蚀所形成的粒间和粒内孔隙,使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得到了提高,从而改善了储层物性,其中孔隙度可达25%,渗透率可达50 mD.因此,溶蚀作用及由其产生的次生孔隙发育段对于有利储层的预测非常重要.【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3(025)005【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沙河街组;基山三角洲砂体;成岩作用;有利储层;惠民凹陷【作者】朱筱敏;潘荣;李盼盼;刘英辉;张守鹏;韩雪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0 引言随着我国对油气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常规油气勘探难度的日益加大,在全球油气供应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对中低孔、中低渗储层的油气勘探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中低孔、中低渗油气田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油气区,如著名的延长油矿延1井(我国陆上第一口井,发现于1907年),其渗透率就小于1mD;大庆、长庆、吐哈及四川等油区的主力储层均为低渗储层,其探明储量逐年增加,产量不断上升,成为近年来增储上产的亮点。
2005年我国油气资源评价表明,低渗和特低渗天然气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40%[1]。
商河油田商13-4块火成岩油藏特征及产状分析樊秀英(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临盘钻井分公司山东·德州251500)摘要商河油田商13-4块沙三上段发育多角度裂缝及空隙,钻井过程中,往往极易发生井漏,水侵等井下复杂。
对商13-4块沙三上段火成岩的认识不足,往往在钻井过程中会疏于预防,措施稍有不当,就会发生井漏、水侵;甚至恶性井漏、水侵,井涌等井下复杂情况。
通过研究沙三上段火成岩与地层接触关系、起源、形成时期、背景及产状和相特征,掌握沙三上段火成岩油藏特征,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井下复杂发生的方法及措施,在实钻中有利于提高钻井时效。
关键词火成岩侵入岩侵入相产状分析中图分类号:P631.84文献标识码:A1商13-4块火成岩区域概况商13-4块为商河断块商三区断鼻状构造商13块中的一个小断块。
由于受储层沉积影响,在靠近商河大断层附近形成东西两个微构造高点,构造中部为一鞍部;沙三上在构造鞍部附近发育一近东北-西南方向小断层,使其分为东西两个小断鼻构造。
商13-4块沙三上段火成岩发育,构造西部有火成岩侵入,形成火成岩岩墙,对油气具有遮挡作用。
2火成岩的油藏地质特征2.1浅成侵入岩与沙三上段地层关系惠民凹陷第三系沙三上段经过多次火山喷发,火成岩主要分布在商河断裂带附近,形成了多级次的火成岩,部分火成岩分布区形成了多角度裂缝。
研究区域内发育的丰富的火成岩,主要是浅成侵入相辉绿岩和玄武岩,局部多角度裂缝较发育,基质孔隙度平均为5%~10%,裂缝孔隙度平均为1.5%~2.5%。
2.2断裂特征与断裂体系惠民凹陷断裂构造特别发育。
中央隆起带上的临商帚状断裂带,由四条向北凸出的弧形断层组成,断裂带呈雁列分布,向北收敛,向东撇开,各弧形断层均为南倾,由北向南断阶式下掉。
该断裂带总体为北东东走向,在沙三-东营期活动,西部收敛段发育早,沙三期以来形成;东部撇开形成较晚,沙二期以来形成,后至明化镇期仍有活动,控制区沉积地层的发育和分布,是临商断裂带的伴生构造,为局部旋转应力场的产物。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沙三段储层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惠民凹陷是中国北方大型碳酸盐岩储层聚集区之一,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
其中中央隆起是该地区一个重要的成藏构造带,油气勘探的关键区域之一。
然而,该地区的复杂地质、深埋水深等问题限制了油气勘探的效率。
预测储层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基础,对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央隆起的沉积环境、储层形成条件以及地形等方面的综合分析,预测中央隆起区域油气储层的分布情况,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二、主要研究内容1.中央隆起区域的地质背景分析,包括构造演化历史、区域地质特征等方面的分析。
2.中央隆起区域的沉积环境分析,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3.中央隆起区域的储层形成条件分析,包括深度、温度、压力、岩性等方面的分析。
4.中央隆起区域的地形特征分析,包括地形形态、地貌类型等方面的分析。
5.基于以上分析结果,进行中央隆起区域油气储层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与评价。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分析法,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和地质、地球物理等相关数据,对中央隆起的地质背景、沉积环境、储层形成条件以及地形特征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综合分析,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中央隆起区域的油气储层进行预测。
四、预期成果该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对中央隆起区域的地质背景、沉积环境、储层形成条件以及地形特征等方面的总体认识和综合分析。
2.对中央隆起区域油气储层的分布情况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与评价。
3.为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区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年: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开展中央隆起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沉积环境分析。
第二年:开展中央隆起区域的储层形成条件和地形特征分析;建立地质模型和预测模型。
第三年:对中央隆起区域的油气储层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
六、参考文献1. 祝国庆, 张西平, 程洋,等. 惠民凹陷三段微晶灰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7,42(3):401-408.2. 张士臻, 阮永军, 何禾佳,等. 惠民凹陷南部奥陶系古地形-沉积系统[J]. 石油实验地质, 2015,37(4):456-463.3. 刘昌胜, 王志平, 郑德斌,等. 中央隆起加密钻井岩心精细解释技术[J].断块油气田,2020,27(1):8-13.4. 张玉泉, 杨铁军, 孙永胜,等. 鄂尔多斯、渤海与松辽盆地皮山地区下古生界生物成因气藏成藏特征对比[J]. 石油学报,2016,37(5):558-570.。
商河地区沙三上段沉积微相展布及成因研究X回 春,彭葭洲,蒋芳丽(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山东德州 251507) 摘 要:商河地区位于惠民凹陷中西部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的东端,针对该地区沙二下亚段的沉积体系研究仍然是空白,尤其是针对沙二下商河砂体储层的来源、分布规律、控制因素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较少。
长期以来,商河地区沙二下亚段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等问题是长期困扰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难题。
商河砂体空间上呈现中间厚、四周薄的“饼状”,其碎屑物质来自何方,如何形成,其控制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摆在科研、生产面前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商河地区;商河砂体;沉积体系;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P 618.1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7—0136—02 商河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简称沙二下亚段)作为商河地区的主力油层之一,占该地区总储量的60.3%,对于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砂体展布规律及成因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商河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的研究较少,且仅限于某一局部地区的情况。
对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日益突出。
其所处的中央隆起带,同沉积构造活动频繁,沉积相变化快,沉积层序和体系域发育和分布的控制因素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基于以上考虑,系统研究商河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展布以及成因研究是解决勘探开发问题的关键。
图1 区域位置图1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特征1.1 沉积微相展布规律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是,西部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微相,中间以分流间湾相隔。
东南部以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为主,在中部和东北部也有一些远砂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微相分布[1]。
商河砂体物源来自西北方向,砂体呈几个朵叶状自西北向东南延伸。
来自西北方向的主水下分流河道由3个水下分流河道叠置而成,3个朵叶状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分别由西北方向进入商河地区,其间以分流间湾相隔。
商河油田商斜256块沙二下亚段油气成藏潜力分析摘要:随着惠民凹陷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现状越来越复杂。
本文通过对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斜256块沙二下亚段的构造、储层、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沙二下亚段油藏具有多砂组含油、含油井段集中、含油高度大等特点,油藏类型为受断层和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油藏。
新钻井证实了该区沙二下亚段油气已聚集成藏,对惠民凹陷沙二下构造-岩性油藏的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加了新的储量接替阵地。
1 勘探概况商河油田位于山东省商河县境内,该块地处平原,公路网成熟,交通便利。
商河油田商斜256井位于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商河地区商斜256井区构造圈闭高部位。
商河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出站后,结合商河油田已有资料,应用基础地质研究与地震、地球物理描述等技术相结合对该区进行了综合地质研究,2015年钻探了商斜256井,揭示了沙二段下亚段含油层系。
2015年完钻的商斜256井,于2015年9月对沙二段下亚段1855m~1897.2m (斜深)进行试采,泵抽,目前(2015.9.16)日油10t,日水1.1 m3,累油:117.5t,累水:34.7 m3。
2 石油地质特征2.1 地质背景商斜256井位于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商河地区商斜256井区沙四段构造圈闭高部位,该区地层发育齐全,自下而上发育了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及平原组。
该井主要目的层为沙四段,根据全区资料钻探情况分析,近东西向:地层地层向东抬升,设计井位于圈闭高部位,圈闭条件好;南北向:断点清楚、构造落实,圈闭呈反向地垒形态。
为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创造了条件。
2.2 地层特征本井通过实钻资料及地球物理测井与区域地质资料对比分析认为,自上而下钻遇新生界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的馆一、二段、馆三段;古近系东营组的东一段、东二段、沙河街组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
其中,在沙三段钻遇断层,断点为2353.00m,断距约300.00m。
惠民凹陷孔店组末端扇沉积及其储层特征张金亮;李德勇;司学强【摘要】惠民凹陷孔店组为末端扇沉积,中部亚相是其沉积砂体的主体.根据岩芯观察并结合地震资料,将末端扇中部亚相划分为分流河道、河道漫溢和泥滩三种沉积微相.孔店组砂岩类型主要为中细粒的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末端扇储层中发生了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主要的自生矿物包括黏土矿物、碳酸盐、石英和长石等.孔店组砂岩主要受到埋藏成岩作用的影响,成岩演化阶段正处于中成岩A期.孔店组末端扇储层性质受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发育绿泥石环边衬垫和塑性组分溶蚀成岩相的分流河道砂体的物性好于发育碳酸盐胶结和压实一充填成岩相的河道漫溢砂体.【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11(029)001【总页数】13页(P1-13)【关键词】末端扇;成岩作用;储层性质;成岩相【作者】张金亮;李德勇;司学强【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河流体系及其伴生沉积研究的深入,形成于干旱气候条件下河流末端的砂质扇状堆积体-末端扇越来越多地被认识和接受.ukerji和Friend首次提出了末端扇沉积的概念[1],此后Parkash对末端扇体的岩相和沉积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一次划分了末端扇的沉积相带[2],Kelly和Olsen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末端扇的沉积序列和相模式,将末端扇分为补给水道、分流河道和远端盆地三个相带[3]。
从此,不同地区的末端扇沉积不断被发现和应用[4~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惠民凹陷孔店组沉积相的研究,前人做过很多工作,认为其属于洪水-漫湖沉积,同时许多学者对该地区的层序划分和原型盆地恢复进行过一些研究[7~11],但对该地区储层的研究极其薄弱,其成藏地质条件尚处于推测阶段。
惠民凹陷基山砂体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孙钰;钟建华;姜在兴;王志坤;高祥成【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29)001【摘要】基山砂体是惠民凹陷勘探的主力砂体,前景广阔.通过对基山砂体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及岩石结构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基山砂体为一套混合成因的三角洲-沟道-浊积扇沉积体系,纵向上分为4期.基山砂体粒度较细,以细、粉砂岩为主,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储层总体上具有中孔低渗、非均质性强、次生孔隙发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山砂体的成藏要素,结果表明,丰富的油源、良好的储层、有利的运移条件、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多种圈闭类型的成藏条件,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指出基山槽西侧盘河背斜带的构造-岩性圈闭和孟寺低隆起附近的岩性圈闭为下一步重点勘探方向.【总页数】4页(P40-43)【作者】孙钰;钟建华;姜在兴;王志坤;高祥成【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惠民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形成条件 [J], 袁静;梁绘媛;谭明友;陈晓杰;董道涛;孙明江;高若函2.惠民凹陷明化镇组河道砂体成藏模式及描述方法 [J], 汤梦静3.惠民凹陷基山砂体成岩作用及对油气圈闭的影响 [J], 李阳4.惠民凹陷基山砂体成因及成藏机制探讨 [J], 范存堂;李趁义5.惠民凹陷临北地区基山砂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J], 张震;刘太勋;谢风猛;孟阳;何瑞武;刘延峰;张恒才;闫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5技术应用与研究临南地区沙三段上亚段分流河道砂体油藏已成为临南油田重要的产能接替目标。
这些分流河道砂体纵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叠合连片。
然而由于分流河道砂体的单个块体小,横向变化快,准确描述砂体的难度大。
为此,通过对研究区地质、地震、钻井、测井资料的深入分析,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正演模拟、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与地质统计分析手段结合,总结了一套适用于临南地区分流河道砂体油藏勘探开发的有效方法和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研究区地质特征临南地区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了三角洲沉积,可划分出完整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
其中,沙三段上亚段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大量的水上分流河道砂体,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并结合钻井资料,统计了研究区分流河道的沉积厚度,水上分流河道主要分布在街3井以南的地区,由南向北逐渐减薄,厚度为10~140m,分布面积为260km2;水下分流河道厚度中心在街3井一夏53井之间,厚度为10~100m,分布面积为120km2。
二、地震反射特征临南地区分流河道砂体埋深普遍在3000m以下,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不利于砂体描述。
因此,通过应用正演模拟技术,总结该区分流河道砂体的反射特征。
根据地质分析,建立了理想的地质模型: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别发育一系列分流河道砂体,前三角洲亚相发育滑塌浊积砂体,通过地震正演获得了理想模型的地震响应。
其中水上分流河道砂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表现为短轴状一杂乱反射,振幅和频率为中一低,连续性差一中等,尖灭点不易分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地震反射特征表现为连续性相对较好的中一强反射。
三、研究区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精细描述1.砂体发育区的确定。
在进行参数分析时,首先从模型出发,优化储层参数与地震信息之间的关系,确定储层预测的有效地震信息;然后利用过井剖面加以验证,最终对未知区进行预测。
利用地震属性参数进行沉积相划分有2个关键:一是合理的时窗,二是有效的参数。
惠民凹陷唐庄地区沙河街组精细地层划分对比袭著纲;国景星;王明健【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09(016)004【摘要】惠民凹陷唐庄地区构造复杂,沙河街组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为了建立该区沙河街组准确的等时地层格架,统一地层划分对比标志,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岩心、测井、试油试采及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沙三段-沙一段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沙三段下亚段、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及沙一段;由低水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4种类型的10个体系域构成,对应11个砂层组.以旋回划分为依据,以岩相旋回-厚度法为主,"等高程"法为辅的总体思路,在该区进行小层划分对比,共分出81个小层;结合油气分布规律、各小层砂层厚度和砂岩含量得出沙二段的Ⅱ砂层组、沙一段的Ⅰ和Ⅱ砂层组为主力产油层位.【总页数】4页(P27-29,33)【作者】袭著纲;国景星;王明健【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相关文献】1.惠民凹陷唐庄地区油气地质条件分析 [J], 许建华;王宁;韩荣花2.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J], 梁正中;张竹林3.唐庄地区沙河街组油藏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J], 王希平;国景星;袭著纲;王明健;陈强4.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临盘地区始新统孔店组一段——沙河街组四段红层划分和对比[J], 周磊;操应长;王艳忠;刘惠民5.惠民凹陷唐庄地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 [J], 王明健;国景星;袭著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1惠民凹陷构造单元划分图1—研究区;2—地名;3—井位;4—断层Fig.1Tectonic division of Huimin sag1-Study area ;2-Place name ;3-Well location ;4-Fault中国地质GEOLOGY IN CHINA第36卷第4期2009年8月Vol.36,No.4Aug.,2009近年来,随着层序地层学的不断发展、推广应用及其与储层地质学的交叉,层序发育特征对储集砂体的分布、储集性能的控制作用逐渐被发现[1-5]。
层序地层的发育直接控制了沉积作用过程和沉积物物质组成,故研究层序地层对储集性能的控制作用,对于指导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惠民凹陷商河地区发育多套含油层系,其中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E s 2)下亚段(区内广泛分布的该亚段砂体即商河砂体)为本区主力含油层系。
但该砂岩厚度变化大,储集砂体的分布规律、物性特征及层序地层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成为长期困扰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
1地质概况惠民凹陷位于济阳坳陷的西部,是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轴向北东东。
根据古近系沉积和构造特征,惠民凹陷由临南、滋镇、阳信、庙北、里则镇5个次级洼陷以及中央隆起带和南斜坡等共7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图1)。
商河地区位于惠民凹陷惠民凹陷商河砂体储层特征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控制樊爱萍1杨仁超1韩作振1陈庆春2(1.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2.胜利油田公司临盘采油厂,山东临邑251507)提要:为查明惠民凹陷商河砂体的分布规律、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综合采用了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岩心物性分析、测井解释和压汞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商河地区沙二下亚段的层序地层、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
结果发现,沙二下亚段可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物性较好的储集砂体主要发育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且下降半旋回砂岩的孔渗特征一般优于上升半旋回砂岩。
研究认为,储层物性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物性最好,储层非均质性较弱;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物性一般略差,湖滩砂和分流间湾砂体物性最差,非均质性最强。
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和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的类型和分布,而沉积相带的迁移、相的演化及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均受控于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故基准面旋回的升降变化对储层的空间展布和非均质性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惠民凹陷;商河砂体;储层;层序地层学中图分类号:P53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09)04-0819-07收稿日期:2009-01-17;改回日期:2009-04-05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开放基金项目(DMSM200803)资助。
作者简介:樊爱萍,女,1978年生,博士,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研究;E-mail :xiaofan781026@ 。
中国地质2009年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的东端,区内多级断裂构造的频繁活动,将本区分为4个含油构造区块。
本次研究的目的层系———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E s2)下亚段可分为4个砂层组和3个泥岩段,自上而下依次为15韵律泥岩、1+2砂层组、3砂层组、3高阻泥岩、4砂层组和8韵律泥岩段,在岩性剖面和测井曲线上均表现为旋回性明显的多层楼式砂体,沉积相分析表明,该区主要以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和半深湖等沉积亚相为主[6]。
2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对比是层序地层分析的关键。
在钻井岩心、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分析的基础上,在本区识别的层序界面主要有不整合面、区域分布的冲刷面、岩性突变面、测井曲线突变面、旋回叠加样式的改变和进积-退积转换面等。
研究认为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二下亚段属于沙三段-沙二段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下降半旋回,自下而上可划分为MSC1,MSC2和MSC3等3个中期旋回。
沙二下亚段由下至上自8韵律泥岩段开始,该泥岩段向上与第4砂层组三角洲前缘沉积呈渐变过渡;反映了水体的变浅、基准面的下降和可容纳空间的不断减小。
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DSC1与上升半旋回ASC1的界面表现为测井曲线组合的转变,代表了水体变浅的相序或相组合向水体逐渐变深的相序或相组合的转换,区域上易于识别对比。
ASC1与DSC2的边界对应于最大湖平面处,一般在3高阻泥岩段的顶部或灰质泥岩的顶部;该界面之上,测井曲线的组合形式由表现为退积作用为主的组合转换为进积作用的组合。
DSC2与ASC2的界面对应于测井曲线的组合形式由表现为进积作用为主的组合向退积作用组合的转换处;ASC2与DSC3的边界基本相当于1+2砂层组与3砂层组之间的泥岩段。
DSC3与ASC3的界面一般对应于1+2砂层组顶部与15韵律泥岩段之间的岩性岩相突变面,反映了水体的突然加深和基准面的快速上升,该岩性岩相突变面在测井曲线上大多表现为突变面(图2)。
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点可作为时间地层单元对比的优选位置,故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层序边界既可以定在基准面上升的开始,也可以确定在最大湖泛面处。
笔者认为最大湖泛面的等时性更强,也便于层序的对比研究,故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将旋回层序界面划分在基准面由上升至下降的转换处,相当于最大湖泛面处。
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的层序界面在全区容易识别对比,由此建立了该区沙二下亚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图3)。
3储层特征3.1储层物性特征通过薄片鉴定、铸体薄片、岩心物性、测井解释和压汞曲线分析,对商河砂体的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进行了评价。
3.1.1孔隙类型商河砂体孔隙类型有如下5类:①残余粒间孔隙:碎屑颗粒沉积后,经成岩改造,而未被充填的粒间孔隙,在本区砂岩中常见;②填隙物内微孔隙:主要为蒙脱石、伊/蒙混层、绿泥石、伊利石及高岭石的晶间孔隙,孔隙一般<10μm,这类孔隙分布广泛,但对储集空间的贡献率很小;③溶蚀粒间孔隙:充填于图2沙二下亚段地层层序综合柱状图Fig.2Composite columnar section showing stratigraphicsequence of Es22820第36卷第4期樊爱萍等:惠民凹陷商河砂体储层特征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控制图3商河地区沙二下亚段层序地层格架1-粉砂岩;2-泥岩;3-泥质粉砂岩;4-上升半旋回;5-下降半旋回;6-声波曲线;7-层序界面;8-沉积相界Fig.3Sequence stratigraphic regime of lower E s 2in Shanghe area1-Siltstone ;2-Mudstone ;3-Argillaceous siltstone ;4-Ascending semi-cycle (ASC);5-Descending semi-cycle(DSC);6-AC curve ;7-Seqeunce boundary ;8-Boundary of sedimentary facies粒间的杂基及胶结物被溶蚀而形成,主要体现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及粘土杂基被溶蚀,是本区主要的储集空间;④溶蚀粒内孔隙:主要体现为不稳定碎屑物如长石等颗粒不完全溶蚀,在本区较常见;⑤铸模孔:主要体现为长石几乎全被溶蚀掉,在本区可见。
3.1.2孔隙特征根据压汞试验数据统计(表1),沙二下储层平均孔喉半径0.1888~0.8022μm ,平均值0.5751μm 。
孔喉最大半径0.72~3.5422μm ,平均值2.3058μm ;排驱压力变化较大,为0.1512~0.5165Mpa ,平均值0.2694Mpa ;最大汞饱和度为58.36%~83.6%,平均73.77%。
毛细管压力曲线可划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孔隙分布的歪度偏向于粗孔喉一侧,曲线拥有明显的平台,且靠近坐标的左下方,孔喉分选好,物性较好,排驱压力较低;Ⅱ型孔隙分布的歪度偏向于较粗孔喉一侧,曲线拥有稍明显但很短的平台,孔喉分选中-差,物性中等,排驱压力较低。
统计结果发现,在下降半旋回(DSC )的孔渗特征总是优于上升半旋回(ASC )。
依据测井解释数据,商河地区沙二下亚段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在不同井位和层段变化较大,其中孔隙度最大值为26.9%,最小值为4.1%,平均值为18%。
若以2%为区间进行统计,孔隙度为16%~24%。
渗透率最大值为222×10-3μm 2,最小值为0.017×10-3μm 2,平均值为15.249×10-3μm 2;不同区间,其样品概率分布不同,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3~100×10-3μm 2。
3.2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储层的非均质性可以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来进行评价,其中渗透率变异系数最能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
商河砂体各小层平面上的变异系数主要分布在0.6~1.2,突进系数主要分布在2~5,说明商一二区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是比较严重的。
商河砂体层内非均质性也较强,通过对砂体孔隙度和变异系数的研究发现,在砂组的中间部位孔隙度较大,边部较小;而变异系数正好相反,主水道部位变异系数小,边部大(图4)。
储层非均质性是由地质构造变注:P d :排驱压力;S max :最大汞饱和度。
表1商河砂体物性参数统计Table 1Statistics of property parametersof Shanghe sandbodies821中国地质2009年图4商河砂体渗透率变异系数与突进系数分布Fig.4Distribution of variation and darting parameters of permeability in Shanghe sandbodies化、沉积相变,以及成岩作用所引起的,其中沉积相变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本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及远砂坝厚度大,隔夹层少,非均质性较弱;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砂体,隔夹层多,非均质性强。
3.3沉积微相与储层综合评价商河砂体沉积微相与储层类型密切相关,商河砂体形成于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中,以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次之,不同环境下形成的砂体其储层性质不同。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由于沉积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物粒度较粗,分选性较好,故储层物性最好,多属于ⅠA、ⅠB、ⅡA类储层,以ⅡA类储层为主。
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物性一般略差,多属于ⅡB类储层,偶尔可达ⅠA类型;湖滩砂和分流间湾砂体很薄,储层物性最差,一般在IIIA类以下。
4层序地层对储集性能的控制如上所述,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和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的类型和分布,而沉积相带的迁移、相的演化及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均受控于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因此,基准面旋回的升降变化对储层的空间展布和非均质性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