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102.30 KB
- 文档页数:10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学期检测试题(含解析)【题文】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的蝴蝶为可羡了。
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的酣足的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的殉着春光化去。
A.吝啬白驹过隙朝闻夕死B.吝啬稍纵即逝朝生暮死C.吝惜稍纵即逝朝生暮死D.吝惜白驹过隙朝闻夕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吝啬”指非常小气,当用不用或当给不给,贬义词,这里是说上天既然给了我们生命却又舍不得而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的创造时代。
“吝惜”后者指舍不得拿出珍惜,中性词。
根据语境应是“吝啬”。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流逝。
朝闻夕死: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生暮死::①早晨出生,夜晚死亡。
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时间飞逝。
)【题型】语言知识基础【备注】【结束】2.【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制造”含金量越来越高,打入世界杯市场的商品不仅有显示屏、照明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且有吉祥物、围巾等装饰品。
B.面对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航天技术工作者殚精竭虑,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确实可堪称不易。
C.PM2.5主要由人类的活动造成,专家呼吁: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企业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公民从点滴做起,自觉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D.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做了答复:一定要认真调查,还原事实真相;严明纪律,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就业环境。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仅……而且,语序错B 成分赘余。
“可”与“堪称”重复D歧义“对记者的问题”有两解:一、记者发现并向有关部门负责人反应问题;二、记者本身也存在的职业操守等方面的问题【题型】语言知识基础【备注】【结束】3.【题文】在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古代虚词一书中对“宁可”的释义不是侧重于“取舍”这一行为,而是侧重于意志、意愿、态度等,这种解释______准确。
(2)如今的书坛画坛________,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
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造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3)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
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___________。
A.有失鱼龙混杂无能为力 B.有失鱼目混珠无能为力C.失之鱼目混珠爱莫能助 D.失之鱼目混杂爱莫能助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在“十三五”其间出台,延迟退休年龄固然可以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但势必导致年轻人就业难。
B.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C.受制于物力、财力等因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使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几乎将一声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
D.我国关于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预防和发生、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来祝贺恩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3分)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耄耋逢春获寿延年B.乐道安居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C.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细读,严格意义上说应来自于上个世纪英美新批评文论。
:“。
,,,。
他们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
”①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②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显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等③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是这样定义的④细读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⑤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⑥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A.③④⑤①②⑥ B.③⑤④①⑥② C.⑤④①⑥②③ D.⑤③④①②⑥5.对下面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的人而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癖好,在像哥白尼这样一位内心独立的人面前,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试题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一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阶段调研测试说明:本套试卷选择题共10题,共25分,填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共65分,填写在答题纸上;作文70分,写在作文纸上。
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有洞天浑成C.匠心别树一帜饱满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B.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
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
D.该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住国内微型车、农用车生产制造起步不久、市场销售日趋走俏,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市场。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我爱纯真浪漫,________;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________;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④②D.①④③②4.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2016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苏教版附答案)江苏省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灰烬jìn 彳亍chì 颓圮qǐ 跫音qión��B.戕害qiān��符�lù 劈柴pǐ 通衢qú C.缱绻juǎn 打夯hān��饿殍piǎo 阻遏è D.蓊郁wěn��流岚lán 静谧mì 蛰居zh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曙光笔杆跬步镂刻 B.雾霭苇叶贻误蟮鱼 C.狭隘跋涉麻痹慰藉 D.槎桠轻蔑夙愿丰腴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座房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拆除,现在茕茕孑立,矗立在马路中央。
B.来这儿欣赏树洞画的市民不绝如缕,看着这些美丽的树洞画,大家无不啧啧赞叹,击掌叫绝。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这些战士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 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C. 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2月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
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
小说《丰乳肥臀》,运用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日渐严重。
B.自4月13日“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于山东省美术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D.10月1日清晨,超过10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
【答案】D3.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3分)()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比喻。
将书本比喻为“方塘”(请对比书的方方正正的外形),将书中记载的知识比喻为“天光云影”。
寓意打开书本就像打开了另一片广阔的美丽天空。
B项“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测试(二)高一语文试题(普通班)―、语言文字运用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相比,不过是,不值一提。
②他认为自己的贡献________,认为自己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
③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________,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健康。
A. 微乎其微九牛一毛微不足道B. 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C. 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九牛一毛D. 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九牛一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九牛一毛,一般用于数量的比较。
微不足道,强调不足道。
微乎其微,强调数量少。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墨西哥人相信万寿菊花瓣的颜色和香味可以在亡灵节时帮助逝者找到回家的方向,所以供奉台上除了蜡烛和熏香,还会摆放美丽的万寿菊。
B.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査显示,未成年人群体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根本原因是没有确立起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优先保护的原则所致。
C. 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深深地震撼了作家高建群,于是,他将那一幕幕诉诸于笔端,写成极具表现力和震撼力的散文《西地平线上》。
D. 严歌苓虽然喜欢用不动声色的笔触去述说过去的故事,但波澜不惊的情节里有刺痛人心的感伤,美丽的芳华背后却是一代人无言的痛。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根本原因是……所致,删去“所致”。
C项,成分赘余。
“诸”在古汉语中是“之于”的合音词。
“诉诸于”表意重复。
D项,语序错误。
“严歌苓”应放在“虽然”之后。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的一项是(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A.愀.(qiǎo)然饿殍.(fú)蜇.(zhé)居慰藉.(jí) 星辉斑斓.(lán)B.嫠.(lí)妇跫.(qióng )音匏.(páo)尊圈.(juàn)棚绿.(lù)林豪客C.蓊.(wēng)郁横朔.(shuò)颓圮.(pǐ) 频.(bīn)临残羹.(gēng)冷炙D.缱绻.(j uǎn)曝.(pù)背戕.(qiāng)害黑魆魆.(qū) 按奈.(nà)不住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常常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用北京俚语嘲弄一切人,知识分子、政治家、群众、民族主。
义者……,概莫能外....,自认晦气。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盲D.沪深股指一路狂跌,广大股民唯有望洋兴叹....目跟进,非理性出手,将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广州市容不仅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丽,而且市民也变得更守规范,更讲文明。
B.当今社会上制假、贩假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其根本原因是受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造成的,应引起我们反省。
C.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高山生态环境中的许多植物无法在原生长地生存,正向更高海拔“逃生”,以寻找新的栖息地。
D.新型的“DNA流感疫苗”,疗效好,安全性高,适用性广,价格低廉,满足同时抵御多种禽流感病毒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外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前方的情景并不,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
这种不确定性反而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
(2)我们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有些缘分只是,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过往云烟。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囊括了绝大多数国内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发现的从未对外公布的珍贵史料。
C.修订后的考纲新增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要求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D.近年来,历史剧逐淅摆脱了泛娱乐化倾向,以强烈的现实感引起观众的共鸣,以挥着谱及历史知识、传递历史意识、开发历史智慧的文化责任。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选作下面这副有关中秋的对联的下联的一项是(3分)上联: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A.圆月共赏,不忘故里父老B.喜迎中秋,怀念四方亲友C.中天满轮,秋野万里香飘D.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切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随心所欲。
①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②新穗抹了浅浅的绿③苇尖上挂上了一层淡淡的亮色④红的敷抹⑤黄的点染⑥绿的底色A.①②③⑥⑤④B.②①③⑥④⑤C.①③②⑥④⑤D.②③①⑥⑤④5.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本句实写作者和同学在湘江中流,搏击风浪,虚写革命的决心和斗志,表现了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是对上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蓄回应。
B.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这里,诗人把攀附豪门、依附对方过奢华生活的女性喻为“攀援的凌霄花”,在对这种“爱情”模式的断然否定中,表达了自己对这类女子情爱观的不屑。
C.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这里,诗人选取“桥”“风景”“楼”等简约日常的意象,通过“看”这一动作,将桥上的人与楼上的人关联在一起,巧妙地完成了主、客体位置的互换。
D.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这个诗节中,诗人综合运用反复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创设出一种低沉、阴冷、寂寥的意境,塑造了一个彷徨在雨巷却又怀揣着希望的独行者的形象。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17分)6.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果行,国人皆劝.(劝勉,勉励)日与其徒.上高山(随从)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资助、提供)B.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边缘)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慰问,省视)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帮助)支子死,三年释其政.(通“征”,赋税徭役)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厉王虐,国人谤.王(公开批评、指责)溯洄从之,道阻且跻.(升,高起)宦.士三百人于吴(当贵族当奴隶)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其所民阜.财用衣食者也(使……丰盛)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喂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致意,劝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9题。
(14分)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晋书·王羲之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闻信.至信:信使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雅:甚,很C.求市.未能得市:集市D.止一吊.吊:悼念死者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遂以.女妻之以.母丧郡境B.便有终焉.之志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后为其.父误刮去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D.辄洒扫而.持之老妇恃辇而.行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2分)(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3分)9.(3)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
(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
②北阙:指帝宫。
③青阳:指春天。
(1)从全诗看,诗人“永怀愁不寐”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分)(2)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要评本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五、名著阅读(8分)12.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贾雨村本是一介寒儒,因得甄士隐的资助,考中进士,踏上仕途;知府任上,遭上司弹劾而被革职;借友人之力,受聘为黛玉蒙师。
B.凤姐为秦可卿送葬夜宿槛寺,水月庵老尼借机求她摆平一桩官司;为了三千两银子,凤姐与贾琏暗中合谋,逼死一对苦命鸳鸯。
C.在怡红院,湘云与丫鬟无意间失拾得宝玉丢失的金麒麟,黛玉担心因金麒麟而在宝玉、湘云之间做出风流佳事,就悄悄地走来。
D.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为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叹;第二次是因为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里。
E.《红楼梦》中除塑了众多的贵族女性形象外,还塑造了病死的晴雯、投井的金锁、上吊的鸳鸯、撞墙的司棋等“四烈婢”形象。
13.《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的风波因何而起?在这场风波中,晴雯的反应是什么?从她的反应中,可见出她怎样的性格?(5分)六、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8分)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
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
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14.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4分)15.第②段画线处语序调整成:“下一分钟,下一刻钟,下一个钟头”,好不好,为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7题。
(8分)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是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
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
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节选自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16.根据第①段内容,概括“真正的教养”的特点。
(4分)17.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