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_1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一、选择题(20小题)1 •簟类是大型、高等真菌,常见的有香菇、灵芝、银耳、竹荪等,他们有的可食用,有的对动植物病毒性疾病有免疫或抑制作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除蕈类是真菌外,霉菌和酵母菌也是真菌B •真菌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能使人、动物、植物患病的真菌绝大部分是营寄生生活的,这些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D •人体皮肤感染上真菌导致皮肤病发生后,均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消除病菌2 •三叶草是牛的主要饲料,三叶草传粉受精靠土蜂,土蜂的天敌是田鼠,田鼠不仅喜食土蜂的蜜和幼虫,而且常常捣毁土蜂的蜂巢。
土蜂的多少直接影响三叶草的传粉结籽。
猫是田鼠的天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A •三叶草属于第一营养级B •上述关系中最长的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C .田鼠摄入量的10%~20%流入猫体内D •三叶草和土蜂共同(协同)进化3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 表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丿[二产只 *r■ 3 ■, ■ b i' G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AA .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A ,图中字母代B •从生产者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A >100%C ・D 代表用于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 • b 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的是( )(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 单位是Jm-2J a -1)。
下列叙述正确1 -----------------1260 r1烬乳剜L 冒两抽物3WNF 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B. 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1 357 J_m-2^-1D .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5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 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 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 荒漠中,食草昆虫T 青蛙T 蛇T 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C .①④D .③④CO 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A组1.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D)A. 池塘中所有的鱼B. 池塘中的水C. 池塘中所有的植物D. 一个池塘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C)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成分3.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D)A. 兔子B. 蘑菇C. 蝗虫D. 水稻4.“叶落归根”,将落叶分解回归土壤的是(C)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水分5.素有“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之称的是(A)A. 森林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6.生长着各种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知识来看,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A)A.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B.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C. 群落、生态系统、种群D. 生态系统、种群、群落7.下列生态系统中,不是..由植物主导的是(C)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8.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 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9.2014年5月20日,我国的“月宫”一号试验获得成功。
“月宫”一号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试验人员收获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供自己食用,同时利用植物残枝落叶喂养黄粉虫为人提供部分动物蛋白,生活所必需的氧气、水等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
(1)“月宫”一号中阳光、空气、水、温度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非生物的能量和物质。
(2)“月宫”一号中的植物为该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有粮食、蔬菜、水果和氧气等。
B组10.如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第10题)A. 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B. B为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食物关系C. 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 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解析】A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并且为B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练习姓名学号一、我学会了1、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厚度为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部、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2、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等类型。
3、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的生态系统,有高大的、许多和等,还有各种动物(如蝗虫、田鼠、野兔)和动物(如青蛙、蛇、猫头鹰),以及许多和等微生物。
4、生态系统的成分有:、、、。
绿色植物被称为,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
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如蝗虫、兔等,叫做。
那些以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如虎、狐狸等,叫做。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等。
5、由于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称为。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和进行的。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流动的、逐级的。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则是不息的,在生物与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二、我理解了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这一薄层叫生物圈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全部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生物圈只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水和空气D. 温度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7、在一片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段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里构成了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食物网 D. 生态系统8.生长着各种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知识来看,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 A.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C. 群落、生态系统、种群D. 生态系统、种群、群落9.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A. 淡水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10、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 )A. 食草昆虫B. 昆虫C. 蛇D. 鹰11、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上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 A.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 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C. 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12、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B.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C.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D.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3.下列选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相互联系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D.人类可以模拟地球生物圈的条件,建造可供人类长久居住的生物圈Ⅱ号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其中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6.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数量与植物数量变化的模式图。
该图无法说明的是()A.生产者的数量决定消费者的数量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D.在食物链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7.对生态平衡的正确理解是()A.随着生产者的数量锐减,消费者也大量死亡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保持恒定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8.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①②③④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可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A.①B.②C.③D.④9.如图是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该水晶球密封,内装有水、两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有一些水藻,妙在小鱼和水藻都是活的。
生态系统同步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抉择题 2. 填空题 4. 简答题抉择题1.生态系统的同义词是A.自然整体B.生物群落C.生物地理群落D.综合体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2.下列消费者属于一级消费者的是A.牛B.鹰C.狼D.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3.下列生物不属于生产者的是A.水稻B.藻类C.化能自养细菌D.棉铃虫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4.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兔B.藻类C.食用菌D.棉铃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次提出的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6.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吴征镒B.奥德姆C.苏卡乔夫D.坦斯利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7.生态系统的功能是A.维持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B.保持生态平衡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8.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9.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A.温带草原B.落叶阔叶林C.淡水湖泊D.极地冻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10.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照是A.依照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依照消费者的食量大小C.依照消费者的食性D.依照消费者的要紧食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1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不能缺少的生物组分是A.草食动物B.肉食动物C.微生物D.寄生生物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12.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A.植物、动物B.生产者、分解者C.动物、微生物D.水、植物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填空题13.构成系统的三要素是( )、( )和( )。
正确答案:有两个以上的组分具有一定结构具有特定的功能涉及知识点:生态系统14.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要使动物长时间存活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必须提供()A.氧气 B.水 C.足够的有机物 D.太阳能2。
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植物→鹿→羚羊→山鹰 B.植物→鼠→蛇→山鹰C.阳光→草→兔→狐 D.田鼠→蛇→山鹰3.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A.有很多相互关联的食物链B.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D.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所捕食4.表示一个生态系统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的是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能量在各级营养级中逐渐递减5.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起主导作用的是()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C.分解者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D.化工厂对碳酸盐的分解作用6.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7.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 ( )A.只有物质循环过程 B.只有能量利用过程C.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利用过程 D.无法确定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9。
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二、综合题10.下图为一食物网,若把蛇全部捕光,请回答:(1)此食物网中,何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______。
(2)何种生物数量有增加的趋势?______。
(3)该食物网中,草属于__________,山猫鹰属于__________.(4)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选择题1.在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A.热带湖泊B.珊瑚礁C.热带雨林D.以上三者都是2.如图,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X量分布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3.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是()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4.如图一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表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图三表示某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的直方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一中,甲乙丙丁里代表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是甲B.图二所示的食物网中,海藻中的能量通过3条食物链传递给大黄鱼C.图三中A,B,C构成了图二中含海龟的一条食物链,其中C代表海龟D.图二中的动物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5.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右表。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适宜,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A.大麦远远多于燕麦B.燕麦远远多于大麦C.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6.下列分析正确的()A.图甲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里被消化的过程B.若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有机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四种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为甲→乙→丙→丁C.图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IV→II→I→ⅢD.图丁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C︒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C︒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7.有一种郁金香的花,到傍晚便把花闭合起来。
造成这一植物的节律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是()A.季节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温度的变化D.空气湿度的变化8.小明发现学校农场里有青菜、菜青虫、食虫鸟、细菌等生物。
其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细菌B.菜青虫C.食虫鸟D.青菜9.在丝瓜地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而且只形成一条食物链。
高中生物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系统亦称为()。
A. 种群B. 群落C. 生物群落D. 陆地生物群落2. 下列叙述中,描述栖息地的特点的是()。
A. 生物在其中繁殖、生活和获得资源的地方B. 生物在其中取食、捕食和互相作用的地方C. 生物在其中定居的地方D. 生物在其中死亡的地方3. 燃油发电、焚烧秸秆等方式均属于()。
A. 二次污染B. 水污染C. 大气污染D. 土壤污染4. 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类型是()。
A. 顺序关系B. 竞争关系C. 共生关系D. 食物链关系5.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中,属于生物体内化学能向生物体外形态、动态能转化的过程是()。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消化作用D. 合成作用二、判断题1. 人口过剩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
()2. 生物种群是具有相同生态位的多个物种的集合。
()3. 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物种聚集而形成的物种群集。
()4. 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光能的第一转化者。
()5.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是一种循环性的物质流。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
2.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有哪些类型?3.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 解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5. 请列举几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综合题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藻类、沉水植物、小型鱼类和大型鱼类等物种。
请根据所学知识,绘制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网络图,并解释其中的食物链关系。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C4. D5. B二、判断题1. 正确2. 错误3. 错误4. 正确5. 正确三、简答题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种群、个体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其中,生物群落由不同种类的物种聚集而形成,种群是指生态环境中相同物种所组成的集合,个体就是生物体,非生物因子包括环境因子和无机物质。
2.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包括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关系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2.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
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
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3.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数量越多,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就越低B.呼吸消耗量在同化量中所占比例越少,生物量增加就越多C.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越大,各级消费者的体型就越大D.营养级所处的位置越高,该营养级所具有的总能量就越多5.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2.下列可能作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分解者,寄生生物 D.生产者,自养型生物3.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9.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A.属于初级消费者 B.处于第二营养级C.只能同化植食性动物的少部分能量 D.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10.对一片草原来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太阳能的辐射量 B.生产者的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生产者的呼吸量 D.生产者光合作用量与呼吸量的差值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B.能量沿食物链循环流动C.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D.消费者的级别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多12.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表示。
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营养级 a b c d能量(J·m-2) 141.10×10515.91×1050.88×105821.27×105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渠道是d→a→b→c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照射在d上的太阳能C.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1.3%D. a营养级所摄取食物中的能量不等于流入a营养级的能量17.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只能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越多,能量的传递效率越高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19.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20.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A.能量与营养级 B.能量与个体大小C.能量与个体数量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2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数量越多,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甲的含量增加将可能导致温室效应22.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B. 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 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23.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B.分解者不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密切相关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24.下面关于生态系统中C元素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C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B. C元素的循环具有反复性和全球性C. 在生物体内C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等有机分子中D. 硝化细菌不参与C元素循环,只参与N元素循环25.在碳循环过程中,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是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摄食作用④化能合成作用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26.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B.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丙→乙→甲C.④表示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D.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27.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建立了高产稳产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从而获得稻、鱼、桑三丰收。
第2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班级:初二班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条食物链能够成立
( )
A.植物→鹿→羚羊→山鹰B.植物→鼠→蛇→山鹰
C.阳光→草→兔→狐D.田鼠→蛇→山鹰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
A.所有的生产者B.阳光、空气、水分C.食物链和食物网D.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3.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
A.有很多相互关联的食物链B.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D.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所捕食
4.在生态系统中,当食物链逐级传递时,能量流动是
( )
A.每一环节都将大部分能量向下传递,自己只将10%~20%的
能量用于呼吸
B.每一环节都将一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
只能向下传递10%~20%
C.越向食物链的后端,储存的能量越少
D.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越快
5.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时,其特点是( )
A.单向传递,逐级不变B.单向传递,逐级递减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6.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生态系统的
( )
A.生产者体内B.草食动物体内C.肉食动物体内D.分解者体内
7.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 )
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
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 )
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C.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
D.由于有了能量的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
9.在一片稻田中,人们总是让能量流向
( )
A.稻子B.所有植物C.所有生物D.人类10.图23—1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二、简答题
11.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
12.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共有两种消费者。
1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
14.非生物物质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15.森林里生长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等植物;有许多鸟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一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然而鼠类又是狐和猫
头鹰的食物。
猫头鹰也捕食鸟类。
(1)请你在下面写出上面的“食物网”。
(2)这个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 5条
(3)写出狐体内物质与能量的来源。
植物→鼠→狐
批改日期: 月 乔木、灌木
某些其他昆鼠 猫头
狐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