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历史于真相,国民党在抗战中到底歼灭过多少日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抗日战争牺牲统计抗日战争中,给我过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牺牲统计,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战后中国军民伤亡统计数字国统区军民伤亡数字。
1947年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伤亡9134569人(其中死亡4397504人,负伤4739065人)。
全国军民人口伤亡总计12784974人。
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解放区晋察冀等7个抗日根据地民众伤亡数字。
1946年4月,《中国解放区抗战8年中人口损失初步统计表》统计:“据初步统计: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冀热辽、山东、苏皖、中原7个解放区在抗战期间共计被敌伪杀死或被虐待而伤病致死者3176123人,被捕壮丁2760227人,鳏寡孤独及肢体伤残者2963582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伤亡数字。
《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
”全国军民伤亡总数。
约为2200万人,剔除国统区军队因病死亡的40多万人的数字,为2100多万人。
此统计数字未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东北地区和没列入统计的其他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的调查统计数字1987年在北京“七七”事变50周年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提出:“中国在8年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人数有2000万人。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刘大年在《近代史研究》第5期也提出:“抗战8年,中国人民生命牺牲多达2000万。
”日本为了解决国内劳动力枯竭的问题,强掳中国平民和战俘押往日本国内从事繁重劳役。
据日本官方统计,侵华日军在中国共强掳青壮年人41758名,押解上船之前死亡2823人,乘船以后以及在各企业单位共死亡6830人,占乘船总数38935人的17.5%。
正确看待国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摘要:国民党中国抵抗日军的侵略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众多将领士兵都倒在抗日的战场是。
历史不应该遗忘这些为中国而牺牲的人。
为中国抗日而牺牲的军人都是中国的好男儿,都值得我们记住,都值得我们纪念。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胜利六十九周年,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缅怀这段历史。
关键字:抗日战争国军贡献自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现在已经过了六十九年,我们无时不刻不怀着感恩的心情去缅怀那些为抵御外族入侵而牺牲的同胞。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人们往往只看到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作出的贡献,而忽略了同样是我们同胞,为了抗日而牺牲重大的国民党军队的贡献。
人们往往觉得共产党是旧中国的救星,是共产党带领人民战胜日本的。
而国民党就是坏的,国军消极抗日,白白送掉了东北三省,一次又一次地被日本军队打败。
但我要说的是,历史夸大了共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而忽视了国军的功绩。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
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931次。
此外,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亦首次离开中国,组成远征军, 到缅甸与英印军共同作战,且亦屡有胜果。
其中较突出的是孙立人的新一军。
孙立人的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9万人。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当中将级军官已超过二百名,中下级军官更大幅伤亡。
9 18反思中国为何三日亡国“9?18 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日本对华战争中代价最小,得利最大的一次侵略行动。
日本轻易占领东三省后,又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步步进逼,直到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伤亡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更不计其数。
因此,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有必要认真反思“9?18事变”的教训。
事变经过日本军阀为发动“9?18事变”做了周密的准备。
事先组织了多次“参谋旅行”详细调查了东北地区的兵要地志情况;特意安排熟悉东北地区情况的本庄繁担任关东军司令官,因为他曾经做过张作霖的军事顾问。
1931年4月,从日本本土调来了适合寒冷地区作战的第2师团(又称仙台师团,二战时日本军队是按地域招募的)。
驻朝鲜的第19和第20师团也秘密向中朝边境调动,以便支援关东军。
为了攻击坚固的北大营,日军从旅顺要塞秘密运来2门240毫米重型榴弹炮,并安装在沈阳站附近的军营里。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第7旅,1夜之间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
1周之内,日军占领了吉林、辽宁两省的30座主要城市、12条铁路线。
11月19日,日军占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
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由于蒋介石下达的“不抵抗”命令,东北军没有集中兵力对日军进行统一协调的反击行动,驻扎在辽宁、吉林的东北军仅少数部队进行了自卫,并很快撤离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
驻扎在黑龙江的东北军进行了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等几次大规模战斗,但最终因孤军奋战而失败。
这样,“9?18事变”爆发4个月之后,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被沦陷了。
不抵抗主义虽然日本的军事传统一贯采取不宣而战、突然袭击的手段,但是日本在事变前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瞒住中国军队的眼睛,“9?18事变”之前几个月,当地驻军不断发出日军可能异动的警报。
可是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不但不作任何应变部署,相反一再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同时把30万军队调往江西,准备发动对红军的第3次围剿。
赵一曼宁死不屈:被拔掉指甲凿光牙全身针刺赵一曼宁死不屈:被拔掉指甲凿光牙全身针刺2015年07月10日07:494874人参与201评论核心提示:这位年轻美丽且极富书卷气的女性,经受着“不是人能够想像出来的魔鬼之下流、变态、残暴、狠毒”的拷打,被摧残成刑架上连施刑者都不敢直视的血肉模糊之躯……赵一曼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丁海明、张良,原题为:《赵一曼宁死不屈:被拔掉指甲凿光牙全身针刺》国难当头,共产党人挺起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牺牲品格砥柱中流的启示引子回望70多年前,那国难当头的岁月,许多历史瞬间永远不能忘却——1931年秋,东三省黑土地上最黑暗的夜,有一支队伍昂着头颅向前冲,尽管这支队伍不仅没有精良装备,而且饥寒交迫,但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这一幕岂止在东北:1934年夏,赣南。
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杀出重围,一路向北,高扬的旗帜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6年春,黄河边。
红军万里长征人未歇,刚刚爬过雪山草地,又爬上木船羊皮筏,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兵锋直指热河、察哈尔、绥远……当山河破碎之际、民族危亡关头,当党派军阀林立之时,是共产党点燃了救亡图存的火炬,是共产党人力挽狂澜,以敢于牺牲担当民族大义,以敢于牺牲赢得伟大胜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今天,我们来到一处处曾经血染战旗的战场故地,走进一个个述说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故事的纪念馆时,一路见证着一个历史的答案:在国家危亡之际,是共产党人以伟大的牺牲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今天传承这种伟大品格,我们才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拥有磅礴的力量。
1、有谁这样视死如归当木楔子钉进她的胸膛,当鲜血流到最后一滴,一个个共产党人英勇牺牲于人间炼狱……那是怎样一种“铁骨铮铮”、怎样一种“大义凛然”你可曾知道?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雏形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军歌《义勇军誓词歌》。
在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以生命发出吼声的,以血肉筑起长城的,正是率先奔赴抗战前线的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义勇军。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主要会战:日期地点或名称中方主官胜方1937年8月保定会战刘峙日1937年8月淞沪会战蒋介石日1937年12月徐州保卫战李宗仁日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蒋介石日1938年10月广东战役余汉谋日1939年3月南昌会战薛岳日1939年5月随枣会战李宗仁中1939年9月长沙会战薛岳(代) 中1939年11月桂南会战白崇禧中1940年1月豫南会战李宗仁中1940年5月枣宜会战李宗仁中1941年3月上高会战罗卓英中1941年5月晋南会战(即中条山会战) 卫立煌日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中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中1942年5月滇缅公路会战 Stilwell, 罗卓英日1942年4月浙赣会战顾祝同日1943年5月鄂西会战陈诚中1943年10月滇缅会战卫立煌中1943年11月常德会战孙连仲(代) 中1944年4月豫中会战蒋鼎文日1944年5月长衡会战薛岳日1944年8月桂柳会战张发奎日1945年3月豫西鄂北会战刘峙中1945年4月湘西会战何应钦中八年抗战历史中,中国国军抗战王牌部队(排名)。
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万余人。
后期全美械。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
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
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
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
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15万主力部队围攻,而且牙齿也蹦松了,而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
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有多少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希望你喜欢。
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军队伤亡日本方面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
);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国军方面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中共方面《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平民伤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
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
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卫国战争期间,中统负责内部忠诚调查和異党活动调查,军统负责军风纪督察、军事情报和日伪锄奸,基本工作范畴没有重合点,抗战时期以军领党,作为党部门的中统也没有和作为军部门的军统来抗衡的实力。
至于小蒋接班情治工作,那是国府播迁金马台澎以后的事情,大概真正开始整合是到了1950年代中期,之前的小蒋一直在各个部门历练,反而从不接触情报工作。
抗战胜利以后,军统北平站在接受敌伪财产、清查汉奸官商时发生了严重的贪渎行为(和《潜伏》中的情节颇为相似,只是电视剧说的是天津站),这在军统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违法违纪大案,于是戴雨农极为震怒,亲自去北平彻查此事。
因此,北平站的几位要人畏罪密谋,乘着戴还没有具体证据之时就下手暗杀,在飞机上动了手脚,于是戴雨农殉国。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Google一下“马汉三”,时任军统北平站站长,后来的北平行营督查室主任(保密局编制)。
戴雨农此人终身效仿校长,对于内部下属一贯是“严以律己、严以待人”(戴笠死后,国府派员为他整理遗物,发现他所有财产除了书籍以外,仅仅能够装满一个小皮箱,大多为衣物之类,值钱的东西也有,几枚瑞士名表罢了),他御下颇为苛刻,抗战8年还不觉得,但是期间军统伤亡实在太大,由于是正面和日伪汉奸厮杀的准军事组织,单单在抗战时期,军统核心高干就殉国18000人,加上编制成员共为45000人,再加上外围成员,8年之间整个组织殉国超过10万人,这些数字足以令人惊骇。
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以少将之尊,抗战期间一直作为黄包车夫潜伏于北平,为中国敌后情报工作立下汗马功劳,胜利以后贪点小钱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理所当然,但戴笠眼中他却犯了滔天大罪,非要家法整治,难怪马汉三心生怨望,非得杀了戴老板。
这张照片中的灯笼是抗战时期的国军防空部队用来进行空袭报警的,根据日本轰炸机距离的远近,依次挂上不同的个数,陪都市民在远处看到后就能判断危险程度。
这个挂灯笼的高地现在就叫“红灯坝”。
当时国军并没有雷达,但为何会提前得知日军轰炸机来袭的距离、架次和准确时间?那全部是戴笠先生手下的军统群英的贡献。
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说起平型关大捷,人人都知道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场胜仗,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军进入山西。
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006年,第79页)一一五师不仅将日军包围在老爷庙至小寨村一带,还进行了一定时间的阻击、钳制作战,并且向东跑池方向的日军发动了攻击,因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一一五师在平型关的战斗行动于9月26日夜基本结束。
平型关战斗要图颇让人好奇的是,平型关战斗在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却一字未提。
作为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战斗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但是我们对于这场战斗的细节却有很多模糊的地方,要问此战歼敌多少、缴获情况、具体战斗过程,很多专家学者也不能完全说清楚。
值此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将平型关战斗中尚未明晰的争议略叙如下,以期我们对历史的纪念,能够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上。
莫衷一是的战后报道平型关战斗的史实至今难以弄清,从当时的战后报道就能看出端倪。
我们不妨看一下两封当时电报的内容:战场统计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之当时通讯条件还不够发达,一一五师、八路军前总和延安三个方面不能及时沟通统计情况,都是造成战果描述不尽一致的原因。
八路军总参谋处关于平型关战斗的捷报中说:“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勇直前,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敌官兵被击毙者尸横山野,一部被俘虏,缴获汽车、坦克车、枪炮及其他军用品甚多。
”这是从宣传的角度对这场战斗的规模作了夸张,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中对于提高抗战的士气和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南京国民政府也选择了最具宣传意义的说法,以当时官方的身份公开宣告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场胜仗。
此后,八路军方面也多次调查平型关战斗的战果。
如1938年朱德关于八路军的工作报告中说此役日军死伤二三千人,1945年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写的《抗战八年以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中认为歼灭了日军一个旅团四千人。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全部将领哪位歼灭日军人数最多?2013年11月15日 13:54来源:凤凰网历史作者:陈钦分享到:2855人参与057条评论0薛岳将军因为长沙会战而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薛岳将军求战心切,为了争取蒋介石抗日的军令,竟然不听从蒋介石的电话命令。
1939年秋,蒋介石对第一次长沙会战高度重视,几乎每天都会与薛岳通电话商议军事。
为了争取蒋介石“对日寇迎头痛击”的军令,薛岳那一段时间几乎每次与之通话都会表达自己坚决抗敌、死而后已的决心。
蒋介石开始还耐心地与薛岳通话,劝他“稍安勿躁,静待时机”,后来看到薛岳犟脾气上来了,就索性不再理会薛岳的电话了。
求战心切的薛岳,心急如焚,灵机一动直接打电话给宋美龄,他说:“请转告委员长,敌人再敢向我长沙逼近一步,我就要立即开打了!”宋美龄立即将此话转告蒋介石,这回轮到蒋介石着急了,他连续向薛岳打电话,但薛岳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听电话,还让参谋人员回话说:“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此时,薛岳已经打响了长沙会战的第一枪,并慨然立下军令状:“如果湖南战胜,是国家和委员长之福;如果战败,我就自杀以谢国人!”当时日军成立了对华派遣军司令部,西尾寿造为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为总参谋长,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负责战地指挥。
日军全力出击,动用了6个师团地面部队及两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共10余万人,海军出动12艘兵舰和100艘汽艇,空军则出动100多架飞机。
国军方面,由薛岳代第九战区司令,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在湖南集中了5个集团军,共14个军,总兵力近18万人。
薛岳当时向全军号令:“我若在战斗中阵亡,立即由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将军替代我指挥战斗,各级军师旅团,直到营连排班,都要明确,第一号指挥官若阵亡了就由谁来接替指挥,军人为保卫国家而沙场捐躯,死而无憾。
”1939年9月17日,日军分四路向长沙进攻,水陆齐发。
9月23日,日军调集80门重炮瞄准新墙河南岸、王街坊、七步塘等,向国军阵地发起猛攻,5000名日军强渡成功。
[键入文字]被隐瞒的真相:台儿庄,万家岭与昆仑关大捷(1)台儿庄大捷“台儿庄大捷”为大家熟知,宣布歼灭日军2 万,有的更说全歼日军第10 师团。
注意一下就知道,台儿庄一战日军参战仅2 个旅团,因第10 师团在山东济南、兖州、济宁、泰安、肥城、邹县等津浦路沿线都留下大量守备部队,第5 师团有1 个旅团在华东,一部在青岛。
第5 师团在临沂与西北军激战不讲,直接进攻台儿庄的第10 师团部队与当面中国军队20 万相比处于绝对劣势,蒋介石也训斥国民党军前线部队“数倍于当面日军,早当予以解决”,何况日军背后还有德国武器装备(包括150 毫米重型榴弹炮)的汤恩伯的20 军团,但仍被日军全身而退。
此役日军2 个师团伤亡1 万,谈不上全歼第10 师团。
《疑义相与析》提出疑问:“――日本人的统计只包括第5、第10 两个师团。
即日军第2 军第5 师团战死1281 人,负伤5478 人;第10 师团战死1088 人,负伤4137 人。
合计战死2369 人,负伤9605 人,伤亡总数11974 人(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 卷第2 册41 页)。
而参加作战的日军尚有华北方面军之第16 师团、第114 师团、第14 师团、关东军混成第3 旅团、关东军混成第13 旅团、华中派遣军之第6 师团、第9 师团、第13 师团、第101 师团,它们统统的毫发无伤?”该文作者再次忽略了,参加台儿庄作战的日军,确实只有第5、10 师团各1 个旅团,至于后面列举的日军其他部队,是投入徐州会战的兵力。
(2)武汉会战武汉会战乃八年抗战最大一次会战,国民党军投入上百万大军,宣称毙伤日军20 万,真是天方夜谭。
日军进攻兵力为9 个师团,27 万人,如此早已覆没,何谈占领武汉?日本军史上说得清清楚楚,武汉会战参战日军伤亡为35500 人(桑田悦、前原透合1。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蒋介石的五次围剿出动兵力220万杀了多少人?导语: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不久,共产党诸位重要领导人便发起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正式扛起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并第一次拥有了属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不久,共产党诸位重要领导人便发起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正式扛起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并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工农革命军和根据地。
自1927年始,趁着国民党正忙于内部斗争,红军开始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不仅将赣南、闽西等地的根据地连成中央革命根据地,还陆续在周边发展出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
这些根据地中不乏发展良好者,如闽浙赣、鄂豫皖等地区,风头直逼南京、上海和武汉等国民党的中心区域。
1930年年底的时候,红军已经发展了十万正规军。
这些成果无一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蒋介石早已注意到了共产党的动向,并始终将其看作是心腹大患,秉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原则,蒋一直想将红军置之死地。
1929年之时,红军转战赣南等地,蒋就给漳州的国民党将领下过命令,命令中要求对红军进行“一劳永逸”的“围剿”,成功之后便派遣军队帮助漳州方面“肃清全闵”。
1930年,抚州告急,蒋又给汀州方面发电报,让金汉鼎派兵对朱德毛泽东等人进行围剿。
同年八月,蒋又要求何键集结军队,“克期进剿”,以求马上恢复长沙,挽救危局。
此时,全国范围内都已经设立了国民党方面的革命镇压机构,所谓的剿匪指挥部也已经普遍成立,对于根据地的围剿已在筹划之列。
1930年10月,共产党方面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取得了丰硕的斗争成果,蒋坐不住了,也无心操持与众国民党军阀的混战,赶紧从前线赶到汉口主持召开了“会剿”会议。
两个月后,蒋致电南昌、汉口和生活常识分享。
抗战期间国民党抓壮丁逼死百万人从后来有关征召兵员和民伕的统计数据看,当时几乎所有的壮丁都被征用,来补充兵员和修筑军事工程。
1、官方数据说抗战征兵1400万左右,但实际情况远远不止八年抗战国统区到底有多少人被征召入伍呢?据蒋介石之子蒋纬国后来编著的《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显示,抗战八年,总共征募壮丁13558493名。
这还不算自愿入伍者和国军在沦陷区和游击区招募的士兵。
(《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2卷P120-121)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中《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和《抗战期中各省壮丁配额统计表》的统计数据也差不多:抗战八年全国各省实际征送壮丁为14050521名。
[详细]但实际征兵数量恐怕远远不止这些,据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党四川省达梁师管区司令官的周开勋先生回忆:“1943年夏天,国民政府兵役署长程泽润在给何应钦的报告中称:自1939年实行新兵役法起,到1943年5月止,全国(东北不在内)所征出的壮丁将近1200万人。
”(周开勋《国民党的兵役真相》,《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P67)蒋介石侍从室组长唐纵在1942年9月5日的日记中也说:“据兵役署报告,自抗战以至现在,共征兵1090余万名。
”(《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P301)。
这样算起来,实际的征兵人数要比官方数字多得多,但到底征了多少兵,恐怕很难说清楚。
2、发动兴建军事工事、道路与飞机场的民工至少有一亿人除了征兵之外,还有更多的壮丁被征召去义务修筑军事工程,这部分人有多少呢?据蒋纬国书中记载:“凡属军事所需之工事、道路、机场,均由民工以义务劳动方式,参加土工作业。
八年抗战各战区工事之构筑,军用道路之开辟,被炸桥梁之抢修,以及敌军可能利用之道路的破坏,先后所发动之民工,当在一亿人以上。
”(《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2卷P120)老百姓的兵役劳役有多沉重呢?以鄂北光化县为例,据统计,“抗战时期,光化县有人口16.93万,壮丁3.6万(1941年7月湖北省民政厅统计数字)。
5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时,“历史性一幕”发生了:豫西山地的农民举着猎枪、菜刀、铁耙,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的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高射炮、无线电台,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
5万多国军士兵,就这样束手就擒。
媒体对1942年发生在河南灾荒的披露,打破了蒋介石的全盘布局,他对三千万子民生命的漠视,最终失去了所有人民。
1943年,在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之年,也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
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称其为“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国想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再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地步人民主社会”,并为此不遗余力地高调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变为:“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
”这一年,心灵遭受重击,导致巨大转变的绝不止自修德一个人。
这一切源于此年二月重庆《大公报》刊载的一篇报道。
回忆起这篇报道,晚年自修德说:“1942年是大旱之年,我们在重庆得知,河南的农民正在濒临死亡。
”“饥饿的河南”1942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4岁的天津小伙张高峰,刚从武汉大学政治系毕业,就被《大公报》派往河南担任战地记者。
从陕西入河南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亡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到了昔日繁华的洛阳街头,跃人张高峰眼帘的是更加悲惨的景象,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他们伸出来的手,尽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们全身,会误以为是一张生理骨干挂图”,这些苍老的乞丐“一个个迈着踉跄步子,叫不应,哭无泪,无声无响的饿毙街头”。
离开洛阳继续南行,“一路上的村庄,十室九空了”,饿狗畏缩着尾巴,“在村口绕来绕去找不到食物……吃起了自己主人的饿殍”。
在叶县,他看到当地老百姓吃的是花生皮、榆树皮、一种毒性很强的野草“霉花”、甚至是干柴……所有人的脸都是浮肿的,鼻孔与眼角发黑,手脚麻痛。
抗战历史资料大全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抗日战争资料,供大家参阅。
抗战历史资料中国政府军队伤亡322万余人,其中阵亡约132万人;中国共产党军队损失58万余人,其中阵亡16万余人。
中国军民伤亡共计约3600万人。
[2]不包含大量依附日军的中国伪军等等,纯日军伤亡为约81万8,074人,约315,861人阵亡502,213人受伤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
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2.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绝无仅有。
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使其重要作用的发挥与其执政党的地位和拥有200多万人的军队,又不尽人意。
根据“求实存真”的治史原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八年全过程予以客观探讨,这对于增进国共两党关系,完成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中国战场的军事形势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
在此阶段,由于日军企图迅速击破国民党军主力、逼迫国民党政府投降。
因而,这一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毛泽东曾肯定地指出:“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四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这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二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蒋介石曾幻想就地“和平解决”,但日本侵略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平(北平)津(天津)地区,取得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前进阵地,随即又陆续调集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展开战略进攻,企图迅速夺取冀、察、晋、绥、鲁五省,控制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企图速占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就范,以求在2至3个月内灭亡中国。
日本陆相杉山元在给天皇的报告中宣称,战争可以在两个月内结束;日本陆海军制定的作战目标是“覆灭排日抗日的根源的中央政府”,“通过全面战争,以期根本解决日中间的问题”,计划在三四个月内结束战争。
《徐焰少将:网上对国民党抗战有众多不实吹嘘》
国民党军当年在战争中败多胜少,重要原因是欺上瞒下盛行,战果吹嘘经常达到无人相信的地步。
如其“剿共”作战中宣布的“歼匪”战果累计,便超过解放区人口总和,抗战时的战报也因虚假充斥而为国际史学界轻视,一般都不屑引用。
事过几十年后,现在有人却把尘封的吹嘘品当成“发现新史料”,在网上一再发贴以蒙骗缺乏历史知识的新一代人。
以当年国民政府的战报对照战场情况,有军事常识者便到处看到离谱之处。
如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保卫战期间,国民党军称杀伤日军20万人,包括在万家岭“歼灭日军第106师团”。
其实日军进攻武汉的兵力为九个师团25万人,若真有此损失早就接近全军覆没,怎么能攻占武汉?按日方统计,“武汉攻略战”时伤亡3万多人,这里会存在一些隐漏。
不过按战场情形推算,战斗伤亡再同因气候炎热生病减员相加,日军总损失不会超过10万人。
对“万家岭大捷”及此战中团长张灵甫的表现,当年国民党报刊曾大肆吹嘘,近年也有一些网站引用。
其实中国在抗战期间没有“歼灭”过任何日军师团,除了远征军在反攻滇西时由美国航空兵支援在腾冲歼灭过日军一个联队(团)外,此外在国内战场上也未成建制歼灭过日军一个联队,至多是给某部敌军以重大杀伤。
1938年10月上旬日军第106师团突入万家岭时,薛岳指挥的18个师攻其进行包围试图予以歼灭,激战半个月后,被围日军得到第17师团增援,国民党军随即解围撤退。
这一仗还算是国民党军在武汉保卫战中打得最好的一仗,按国民党军战后较准确的统计也只是毙敌3000人,伤敌5000人,俘敌300人,对拥有1。
6万兵员的第106师团而言可算损失半数,按军语概念也远算不上“歼灭”。
近年有的网站上一再发出所谓1944年“桂林保卫战”的所谓“辉煌战绩”是击毙日军1。
2万、打伤1。
9万人,其中还“击毙9个联队长”。
事实是日军进攻桂林的部队为两个师团全部加一个师团一部共7个联队,总兵力不过3万人,仅三天便攻占全城,其伤亡轻微。
如果真有毙伤敌共3。
1万的战果,攻城日军岂不被全部消灭(而且有的联队长还不止被打死了一次),怎么又会有桂林的迅速失陷和守军弃城而逃呢?
国民党逃台后所出版的抗战史,多少收敛了一些吹嘘战果后,所列战果仍严重不实,如1985年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时仍声称“国军”共毙伤日军276万人。
实际上经查日军在战后的资料统计,在中国战场上的伤亡共计为133万人(此外缅甸方面军对华作战还伤亡4万多人),还是对国共两军和民众游击队作战的总和。
国民党当局对战争统计的严重不实,除虚报外还由于当时政权机构无效能,其政府对国内人
口都从未普查过,声称“四万万同胞”只是根据卖盐数量推算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进行首次人口普查时,才知道全国人口已超过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