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理赋(徐大升着,万育吾解)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细品《近思录》卷一道体、卷二为学(原文及译文)《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
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故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
《近思录》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发展成熟的理论形态,代表着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的读经方法,对我们今天读经很有启发借鉴意义;科学的治学次序、方法;治学当行与不当为之事,对当今的教育者、读经者均有指导意义、借鉴价值;读经当然不应舍弃之。
卷一道体1·01 濂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陽,动极而静;静而生陰,静极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陰分陽,两仪立焉。
陽变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与陽;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周敦颐《太极图说》[译文]周敦颐先生说:自无极而至太极。
太极动则生陽,动到极处便归于静;静则生陰,静到极处又回复到动。
一动和一静,互为根源。
太极一动一静分出了陰陽,形成了天地。
陽陰在变化中配合,而生成水、火、木、金、土五行。
五行之气顺次流布,推动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
五行,就等于陰陽;陰陽,就等于太极;太极本源于无极。
五行的生成,各顺其气质禀性。
神峰通考•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命例考证缘起《五行元理消息赋》一文,据传为南宋徐大升手著,唯不见收录于《子平三命通变渊源》一书。
明李钦《刻京台增补渊海子平大全六卷》(明万历二十八年闽书林刘龙田乔山堂刊)卷四《五行消息赋又赋》,与后世《五行元理消息赋》内容同,无注解。
《新刊合并音义评注渊海子平》(光绪癸未年京都大成堂版)卷三《五行元理消息赋》,内容同,有眉批,无注解。
明万民英《三命通会》卷十二《元理赋》,云“徐大升著、万育吾解”,开篇文字略有不同,有注解。
明张楠《神峰通考》卷六《五行元理消息赋》,内容同,有注解。
明水中龙《增补星平会海命学全书》卷八《五行元理消息赋》,内容同,有眉批,无注解。
清初《御定子平》卷三《元理赋》,与《三命通会》卷十二《元理赋》同,有注解。
六部命学古籍收录的《五行元理消息赋》,以《神峰通考》之注解最为详细,且加入大量实例,读来尤为亲切。
《神峰通考》之《五行元理消息赋》“享福五行归禄”条的注释里引用福建建宁府建安县林寿官八字,“即今年万历十七年算起”,侧面揭示了《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成文的时间,对于判断六卷本《神峰通考》的成书时间也不无裨益。
万历十七年己丑,即公元1589年。
2011年8月,三命学苑禄命兄发布了四卷本《神峰通考》的电子版,其中并无《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一章。
四卷本《神峰通考》成书早于六卷本,据此推测《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当出自张楠之子张希文之手。
今就《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中收录的命例进行一一考证。
例一:中途或丧或危、运扶官旺。
平生为富为贵,身杀两停。
注释:凡命身煞两停者,富贵双全,若偏则贱。
乙酉、乙酉、乙酉、甲申[1],此造乙木生于八月,酉金七煞,与申酉类成金局,乙与时支庚合,从煞为贵也。
金方主义,故为人禀性刚毅,为国良臣,乃尚书命也。
[1]《三命通会》六乙日甲申时断:乙酉乙酉乙酉甲申,蒲尚书,考命书,或云赵尚书、李侍郎俱同。
例二:大贵者用财而不用官。
注释:凡用官者,多受人之制。
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
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印。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习效率检测(一)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有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历年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1·新高考Ⅰ卷)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己,莫之敢违。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上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2.(2020·浙江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
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
(选自《张耒集》,有删改)3.(2019·全国I卷)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4.(2019·北京卷)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5.(2019·浙江卷)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幹角立。
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6.(2021·江西师大附中5月三模)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白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虞)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描写志向的五言绝句
1.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2.丈夫立志操,存没感其情。
——临淄县主《与独孤穆冥会诗》
3.立志忌作辍,惜阴计寸分。
——陈造《次程帅和陶诗韵》
4.扼吭操左袪,立志在必得。
——宋濂《送刘赞府之官都昌五十韵》
5.人生一世间,所忌立志卑。
——戴复古《和高常簿暮春》
6.刻心事仁勇,立志防怠隳。
——陈宓《某尝次赞府卢丈高韵复承见示佳篇叹咏之馀辄·家山四年别》
7.立志期乾健,流年叹月诸。
——陈宓《和王丞迈·宰县殊无补》
8.凝睇辨臧否,立志安斯民。
——曾几《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
9.子也时一登,千载起立志。
——张栻《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巍巍孤高亭》
10.立志务弘毅,异说毋交侵。
——张栻《再用前韵》
11.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
——张栻《送张深道二首·秋风木叶落》
12.皂囊九扣阍,山立志不移。
——刘宰《傲将军歌赠周叔子马帅》
13.百为信有侍,立志如君罕。
——陈藻《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蚤岁过主融》
14.立志苦不早,少岂达兹义。
——刘学箕《余少日不能持养志气所暴多矣迩来方喜问学之》
15.男儿何所急,为学要立志。
——袁燮《赠吴氏甥二首·男儿何所急》
16.圣贤与豪杰,皆从立志始。
——沈起元《效白体寄儿子大抱一百韵代家信》。
2024一模古文二(宝山)《罗溪志》序(清)钱大昕①吾嘉定之东乡,地名罗店,盖创于元明之间,雍正初析.()置宝山县,因改属.()焉.()。
吴越之间市集之大者()谓之镇。
自析县而后,户口..()于学,..()滋繁,士夫益底厉往往掇.()取科名,遂为.()宝山巨.()镇。
②范君翊王①先世卜.()居于此,自副使诚夫公治行..()显于川蜀,而伯翼公丁.()明季.(),以.()布衣捐躯殉.()国。
子姓多才,踵.()德趾.()美,不陨厥问②,翊王更孜孜..()汲.()古朱墨不去.()手,著书若干种,《罗溪志》其一也。
诗有之: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太公云:爱丈人者,及屋上乌。
翊王之为.()斯志.()也,水渠,先人之经涉(特殊句式:);祠庙,先人所修葺;乡先哲,又皆先人所盍簪③。
而数晨夕者也,握管..()而纪.()之,其亦油然..(孝)之心乎!..()生孝弟③余薄宦..()垂.()卅.()年,足迹半天下,比.()息影..()里门..()道.()邑中故..(),乐与诸.()同好事(),披览..()旧志,以邑人记一邑之事,尚多舛.()伪,盖事非目.()见耳.()闻,虽.()咫尺之近,犹难以征信..(),使.()乡得一人焉.()如翊王者,起而修之,邱里之言合异以为同,其必为.()道地图与方志者之所取矣。
④夫罗店以姓得名④,练祁之水自西来,贯市而东,土人或称为罗溪,雪航赵氏尝讥之,然自明以来,其承用也非一日矣,今仍.()之云。
【注释】①范君翊王:即《罗溪志》作者范朝佐,下文诚夫公(范纯)、伯翼公(范国祯)皆是其先辈。
②不陨厥问:不失礼节。
③盍簪:朋友。
④以姓得名:元至元年间商人罗升在这里开店经商而得名。
21.根据文本信息,下列推断《罗溪志》一书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记载作者先人事迹的传记。
B.记载罗溪之水的地理专著。
C.记载罗店历史文化的史书。
D.记载宝山历史文化的县志。
22.分析第②段引用诗经、太公之言的作用。
浙江宁波市余姚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诗经》为例提出了“发愤著书”的观点。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真佛山不但担负着弘扬中华民族的孝德文化重任,而且传承着巴蜀人民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文明。
B.日前,有关部门初步完成了高铁达州站设计方案的研究工作,并报请铁路枢纽工程指挥部审查通过。
C.美国枪支袭击事件备受关注,事发后,各大网络关于这一事件报道的新闻点击量超过了万次以上。
D.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证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植物都是不声不响地长大,即使遇到食草族的侵扰,也只有默默忍受。
其实不尽然。
植物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了防止食草族的侵袭,它们有的浑身布刺,有的身披铠甲,而另一些则怀揣毒药,倘若有不知好歹的胆敢冒犯,定叫它吃不了兜着走。
除了防御,有些植物还会积极地组织反击。
当山艾树受到天蛾幼虫啃食时,它们会分泌一种物质。
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出现了,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些植物在受到毛虫袭击时,()。
其实,它们早就,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
结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虫很快就会成为食虫族们的盘中美味。
五行---生克---制化---原理五行相生相克,与十干十二支存在着相互的关联,因为交替的运用而形成『形』和『气』。
天上是气,即寒、暑、燥、湿、风;地上是形,即金、木、水、火、土。
形与气又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万物。
木居东方,与春天相应;木是因为阳气的推动破土乃生,因水的流动而滋润长成,故水生木;所以说木是一种自然的形体。
火居南方,与夏季相应;火能焚烧万物,使万物发生变化;火并无形态,它的形体就是木的演变而成,所以火因木而生,是一种天地间自然的气体。
土居中央,亦位西南,与夏末相应;土包容万物,万物亦生长於土、死於土;土是万物的归宿之地,又土生长在夏天,夏与火相应,故土因火而生,是一种自然的形体。
金居西方,与秋季相应;因为阴气的作用,自万物收敛凝聚结合而成,并且必须土中方见,所以金因土而生,这是自然造化而出的形体。
水居北方,与冬季相应;其性漂流濡润滋生万物,又水流自西方而东,西是金的位置,故水因金而生,是一种自然的形态。
木能克土,但土之子金反过来克木。
火能克金,而金之子水却反过来克火。
水能克火,但火之子土反过来克水。
土能克水,水之子木反过来克土。
五行相生相成,但也可以相克相制,这是天地间自然的规律。
木在冬天、春天有能力克土,并且不畏金伐。
火在春天、夏天有能力克金,并且不畏水克。
土在夏天有能力克水,并且不畏木克。
金在夏末、秋天有能力克木,并且不畏火克。
水在秋天、冬天有能力克火,并且不畏土克。
木在夏天怕焚、秋天遭克,有水则不致灭绝。
火在秋天势弱、冬天受克,得木生而不致灭熄。
土在春天遭克、冬天秽浊,见火则不致崩塌。
金在夏天遭克、春天势弱,见土则不致熔损。
水在四季月遭克、夏天受缚,得金相生而不致乾涸。
木能克土,有火而化解。
土能克水,有金而化解。
水能克火,有木而化解。
火能克金,有土而化解。
这现象在子平论命叫做『通关』,是相当重要的基本观念。
火能泄木,见水而化解。
土能泄火,有木而化解。
金能泄土,见火而化解。
水能泄金,见土而化解。
元一气。
生五行。
统三才。
周万物。
发乾坤之妙用。
剖阴阳之枢机。
在乎推四方。
分其贵贱。
得其中道。
八字一定荣枯。
是以强明其生克制化。
清浊贵贱。
寿知贤愚。
(此原造化之始。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水能生木。
木盛水缩。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金能克木。
木坚金缺。
木能克土。
土重木折。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能克火。
火炎水势。
从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
必见销熔。
火弱逢水。
必为熄灭。
水弱逢土。
必不淤塞。
土衰遇木。
必遭倾陷。
木弱逢金。
必为吹折。
(以上言太过不及。
各有害如此。
见五行四柱。
不可不中和也。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强土得金。
方制其害。
(以上言五行克制。
要得中和。
而太过不及。
胥失之矣。
所以照破上文。
)理贯人融者。
妙其幽。
察其显也。
其为体也。
深能通变。
较究玄微。
其为用也。
论其轻重。
原有原无。
天理赋来。
吉凶动静。
人生分定。
否泰盈亏。
(以上通论干支。
阴阳生克制化之实。
体幽用显。
轻重有无。
而吉凶动静。
否泰盈亏。
皆自此而生之也。
妙在识其通变。
究其玄微。
由显推幽。
斯得其理。
以下则详言之。
)煞无刃不威。
刃无煞不显。
(煞乃克我。
刃乃劫我。
命中之最凶者。
首言煞刃。
其知所重者欤。
赋云。
刃为兵器。
无煞难存。
煞为军令。
无刃不尊。
刃煞双显。
威镇乾坤。
是也。
徐大升因见喜忌继善二篇。
不足以尽人之命。
故复撰此赋。
所以补其未备也。
)煞刃双显。
均停位至王侯。
刃煞轻重。
无制身为胥吏。
(言煞刃相停者极贵。
不相述者极贱。
煞刃停不停。
而贵贱之相悬如此。
)生平富而且贵,煞重身柔。
中途忽死或危没,运扶干旺。
(既不相停。
不如从煞。
能从者必煞重身柔。
而后可从。
不然。
不能从也。
既从煞。
只以煞论。
不可再遇身旺相敌。
敌则反生祸矣。
)处身僧道之首。
用煞反轻。
受职台谏之除。
偏官得地。
(七煞为权星。
又为孤星。
身煞两强,七煞有制。
身弱从煞皆贵。
煞多为台谏之官。
若身旺煞轻。
更入清奇。
必为僧道之首矣。
)岂知大贵者。
用财而不用官。
当权者。
用煞而不用印。
印赖煞生。
官因财旺。
(用财不用官。
财生官也。
用煞不用印。
煞生印也。
故云印赖煞生。
官因财旺。
非不用印用官。
而专用财煞。
则官印在其中矣。
印赖二句紧承上文四句。
自发明之。
)五行消息。
玄理可知。
四柱推明。
用神可见。
食居先。
煞居后。
功名两全。
酉破卯。
卯破午。
财官双美。
(人之八字。
全看用神。
用神者。
所用之神也。
如上用煞用刃用财。
而不用官用印。
其理甚玄。
在人消息之息。
论煞当要刃。
元刃要有制。
煞强有制。
皆为贵论。
煞主名。
食主利。
故曰功名两全。
酉破卯。
卯破午。
亦食前煞后之意。
酉以卯为财。
午为煞。
财煞兼有。
故主财官双美。
然所以相破者。
以其相克也。
必四正相破。
)享福五行归禄。
眉寿八字相停。
(此举命中最要者言之。
要归禄。
要相停。
不可死绝偏党。
享福属归禄。
眉寿属相停。
义各有所取也。
)晦火无光於稼穑。
盗木多困於丙丁。
(此以下正言不归禄。
不相停。
故不得享福眉寿。
土掩火光。
土赖木疏。
木本生火。
火多则反盗气。
见不中和也。
)火虚有焰。
(火怕晦。
虚则有焰不晦。
)金实无声。
(金要火。
无火炼则不成器实。
可以发声。
)水泛木浮者活木。
土重金埋者阳金。
水盛则危。
火明则灭。
(此又细分五行不相停。
而有阴阳之别。
见五行不可太过。
如水泛则木泛。
在乙木则怕。
甲木则否。
土重金埋。
在庚金则畏。
辛金则否。
以乙木死於亥。
甲木生於亥。
庚金出土之金。
所以生巳。
辛金带水之金。
所以生子。
水盛则泛滥。
故危。
火明则煨烬。
故灭。
)阳金得炼太过。
变革奔波。
阴木归垣失令。
终为身弱。
(金实无声。
炼过变革。
归禄享福。
失令身弱。
见要中和。
阳金土重则埋。
怕炼太过。
是无土也。
阴木失令则弱。
纵是归垣。
亦损寿也。
此本上文活木阳金而言。
又不可无水土生养也。
)土厚而掩火无光。
水盛则漂木无定。
五行不可太盛。
八字须得中和。
(土厚即晦火无光之意。
水盛即水泛木浮之意。
五行二句。
又所以总结之。
归於中和而已。
)土止水流全福寿。
水无土止必伤残。
(此下言失中和。
而五行有救。
亦作吉论。
无救助方凶。
如水流而有土止。
则禄寿两全。
余可例见。
)木盛多仁。
土薄寡信。
水旺居垣须有智。
金坚主义却能为。
金水聪明而好色。
水土混杂必多愚。
(此言五行性气太过中。
亦各有所盛。
偏之为害也。
五行分四时。
五常配合五行自然之理也。
或盛或薄。
或旺或多。
或混杂。
而仁义智信。
聪明愚鲁。
亦各从其类耳。
)遐龄得於中和。
夭寿丧於偏枯。
(此又申言人命要禀中和。
即前眉寿八字停均之义。
若太过不及。
失於於偏枯。
安得遐龄之享哉。
)辰戌克制并冲。
必犯刑名。
子卯相刑门户。
全无礼德。
(此以下提起地支相冲相刑言之。
辰戌魁罡。
并冲必凶。
子卯母子相刑必乱。
乃冲刑之最重者。
余稍轻。
寅申巳亥为四生之局。
纵犯过制刑冲。
亦无大害。
)弃印就财明偏正。
(前言大贵者。
用财不用印。
财有偏正。
印亦有偏正。
正印见财有祸。
偏财见印无妨。
正财不喜见印。
偏财不忌见印。
同此理也。
)弃干从煞论刚柔。
(前言当权者。
用煞不用印。
煞有刚柔。
弃天干而从地支。
阳刚阴柔。
金水土可从。
木火不可从。
明可从不可。
从之理。
然后知印可用不可用也。
)伤官无财可倚。
虽巧必贫。
食神制煞逢枭。
不贫则夭。
(伤官食神同类。
务官录官。
命中最忌。
有财亦好。
以伤生财。
财生官故也。
无财则以贫断。
食神制煞。
命中最怕逢枭。
以枭夺食。
煞无制则克身。
故夭。
)男多阳刃必重婚。
女犯伤官须再嫁。
(羊刃逢争相停。
固主贵矣。
多则伤妻。
男以财为妻。
刃则克制。
故重婚。
伤官有财可倚。
固主贵矣。
女则伤夫。
女以官为夫。
伤则克制。
故再嫁。
)贫贱乾。
皆因官处遭伤。
孤农历者只为财神被劫。
(官为禄。
有禄。
安得贫贱。
身旺。
得官微。
复行伤官运。
谓之前禄。
则无官矣。
安得不贫贱。
财为妻。
有妻安得降独。
财少遇身旺。
复行劫财运。
谓之逐马。
则无妻矣。
宜乎该孤寡。
财官其人命之最要者欤。
)财临旺地人多福。
官遇长生命必荣。
(前言食伤生财为旺。
此则直言财临旺地。
如甲以戊己为财。
居巳午之地为旺。
前言财旺生官。
此则直言官遇长生。
如甲以庚辛为官。
居巳子之地为生。
二者必须身旺。
方主有福荣贵。
)去煞留官方论福。
去官留煞不为卑。
(人命最怕官煞混杂。
用官只用官。
用煞只用煞。
故有去留。
方可言贵。
如伤官羊刃。
人命逢之多不吉。
用之去官留煞。
去煞留官。
或者亦作福论。
)岂知遇正官却终俸禄。
逢七煞乃有声名。
(正官七煞。
君子小人之分也。
岂君子不如小人。
正官虽得纯粹。
七煞一有制伏。
便发贵有声。
若正官纯粹。
发福悠长。
岂七煞之比。
此举其偏重者言之。
)逢伤官反见夫。
财命有气。
遇枭神而丧子。
福气无依。
(女命最怕伤官。
有则伤夫。
其理易晓。
内有伤而反见夫者。
乃财命有命。
伤官生财。
财生官星为夫故也。
女命以食神为子。
遇枭夺食。
虽生子不存。
女倚子为福。
既无子。
又何福之可言。
女命重夫子二星。
故举伤官食神言之。
)天干煞头。
无制者贱。
地支财伏。
暗生者奇。
(人命以煞为重。
前专以煞言。
要刃合。
要食制。
要从煞。
如不合不制不从。
天干显。
则煞为无情。
故主贫贱。
人命以财为福。
前专以财言。
要伤生。
要术破。
要食旺。
但财不喜露。
要藏。
地支中有暗物以生之。
则主丰厚。
故为奇特。
)三戌冲辰祸不浅。
(克罡最怕相冲不吉。
若相停。
为财官库不忌。
如三戌一辰。
甲辰日主。
贪财生祸。
以地纲冲天罗。
所以忌之。
)两干不杂利名齐。
(两干难得不杂。
故主利名兼有。
然不可一概言贵。
或是财煞。
或是官印。
或是煞刃。
或五行成象。
更入格局。
方作贵论。
)丙子辛卯相刑。
荒淫滚浪。
(丙辛合。
子卯刑。
干合支刑。
丙辛水象。
子卯无礼。
故主荒淫滚浪。
言极淫也。
女命尤忌之。
)子午卯酉全备。
酒色。
昏迷。
(上重子卯。
此并论午酉。
为四败之局。
号曰遍野桃花煞。
全备者多贵。
但主酒色昏迷。
女命尤忌之。
)因财致祸。
食食种疾。
侄男为嗣。
义女为妻。
(上言财要伏藏为奇。
然财者众所争。
故有羊刃劫则因财致祸。
见财不可专也。
上言食神制煞为妙。
然食者人所贪。
故有枭神夺。
则因食生疾。
见食不可贪也。
男以官煞为子。
如羊刃劫财官煞为彼用。
是弟兄有子。
而我无子。
故以侄男为嗣。
以偏正财为妻。
如柱中无财正位。
而寄生别官。
是娶他人所养女。
故主义女为妻。
)日时相冲卯酉。
始生必主迁移。
造化因逢戌亥。
平生敬信神祗。
(此又言地支中卯酉日月门户。
日时遇之。
主迁移不定。
戌亥为天门。
日月逢之。
多信神祗。
或僧道也。
)阴克阴。
阳克阳。
财神有用。
官无官。
鬼无鬼。
太旺倾危。
(人命以财官为重。
故又举而言之。
人皆知正财为用。
不知阴能克阴。
阳能克阳。
偏财胜乎正财。
造化反为得用。
官不可无。
官多反主无官。
不吉。
煞不可有。
多得从其鬼。
反不为害。
要之皆为太旺。
身衰不能敌。
倾危之道也。
)得局失垣。
平生不遂。
归垣得局。
早岁轩昂。
(得局。
三合局也。
归坦。
干归禄也。
此言人命要生旺成局势为福。
若得局失垣。
虽天干类象。
而地支三合。
却为日干休囚死绝之地。
亦平生不遂。
若得局又归垣。
如五星升殿入垣。
乃得地得时之谓也。
决主早岁发福。
曲直润下等格。
即得局归垣。
命遇枭神。
而与富家营运。
龙藏辛卯。
经商利赂丝婚。
财官俱败者死。
食神逢枭者凶。
(枭神固可恶。
小人得之有用。
谓食。
丙能生戊土。
为甲之财。
壬水却为甲木枭神。
受戊驱使。
丙火以托甲木。
反换相生。
为主客之道故也。
亦有为商自营运者。
谓龙藏亥卯。
寅为青龙。
巳为太常。
亥卯未木局。
八字用藏亥卯未为用神者。
或用财。
皆主丝婚之利。
财官为禄马。
人最紧要。
若俱在败绝之地。
或行运又到败绝。
用神损气。
安得不死。
食神人之爵星。
生财制煞。
命中紧要。
逢枭夺食。
煞无所制。
财无所生。
安得不凶。
)丁巳孤鸾命遇。
聪明诗女。
裸形沐浴日犯。
浊滥荒淫。
(此论女命。
男亦同。
孤鸾乃甲寅丁巳戊申辛亥等日。
坐四生之地。
故多聪明。
裸形沐浴。
即子午卯酉四败之地也。
月时犯无妨。
只怕日干子坐。
如甲子庚午丁卯癸酉等日。
身坐桃花煞。
再遇带合。
故主浊滥荒淫。
)丁逢卯日。
遇己土饕食之人。
亥乃浆神。
逢酉金嗜杯之客。
(丁干坐卯木为枭。
若遇己为食。
故主贪食。
或因食生灾。
亥为登明。
酉加水为酒。
酉日生人逢亥。
必主贪杯。
更带刑冲。
主落魄。
或酒死。
)归禄得财而获福。
无财归禄必须贫。
(归禄身旺。
故用财。
无财而专归禄无用。
得伤官食神生财月吉。
又怕见官煞。
窃财之气。
)财印浑杂。
终为受困。
偏正错乱。
必致伤身。
(贪财坏印。
故忌混杂。
若先财后印。
反主成其福。
不以此论。
官煞混杂。
有去留。
亦吉。
若错乱。
则伤身为凶。
女命偏正错乱。
尤为不吉。
择妇者须知之。
或曰。
偏正就指财之偏正印之偏正言。
但于伤身难通。
)太岁忌逢战斗。
羊刃不喜刑冲。
(此论日干与岁君相犯祸福。
若日犯岁君。
以岁为用神者无咎。
如六壬日。
以丙丁为财。
柱中原有根。
难犯太岁。
反为吉。
身旺者凶弱者无咎。
日与运俱犯之。
方主大凶五行有救。
亦减分数。
最怕天冲地击。
当妙察性情阴阳物元真理。
且知六乙人。
逢己岁运。
活木克活土。
却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