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九学2019届高三化学暑期调研考试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845.09 KB
- 文档页数:9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出现浑浊蛋白质可能发生了变性B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 mol•L﹣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 mol•L﹣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强D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AgBr)K sp(AgBr)<K sp(AgCl) A.A B.B C.C D.D 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耗煤国家,下列加工方法不属于煤的综合利用的是A.干馏B.气化C.液化D.裂解3、只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够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 稀盐酸Na2CO3Na2SiO3溶液非金属性:Cl>C>SiB饱和食盐水电石高锰酸钾溶液生成乙炔C 浓盐酸 MnO 2 NaBr 溶液 氧化性Cl 2>Br 2D 浓硫酸Na 2SO 3溴水SO 2具有还原性 A .AB .BC .CD .D4、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釆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NH 3产率降低。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Ti ・H ・Fe 双温区催化剂(Ti-H 区域和Fe 区域的温度差可超过100℃)。
Ti-H-Fe 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十)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见学生用书P3751.4G 网络让手机“飞”起来了。
手机芯片的核心是硅板,其成分是( )A .SiO 2B .SiC .H 2SiO 3D .Na 2SiO 3解析 手机芯片的核心是硅板,其成分是Si 单质,故B 项正确。
答案 B2.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
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A .玛瑙B .光导纤维C .太阳能电池D .水晶解析 玛瑙、光导纤维和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 2,硅单质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答案 C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因为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 .碳和硅都是ⅣA 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C.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解析A项的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生成的产物中有气体放出,平衡正向移动,促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故不能通过此反应判断H2CO3与H2SiO3的酸性强弱,A项错误;CO2和SiO2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B项错误;SiO2与氢氟酸的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与一般酸的反应,在此反应中SiO2并没有表现出碱性氧化物的性质,C项错误。
答案 D4.(2018·济宁期末)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可以减少SO2、NO2的排放B.2017年11月5日,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C.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2M+N===2P+2Q,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解析SO2、NO x是污染性气体,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SO2、NO2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A项正确;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硅,故B项错误;生石灰或硅胶是干燥剂,不能防止氧化变质,故C项错误;2M+N===2P+2Q,2P+M===Q 的总反应是3M+N===3Q,原料完全转化为期望产品,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D项错误。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理综-化学试题1. 生活离不开化学。
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
下列成语与该金属有关的是A. 衣紫腰银B. 点石成金C. 铜鸵荆棘D. 铁柞成针【答案】A【解析】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该金属是银,表面会逐渐变黑是生成了Ag2S。
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银,故铝为负极,失电子,银为正极,银表面的Ag2S得电子,析出单质银。
A. 衣紫腰银涉及金属银,故A正确;B. 点石成金涉及金属金,故B错误;C. 铜鸵荆棘涉及金属铜,故C错误;D. 铁柞成针涉及金属铁,故D错误;故选A。
2.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
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 Na2S+2C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1mol/LNa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一定大于4N AB. 1L0.1mol/LNa2S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小于0.1N AC. 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D. 通常状况下11.2LCO2中含质子的数目为11N A【答案】C【解析】A. 未注明溶液的体积,无法判断1mol/LNa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故A错误;B. 1L0.1mol/LNa2S溶液中含有0.1molNa2S,硫离子水解生成HS-和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的数目大于0.1N A,故B错误;C. 根据方程式,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故C正确;D. 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故11.2LCO2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D错误;故选C。
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卷考试说明: 1.考查范围: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试卷结构: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Cr 52 Ca 40 Si 2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下列对有关文献的理解错误的是()A. “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
B. 《物理小识》记载“青矾(绿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没,“气”凝即得“矾油”。
青矾厂气是NO 和NO2。
C. 《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
”中药材铁华粉是醋酸亚铁。
D. 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黑火药制作过程。
【答案】B【解析】【详解】A项,文中描述了提纯固体的方法:将固体溶解,通过煎炼蒸发水分,进一步析出晶体,涉及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故A正确;B项,青矾为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厂气熏人”中的“气”应为硫的氧化物,气凝即得“矾油”中的“矾油”应为硫酸,故B错误;C项,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与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因此铁华粉是醋酸亚铁,故C正确;D项,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文中描述的应为制备黑火药的过程,故D正确。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文献中的化学知识,此类题目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解题时应抓住化学知识的核心,从物质制备、性质等角度理解文中所述内容,例如:题中A项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B项涉及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C项涉及铁和醋酸的反应;D项涉及黑火药的制备等。
2019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解析)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Cl -35.5Cr-52 Fe-56 Sr-88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铝及其合金是使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通常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制备铝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常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C.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D.氰化物泄漏时,可直接将其冲入下水道,让其自然消解2.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A.铝热法冶炼难熔金属B.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C.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2.8 g晶体硅中含有的Si—Si键数目为0.1N AB.常温下,4.6 g 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C.0.1 mol氯气与足量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0.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若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含有的NH+4数为0.1N A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A.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I-+H2O2===I2+2OH-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NH+4+HCO-3+2OH-===NH3·H2O+CO2-3+H2O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Br-+2Cl2===2Fe3++Br2+4Cl-D.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中:Fe2O3+6H+===2Fe3++2H2O5.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D)A.pH=1的溶液中:CH3CH2OH、Cr2O2-7、K+、SO2-4B.c(Ca2+)=0.1 mol·L-1的溶液中:NH+4、SiO2-3、C2O2-4、Br-C.加入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Fe2+、Na+、Cl-、NO-3D.NaHCO3溶液中: C6H5O-、CO2-3、Br-、K+7.Na3N是离子化合物,它和水作用可产生NH3。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25:氨气1.(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Fe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 .MnO 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 2C .SO 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 4)2SO 3D .室温下Na 与空气中O 2反应制取Na 2O 2 【答案】C【解析】A .常温下,Fe 在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A 错误;B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故B 错误;C .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故C 正确;D .常温下,Na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 2O ;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 2O 2,故D 错误。
2.(2019江苏)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 2Cl −−−→点燃FeCl 2NaOH(aq)−−−−−→Fe(OH)2 B .S 2O −−−→点燃SO 3H O2−−−→H 2SO 4 C .CaCO 3−−−→高温CaO 2SiO −−−→高温CaSiO 3 D .NH 32O −−−−−→催化剂,△NO 2H O−−−→HNO 3 【答案】C【解析】A .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A 错误;B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B 错误;C .两步均能实现,C 正确;D .NO 不与H 2O 反应,D 错误。
锁定考点基础练习1.(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一摸)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该物质氧化性的是A .氨——作制冷剂B .漂粉精——作游泳池消毒剂C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D .明矾——我国古时用于除铜锈【答案】B【解析】A. 氨作制冷剂利用了易液化的性质,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A 不选;B.漂粉精中Cl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选B;C.甘油作护肤保湿剂,利用吸水性,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C 不选;D.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明矾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用于除铜锈,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D 不选。
2019届全国高三一轮精准复习卷(三十二)理综化学试卷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一、选择题(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精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球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 萃取 B. 过滤 C. 蒸馏 D. 干馏【答案】C【解析】从浓酒中分离出乙醇,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提纯,这种方法是蒸馏,故C正确。
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5g甲基(-CH3)含有的电子数是9N AB. 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3N AC. 1mol C2H5OH和1mol CH3CO18OH反应生成的水分子中的中子数为8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的原子总数为0.5N A【答案】A【解析】分析:A、甲基含有9个电子;B、苯中无碳碳双键;C、酯化反应中酸断羧基醇断氢;D、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
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卷理科综合试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碘食盐的水溶液遇淀粉变蓝B. 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C. 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D. 中国太钢集团造出的圆珠笔头,可完全代替进口笔尖,该笔头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6g金属钠与500mL0.2 mol·L-1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B. 0.l mol·L-1K2S04溶液与0.2mol/L KCl溶液中的K+数目均为0.2 N AC. 60g SiO2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2 N AD. 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分子总数为N A9.X、Y、Z、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WB. Y的阳离子半径比W的阴离子半径小C. X、Z、W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顺序为X<Z< WD. 室温下,含Y元素的盐形成的水溶液其pH<7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I11.香天竺葵醇具有温和、香甜的玫瑰花气息,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香天竺葵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B. lmol该物质与lmolHBr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D. 香天竺葵醇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1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性KMn04溶液褪色,C 项正确;/多卷• A 10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化学参考答案1- B Ca(OH)2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浓度太低,不能制取漂白粉,A 项错误;海水中的 MgBr 2可以制备溴单质,海水中的NaCl 可以制得金属钠和氯气,B 项正确;工业上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铝,C 项错误;明矶可用于净水但不能用于消毒杀菌,D 项 错误。
2. D 纯硫酸不电离,无氢离子,A 项错误;氢气和氟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HF ,HF 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B 项错误;溶剂四氯化碳中大量的碳未计算进去,C 项错误; lmol 1602中含有16N A 中子,lmol 1802中含有20N A 中子,故lmol 二者的“混合物” 中含有中子数目介于167\T A ~2(W A 之间,D 项正确。
3.C N02不是酸性氧化物,A 项错误;H 2、D 2、T 2是同种物质,不是同位素,B 项错误; 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C 项正确;H 2C=CH 2、 HOCH 分别是乙烯和乙炔的结构简式,并非是分子式,D 项错误。
4.A H 202使氯水浅黄绿色褪去,得到02和Cl_,体现H 202的还原性,并非漂白性,A 项错误;铁与氧气反应得到Fe 304, Fe 304再和盐酸反应得到FeCl 3和FeCl 2溶液, 过量的Fe 和Fe 3+反应得到Fe 2+,故滴加KSCN 溶液可能不变血红色,B 项正确; NaA102与C02反应得到Al(OH)3沉淀,Na 2Si03和C02反应得到H 2Si03沉淀,C 项 正确;浓硫酸和蔗糖混合产生的气体有S02和C02, S02可以被酸性KMn04溶液吸 收,而C02不能被酸性KMn04溶液吸收,D 项正确。
5.C C02与CaCl 2溶液不反应,A 项错误;氧化亚铁是金属氧化物不能拆,B 项错误; NaCIO 氧化污水中的NH 3生成N 2、氯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10'+2NH 3=N 2t+3Cr+3H 20, C 项正确;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反 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03'+Ba 2++20H'=BaC03| +2H 20+C032',D 项错误。
2019 高三化学名校试题汇编 2 专项 3 氧化还原反应学生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无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断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解析答题角度,才可以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天津市大港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当 7.8 g Na 2O2与 H2O完整反应时,有0.2 mol 电子发生了转移2+ 2溶液与36B、 FeCl K [Fe(CN)] 溶液混杂后获取特色蓝色积淀,利用此反应可检验FeC、用浓盐酸酸化KMnO4溶液以加强其氧化性D、在 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向100 mol FeBr 2 的溶液中,通入 3 mol Cl 2。
反应后溶液中Br-和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那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2Fe2++Cl 2= 2Fe 3+ +2Cl -B、 2Br - +Cl 2 = Br 2 +2Cl-2+-2 = Br 3+-C、 4Fe +2Br +3Cl2+4Fe +6ClD、 2Fe2++4Br - +3Cl 2 = 2Br 2 +2Fe3++6Cl-NaNO是一种食品增添剂,【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它能致癌。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硝酸钠的反应方程式是:--+2+-MnO + NO2→ Mn + NO34+H2O。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应中 NO2-被还原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小C、生成 1molNaNO3需要耗费4-D、中的粒子是OH【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黄〔 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两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此中的〔 14 分〕雄黄〔 AS4S4〕和雌S 元素均为— 2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