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原因分析——以陕西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405.26 KB
- 文档页数:7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再研究——基于政府管制的视角张学刚;钟茂初【期刊名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00)006【摘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揭示了环境质量随经济增长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关系.本文以我国大气污染物为研究对象,运用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EKC 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当前我国污染物排放与收入增长呈同步上升趋势而非倒U关系,国内学者认为存在倒U关系的原因在于误用了污染物排放数据;运用考虑了政府环境管制的污染物公布排放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倒U型关系存在,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环境政策的结果.政府环境规制政策、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都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显著影响,因此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并执行更严格有效的环境政策.【总页数】6页(P40-44,50)【作者】张学刚;钟茂初【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3【相关文献】1.房地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J], 范忠宏2.基于政府管制视角的医疗改革研究——评《政府医疗管制模式重构研究》一书[J], 王庆功3.环境税的工业污染减排效应——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的视角 [J], 刘海英;安小甜4.佛山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视角 [J], 颜忠娥5.上海市与宁波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视角 [J], 李南; 周晖杰; 毛小燕; 敖丽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
对这种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经济规模效应(scale effect)与结构效应(structure effect)、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正如Grossman (1995)所说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而产出的提高意味着废弃物的增加和经济活动副产品――废气排放量的增长,从而使得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
不难发现,规模效应是收入的单调递增函数。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使其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
Panayotou (1993)指出,当一国经济从以农耕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时,环境污染的程度将加深,因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使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而当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从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环境污染减少,这就是结构变化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
实际上,结构效应暗含着技术效应。
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有技术的支持,而技术进步使得原先那些污染严重的技术为较清洁技术所替代,从而改善了环境的质量。
正是因为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二者之间的权衡,才使得在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加深,而在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减轻,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
另外一种理论解释是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展开的。
在经济发展初期,对于那些正处于脱贫阶段或者说是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摆脱贫困和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再加上初期的环境污染程度较轻,人们对环境服务的需求较低,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状况开始恶化。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研究进展胡聃;许开鹏;杨建新;刘天星【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4(24)6【摘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是指环境破坏与收入水平之间成倒U形曲线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和收人水平的提高,环境质量先破坏后好转.20世纪90年代初,揭开了EKC研究的序幕;之后涌现大量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模型的探索;近年来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视野更加宽阔,更注重理论模型的完善.从实证研究、计量模型和解释理论等3条线索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认为现有研究在计量模型、数据处理、指标选取等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EKC研究要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这些局限.【总页数】8页(P1259-1266)【作者】胡聃;许开鹏;杨建新;刘天星【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3;Q147【相关文献】1.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J], 吴阳;赵鹏;薛文婕;董小林;2.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J], 吴阳;赵鹏;薛文婕;董小林3.攀枝花市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 [J], 龚兴涛;代佼;周国彪4.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 [J], 周茜5.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陕西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研究 [J], 赵选民;王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后,相关学者对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检验。
在运用时间序列进行的省级检验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绝大多数并非理想的倒U型。
反复波动的EKC曲线多是由于环境政策的非持续性,又因绝大多数省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多数省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处于上升阶段。
在省际检验的检验过程中,存在着内生性及“伪回归”的问题,部分研究试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或联立方程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
标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发展;环境污染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述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Grossman和Krueger(1991)年通过对全球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长期呈倒U型的关系以来,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研究开始不断出现。
Panayotou(1993)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关系定义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之后,这一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现有理论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二是考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内在机理。
1.1 相关理论假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核心,Grossman和Krueger提出,经济发展通过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影响环境水平。
环境水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趋于不断恶化的趋势,而当经济发展到达一定规模之后,环境水平会逐渐得到改善,两者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
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理论还有国际贸易说,认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由于环境标准的差异或者说是要素禀赋差异,使污染密集型产业流向发展中国家(Lopez,1994;Copeland&Taylor,2004)。
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逐步由一个奢侈品变成一个必需品,在人们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及居住环境,从而会影响到政府政策及生产技术等(Chavas,2004)。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作者:吴阳赵鹏薛文婕董小林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5年第01期【摘要】本研究从EKC曲线假说出发,根据陕西省2000年到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别将COD、SO2和固体废弃物和陕西省的GDP所成曲线与典型的EKC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COD、SO2和固体废弃物所成曲线与相应的大体相符,但还是有些许出入。
由此得出陕西省大体处于EKC曲线的右端,即经济增长而环境压力增大阶段。
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巩固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治理成效,加大工业固体废物的治理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处理的资金投入力度;注意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经济;国内生产总值;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形势日趋严重,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
为了减轻甚至消除这种矛盾,就需要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
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s )是最具代表性的。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示了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
陕西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陕西省比较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每年都要就环境保护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并通过一定形式做出安排部署。
按照“源头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总体思路,围绕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多管齐下,各项工作进展良好,环境形势总体平稳。
但由于环境问题非一日之寒,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大气环境仍很严峻,环境污染治理机制体制有待完善。
本研究基于陕西省2000年到2012年的GDP 与污染物的数据,对陕西省环境经济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将污染物曲线与EKC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为陕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现状分析1、EKC曲线转折点研究现状EKC 曲线存在一个环境污染物数量由大变小的过度点,即转折点。
环境污染论文: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污染天堂假说环境竞次假说实证分析【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经济、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凸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成绩斐然,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经济、贸易与污染的关系是需要认真对待和智慧处理的问题,能否通过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来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经济、贸易和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相关理论对此问题都有阐述,但理论上的作用机制在山东省的功效又如何呢?通过何种途径能够更地保护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本文试图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
文章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梳理了研究了经济、贸易与环境的相关理论,并对三者关系的实证文献做了综述。
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从不同国家或地区上的经济、贸易与环境进行研究,进而得出经济与环境污染、贸易与环境污染均存在相关性的结论,并通过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经验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现有研究并未分析经济、贸易和环境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路径,而且研究多集中于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各省份,对于省际内部的研究涉及较少。
因此,本文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及省内各地市为样本,研究经济、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创新。
第二部分为山东省经济、贸易与环境现状分析,主要研究了山东省污染密集型工业的发展状况、贸易现状和环境污染的困境。
山东省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经济结构仍然以工业为主,污染密集型产业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贸易额和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但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较大,而其进口不断增长,制造业也吸引了60%以上的外资额;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在经济和贸易中的高比重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此外,本部分也针对性地收集相关实证数据。
第三部分为山东省经济、贸易与环境间的内在关系分析。
选取代表性变量后,通过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发现污染变量均与经济、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DOI:10.13546/ki.tjyjc.2020.13.015{统计观察1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与影响因素分析张欣,廖岚琪,唐赛(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哈尔滨150001)摘要: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及1986—2018年的数据,检验了主要污染物及C02的人均排放量与人均 平减GDP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与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中的“倒U”型曲线不同,不同排放物的人均排放量与人 均平减GDP之间所形成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差异。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C02的人均排放量与人均平减 GDP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别呈现“正N”型、“倒N”型、“正U”型和“倒N”型。
人均年度贸易总额、能源强度、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显著影响了各排放物的人均排放量与人均平减GDP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低碳转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0)13-0072-05〇引言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问 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规定了主要工业 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 纳人国际社会的监督范畴。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实现了 快速增长,但髙碳化生产方式加剧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 化,并于近年来引发了严重的雾霾现象。
当前,我国正处 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具有高度国际责任感的 工业化国家,我国政府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在“十 三五”规划中将环境治理模式创新和绿色生产作为实现国 家环境治理总体目标的重要手段ln。
我国作为“世界工 厂”,拥有最全面的产业布局,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大规模污染导致生态环境长期处于 较脆弱的状态。
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62号文件对未来 经济低碳转型提出了新要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作为衡量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关系的量化模型,有助于 评价区域低碳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