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
第页共页检验项目:砼坍落度校核:试验:第页共页检验项目:减水率、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扩展度第页共页检验项目:泌水率比校核:试验:第页共页检验项目:含气量样品编号:校核:试验:检验项目:抗压强度比校核:试验:第页共页检验项目:砼(砂浆)渗透高度(压力)比第页共页检验项目:48h吸水量比第页共页检验项目:对钢筋锈蚀作用校核:试验:第页共页检验项目:砼膨胀剂限制膨胀率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检验项目:细度样品编号:校核:试验: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检验项目:密度第页共页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检验项目:标准稠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校核:试验:第页共页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校核:试验:第页共页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第页共页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检验项目:PH值第页共页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检验项目:氯离子含量校核:试验:第页共页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检验项目:氯离子含量——空白试验及硝酸银溶液浓度的标定依据GB/T8077-2000附录A:V01:空白试验中加200mL水,加4mL硝酸(1+1)加1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V02:空白试验中200mL水,加4mL硝酸(1+1)加2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c:硝酸银溶液的浓度,mol/L:校核:试验:第页共页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检验项目:氯离子含量——样品检验样品质量: g依据GB/T8077-2000附录A:V1: 试样溶液加1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V2:试样溶液加2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校核:试验:第页共页。
外加剂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操作细则1.实验目的外加剂在水泥净浆中起着调节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作用。
本试验旨在确定外加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2.实验材料和器材材料:水泥、外加剂、纯净水仪器:流动度仪、天平、搅拌器、计时器3.实验步骤3.1准备工作3.1.1将所需的水泥和外加剂按照设计比例称量,并放入两个分别标有水泥和外加剂的容器中。
3.1.2预先准备好所需的纯净水,并放入标有纯净水的容器中。
3.2流动度仪的准备3.2.1将流动度仪的漏斗清洗干净,并固定在仪器底座上。
3.2.2清洗仪器中的支撑圆柱,并将其固定在底座上,确保其与漏斗的中心对齐。
3.3实验操作3.3.1将漏斗中的支撑圆柱填满标有刻度的容器,称为初始高度H13.3.2在搅拌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然后将水泥和外加剂加入搅拌器中,并以一定的转速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3.3.3将搅拌均匀的水泥净浆倒入漏斗中,并打开流量控制阀,使净浆缓慢流过支撑圆柱。
流出的净浆高度称为终止高度H23.3.4关闭流量控制阀,记录下净浆流动时间t。
4.实验数据处理4.1计算初始流动度初始流动度F0=(H1-H2)/t4.2计算外加剂调整后的流动度将相同比例的外加剂分别加入水泥净浆中,重复实验操作,并记录流动时间和终止高度。
计算外加剂调整后的流动度,即可得到外加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5.实验注意事项5.1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比例称量水泥和外加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2搅拌时间和速度需一致,以保证水泥净浆搅拌均匀。
5.3流动度仪的漏斗、支撑圆柱和流量控制阀需保持干净,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以上为外加剂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操作细则,具体操作时应结合实验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GB/T8077—2000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外加剂对水泥净浆的分散效果,用水泥净浆在玻璃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表示。
一、仪器: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截锥圆模:上口直径36㎜,下口直径60㎜,高度为60㎜,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
3.玻璃板(400㎜×400㎜,厚5㎜);
4.秒表;
5.钢直尺;(300㎜);
6.刮刀;
7.药物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0.1g;
8.药物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1g;
二、试验步骤:
1.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将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及搅拌锅均匀擦过,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
2.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3.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
4.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 或105g 水,搅拌3min;
5.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三、结果表达:
1.表达净浆流动度时,需注明用水量,所用水泥的标号、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和外加剂掺量;
2.试样数量不应少于三个,结果取平均值,误差为±5mm;
3.允许差:室内允许差为5mm;
室间允许差为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