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014.50 KB
- 文档页数:16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①、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地主和买办联合专政的专制政权)。
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个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政府。
二、袁世凯专权——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外交:袁世凯“善后”大借款是以盐税、海关税为抵押,金额是2500万英镑。
主要用于内战,镇压国民党人。
三、二次革命1、原因:(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同盟会改组国民党的目的一是通过改组,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
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宋教仁案”。
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3)袁世凯大量举借外债,用于扩大个人势力。
2、过程:袁世凯在1913年罢免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然后派兵南下,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3、性质: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4、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
三、袁世凯称帝1、袁世凯的复辟活动: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成终身总统有世袭的权利,从此中华民国名存实亡;1915年接受21条,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2、护国运动——①、原因:袁世凯的志国和复辟帝制。
②、孙中山的讨袁活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制度。
1916年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北洋军阀是近代中国革命期间涌起的地方反动势力,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教学内容: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4)—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五、教学过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时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2、根源:半封建性和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3、性质:封建、卖国的反革命军事、政治集团。
3、过程:①清末:1905年袁在天津小站练兵,利用师生、部属关系,笼络大批亲信。
②1905年: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建立北洋新军六镇,形成雏形。
③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为新工具。
④1912年: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集团掌握了政权。
⑤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分为直、皖、奉三大派系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袁世凯的黑暗统治(1912--1916年)1、外交: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举例:2、内政:违背民主潮流(对内专制独裁事实有哪些?复辟倒退过程?)①大搞复辟活动:A、政治上 B、军事上 C、刺宋案,镇压二次革命。
②加紧复辟帝制:第一步: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后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
第二步:1914年炮制《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将大总统的权利扩大到几乎与皇帝一样。
接着修改《大总统选举法》。
暴露其当皇帝的野心。
第三步:公开恢复帝制(1915年12月12日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社会条件(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反被袁世凯窃取。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袁世凯专权的主要表现;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
2.能力方面:(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引学生学分析、概括北洋军阀政权的性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袁世凯专权和袁世凯称帝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的能力及评价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政、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2)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动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4.学法指导方面:(1)本节内容可以从两条线索去掌握。
第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对内加紧专制独裁、复辟帝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依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最终走向失败。
第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袁世凯的认识逐步清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反对专制、独裁、复辟、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通过引导,训练学生自己理出历史线索和知识结构。
(2)充分运用本节教材中的人物插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①袁世凯复辟帝制是重点.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国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制中复辟。
②护国运动。
这是一场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全国性的斗争高潮,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
北洋军阀统治一、统治时期建立:1912.2.15袁世凯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政府建立结束:1928.12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两阶段:①袁世凯相对统一的时期(1912.2-1916.3)②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3-1928.12)二、形成原因根本:中国处于双半社会性质经济:民族工业发展军事:晚清政府编练新军,趁机发展国际:列强支持袁世凯三、统治情况(一)政治军阀割据:①背景:袁世凯死后无人有能力统领北洋军队和政权,各派系纷争不断概况:①性质:封建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专政②指导思想:中体西用③特点:A独裁统治,复辟帝制失败B割据混战C议会政治失败D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失败E1921中共成立F1924-1927国民革命G帝国主义加强侵华各自扶持代理人实行分而治之④外交:弱势外交,卖国政策A1915袁世凯接受日本卖国21条B1919巴黎和会外交失败C1917中俄声明外蒙古自治⑤政体:形式上共和政体,实质军阀统治⑥目标:以自己力量夺取中央政府而独立,但没有脱离中国政局:①1913.7-9:二次革命,目的反对袁世凯独裁失败②1915:护国运动,目的反对袁世凯称帝卖国③1916.1-3:袁世凯称帝83天,失败,说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④1917.5:府院之争,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的争夺⑤1917.5:张勋复辟,目的调和府院之争,拥溥仪为皇帝⑥1917.8:护法运动,目的捍卫临时约法和国会失败,孙中山对西南军阀失望⑦1917.8-1918:参加一战协约国胜利,目的争取国际地位和抑制日本在华势力(二)经济:(1)工业: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2)农业:发展出现机械化,封建土地买卖自由,土地集中(3)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市场扩大.(4)社会生活习俗:文明开化(5)思想:民主科学(三)思想(1)民主科学思想(2)复古教育逆流(3)马克思主义传播四、评价(1)消极①祸国殃民,给人民带来灾难②维护封建买办的反动军事集团统治③不利于生产力持续发展④出卖国家利益,阻碍民族经济发展(2)积极①改革旧军制,发展新式军队②军阀自我削弱,有利于再次统一③民族工业仍然持续发展。
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名称: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概述:本节课的主题为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通过此课,学生将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环境,探究北洋军阀起源、发展和统治的特点,并思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环境的变迁;2.了解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3.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北洋军阀的起源和发展;2.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3.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北洋军阀起源和发展的背景;2.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材: 相关历史教材和资料;2.多媒体设备: 播放历史影片或图片;3.课堂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晚清时期的特点,谈谈晚清时期的乱局和政治混乱。
[知识讲解] (15分钟)1.简要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环境,包括清朝内忧外患、战败割地、政治腐败等。
2.解释北洋军阀的概念和起源,说明北洋军阀的军事力量来源以及主要统治地区。
[案例分析] (20分钟)1.通过展示历史影片或图片,介绍北洋军阀的主要统治者和地区。
2.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什么?b.为什么北洋军阀能够统治中国?c.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课堂练习] (15分钟)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测试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理解。
2.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对回答错误或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解释和补充。
[知识总结] (5分钟)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历史知识,包括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
[课后拓展] (15分钟)1.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进一步扩展对北洋军阀统治的了解。
2.建议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细节,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晚清时期的政治混乱和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使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