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
科学课堂表现评价量表班级:姓名:学号:1.1《种子发芽实验》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3《绿豆苗的生长》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4《蚯蚓的选择》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5《当环境改变了》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6《食物链与食物网》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单元小结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1《种子发芽实验》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3《绿豆苗的生长》1.4《蚯蚓的选择》1.5《当环境变化了》1.6《食物链与食物网》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2.1《船的历史》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2《用浮的材料造船》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3《用沉的材料造船》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4《增加船的载重量》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5《给船装上动力》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6《设计我们的小船》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单元小结第二单元《船的研究》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1《船的历史》2.2《用浮的材料造船》2.3《用沉的材料造船》2.4《增加船的载重量》2.5《给船装上动力》2.6《设计我们的小船》2.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3.1《地球—宇宙的奇迹》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3《珍惜水资源》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4《解决垃圾问题》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5《合理利用能源》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6《让资源再生》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单元小结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1《地球—宇宙的奇迹》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3.3《珍惜水资源》3.4《解决垃圾问题》3.5《合理利用能源》3.6《让资源再生》3.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4.1《温度与水的变化》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4.2《水的蒸发和凝结》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吗》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4.5《热在水中的传递》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4.6《哪个传热快》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4.7《做个保温杯》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单元小结第4单元《热》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4.1《温度与水的变化》4.2《水的蒸发和凝结》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吗》4.5《热在水中的传递》4.6《哪个传热快》4.7《做个保温杯》。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一)评价项目1. 教学目标* 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 评价学生对实验和观察中的过程和现象是否有正确的解释和理解。
*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 评价课程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 评价教学材料是否丰富、准确、有针对性。
* 评价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3. 教学方法* 评价教学方法是否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 评价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利用了教具和实验等辅助教学手段。
* 评价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4. 学生参与*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他人进行合作。
5. 教学效果* 评价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 评价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6. 教学评估*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评价等级1. 优秀:学生在评价项目中表现出色,理解和掌握程度高,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良好:学生在评价项目中表现良好,理解和掌握程度一般,能够基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及格:学生在评价项目中表现一般,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4. 不及格:学生在评价项目中表现较差,理解和掌握程度很低,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练。
以上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一),该评价表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科学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新修订)1. 背景介绍本文档是对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量表,旨在帮助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并提供改进教学的参考依据。
本量表是基于先前版本进行修订,并结合了最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2. 量表内容本量表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指标:2.1 教学目标- 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与学科知识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2.2 教学准备- 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具-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选择和利用2.3 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教学方法- 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2.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组织合理- 师生互动频繁- 学生参与程度高- 小组合作和个人思考相结合2.5 教学评价- 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 对学生研究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3. 使用方法本量表可由教研组或教学评估专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者根据实际观察和教学过程记录,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给分,并综合计算得出教学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可作为反馈给教师,用于改进和提升教学效果。
4. 注意事项- 评价者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对教师的终极评判标准- 评价过程中应尊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个性特点5. 结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新修订)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综合的评价工具,以帮助评估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
通过使用本量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这对于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科学课堂表现评价量表班级:姓名:学号: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2《种植凤仙花》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3《植物长出了根》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4《茎和叶》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5《凤仙花开花了》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6《果实和种子》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7《种子的传播》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8《凤仙花的一生》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班级:学号:姓名: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2《种植凤仙花》1.3《植物长出了根》1.4《茎和叶》1.5《凤仙花开花了》1.6《果实和种子》1.7《种子的传播》1.8《凤仙花的一生》2.1《电和我们的生活》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2《点亮小灯泡》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3《简易电路》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4《电路出故障了》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6《导体和绝缘体》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7《电路中的开关》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班级:学号:姓名:第二单元《电路》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1《电和我们的生活》2.2《点亮小灯泡》2.3《简易电路》2.4《电路出故障了》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2.6《导体和绝缘体》2.7《电路中的开关》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3《岩石的组成》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5《岩石、沙和黏土》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6《观察土壤》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7《比较不同的土壤》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8《岩石、土壤和我们》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班级:学号:姓名: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3《岩石的组成》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3.5《岩石、沙子和黏土》3.6《观察土壤》3.7《比较不同的土壤》3.8《岩石、土壤和我们》。
小学科学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建议县实验小学赵爱华一、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样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评价——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做法,势必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时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等也将被邀请参与对科学课程的组织、实施、方法和效率等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任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的调控者。
2、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单纯的书面测验和考试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程的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业、评议等。
4、评价时机的全程化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
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二、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科学课程评价所包含的内容是根据《标准》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内容目标而确定的。
这些内容集中反应了一个学生经过3——6年级的科学课程学习后其科学素养所应达到的水平。
1、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要注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
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水平评价量表
1. 前言
本评价量表旨在评估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水平,以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观察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 评价指标
以下是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水平评价的指标:
2.1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情况
评估教师是否能明确设定科学教育的目标,并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这些目标。
2.2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呈现方式
评估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能力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呈现科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3 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氛围
评估学生在科学教育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课堂氛围,包括学生的
注意力、积极性和互动程度等。
2.4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
评估教师在科学教育课堂中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以
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2.5 教学资源和技术的应用
评估教师在科学教育课堂中是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技术,提
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3. 评价流程
评价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3.1 观察和记录
评价人员通过观察和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包括目标设定、内容呈现、学生互动等。
3.2 数据分析和总结
评价人员对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
4. 结论和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得出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水平,并提供改进建议,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研究效果的改善。
5. 参考资料
以上是关于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水平评价量表的简要介绍。
宋元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分表
姓名课题学校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分
基本素质(10)教师学科专业性强,课堂教学无知识性错误教学仪态亲切端庄,有亲和力
教学语言规范,表达正确,富有感染力
课堂常规(20)上课不迟到,不拖堂
导入新课简练,过渡自然,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有适当的演示试验或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或课堂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
分组实验前安全性的强调和实验后仪器的管理与整理
教学理念、教学技巧(30)结合现实能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教学内容丰富、生动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能优化整合,体现学科特点
准确把握教材,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注重教学的现场生成,有较强的教学敏感
面向全体,体现差异教学,允许不同见解的学生发表意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注重课堂评价,反馈及时、正确
注重科学思想与方法,设计有效的提问方式
板书设计合理,运用辅助手段得当
学生参与(20)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浓,情感投入,倾听、实验等习惯良好形成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有学习的愉悦感与成功体验
教学效果(20)师生关系民主,课堂气氛和谐,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情感与智慧协调发展,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简单评语。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精选1. 课堂组织与管理1.1 时间管理- 教师能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高效利用每一分钟。
- 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学生们的研究进度,适时调整课堂进程。
1.2 研究环境- 课堂环境整洁,布置合理,学生桌椅摆放整齐。
- 课堂氛围积极和谐,学生们有良好的互动交流。
1.3 学生参与度-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 教师能够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参与度。
2. 教学内容与方法2.1 知识准确性- 教师能够准确传授科学知识,确保内容真实可靠。
- 教师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2.2 教学资源- 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图书、多媒体等。
- 教师能够选择适合学生年龄、能力水平的教材和教具。
2.3 教学方法- 教师能够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验等。
-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研究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 学生评价与反馈3.1 评价方式- 教师能够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笔试、实验报告、小组项目等。
- 评价方式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3.2 反馈及时性- 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的研究和改进。
- 教师能够明确告知学生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4. 教师专业素养4.1 学科知识- 教师具备扎实的小学科学学科知识,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 教师不断研究、更新科学知识,与时俱进。
4.2 师德师风- 教师言行得体,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 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以上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精选内容,供参考使用。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科学课堂表现评价量表班级:姓名:学号:1.1《运动和位置》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2《各种各样的运动》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4《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5《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6《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7《我们的“过山车”》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8《测试“过山车”》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单元小结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1.1《运动和位置》1.2《各种各样的运动》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1.7《我们的“过山车”》1.8《测试“过山车”》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3《蚕长大了》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4《蚕变了新模样》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5《茧中钻出了蚕蛾》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6《蚕的一生》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7《动物的繁殖》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8《动物的一生》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单元小结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2.3《蚕长大了》2.4《蚕变了新模样》2.5《茧中钻出了蚕蛾》2.6《蚕的一生》2.7《动物的繁殖》2.8《动物的一生》3.1《仰望天空》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3《影子的秘密》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4《月相变化的规律》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5《月球——地球的卫星》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6《地球的形状》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7《地球—水的星球》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8《太阳、月球和地球》课堂表现评价表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单元小结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会探究会实践会倾听会合作会记录会分享3.1《仰望天空》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3.3《影子的秘密》3.4《月相变化的规律》3.5《月球——地球的卫星》3.6《地球的形状》3.7《地球——水的星球》3.8《太阳、月球和地球》。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1. 课堂目标与安排
- 清晰明确的研究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 合理的课堂安排,包括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2. 教学内容与方法
- 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联系的教学内容。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展示、实验、观察等。
3. 学生参与与互动
-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合作实验等。
- 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教师教学组织与引导
- 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组织能力。
- 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5. 课堂氛围与管理
- 良好的课堂氛围,包括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和良好的学生行为管理。
- 能够有效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管理课堂秩序。
6. 教学资源与环境
-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包括整洁的教室、安全的实验室等。
7. 学生研究成果与评价
- 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
8. 课堂安全与健康
- 确保课堂教学安全,包括实验操作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
- 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救护措施。
以上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用于评估教学质量和指导教学改进。
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简化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标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科要求和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丰富,符合学科教学大纲要求;- 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和实践,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充足,能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学资源多样化,包括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对应,能够有效检测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包括笔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整洁、安全,有利于学生的研究;- 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评价结果教师对以上各方面的评价结果如下:1. 教学目标:(满分=10分)- 目标明确、与学科要求和教材内容相符:/10分- 与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10分2. 教学内容:(满分=10分)- 内容丰富、符合学科教学大纲要求:/10分- 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10分3. 教学方法:(满分=10分)- 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10分- 结合实际生活和实践,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10分4. 教学资源:(满分=10分)- 资源充足、能满足学生研究需求:/10分- 资源多样化,包括实物、图片、视频等:/10分5. 教学评价:(满分=10分)- 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对应,有效检测学生研究情况:/10分- 评价方式多样,包括笔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10分6. 教学环境:(满分=10分)- 整洁、安全,有利于学生研究:/10分- 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10分总评结果综合以上评价结果,对本次科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为:/60分备注教师可在下方备注栏中填写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等相关内容。
---请在评价结果的相应空格中填写得分,并在下方备注栏中填写相关内容。
小学科学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建议县实验小学赵爱华一、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样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评价——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做法,势必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时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等也将被邀请参与对科学课程的组织、实施、方法和效率等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任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的调控者。
2、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单纯的书面测验和考试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程的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业、评议等。
4、评价时机的全程化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
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二、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科学课程评价所包含的内容是根据《标准》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内容目标而确定的。
这些内容集中反应了一个学生经过3——6年级的科学课程学习后其科学素养所应达到的水平。
1、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要注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