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2繁殖生长分化
- 格式:ppt
- 大小:996.5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一、细胞学说:时间:1838—1839 提出人: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中心含义:一切生物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意义:将整个生物界统一起来。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上的每个细胞都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能力即细胞的全能性.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影响植物细胞形状和大小的因素:遗传因素(位置、功能)和环境因素。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原生质体概念:由原生质构成的一切细胞结构的总称,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形态概念)。
原生质:构成生物细胞的一切生活物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物质概念)。
1 细胞膜(原生质膜)(1)亚显微结构单位膜:在电镜下由3 层结构组成一个单位的膜。
组成: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2)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特点:具有选择透性(4)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接受和传递遗传信息;参与细胞识别;抗病菌;胞饮等2 细胞核(1)数量、形状、位置与细胞种类、活动等有关. (2)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膜,有核孔,作用-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换。
核仁:折光强的小球体,作用-合成与贮存RNA的场所。
核质:透明胶状物,由染色质和核液组成.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2种形态。
(3)细胞核的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
3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2 部分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微结构(微器官)。
叶绿体质体(植物体特有的) 有色体白色体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结构(幻灯片18)-双层膜、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的柱状单位)、基质片层和基质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植物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1014102适用专业:农学、植保、园艺、资环、水保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设学期:第三学期教学时数:44+26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植物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农、林、园艺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从理论研究阐明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形态建成的综合反应。
其内容有:细胞生理;光合、呼吸、营养、水分等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逆境生理。
为农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地位和任务:植物生理学是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植保、园艺、资环、水保本科等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不但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也可为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3、总体要求:(1)在讲清植物生理功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注意理论的实践性和地区性特点;注意引进学科新内容,介绍前沿新动向。
(2)在保持本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
(3)在对重点章节或实验可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配合复习题及作业,使学生能全面地掌握本学科涉及的基本知识内容,并能够为农业生产服务,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注意与有关学科的衔接,并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起到专业基础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植物学、高等数学、普通化学、通用物理、通用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5、修订的依据:本大纲修订的依据如下: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国家各类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对本科生人才培养定位的有关规定。
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发展简史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植物学》各章习题(上册)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学说2、原生质体3、细胞器4、胞质运动5、初生纹孔场、胞间连丝、纹孔6、成膜体7、细胞分化8、组织、组织系统9、分生组织10、穿孔二、填空:1、细胞是有机体和的单位。
2、细胞的体积受和两个因素的影响。
3、植物细胞由和组成。
4、原生质体由所组成,在显微镜中可以区分为和。
5、质体包括、和。
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在上进行,暗反应在中进行。
7、细胞内的三大系统包括:、、。
8、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根据其形成时间和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和三层。
9、植物体增大的原因包括和。
10、植物组织包括和两大类。
三、单项选择:1、以下哪种生物有细胞核()A.细菌B.蓝藻C.绿藻D.原绿藻2、以下哪个细胞器为单层膜结构()A.线粒体B.细胞核C.叶绿体D.高尔基体3、核仁的主要功能是()A.复制DNAB.合成和储藏RNAC.合成蛋白质D.加工蛋白质4、马铃薯块茎中贮藏淀粉粒的是()A.厚壁细胞B.薄壁细胞C.石细胞D.死去的细胞腔5、不是在有丝分裂前期进行的是()A.DNA复制B.核膜解体C.核仁消失D.出现纺锤丝6、联会发生在()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前期Ⅱ7、减数分裂中基因片段互换发生在()A.偶线期B.粗线期C.双线期D.终变期8、以下哪个不属于薄壁组织()A.厚角组织B.同化组织C.通气组织D.传递细胞9、以下哪种细胞是活细胞()A.石细胞B.纤维C.导管D.筛管10、以下那个系统不是植物的三大组织系统之一()A.皮组织系统B.基本组织系统C.维管系统D.结缔组织四、问答题1、详述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哪些?3、详述植物成熟组织包括哪些类型?它们各自的功能如何?4、从输导组织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进化?5、植物体包括哪几类组织系统?它们各自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及作用如何?第二章种子和幼苗一、名词解释1、颖果2、休眠3、萌发4、种子5、幼苗二、填空1、一个完整的种子由、和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一、概述1.概念世界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就其结构来说,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不仅是植物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
细胞并不是生命有机体〔包括植物〕唯一的结构单位,如病毒。
2.发现一般细胞都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1665年,英国人Hooke用他改良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二、原生质的化学组成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为原生质,它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
幼嫩植株含水60-90%。
种子〔成熟的〕含水10-14%。
水的作用:游离水作为溶剂而参加代谢过程;作为原生质结构的一部分;影响代谢活动;调节原生质温度变化,维持原生质正常的生命活动。
除水之外,原生质中还含有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组成原生质的物质有: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①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
由于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形成各种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作为原生质的结构蛋白,而且还以酶的形式起重要作用。
例如,使物质分解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
②核酸生活的原生质都含有核酸,核酸都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
核酸由核苷酸构成。
单个的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分子组成。
核酸根据含糖不同,可分为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和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③脂类但凡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属于脂类。
在植物体内,有的作为结构物质,例如磷脂和蛋白质结合,构成细胞的各种膜。
有些脂类形成角质,木栓质和蜡,参与细胞构成。
细胞外表的蜡、木栓层。
④糖类糖类是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参与构成原生质和细胞壁。
细胞中最重要的糖可分为。
单糖:例如:葡萄糖、核糖双糖:例如:蔗糖、麦芽糖多糖:例如:纤维素、淀粉原生质中除上述四大类物质以外,还含有极微量的,但生理作用很大的有机物,称为:生理活跃物质,如: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一、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细胞体积小的原因(1)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所能控制的细胞质的量是有限的,所以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的制约(2)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包括相邻细胞)的物质交换和细胞内部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A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原生质),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原生质是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后含物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些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B细胞壁是包围在原生质体外面的坚韧外壳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µm)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和经过特殊染色的高尔基体(硝酸银染色)和线粒体(Janus green B染色)等。
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5nm)下看到的更为精细的结构。
细胞三、原生质体(一)质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它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通常紧贴细胞壁,厚度约7~8 nm (原生质体表面的一层薄膜,脂类和蛋白质)内膜:光学显微镜看不到,采用高渗溶液(如高盐溶液)处理后,使原生质体失水而收缩,与细胞壁发生分离(质壁分离),可以看到质膜是一层光滑的薄膜。
1.质膜的结构脂双层+膜蛋白+膜糖单位膜:暗—明—暗(蛋白质)(类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特点:有序性、流动性、不对称性质膜的功能:1.物质跨膜运输2.能量转换3.代谢调节4.细胞识别5.抗逆性6.信号转导7.纤维素的合成和微纤丝的组装(二)细胞质:细胞核以外,细胞质膜以内的原生质为细胞质。
1.细胞器一般认为是散布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
(1)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植物学:2、细胞:3、细胞学说:4、5、细胞器:6、胞间连丝:7、微梁系统:8、纹孔:9、组织:10、细胞分化:11、分生组织:12、传递细胞:13、周皮:14、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二、知识点1、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和液泡。
4、质体是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
6、多细胞植物是通过胞间连丝使各细胞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7、纹孔膜是由初生壁和胞间层组成的。
8、花色素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9、植物细胞中的储藏物质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三种。
10、韧皮部是一种复合组织,包含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11、木质部是一种复合组织,包含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12、细胞壁的主要特化包括木化、栓化、角化和矿化。
13、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是成簇的石细胞,它属于机械(或厚壁)组织。
14、细胞内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微管和微丝。
15、淀粉粒包括三种类型: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16、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真菌界。
17、导管是由许多导管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穿孔。
18、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等三类。
19、植物的分生组织按来源性质可区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等三类。
20、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形成层(或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21、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表皮和周皮。
22、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复合组织。
23、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
《植物形态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植物形态解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学教育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后继课程(植物系统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和各类实用技术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系统掌握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构造,植物的组织、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结构和发育等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植物形态解剖学发展的新成就和研究发展趋势。
二、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和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主要内容概述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描述种子植物体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植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在结构和功能上转化有较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内容是从发育的角度来说明幼胚如何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发展成各类组织和器官,形成一个成年的植物体,然后又通过有性生殖形成新的植物体,完成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形态和解剖两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解剖构造,而外部形态方面则以介绍大的形态特征为主,至于在分类学上运用的许多细微的形态特征,则不一一进行介绍和描述。
(二)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的侧重点是解剖结构方面的内容。
各主要知识点的讲解要注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注意突破难点。
2、讲解中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要注意讲解形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注意让学生理解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让学生理解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植物形态建成中的作用。
4、课堂讲授与实验课应尽量配合,要注意充分发挥实验课这一重点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独立观察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5、在理论课教学中注意贯彻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绪论(一)植物界1、生物界的划分2、植物的类型和分布3、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4、植物界的发生与发展(概述)(二)植物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1、植物研究的对象2、植物学的分支学科3、植物学的学习方法4、植物学发展简史(自学)(三)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与要求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主要介绍: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一细胞的基本形态构造,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复杂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及细胞内部各部发既分工又联系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同时又通过细胞繁殖、生长和分化成各类组织和器官,使种子植物成为高度特化的植物。
绪论1. 试述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2.简述植物科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体 2.质膜 3.生物膜 4.细胞质 5.细胞器 6. 显微结构 7.亚显微结构 8.内质网 5.胞间连丝 6.纹孔 7.传递细胞 8.细胞周期 9.后含物 10. 初生纹孔场 11.共质体 12.质外体 13.细胞周期 14.周期性细胞 15.终端分化细胞 16. 组织 17. 器官 18.分生组织 19.顶端分生组织 20. 侧生分生组织 21. 次生分生组织 22.居间分生组织 23.保护组织 24. 同化组织 25. 贮藏组织 26. 通气组织 27.复合组织 28.木质部 29.韧皮部 30.复合组织 31.永久组织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3.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4.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5.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6.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7.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8.有丝分裂中 DNA 复制在 G1 期进行。
()9.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后期。
()10.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1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12.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13.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14.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1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裂成两组染色单体的时期是中期。
()16. 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7. 只有低等植物的繁殖才有无丝分裂。
()18. 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是有质体()19. 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子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类型都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