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8步分析法
- 格式:pptx
- 大小:314.05 KB
- 文档页数:13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视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专业仪器设备对人的视觉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和量化分析的过程。
主要通过对视力、调节能力、眼球运动、眼位、立体视觉等方面的检测,以了解人眼的健康状况和各种视觉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视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视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辅助措施。
1.病史询问和初步评估:检查前首先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眼镜佩戴情况、以前的视觉问题等。
同时,医生会对患者的眼镜进行初步测量,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视功能检查。
2.视力测量:视力测量是视功能检查的基本内容。
常见的视力测量方法包括使用近、远视力表对患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通过测量患者的视力,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有无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
3.调节能力检查:调节能力检查主要是对患者的调节功能进行评估。
通过使用调节仪器,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近距离调节、远距离调节、眼轴调节等功能进行测量和分析。
同时,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幅度,以判断患者的调节能力是否正常。
4.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检查是对患者眼球运动功能的评估。
医生会通过让患者追随移动物体的运动或让患者进行眼球运动训练,来观察患者的外眼肌运动情况。
此外,通过眼电图等仪器的使用,还可以测量和记录患者的眼球运动数据,如眼球位置、眼震等。
5.眼位检查:眼位检查是对患者眼球位置的评估。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位置、眼球相对位置和移动方向等,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斜视、偏视等问题。
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的眼位进行定量测量,以了解患者眼球位置的具体偏移程度。
6.立体视觉检查:立体视觉检查是对患者立体视觉功能的评估。
常见的立体视觉检查方法包括立体视觉图形测量、立体视觉颜色测量等。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如立体视觉敏感度、立体视觉深度等。
7.结果分析和诊断:医生在完成视功能检查后,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比较患者的检查结果和正常值,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功能异常或视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视功能分析思路调节幅度15 --0.25 * age负相对调节+2.00 至+2.50正相对调节≥-2.50调节反应+0.25 至+0.75调节灵活度单眼11cpm,双眼8cpmAC/A隐斜(近)隐斜(远)正负融像( 远)正负融像(近)Wroth 4 dot(远)看远、近眼位是否一致找问题眼位是在远/还是近找问题眼位相对应的抵抗力量是否足够P=2/3D-1/3R所需棱镜=2/3隐斜-1/3融像储备例一:一顾客为10△exo,BO的模糊值为10,则所需棱镜为:P=2/3(10)-1/3(10)=3.34 △为了达到符合△BI的棱镜处方P=1/3G-2/3LP代表所处方的棱镜,G代表水平两侧界限宽度中大的一侧(BI侧或BO侧),L代表水平两侧界限宽度中小的一侧,如果P等于零或为负值,说明符合例一:一顾客为12△exo,BO 6/9/6,BI 18/24/21,P=1/3(18)-2/3(6)=4△即不符合△BI棱镜S=P/AS代表球镜改变良,P代表棱镜处方,A代表AC/A比率例一:一顾客为12△exo,BO: 6/9/6,BI :18/24/21,AC/A为:4案例分析近距隐斜为:10△exo,近距融像BI 18/24/20BO 10/16/12近距隐斜为:8△exo,近距融像BI 22/30/18BO 16/28/14近距隐斜为:6 △eso,近距融像BI 14/20/10BO 12/22/16看AC/A值要看眼位的异常是否影响到调节看调节异常是原发的,还是由集合异常造成的看调节是否影响到屈光度给予眼睛适当的矫正方案,而不是单一的屈光度数案例解析小明总结---八步分析法感谢聆听。
视功能训练的八个步骤视功能训练听起来好像挺专业挺复杂的,但其实啊,就像我们学习走路一样,一步一步来,就能慢慢掌握啦!第一步呢,就像是给眼睛做个热身运动。
你得让眼睛放松下来,别老是紧绷着呀,就像我们跑步前要活动活动腿脚一样。
可以看看远处,看看绿色的植物,让眼睛从紧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第二步呀,有点像玩游戏啦。
比如做做眼球转动的练习,上下左右转一转,嘿,眼睛也得活动活动筋骨不是?第三步呢,就像在训练眼睛的反应能力。
可以通过一些快速变换的图像或者物体来让眼睛快速聚焦和追踪,这可需要眼睛有点小机灵劲儿呢。
第四步呀,像是给眼睛安排了一场专注力的挑战。
比如盯着一个小点看一会儿,这可不简单哦,要保持专注,不能分心。
第五步呢,就好像在培养眼睛的合作能力。
两只眼睛要一起好好工作呀,不能一只偷懒一只拼命干,得协调起来。
第六步呀,是让眼睛适应不同的光线和环境。
就像我们人要适应各种天气一样,眼睛也得能在不同的光线下都看得清楚。
第七步呢,就像是给眼睛来个小小的升级。
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来提高眼睛的敏锐度和清晰度。
第八步呀,那就是要坚持啦!就像健身一样,不是练一天两天就行的,得长期坚持,眼睛才能越来越厉害呀!你想想,要是眼睛不好使,那得多麻烦呀!看东西模模糊糊的,那可不行!所以呀,视功能训练可重要啦。
别小看这八个步骤,每一步都有它的用处呢。
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都不能马虎。
而且呀,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有心,每天花点时间训练一下,眼睛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难道你不想让自己的眼睛变得更明亮、更敏锐吗?那还等什么呢,赶紧行动起来吧!别到时候眼睛出问题了才后悔莫及呀!这视功能训练,就是对眼睛的一种呵护,一种关爱呀,让我们的眼睛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带我们去看这美丽的世界呢!。
视功能分析连载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调节功能异常分析1.调节不足症状:患者症状的出现与患者近距离的阅读与工作有关,会出现视疲劳。
视远视近均会出现模糊,尤其视近明显严重,可以导致头痛,眼眶周围牵拉感,眼干,畏光等。
体征:1)调节幅度下降。
2)调节灵敏度,负片通过困难。
3)正相对调节低于正常。
4)BCC(调节反应)高于正常值等等处理:1)矫正屈光不正。
2)视觉训练:调节训练(双面镜、字母表等等)3)附加阅读镜,使用正镜片附加(青少年慎重)?调节过度:在需要调节放松的视觉行为时出现功能障碍,如睫状肌痉挛,假性近视等等。
症状:近距离工作是导致症状出现的最大因素,一般会出现视物模糊,长时间视近会出现眼睛酸胀,头痛或者畏光等症状体征:单眼与双眼调节灵敏度下降,特别是正镜片模糊像消除困难;负相对调节(NRA)降低;BCC较低或为负值。
处理:1)矫正屈光不正。
对于调节过度的患者比较低的远视和散光均会导致不适,屈光矫正后这些症状基本都可以有明显的改善。
2)视觉训练:翻转拍训练,或者近用附加正镜片接受训练,直线机训练等等3)复查3、调节灵敏度不良:1)症状:近距离视物后出现短时性近距和远距视力模糊,读书速度慢,掉字,串行等等2)视功能检查:调节幅度,调节反应正常;调节灵活度和正负相对调节均不正常3)处理:双面镜训练,提高调节潜力和速度。
4、调节不能持久:1)症状:近距阅读刚开始正常,持续一段时间后视力下降,视近模糊2)视功能检查:调节幅度,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初期测试各项指标均正常;重复测试后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下降,调节滞后增加,PRA正常或偏低。
3)处理:视觉训练。
视功能检查的方法
一、多视功能检查基本原理
1.多视功能检查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以及特殊软件记录,分析和评
估眼球的不同视觉参数,以了解患者眼底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眼底
疾病及其发展情况。
其基本原理是它可以测量出眼球的视力、眼球运动、
眼底血管情况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眼底状况,进而精确地诊断出眼底疾病。
二、多视功能检查详细过程
1.一般多视功能检查分为两个部分: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
2.静态检查是指患者静止不动时,通过特殊的设备和软件对眼球进
行多种参数测量,主要有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血管病变情况检查等,可以诊断出眼底有无疾病以及眼底的结构改变等原因引起的各种异常症状。
3.动态检查是在患者眨眼或移动眼球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设备和
软件对眼球运动参数进行测量,主要检查眼轴长度、眼轴方向和视觉轴向
偏斜等,可以诊断出眼球的运动能力。
三、多视功能检查的护理措施
1.患者检查前应提醒患者注意作准备工作,如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排尿,减少尿气的影响,让患者充分熟悉检查过程,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
理准备。
2.检查时,护士应注意患者的安全。
视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详细解读一、引言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视功能检查则是评估人眼健康和视觉功能状况的关键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解读视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包括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瞳孔反射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指标的意义和应用。
二、视力检查视力是评估人眼视觉功能的核心指标之一,常用的视力检查方法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暗适应等。
具体指标包括: 1. 裸眼视力:通过让被测者在不佩戴任何矫正镜片的情况下,以最佳距离观察被测物体,记录视力表上最小可见字符来评估视力。
2. 矫正视力:通过让被测者佩戴最佳矫正镜片观察被测物体,与裸眼视力对比来评估视力。
3. 暗适应:通过在黑暗环境中逐渐降低照明强度,观察被测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来评估其暗适应能力。
三、眼位检查眼位是指人眼在正常注视时所处的位置,通常有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斜视等情况。
眼位检查包括直视检查、斜视检查和复视检查,具体指标包括: 1. 直视检查:通过要求被测者注视特定方向的物体,观察眼球的位置来评估眼位。
2. 斜视检查:通过要求被测者注视特定方向的物体,观察眼球的位置变化来评估斜视程度和方向。
3. 复视检查:通过要求被测者观察双眼所看到的物体,观察是否出现双重影像来评估复视情况。
四、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是指人眼对注视目标进行追视、扫视和固定的能力,常用的眼球运动检查方法包括追视检查、扫视检查和固定检查,具体指标包括: 1. 追视检查:通过要求被测者注视快速移动的物体,观察眼球的追视能力来评估眼球运动。
2. 扫视检查:通过要求被测者在一定时间内快速扫视特定区域内的物体,观察眼球的扫视能力来评估眼球运动。
3. 固定检查:通过要求被测者固定视线在某个目标上,观察眼球的稳定性来评估眼球运动。
五、瞳孔反射检查瞳孔反射是指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和扩张反应,常用的瞳孔反射检查方法包括对光反射检查和近反射检查,具体指标包括: 1. 对光反射检查:通过用光刺激瞳孔,观察瞳孔的收缩反应来评估瞳孔对光的反射性。
视功能—四种基本眼位的检查方法【眼视光】→点击上方小标题“眼视光”即可关注我们四种基本眼位的检查方法四种检查方法是遮盖法、角膜映光法、单视标检查法(两眼视网膜的物像是同一物体的景象)和双视标检查法(两只眼分别注视两个不同的视标)。
1.遮盖法病人的眼球必须有运动功能才能利用遮盖法检查眼位,如果病人眼球运动严重受损,甚至不能运动,则不适合用遮盖法检查眼位。
另个,病人两只眼都必须具备注视能力,精力集中,能够配合。
遮盖法有四种形式:交替遮盖法、遮盖-去遮盖法、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和三棱镜遮盖去遮盖法。
(1)交替遮盖法:多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患者。
操作方法:若遮盖一只眼,对侧眼仍然注视前方视标没有发生运动,则把遮眼板移到对侧眼上,观察原来被盖眼的运动方向,如果由外到内,说明受检查可能存在外隐斜视或外斜视,如果由内向外运动,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内隐斜视或内斜视。
这样反复交替遮盖几次,观察移去遮盖后的一只眼的运动方向,进一步证实初次的检查结果。
如果观察到眼球出现垂直方向的运动,则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垂直斜视或垂直隐斜视。
有些显斜视在检查的时候,开始表现为隐斜视,经反复交替遮盖双眼,才表现出来显斜视,例如间歇性外斜视,在开始检查时为外隐斜视,交替遮盖以后,才表现出外斜视。
如果反复交替遮盖双眼,能充分显示出来最大斜视角。
检查距离应该是825px和6m两种。
(2)遮盖去遮盖法:鉴别隐斜视和显斜视的主要方法。
像其他遮盖法一样,病人只有具备对调节视标的注视能力,检查结果才是可行的。
操作方法:遮盖一只眼,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的运动方向,即没有被遮盖的眼球的运动方向。
如果出现运动,说明病人存在显斜视,根据运动方向是哪一类斜视。
如果非遮盖眼由外向内运动,说明病人患外斜视;由内向外运动,说明患内斜视;若存在垂直方向的运动,说明患有垂直斜视,即上斜视或是下斜视。
若非遮盖眼不动,再以同样的方式遮盖另一只眼,同样的方法观察对侧非遮盖眼的运动状态。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功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主视眼的检测方法及其在眼镜验配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提高对视功能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视功能检测是通过对眼睛视觉系统各项功能的测试,了解和评估个体的视觉状况。
主视眼检测是视功能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判断眼镜配镜的准确性,提高配镜的舒适度和视力。
三、实验材料1. 视功能检测仪2. 主视眼检测图3. 标准视力表4. 眼镜5. 纸笔四、实验方法1. 主视眼检测(1)将被测者置于明亮环境中,保持安静。
(2)将被测者双眼分别遮盖,用主视眼检测图进行测试。
(3)观察被测者能否通过主视眼看到检测图上的图案,若能看到,则该眼为主视眼;若看不到,则该眼为非主视眼。
2. 视力检测(1)将被测者置于明亮环境中,保持安静。
(2)使用标准视力表,按照规定的距离进行视力检测。
(3)记录被测者的视力值。
3. 眼镜验配(1)根据被测者的主视眼和视力值,选择合适的眼镜度数。
(2)根据被测者的脸型、瞳距等因素,调整眼镜框架。
(3)确保眼镜佩戴舒适,视力清晰。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将被测者双眼分别遮盖,进行主视眼检测,确定主视眼。
2. 使用标准视力表,按照规定的距离进行视力检测,记录被测者的视力值。
3. 根据被测者的主视眼和视力值,选择合适的眼镜度数。
4. 调整眼镜框架,确保眼镜佩戴舒适,视力清晰。
5. 对被测者进行眼镜验配后的视功能检测,观察被测者的视力状况。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主视眼检测结果显示,被测者的主视眼为右眼。
2. 视力检测结果显示,被测者的视力为0.8。
3. 根据主视眼和视力值,选择合适的眼镜度数为-2.00D。
4. 调整眼镜框架后,被测者佩戴眼镜,视力状况良好,无不适感。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视功能检测实验,我们掌握了主视眼检测方法及其在眼镜验配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主视眼检测对于眼镜验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配镜的准确性和舒适度。
验光与配镜104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9·2020视功能检查的方法及验配应用丁颖近年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很多眼镜店和视光门诊开始为顾客做视功能检查,但行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取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学习心得,总结出了一些关于视功能检查的方法以及在验配过程中的运用示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1 视功能检查的前提是屈光全矫众所周知,近视眼的配镜原则是最佳视力最低负镜度,远视眼的配镜原则是最佳视力最高正镜度。
最佳视力是指顾客可以达到的最好视力,目前很多配镜机构为避免顾客投诉,迎合顾客想低配的心理需求,矫正视力大多停留在1.0,甚至0.8,使得顾客仍然处于视力欠矫的状态,虽然视力比不戴镜时提升了不少,但物体的图像并未准确投射于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偏前或偏后成像。
这一处理会让近视戴镜者在看近时因为欠矫状态而少用调节,久而久之会使调节异常,进而带动集合异常,最终导致视功能低下,光度增长快;远视戴镜者在欠矫状态下,看远需要付出欠矫部分的调节才能看清晰,看近又需要更多的调节来维持清晰视力,这样也会打破调节与集合的平衡,导致视觉疲劳和眼位异常。
此外,在欠矫状态下检查的视功能数值参考意义也是不明确的。
所以,视功能检测前,全矫意义重大。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任一种检验方法判断顾客是否达到最佳视力:a.红绿对比法;b.镜片法;c.小孔法。
2 视功能检查的步骤对顾客进行屈光全矫后,就可以进行视功能检查了,具体步骤如下:2.1 三级视功能检查首先,右眼加红色滤光片,左眼加绿色滤光片,投放Worth视标,此时右眼应该看到一个红色方块和一个红色的圆,左眼应该看到两个绿色的十字和一个绿色的圆。
先分别遮盖一眼,询问顾客看到的是否如上所述,然后将双眼打开,询问顾客看到几个图像:如果看到4个,说明顾客具备双眼同时感知物体图像的能力,能将双眼成像完美融合为单一图像,具备一级视功能同时视、二级视功能融合视;如果看到5个,说明顾客只具备双眼同时感知图像的能力,即一级视功能同时视,而不具备融合视;如果只看到两个图像,说明左眼的图像受到抑制;如果只看到3个,说明右眼图像受到抑制。
视功能分析视功能是人类视觉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对外界视觉刺激的处理和解释能力。
它包括眼球的运动、视力、色觉、深度感知、形状和大小感知、视野、对比敏感性等多个方面的功能。
视功能分析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查,评估人的视功能表现,以便揭示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异常。
首先,眼球运动是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眼球对准运动和注视的能力。
眼球对准是指两只眼睛同时聚焦到一个目标上,以便获得清晰的视觉图像。
如果眼睛的对准能力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双视、模糊或重影。
注视能力是指眼睛能够持续关注一个目标,不易分散注意力。
通过眼球运动测试,可以检测眼睛是否具有正常的对准和注视能力。
其次,视力测试是视功能分析的重要环节。
视力是指人能够辨别、识别和分辨视觉刺激的能力。
通过常用的视力测试表,如视力表和阅读图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不同距离下的视力。
视力测试可以揭示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弱视问题。
视力测试还可以评估人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色盲问题。
另外,深度感知、形状和大小感知也是视功能分析的重要内容。
深度感知是指人对物体距离的感知能力,包括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判断。
形状和大小感知是指人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观察,可以评估一个人在视觉空间感知方面的表现,揭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异常。
视野是指人能够看到的范围和角度。
视野测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视野范围和缺陷。
常见的视野测试方法包括比例杆测验、斯多普柯姆测试等。
视野测试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中心或周边视野缺陷,例如盲点、视野收缩等。
最后,对比敏感性也是视功能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比敏感性是指人对于不同亮度级别的刺激的反应能力。
通过对比敏感性测试,可以评估人对不同对比度刺激的感知能力,揭示可能存在的对比敏感性问题。
综上所述,视功能分析是通过对眼球运动、视力、色觉、深度感知、形状和大小感知、视野以及对比敏感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揭示人的视功能表现是否正常的过程。
如何检查视功能视觉功能是人体重要的感官能力之一,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而如何检查视功能,则是确保我们视觉健康的关键一步。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视功能检查方法。
首先,常见的一种视功能检查方法是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通常以标准的图表,如斯涅伟卡图表(Snellen chart)为基础。
这些图表上有各种大小的字母,医生会要求患者逐一识别这些字母的大小,以此来评估视力。
视力通常以分数表示,例如20/20表示正常视力,而20/40表示低于正常视力。
视力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到近视、远视、散光等常见的视力问题。
其次,眼底检查也是重要的视功能检查方法之一。
眼底检查是通过观察眼底来评估眼球内部的状况。
医生会使用专业的仪器来放大眼球内部的结构,并观察是否有异常的血管、病变或其他问题。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到一些严重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等。
此外,色觉检查也是一个重要的视功能检查方法。
色觉检查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视觉系统对颜色的感知能力。
最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是色盲检查。
医生会使用一系列的色彩测试图表,要求患者辨认不同颜色的图像。
正常人能够正确识别不同颜色,而色盲患者则可能无法区分某些颜色。
最后,眼动检查也是视功能检查不可或缺的一环。
眼动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眼球运动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医生会使用特殊的仪器来跟踪患者的眼球运动,并记录下眼球的活动范围、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指标。
眼动检查可以帮助检测到一些眼肌不协调、弱视等问题。
综上所述,视功能的检查对于维护良好的视觉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上述介绍的常见视功能检查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查方法,如角膜地形图、眼压测量等。
在视功能检查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以保证视觉功能的正常运行。
此外,定期检查视功能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一些潜在眼部问题也有很大帮助。
集合不足临床症状:1.近距离工作有复视、视力模糊。
2.易视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3.眼睛有紧张牵拉感处理方法:1.视觉训练:主要是增强正融像集合能力2.屈光矫正3.BI方向棱镜缓解集合过度临床症状:1.短暂近距工作出现视疲劳、头痛等症状2.视力模糊、复视3.难以集中注意力,希望避免近距离工作处理方法:1.屈光矫正,远视足矫2.正球镜近附加3.视觉训练:负融像性能力4.BO棱镜缓解假性集合不足临床症状:1.视近视力模糊或复视2.易视疲劳,希望避免近距离工作3.阅读会串行,字体会扭曲、跳动处理方法:1.视觉训练:主要调节功能调节刺激方向训练及调节幅度训练2.必要时可近距离正镜附加融像性聚散功能障碍临床症状: 1.视近视力模糊或复视2.常与阅读和近距离工作有关3.短暂阅读后出现视疲劳和头痛等情况处理方法:1.视觉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正/负融像聚散范围2.去除诱因,如屈光矫正和棱镜矫正垂直偏斜等散开不足临床症状:1.看远复视2 .恶心、头晕,甚至会晕车3.视远到视近难聚焦,对光线敏感处理方法:1.屈光矫正,远视足矫2.视觉训练:负融像性能力3.BO方向棱镜缓解(效果最佳)散开过度临床症状:1.眼位异常,影响外观2.易视疲劳和畏光3.少数有复视情况处理方法:1.视觉训练:主要是增强远距正融像能力2.负球镜附加3.BI方向棱镜缓解基本型内隐斜临床症状:1.视远视力模糊或复视2.视近易视疲劳或注意力难以集中处理方法:1.屈光矫正,远视足矫2.视觉训练:训练负融像性辐辏为主(效果欠佳)3.近距离正球镜附加4.BO方向棱镜缓解基本型外隐斜临床症状:1.视远视力模糊或复视2.视近易视疲劳或注意力难以集中处理方法:1.屈光矫正,近视足矫2.视觉训练:训练正融像性辐辏为主(首选处理方法)3.BI方向棱镜缓解4.负球镜附加集合不足——为增加集合而调用调节性聚散代偿——产生了过多的调节——调节过度、调节超前;集合过度——减少过多的集合——聚散性调节也减少——调节不足、调节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