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事故处理及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55 MB
- 文档页数:94
变压器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近年来,变压器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失。
因此,对变压器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变压器火灾事故的成因及其防范方法,从而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1. 案例一2017年,广东一家工厂发生了一起变压器火灾事故,导致一名工人受伤并造成数十万元的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变压器老化导致的绝缘损坏,电流短路引起的火灾。
分析:变压器是一种电气设备,长期使用会有老化和损坏的情况。
因此,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标准及时更换,以免出现类似的事故发生。
2. 案例二2018年,新疆一家医院变压器发生火灾,导致4名患者被迫紧急转移,显微镜和其他医疗设备受损。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变压器过载使用,电器线路烧损,引发的火灾。
分析:变压器过载使用或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线路烧损,进而引发火灾。
因此,必须要规范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过度使用或长时间使用,同时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 案例三2019年,湖南一家厂房变压器发生火灾,导致该企业车间内大量设备和原材料被毁。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变压器绝缘漏电,导致高温引发火灾。
分析:变压器绝缘漏电可以导致火灾,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及时发现和排除来避免事故发生。
为此,要经常对设备进行检查,避免绝缘材料老化,定期进行绝缘测试,及时更换绝缘损坏的零部件。
综上所述,变压器火灾事故与设备老化、使用不当、维护落后等因素有关,而只有规范使用和维护,及时排除隐患,才能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变压器火灾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于变压器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测和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避免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配电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及暴露问题、防范措施配电典型事故案例汇编一、人身触电1、变压器台【案例1】××分局检修人员魏××在对飞开26线检查清扫工作中,违章作业,误上带电配电台架,发生人身触电重伤事故【案例2】××供电公司××分公司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任务,登上10kV带电变压器台触电坠落,致人身重伤【案例3】用电管理所陈×10kV带电更换熔断器作业,严重违章作业,导致触电死亡【案例4】××供电分公司赵××在处理低压延8210站故障时,误碰带电设备,触电高处坠落受伤【案例5】××局配电抢修人员张×,人身触电轻伤事故【案例6】××供电所事故处理中未做安全措施,导致触电死亡【案例7】不服从指挥,未经允许,擅自扩大工作任务,无票作业造成人身触电重伤事故【案例8】配电检修人员违章作业造成人身触电死亡【案例9】管理混乱,现场严重违章,造成人身触电死亡的事故2、配电线路【案例10】××分局带电作业人员,带负荷解10kV搭头线,电弧灼烫造成重伤【案例11】××电业多经公司线路作业人员付××,装设接地线时严重违章,触电死亡【案例12】××供电分局配电线路检修工李××,失去监护,误碰带电部位,发生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案例13】××工程公司10kV线路改造因安全措施不周用户反送电,致外包单位合同工触电死亡【案例14】××局外请施工民工在10kV横山线农网改造时,发生触电死亡事故【案例15】××公司由于停电范围不当,导致人身触电重伤事故【案例16】××电业局配电线路查找接地故障点时,将运行线路误判断为检修线路,发生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案例17】在工作未开工前擅自误登带电电杆,造成人身触电轻伤事故【案例18】在进行低压线路改造时,因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5人死亡3、电力电缆【案例19】××电力电缆(带电)设备施工处,10kV××线35号杆带电接引作业时,作业人员王××违章作业触电死亡【案例20】××供电公司,处理10kV电缆外力破坏故障过程中,未对电缆进行验电,误碰运行电缆,发生死亡1人、轻伤l人触电事故【案例21】××安装公司胡××误碰低压导线,触电人身死亡事故【案例22】在10kV杆上进行电缆工作中,换位时失去保护,从6m高处坠落造成人身重伤4、开关刀闸【案例23】毕××配电操作中设备异常,擅自处理时接近带电部分,导致触电伤害事故【案例24】××供电公司检修人员于××,在10kV××小区配电室检修断路器时,触电灼伤【案例25】××供电局职工罗××,擅自工作,触电高空坠落重伤事故【案例26】电力检修公司变电检修人员在××变电站10kV断路器更换作业中,触电死亡二、高处坠落【案例27】××供电局装表人员陈××,登梯过程中梯子忽然滑落坠地死亡【案例28】电力公司职工武××在10kV市府一线作业时,安全带松扣,高空坠落造成重伤【案例29】×供电局在城网作业高空焊接过程中,氧焊烧断自身安全带,发生人员高空坠落受伤事故【案例30】××电力服务有限公司线路施工,违章冒险作业,造成倒杆死亡两人【案例31】××供电所因踩踏房顶造成高空坠落人身死亡事故【案例32】××供电局低压维护班仇×(临时工),违章操作发生触电事故【案例33】××供电公司高压计量人员安装10kV高压计量箱工作,误触10kV带电设备死亡【案例34】监护不到位,作业人员未检查安全带绑扎是否牢固,安全带松扣,造成高空坠落人身重伤事故【案例35】老旧线路改造,水泥杆折断,造成高空坠落人身轻伤事故三、物体打击【案例36】×县电力局110kV ××变电站电缆检修恢复电缆头接线作业,发生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案例37】××供电分局10kV开断连、解搭头时,作业人员石××随杆塔倒落造成重伤【案例38】××设备安装公司紧线施工前临时拉线未做好,导致倒杆高处坠落l死1伤【案例39】××开发有限公司放线施工中,发生一起倒杆人身死亡事故,造成1人死亡四、机械伤害【案例40】××输变电工程公司王×杆上作业时误伤右眼造成重伤【案例41】××电力局起吊混凝土杆措施不到位,钢丝绳脱钩,一民工被砸致死五、误操作【案例42】××供电分公司运行班张××,处理10kV设备接地故障时,修理人员误合联络断路器反送电而触电死亡【案例43】××供电局10kV××开闭所因误调度,造成带地线合闸刀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一、人身触电1、变压器台【案例1】××分局检修人员魏××在对飞开26线检查清扫工作中,违章作业,误上带电配电台架,发生人身触电重伤事故事故类型:触电一、事故简况8月11日,××开闭站Il段母线停电预试,××供电分局结合停电安排运行班对26天水路线线路变压器、线路清扫工作,检修班配合工作。
电力变压器故障的经典案例分析摘要:时至今日,电力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
而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变压器运行时间长,结构复杂,导致了变压器故障频发。
本文对变压器常见事故类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几起典型的变压器事故,并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分析,对今后此类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变压器故障;电力系统电力已成为现今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
电力系统的运转,离不开变压器的稳定运行。
但变压器的工作环境受到不同外界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同影响因素的干扰。
在长时间运行后,变压器会老化,其中一些关键部件会发生稳定性下降的现象。
若发生了部件老化、存在事故隐患的变压器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就有可能引发变压器故障。
在本篇论文中,主要介绍变压器的事故类型以及一些经典的变压器事故案例。
一、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使用中的民用变压器都是油浸型变压器。
此类变压器最常见的故障类型有渗漏故障、套管故障以及风冷系统故障。
(1)渗漏故障。
渗漏故障主要指的是变压器漏油。
渗漏故障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首先是安装缺陷。
变压器应当被正确安装,若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疏漏,则有可能导致变压器出现质量问题,其中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漏油。
其次是天气原因导致的漏油。
在夏天天气炎热,变压器中的油来不及散热,使变压器整体温度升高,变压器内部压力增大,导致漏油现象的发生;又如冬季天气寒冷,在极低的气温下造成变压器出现裂缝导致漏油。
除此之外,可以导致漏油的还有可能是变压器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大风、冰雹、雷电、地震等自然因素。
(2)套管故障[1]。
套管是变压器的关键部件之一。
在变压器的高压侧及低压侧都有套管的存在。
套管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连续性工作,高工作强度导致了套管容易因为老化及疲劳出现故障。
套管又是变压器中的关键部件,若套管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变压器故障的发生。
最后,套管构造复杂,也造成了套管事故的多发。
一起35kV变压器直阻不平衡案例的分析与处理何滔,李清贵摘要:变压器的直流电阻综合反映了变压器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绕组匝间绝缘情况,以及各分接头接触是否良好,绕组有无散股和断裂的情况。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起35kV变压器直阻不平衡的案例的分析,并通过吊芯检查验证了所给出的判断,处理了这起35kV变压器直阻不平衡的案例,给变压器直阻不平衡的处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直流电阻;有载调压;分接头1 问题描述35kV河边变电站1号主变投运于2006年2月。
设备型号为SZ9-6300/35。
使用克拉玛依25#油。
面对高压侧,根据该变压器高压绕组联结图(图1),可得到高压侧各档位的连接端子抽头方式(表1)。
在2014年4月29日进行C修过程中测量了该变压器高压侧绕组的相间直流电阻(表2)。
经计算发现:当有载调压位于3、4档时,相间直流电阻值不平衡率超过5%,均超过国家标准2%。
(1600kV A以上的三相变压器,在各分接头所在位置测量的三相直流电阻值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2%,线间直流电阻值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1%)。
图1 高压绕组联结图档位连接端子1 1-22 2-33 3-44 4-55 5-66 6-77 7-8表1 绕组抽头方式高压侧(mΩ):档位\相别AH O BHO CHO δ(%)1 683.1 687.8 685.6 0.692 667.6 671.7 669.5 0.613 689.7 657.1 654.1 5.344 674.0 640.9 637.9 5.555 619.6 623.5 620.5 0.636 604.1 607.4 604.7 0.557 587.7 595.3 589.3 1.29表2 2014年4月29日高压侧直流电阻测试数据表3 各档之间直阻级差2 试验数据分析从各档之间直阻级差(表3)数据分析,A相测试值级差混乱,大小不一,B相测试值6-7档级差稍小,C相测试值级差相对于A、B两相较为正常。
第1篇一、引言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保障我国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我国变电站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提高变电站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将以一起典型变电站事故案例为切入点,进行警示教育,以期引起广大电力工作者的重视。
二、事故案例某年某月,我国某地区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
事故原因为:变电站内一台油浸式变压器绝缘油泄漏,遇高温变压器油位计处发生爆炸,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变电站设备损坏,周边环境受到污染,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该变电站投入使用已有20多年,设备老化严重,部分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2. 监控系统缺陷:变电站监控系统存在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变压器绝缘油泄漏问题。
3.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变电站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4. 维护保养不到位:变压器绝缘油泄漏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
5. 应急预案不完善: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应急响应能力不足。
四、警示教育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 完善监控系统:提高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
3.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4. 加强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6.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从组织、制度、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变电站安全管理水平。
五、结论变电站事故案例警示我们,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广大电力工作者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站变压器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变电站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作用是调节输电线路中的电压,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然而,由于长期运行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变压器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发生火灾事故。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对变电站变压器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防范措施。
一、案例描述某市某变电站的35kV变压器发生了火灾事故。
火灾发生时,变压器正在运行,突然冒出浓烟并发出刺耳的爆炸声,引起了变电站工作人员的警觉。
工作人员迅速对变压器进行了隔离和报警,并组织了紧急疏散。
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对火灾进行了扑救,最终将火势扑灭。
经初步调查,变压器的油箱发生了漏油,导致油温升高并引起火灾。
事故中,变压器被严重损坏,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变电站变压器是电网中的重要设备,长期运行易受设备老化的影响。
在本案例中,事故的发生与变压器的老化密切相关。
长期使用导致变压器的内部绝缘材料老化、变压器内部局部温升、线圈绕组局部过热等现象,从而产生了可能导致火灾的内部故障。
2. 油箱漏油变压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绝缘油的作用,而油箱漏油会严重危害变压器的运行安全。
在本案例中,变压器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是油箱漏油引起的。
油箱漏油直接影响到了绝缘油的正常运行,使得绝缘油无法对变压器内部的局部高温进行散热,导致变压器内部温度升高,最终引发了火灾。
3. 运行负荷过大变压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承担大量的负荷。
当负荷过大时,变压器内部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绝缘油的温度升高,从而引发火灾。
在本案例中,变压器在发生火灾前,可能正处于运行负荷过大的状态,这也是导致火灾的原因之一。
4. 设备维护不当变压器作为电网中的核心设备,需要得到良好的维护保养。
在本案例中,可能是由于变压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了油箱的漏油问题。
由此可见,设备维护不当也是导致变压器火灾的原因之一。
三、防范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为了防止变压器火灾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变压器的维护保养工作。
配电室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配电室都是非常重要的设施。
其作用是将电能传递到各个用电设备中, 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然而, 由于生产设备的老化、电缆接头的接触不良或者过载使用, 配电室存在着一定的火灾隐患。
这种火灾一旦发生, 假如被严重蔓延, 将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起配电室火灾事故来展开分析, 以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类似事故。
二、案例描述某市一家化工厂的B区配电室于某年某月某日晚上发生火灾。
该配电室由两台800KVA的变压器供电, 载荷主要是供应地下车库和地面办公区的照明设备。
火灾发生前的工作日的上午, 工厂的设备维护人员在对车间的设备进行例行检查时注意到, B区配电室的多个电缆连接处有轻微的放电现象, 并且在连接处有一些明显的碳化痕迹。
维护人员报告后, 工厂总工程师约见了配电室管理人员, 他起初表示理解并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并表示了将对配电室进行全面的检修维护。
然而, 由于工厂生产任务繁忙, 配电室管理人员认为这个问题并不紧急, 他们打算等到下个月安排设备维护的时候一并解决。
另一方面, 虽然配电室管理人员发现了问题, 但他们并未将其向上级主管汇报。
配电室内的工作人员也未对此表示特别重视。
于是, 该问题未被及时处理。
某年某月某日夜晚, 值班操作工发现B区配电室的A相主进线排出明显浓烟, 正在各级电缆连接处漫延。
他立刻向车间通风操作值班人员发出警报, 并在现场灭火器失效后, 呼叫消防车进行灭火。
然而, 由于配电室所在位置的狭窄, 烟雾密集烈度大, 加之消防车驶入亚临界区后故障, 导致灭火效果甚微。
三、案例分析1. 问题来源- 设备老化: 配电室内的设备出现放电现象, 并有明显的碳化痕迹。
这表明, 配电设备已经存在老化现象, 但未被及时更换维护。
导致设备接触不良, 从而产生火灾隐患。
- 管理不善: 配电室管理人员对问题未能及时上报, 以致未得到及时处理。
变压器保护案例分析石吉银概述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但由于变压器的设计、运行环境、负载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往往会遭受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如果不得及时检测和得到解决,就会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变压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石吉银变电站一次侧23号变压器B相跳闸的实例为出发点,结合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总结出一些防范和解决方法,旨在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实例描述石吉银变电站23号变压器是一台三相、10kV/0.4kV、630KVA干式变压器,2019年10月18日,该变压器B相跳闸,检查后发现保护装置对B相跳闸信号进行了动作。
经过现场排查,未发现任何可疑情况,供电所随即将该变压器从送电侧断开,换用备用变压器供电,23号变压器B相保护装置取下清零之后合上,正常环境下进行了测试,保护装置正常,时限、极限、中段等三段检测出口全部满足要求,没有进行过操作。
虽然开关压力表测试变压器不平衡率和中性点接地电源阻抗等参数不足10%和2Ω,但变压器无异常现象、温度无过热反应,供电所认为故障出现概率很小。
但是,在运行后几天,23号变压器B相保护装置又发出了跳闸的信号,检查发现一根高压引下线打火,引线表面被腐蚀。
供电所考虑到这种跳闸方式是一个重复性问题,于是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和分析。
检查结果表明,B相跳闸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变压器油箱内部绝缘结构出现故障,随着故障性电流的增加,保护装置认定变压器内部出现过电流短路现象,于是进行了动作保护。
变压器油箱内部绝缘结构故障具体表现是变压器内部的C型谐振缺陷,导致谐波电流增加、油箱内局部灼热、引线绝缘材料老化及腐蚀,引线局部短路。
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变压器保护装置是保护变压器的一种安全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及时地对变压器内部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和判断,通过操作断路器或投入备用变压器等方式,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制作人:—————变压器发生起火爆炸【简述】1978年10月4日2时58分,江苏省镇江地区某发电厂五号12万千伏安变压器发生起火爆炸事故,造成职工死亡3人,伤12人,财产损失80万元。
【事故经过】某发电厂五号12万千伏安变压器是1970年安装使用的。
1978年3月大修中,更换了C相分接头开关。
10月小修中,更换了4组散热器的垫床和低压套管的放气螺丝,并充添了1吨左右的变压器油。
10月3日并网后,检查了瓦斯继电器,并排放了空气,带8千千瓦负荷。
并网后4日晨,主控制室发现变压器瓦斯继电器信号光字牌亮,铃声响,同时听到升压站有爆炸声,差动保护随即动作,变压器开关跳闸。
经检查发现瓦斯继电器、差动继电器以及10千伏接地保护信号掉牌,在主控制室可以见到变压器处有火。
此时发现变压器散热器及本体下部多处漏油,蓄油坑已积满了油,并且淹没了整个卵石层。
过了一刻钟,变压器又突然发生强烈爆炸,使现场的检修人员措手不及,造成了职工的重大伤亡。
当时大火四起,燃烧达2小时。
【事故分析】经现场勘查及测试,吊芯检查发现变庄器外层高压线圈除A相垫块烧坏变形外,B相、C相基本完好。
B相低压线圈烧出空洞,且匝间与压环间有明显电弧飞闪痕迹,铜末到处都是,高压引线全部断裂。
经全面解体检查,发现在低压线圈顶部第一、第二匝用白纱带统包的绝缘层颜色变黑,上油道被堵塞,冷却条件恶化。
从割取与B相事故位置相同的完好的C相低压线圈线段作检查,发现统包最内层接近线圈部分已焦枯炭化,用手轻轻碰触即成炭粉状,说明纸和白纱带绝缘均已老化。
用500伏摇表测量匝间绝缘为零,但在无统包的第二、第三匝间绝缘电阻为数千欧以上。
从几次绝缘油色谱分析试验看,CO指标从0.09%增加到0.77%,这充分说明固体绝缘逐步过热。
【事故原因】由于线圈顶部因统包绝缘部分冷却条件恶劣,尤其是B相线圈匝间短路部分又位于220千伏套管侧、该处的冷却条件更差,更易使绝缘过热老化。
当B相匝间短路时,变压器因故障跳闸,本体受到冲击和震动,散热器及本体法兰盘等连接薄弱处向外喷油,高温的油气瞬间喷出燃烧,同时由于法兰热圈等处大量漏洞,本体油位迅速下降,空隙增大,油气积聚,空气进入,在高温下达到一定的比例形成爆炸性气体,则构成了强烈爆炸,并酿成大火,造成了人员的重大伤亡,设备的严重损坏。
变压器火灾案例分析报告总结【引言】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安全运行对于保障电网的正常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变压器火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电力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并总结其中原因和应对措施,旨在提高我们对变压器火灾防范与处理的认识。
【案例背景】某地某次变压器火灾事故发生于2018年X月X日,在偏僻山坡上的一个小区内。
该小区是一个低压供配电系统,周围相邻没有工厂、仓库等潜在危险源。
此次火灾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案例分析】1. 火灾原因探讨:虽然具体起火原因尚未最终确定,但从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设备老化:该变压器已经使用了超过30年,经历过多次性能下降、老化等问题。
- 检修不及时:长期以来,该变压器并未进行规定周期内的检查与维护。
- 负载过载:由于政府近年来对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用电负荷显著增加。
而变压器并未相应调整负载。
- 电线绝缘劣化:可能存在一部分电线绝缘老化或损坏的情况,从而导致漏电现象进一步引发火灾。
2. 安全措施不足:根据初步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预警系统:该小区并未配备有效的预警系统,无法及时感知火灾发生,并启动应急机制。
- 周期维护:长期以来,变压器仅作表面清洁处理,并未对内部零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
- 环境监测:没有定期监测以获取高温、燃气等异常环境参数数据,无法做出预防性措施。
3. 应急处置不力:火灾发生后,由于相关部门和小区居民对灭火设备的使用及联动反应不知所措;并且周边消防通道阻塞、救援力量到达延迟等问题造成了事态扩大化。
【案例总结】1. 加强设备管理:针对老旧变压器,应定期对其外部和内部零部件进行清洁、检修和更换。
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在变压器使用寿命到达一定年限时及时更换。
2. 推进预警系统建设:应在小区配备火灾预警系统,实现对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报警功能,并与消防局的监控中心相连。
3. 定期环境监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燃气泄漏探测器等设备,及时获取相关环境参数数据。
干式变压器事故分析及现场试验、防范措施张 蒙 保定天威顺达变压器有限公司摘 要: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对变压器的功能、质量等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为防止事故发生,应当提前加以防范。
本文以干式变压器为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常见的故障,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干式变压器 故障防范 绝缘变压器为电力系统之中的必备设备,主要功能是转换电压,维持电能和传输之间的平衡关系,提供优质的电力供给。
而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有些严重问题会使电力系统出现瘫痪现象,因此,在发现变压器出现错误倾向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故障。
干式变压器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
干式变压器的结构与油浸变压器略有不同,其铁芯和绕组并没有浸在绝缘油中,加上绝缘材料为阻燃型,所以液体泄漏较少,且对环境污染很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其体积越来越小,损耗越来越低,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有着极广泛的应用。
然而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内外诸多因素影响,难免出现故障,需及时进行现场分析,予以解决,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再次出现故障。
一、干式变压器现场事故分析1.事故1。
某企业于2014年8月购进两台SCB10-1600/35干式变压器,购买时通过调试,运行良好,并无任何故障。
2016年2月2日,公司职员给维修部打电话,言称变压器近日来连续发出放电声,且声音越来越明显。
问明情况,维修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发现与变压器D 形连接的裸露导电杆距离高压电缆较近,其间距离低于100mm,不符合安装要求。
因为距离过近,变压器放电致使高压电缆的绝缘明显受损。
幸亏企业职员通报及时,若绝缘被损坏,其后果不堪设想。
维修人员进一步询问,得知当初安装时,并未邀请专业的电气安装队伍,为了节省成本,而是请企业内部一些有经验的老员工合力安装,且安装后直接投入使用,并未通过相关试验检验。
电气设备经典故障案例分析与处理(培训讲义涂永刚)一、供配电系统经典故障:案例1:一二线煤磨变压器跳停故障1、故障经过:2010年8月7日,当班操作员反映一二线煤磨系统掉电,电气人员来到电力室发现煤磨变压器跳停,高压柜分闸,综保显示故障信息‘4’,即速断,经仔23﹑案例21PC障,到检查,电缆沟中间发现有接头,检查完好。
随后在A线原料电缆沟出口处发现潜水泵下面的电缆皮损坏,铜丝裸露浸泡在水中对地,测试电缆绝缘为5MΩ,绝缘偏低。
后期利用检修将整个电缆进行了更换。
2、原因分析:潜水泵使用不规范,导致泵体和UPS电源电缆摩擦导致电缆损坏对地短路。
3、防范措施:①、电气工段组织员工学习潜水泵使用操作规程。
潜水泵使用部门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将水泵压在电缆上。
②、对所有电缆沟进行专项检查,清理杂物。
③、联系生产处,在A线空压机旁的电缆沟处增设沉降井,将电缆沟的积水及时的排除。
二、窑主传电机和调速柜经典故障:案例1:龙山1线窑主传测速电机轴承故障1、故障经过:2009年8月2日17:35分,一线窑主传跳停显示不备妥,电气人员立即赶到电力室,发现控制柜面板显示f038,over speed(超速故障),对故障进行复23、案例11发系中控开机正常,并对电机油站控制柜进行了重新制作防雨装置;2、原因分析:因电机油站控制柜防雨没做到位,控制柜进雨水是导致三线系统排风机(3618)电机跳停的主要原因;3、防范措施:①对电气设备的防雨装置进行全面梳理、整改,要把电气设备的防雨当作电气设备的保护对待,必须高度重视;②在下雨时更要去现场检查电气设备防雨情况,只有在下雨时才能检测防雨装置是否有效。
案例2:二线2618高压柜中继故障1、故障经过:2011年6月10日14:15分,2618系统风机中控显示不备妥跳停,分厂值班长组织电气专业人员赶往现场处理,对2618高压柜检查时发现,ZJ3继电器未闭合,备妥信号丢失。
进一步检查中发现ZJ4储能继电器触点损坏,更换ZJ4继电器后试机正常,联系中控于14:56分开启2618系统风机。
摘要:电力变压器是一种改变交流电压大小静止的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中核心设备之一,在电能的传输和配送过程中,电力变压器是能量转换、传输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能量来源的必经之路。
如果变压器发生故障,将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分析各种电力变压器事故,找出原因,总结出处理事故的办法,把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尽量减少对系统的损害。
由于每台变压器负荷大小、冷却条件及季节不同,运行中不仅要以上层油温允许值为依据,还应根据以往运行经验及在上述情况下与上次的油温比较。
如油温突然增高,则应检查冷却装置是否正常,油循环是否破坏等,来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有故障。
变压器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通过对变压器的异常运行情况、常见故障分析的经验总结,将有利于及时、准确判断故障原因、性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变压器是输配电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电器设备,根据运行维护管理规定变压器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从而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现根据对变压器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
关键词:变压器故障运行维护事故处理正文:一.常见故障1变压器渗油变压器渗漏油不仅会给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停运甚至变压器的损毁事故,给电力客户带来生产上的损失和生活上的不便。
因此,有必要解决变压器渗漏油问题。
油箱焊缝渗油。
对于平面接缝处渗油可直接进行焊接,对于拐角及加强筋连接处渗油则往往渗漏点查找不准,或补焊后由于内应力的原因再次渗漏。
对于这样的渗点可加用铁板进行补焊,两面连接处,可将铁板裁成纺锤状进行补焊;三面连接处可根据实际位置将铁板裁成三角形进行补焊;该法也适用于套管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盒拐角焊缝渗漏焊接。
高压套管升高座或进人孔法兰渗油。
冀北公司《安规》调考题库(案例分析变电部分)案例一、2009年3月17日,安徽合肥供电公司220kV 竹溪变电站35kV开关柜检修时,一名作业人员触电死亡。
事故简要经过:220kV竹溪变电站35kV开关为室内柜式设备。
根据检修工作安排,2009年3月17日“35kV电容器361断路器及电容器组由运行转检修”,进行“35kV电容器361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电容器组及电缆预防性试验、检修保养,3613隔离开关检修工作”。
3月17日9时01分,在布置完现场安全措施后,9时23分,当值值班员许可35kV 1号电容器361断路器及电流互感器、避雷器开展预防性试验、检修和维护保养,3613隔离开关检修工作。
工作负责人何×组织实施现场工作。
11时试验工作结束, 11时20分左右,开关一班刘××(死者)、丁×两人在肥西变电站检修工作结束,张×、穆××在莲花变电站检修工作结束后,四人会合到竹溪变电站现场参加检修。
工作负责人何×在35kV开关柜检修现场向四位工作人员交代工作任务、工作范围、安全措施及带电部位等,四位工作人员现场确认并在工作票上签名。
小组负责人丁×进行工作分工后,开始361断路器检修保养工作。
工作分工是:刘××外观检查手车轨道,穆××和张×清扫检修开关手车。
11时24分,突然听到绝缘隔板活门开合动作声音,一团弧光、烟雾喷出开关柜,发现柜内检查手车轨道的刘××倒坐在地,衣服着火,检修人员立即停止手上工作,帮助刘××灭火,并迅速将其拉至柜外。
工作人员紧急拨打120求救,120救护车于11时40分左右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经医院诊断,伤者烧伤面积达50%,为II~III度烧伤。
随后,伤员伤情突然恶化,医治无效,死亡。
经调查组调查,35kV开关柜手车开关拉出后,柜内隔板活门的连杆机构直接暴露在柜体仓室内,存在因误动或误碰而造成隔板活门打开、带电部位暴露的隐患。
变压器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概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变压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运行或工作环境不良等原因,变压器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变压器火灾事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事故背景及原因1. 事故背景这起变压器火灾事故发生在某电力公司的输配电系统中。
该公司运营了多个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供电范围广泛。
2.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确定该次火灾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老化设备:该变压器已投入使用超过30年,设备老化导致了内部绝缘材料质量下降;(2)温升过高:在前几天连续高负荷运行后未得到足够时间的冷却休息;(3)局部短路:由于设备老化,在进一步恶劣环境影响下,出现了局部短路现象;(4)漏油点着火:局部短路产生大量热量,使得设备内的油变质、发热,进而引燃了周围的绝缘材料。
二、火灾事故影响及损失1. 人员伤亡在这起火灾事故中,由于及时疏散和应急措施的有效执行,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 设备损失该次火灾导致了变压器严重损坏,需要进行全面修复或更换。
3. 系统停运为了防止火势扩大并确保安全,相关部门决定暂时停用受影响的输配电系统。
这给公司的供电能力带来了很大影响,在修复期间无法正常供电。
三、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1. 问题分析:(1)老化设备:长时间使用会使设备老化、性能下降。
由此引发的可靠性问题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2)温度过高:连续高负荷运行后缺乏足够的冷却会导致变压器内部温度过高,增加绝缘材料老化和起火风险;(3)局部短路:设备老化导致局部绝缘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局部短路,进一步加剧设备故障的可能性;(4)缺乏监测和预警:该公司在变压器火灾事故前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没有进行维护和修复。
2. 解决方案: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以下解决方案可以考虑:(1)设备更新:定期检修老化设备或适时更换以降低起火风险;(2)运行管理:合理控制负荷运行时间,给予足够的冷却休息时间;(3)绝缘材料强度测试:通过使用先进的绝缘材料测试方法来评估设备绝缘材料的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换;(4)监控与报警系统:安装温度、湿度等传感器,在变压器内部建立监测系统,并设置报警机制,一旦出现异常即时采取紧急措施。
电气设备经典故障案例分析与处理电气设备经典故障案例分析与处理(培训讲义涂永刚)一、供配电系统经典故障:案例1 :一二线煤磨变压器跳停故障1、故障经过:2010年8月7日,当班操作员反映一二线煤磨系统掉电,电气人员来到电力室发现煤磨变压器跳停,高压柜分闸,综保显示故障信息4,即速断,经仔细检查发现变压器下属设备低压柜处一二线煤磨照明空开上端保险进线线路短路损坏所致,随即将变压器所属高压柜退出停电挂牌,对损坏线路进行更换,并对整排低压柜母排进行了清灰处理,随即恢复变压器送电;2、原因分析:①保险上端接线松动,接触电阻增大发热,是致使线路短路的原因之一;②照明线路空开下端负载分布不均,其中一相电流很大,致使保险上端发热损坏,导致短路。
3、防范措施:①对电力室内所有保险和接线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梳理、整改,避免松动现象再次出现;②对电力室内所有照明电源三相电流分布情况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避免电流分布不均,且电气人员在处理照明故障时禁止随意调换电源。
案例2:海螺A线窑尾窑尾控制系统掉电1、故障经过:2010年1月25日下午1 : 30分,中控操作员发现A线窑跳停,整个窑尾系统无信号,随即通知电气相关人员检查。
电气人员接到电话后在现场发现PC柜模块全部失电,检查PC柜UPS 电源进线没有电,判断为UPS电源断路器故障,到B线原料电力室检查发现去A线窑尾电力室的断路器已经分断。
现场拆掉负载,用摇表测量后确认电缆有一相对地,判断为从UPS去PC柜的电源线短路。
随后加装临时电源,对PC柜进行了送电恢复生产。
26日在对电缆沟抽水后进行电缆检查,电缆沟中间发现有接头,检查完好。
随后在A线原料电缆沟出口处发现潜水泵下面的电缆皮损坏,铜丝裸露浸泡在水中对地,测试电缆绝缘为5M Q,绝缘偏低。
后期利用检修将整个电缆进行了更换。
2、原因分析:潜水泵使用不规范,导致泵体和UPS电源电缆摩擦导致电缆损坏对地短路。
3、防范措施:①、电气工段组织员工学习潜水泵使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