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鉴定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10
压力钢管安全鉴定管道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压力钢管作为重要的设备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压力钢管事故不时发生,给生产、环境甚至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压力钢管的安全问题,并能够有效避免和应急处理事故事件,本文将通过分析一系列管道事故案例,并对其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压力钢管事故案例分析1. 环境污染事故案例某化工企业的高温高压管道发生泄漏事故,导致有毒物质大量外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经脱硫装置分析,事故原因为管道中的腐蚀薄弱处受到侵蚀破裂。
初步判断是管道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管道厚度不均匀,无法承受高温高压条件。
2. 人身伤害事故案例某石油炼化厂安全事故调查显示,压力钢管接口处焊缝出现裂纹,导致管道泄漏,严重烧伤了几名维修工人。
经过分析,发现焊缝处使用了低质量焊材,与管道材料不匹配,使得焊缝强度大大降低,无法承受正常的工作压力。
3. 生产停工事故案例某化肥厂发生一起压力钢管爆炸事故,造成了设备毁坏以及生产线的长时间停工。
经过调查,发现该压力钢管的管道金属遭受了高温、高压环境的长期侵蚀,造成金属疲劳,从而引发了爆炸事故。
二、案例中的经验总结1. 管道设计与制造在压力钢管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尤其是钢管厚度和管材质量的合理选择。
针对高温高压环境,应使用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并且加强对接口和焊缝的质量监控和控制。
2. 管道维护与检修维护保养是预防管道事故的关键环节,应定期进行管道的技术状态检查和定期维护。
对可能存在腐蚀、疲劳、裂纹等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的管道和零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一旦发生管道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包括人员疏散、事故现场隔离、封堵漏口、控制泄漏物质扩散等。
同时,要进行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查找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及时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某煤矿机电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04年1月11日9时20分,刘某及孟某等人在筛选楼进行维修皮带尾两侧护板时,孟某发现皮带机机尾处底带上有一个锚盘,在未停机的情况下,就用铁棍欲投出未果,刘某就接过孟某手中的铁棍,伸手投锚盘,不慎被运转的皮带机尾滚筒将手臂卷入,造成肩部拉伤挤伤头部,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经鉴定系颅脑严重损伤致死。
(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死者刘某违章操作,在明知未停机的情况下伸手投底带上的锚盘,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1、安全管理不到位,工区管理安排工作不全面,疏于对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
2、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联保意识差3、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力,在检修设备期间或发现运行异常及处理故障时未执行停机停电制度。
三、防范措施1、强化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按章操作的自觉性,增强职工自保、互保和联保能力。
2、强化机电设备检修期间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的落实,严格执行停机、停电闭锁制度。
3、加强对薄弱人物的排查与帮教,消除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因素。
4、加大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强化对零星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狠反“三违”,堵塞安全漏洞。
(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1983年8月4日四点班,采煤六队工人张×等人在本班工作结束后,帮助同班的一名同志调劈柴。
5日1时50分,劈柴车推到副井下调车线出口处被岩石车阻挡,无法前进,几个人商量决定把劈柴用人力扛到副井口,当张×站在矿车碰头上从矿车内取最后一块木头时,头部不慎碰到电机车架空线上,触电后倒在车帮上,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1、在电机车架空线下方作业,没有考虑到有触电的可能,麻痹大意。
2、身体潮湿,胶靴被水淹过,增大了触电的危险性。
3、架空线悬挂高度1.82米,没有达到2米高的规程规定。
防范措施:1、教育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思想,在电机车架空线下方作业,要充分考虑到有触电的可能,以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事故案例警示1、触电死亡事故2003年8月2日,青岛某集装箱制造公司在进行线路改造时,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03年8月2日上午,该公司电工组长林某带领公司王某等5名电工对公司喷锌机进行线路改造。
其中王某负责穿线和辅助工作。
下午14时50分左右,王某在给两台喷锌机进行穿线时,其左膝碰上了15号喷锌机的A 相接线柱,被电击倒地。
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经鉴定,该公司控制喷锌机的空气开关的A相触电烧蚀,没有完全分离,造成A相形成通路。
电工王某在穿线时,误认为喷锌机已断电,在没有验电的情况下开始工作,结果左膝不慎碰到了喷锌机的接线柱,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其他原因:一是该公司配电设施、电气设备控制箱设置不合理。
事故现场控制喷锌机的配电箱和喷锌机控制箱距离过长,在事故发生后,不能及时进行断电,影响了抢救工作的进行;二是设备间距狭小,喷锌机高压部分的防护罩被拆除,致使高压接线柱裸露在外,造成作业人员接触设备触电;三是用电设备无漏电保护措施。
喷锌机没有采取可靠的漏电保护措施,致使作业人员在触电事故发生时,系统不能自行断电;四是公司安全教育不到位,致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械伤害死亡事故2009年1月13日上午,青岛某机械有限公司铆焊车间正在组织工件加工;约10时30分许,在车间西北侧一钻床正在从事工件钻孔的操作工尹某在往钻台装夹工件时,由于没有停止钻床运转,左臂衣袖被钻头缠住,致使其左臂、头部被缠卷入钻床的夹缝处;车间职工李某发现后,及时上前关闭钻床,并随同赶来的车间主任刘某等人一起将尹某从钻床机台上救出,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15时许,尹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钻床操作工尹某在未停止钻床运转的前提下,违章直接在钻床台面上装夹工件,致使衣袖被转动的钻头缠住,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公司未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致使现场工人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差,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典型安全事故及应急救援案例分析一。
目的通过此次学习培训,规范现场操作,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总结,增强全体员工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二。
典型事故类别、特定案例分析(一)触电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在电焊机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注重安全防护,电线破损,没有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导致的触电事故;以及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等触电。
案例1:广东揭阳一工地发生特大触电事故12人惨死事件经过:2004年4月8日,中润钢铁有限公司为扩建厂房,在该厂毗邻的围墙外扩大用地面积,目前已进入打桩阶段。
晚上7时许,打桩承包人陈邓领(音)将一批打桩物资拉到工地北面的地方。
为看管这些物资,中润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少鹏叫本公司的10名工人,连同工地的十几名工人,一起将位于工地南面的铁结构的阿望亭搬到北面。
他们大约搬移了200米,阿望亭的上端碰到在工地东北面处的3条东西走向的万伏高压线,从而导致了惨剧的发生事故原因:1、中润钢铁有限公司未及时处理高压线方面的安全隐患。
高压线架设采用的是12米电杆,架设后的高压线与原地面距离有7米以上,因厂方进行“三通一平”填土,致使高压线距现地面的高度减少,再加上厂方未及时与供电部门联系,且该片土地毗邻原有厂房,场地较为隐蔽,未向有关部门申办手续,从而逃避了有关部门监控,使重大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
2、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少鹏违章指挥,在不了解情况和打桩承包人在场的情况下,擅自要求该厂工人搬动阿望亭至东北方向(该亭长2。
5米、宽2。
3米、高5。
3米)。
3、工人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在搬动阿望亭时,只顾下面,不顾上面,致使高达5。
3米的阿望亭触到高压线,导致触电。
案例2事故经过:某厂电焊工甲和已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已自己更换。
已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扳手拧紧(此时已不在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倒在地上。
「警示」血的教训!14起事故案例分析,安全人必看14起曾经发生的事故,每件都是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我们不仅要从这些事故中学习到教训,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这些事故,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一、起吊孔无护栏不慎坠落死亡某厂更换皮带打开起吊孔,仅用尼龙绳设置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简易围栏,一清理积煤人员从起吊孔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某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米),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
某年1月17日上午,工作负责人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未采取防护措施,便开始作业。
一工作人员用大锤砸落煤筒,岳某为躲避大锤后退时,从起吊孔坠落至地面(落差25米),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1.检修人员打开起吊孔,未设安全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2.虽用尼龙绳设简易围栏,但过于松动,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3.工作负责人带领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虽发现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未要求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4.工作负责人在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盲目组织开工。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二、吊孔打开无围栏人员险丧命某厂一工作人员不慎踏入未设围栏的起吊孔(12.6米),集中生智,双手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梁,捡回一条命。
简要经过某年12月26日上午,某厂进行吊装作业,检修人员将发电机平台附近的起吊孔(12.6米)打开后未设置临时围栏,设一人看护。
距起吊孔约0.5米处临时放置一临时铁棚工作间,从铁棚内出来一位工作人员,踏入起吊孔,手臂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钢梁上,悬在空中,捡回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1.打开起吊孔,未设置安全可靠的刚性围栏;2.临时铁棚工作间放置位置不当,距起吊孔过近;3.现场看护人未起到看护作用;4.铁棚内出来的工作人员未注意脚下情况。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三、安全意识淡薄擅进烟道坠落某厂一焊工在工作负责人正在办理工作票手续时,擅自进入照明不足的锅炉烟道,从无防护设施的烟道竖井坠落死亡。
机修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02年10月29日,XX煤矿机电车间职工周XX、张XX、孙XX三人在进行斗式提升机机头轮组更换检修项目施工。
下午4:40分左右,新机头轮组安装完毕,解除了千不拉的钩头和钢丝绳头,周XX和孙XX竖起铝合金梯子,靠放在工字钢梁旁边的水泥柱上,3吨千不拉挂在顶板的工字钢梁上,距离地面约有3米。
周XX和孙XX在下面扶着梯子,张XX爬上梯子摘除千不拉,张XX一手扶着工字钢梁,一手去托千不拉没能摘掉,接着他用一只手托着千不拉,一只手打开千不拉钩头的防脱装置,千不拉被摘掉了,他的身体随着千不拉也从梯子上端掉了下来,造成踝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王XX在检修更换斗提机机头轮组过程中,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没采取防护设施,造成高空坠落、坠物伤人,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主要原因1、张XX作为项目负责人对施工过程中的困难预想不足,对千不拉的重量和摘除不当造成的后果没有预想到、不采取妥当的方法,只图赶紧收工,马虎大意,自保意识差。
2、因检修中午加班,身体疲劳体能下降,临近收工时有急躁心理。
3、周XX和孙XX没能及时提醒张XX,互保联保意识淡薄,没尽到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和监护责任。
(三)间接原因1、三名职工对协同工作互保联保意识差,对困难和后果不去想,对自身安全马虎大意。
2、工区对职工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措施贯彻学习力度不够,职工安全意识薄弱,自保、互保意识差,图省事,轻安全。
三、防范措施1、本单位要立即开展“我要安全,安全为我”讨论活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规范职工作业行为,切实将此项工作抓到根上,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对安全的认识和对隐患的判断和防范能力。
2、各单位要认真组织职工讨论此次事故的原因和危害,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开展好安全警示教育,加大现场安全管理力度,加强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
3、各级管理人员要接受教训,强化现场规程措施的落实,坚决杜绝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022 年 10 月 20 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涌泉学校一位15 岁的初三女学生体育课后死亡。
通过监控调查发现,死者是与全班同学一起慢步绕篮球场跑 7 圈总共不到 400 米,经卫生院专家诊断鉴定该生为心源性猝死。
2022 年 10 月 26 日下午,南昌市阳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某在体育课开展跳绳活动时蓦地倒地、口吐白沫,班主任与体育老师即将上前施救,并找来保健老师,拨打120 急救电话,联系学生家长。
救护车到校后,校方同车前往南昌市第一医院,该生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身亡。
因为校园监控坏了,没有拍到现场,学校无法还原事情的真象,因此,该事件处理的很是棘手。
2022 年 11 月 25 日下午,无锡东林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赵晋(化名)在体育课练习400 米跑后浮现了双手支撑双膝后趴伏在地面的情况,同学们发现他的脸上磕出了血,并即将呼喊上课的体育老师并对小赵展开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并第一时间拨打了 120 电话。
“心肺复苏我们向来做到 120 医生到达为止。
”在送到医院后, 2 点 40 分摆布小赵在医院曾经一度恢复了心跳和呼吸,但是下午 2 点 55 分又住手了呼吸和心跳,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2022 年 1 月 9 日下午,成都 49 中初三学生杨某与另两名同学未经学校许可,私自进入学校职工篮球场打篮球。
打球过程中,篮球卡到了篮板与篮框夹缝中,三人没报告老师,就将球场边上的桌子搬到篮球架下去取卡在那里的篮球。
取完球后,三人无视安全,站在桌子上扣篮,而且又进一步摹仿 NBA 球员把手吊在篮框上扣篮,并在扣篮过程中将身体吊在篮框上悬空摇晃。
杨某在完成第一次扣篮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扣篮。
此时意外发生,篮球架崩塌并将杨某砸中身亡。
2022 年 3 月 12 日上午 10:30,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民族中学4 名教师组成扶贫帮扶小组到塘红乡马里村马垌庄开展结对帮扶进村走访活动。
在当地一位村干的带领下,一行 5 人乘坐一辆小轿车前往马垌庄,途中发生意外,所乘车辆坠落山崖,造成 1 人当场死亡,此外 4 人均不同程度受伤。
防微杜渐警钟长鸣(2016年以来的部分校园安全事故警示案例)一、特异体质类【案例1】四川南充市营山县初三女学生体育猝死2016年10月20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涌泉学校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学生体育课后死亡。
通过监控调查发现,死者是与全班同学一起慢步绕篮球场跑7圈总共不到400米,经卫生院专家诊断鉴定该生为心源性猝死。
【案例2】南昌市阳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某上体育课身亡2016年10月26日下午,南昌市阳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某在体育课开展跳绳活动时突然倒地、口吐白沫,班主任与体育老师立即上前施救,并找来保健老师,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学生家长。
救护车到校后,校方同车前往南昌市第一医院,该生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身亡。
因为校园监控坏了,没有拍到现场,学校无法还原事情的真相,因此,该事件处理的很是棘手。
【案例3】无锡东林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在校猝死2016年11月25日下午,无锡东林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赵晋(化名)在体育课练习400米跑后出现了双手支撑双膝后趴伏在地面的情况,同学们发现他的脸上磕出了血,并立即呼喊上课的体育老师并对小赵展开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并第一时间拨打了120电话。
“心肺复苏我们一直做到120医生到达为止。
”在送到医院后,2点40分左右小赵在医院曾经一度恢复了心跳和呼吸,但是下午2点55分又停止了呼吸和心跳,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二、意外伤害类【案例4】15岁中学生进入大学操场打篮球被砸身亡2016年1月9日下午,成都49中初三学生杨某与另两名同学未经学校许可,私自进入学校职工篮球场打篮球。
打球过程中,篮球卡到了篮板与篮框夹缝中,三人没报告老师,就将球场边上的桌子搬到篮球架下去取卡在那里的篮球。
取完球后,三人无视安全,站在桌子上扣篮,而且又进一步模仿NBA球员把手吊在篮框上扣篮,并在扣篮过程中将身体吊在篮框上悬空摇晃。
杨某在完成第一次扣篮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扣篮。
此时意外发生,篮球架倒塌并将杨某砸中身亡。
校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教师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耐心在2002年10月的某一天,某校中学生何某趁陈老师上课在黑板板书之机,偷偷地在下面抽烟。
老师发现之后,便叫何某交出烟来,但何某再三否认抽了烟。
于是,陈老师怒气冲冲地骂了他一顿,并打了他两个耳光,恰好是打在何某的左耳上,致使何某左耳失聪。
后来,陈老师赔偿了该同学的经济损失。
【分析】在此案例中,陈老师面对课堂突发事件,应冷静处理,调查了解情况,以正面教育为主,讲清道理,使学生知错改错,而不能凭一时冲动体罚学生。
因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陈老师打了何某两个耳光致使其左耳失聪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
所以,陈老师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学校应承担全部责任。
陈老师体罚何某造成何某失聪,法医将根据何某失聪程度鉴定何某伤残等级:轻微伤、轻伤、重伤。
如属轻微伤,陈的行为属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如属轻伤或重伤,陈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属轻伤,加害人与受害人可以和解,受害人不向法院起诉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如属重伤,无论受害人是否向司法机关控告,司法机关将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
2、教师教育学生应和颜悦色,以免发生师生冲突2002年12月某日下午,某中学的高一年级某班学生在第6节课的上课铃响之后,陆陆续续地只有20位左右的学生到了运动场上集合。
体育教师黄某面对这种情况,就叫体育委员回教室通知没到的学生来上课。
同时,他又吩咐几位班干部去学校体育室扛抬棉垫以及其他用来跳高的工具。
剩余的学生便在教师的默许下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
几分钟过后,在教室里被体育委员叫来的学生和拿体育用具的学生都到了运动常黄某便吹哨子集合,在其周边的学生已缓慢集合成队,但仍有一位学生在远处的沙池边上跳远。
1引锭杆钩头脱落砸向维修工胸部一、事故经过:2006年11月24日16时,在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钢轧总厂连铸分厂4号连铸机乙班接班,机长陈XX召开了班前会,布置完任务后,交待了安全注意事项。
随后维护班组成员进行正常设备巡查,巡查后回到现场休息室休息。
22时30分左右,4号连铸机四流大剪出了故障,拉矫剪切工徐X 到维护班组休息室喊陶XX和梁XX到4号连铸机处理故障,22时35分陶XX和梁XX到4号连铸机4流剪机处处理故障,22时45分剪机故障处理完毕,陶XX、梁XX回到P45操作室休息,23时左右,四流开机引锭杆未进入存放架,陶XX和梁照祥赶到操作平台,查看存放架液压系统,发现引锭杆已从存放架出来2-3米左右;机长陈XX喊FI号行车工彭X处理4号连铸机4流引锭杆,彭X将行车开到4流位置,并将行车挂钩落下,徐X把链条栓在引锭杆的前端(引锭杆呈弧形,约有8米长、重2吨),徐X指挥彭X将挂钩提升,然后打铃起吊,引锭杆脱离了存放架架槽,彭X一边吊一边听徐X指挥,当钩头已到存放架末端位置时,挂引锭杆的钩头突然脱落,引锭杆倒向北侧,砸到位于过桥的梁XX的胸部,陶XX等人立即将梁XX (男,41岁,液压钳工,84年进厂,三级安全教育)抬到1号连铸机4号连铸机之间通道上,随后送往市中心医院抢救,终因抢救无效于23时5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及性质:(一)直接原因引锭杆脱落倒下,砸到梁的胸部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1.引锭杆没有进入存放架,导致引锭杆在拉钢过程中需固定;2.安全教育不够,少数职工安全意识不强;3.作业现场确认检查不够。
2忽视劳保用品穿戴停送电作业遭电击一、事故经过:2006年1月16日7时30分,马钢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凹山车间穿爆工段段长吴XX、副段长陈XX组织召开各班组长工作例会,在布置本周工作的同时强调了安全生产。
8时,各班组长回到班组召开班前会,2#牙轮钻机长李XX带领全班学习了《2006年凹山车间安全工作计划》,随后安排人员工作任务。
电力重大事故看专业保险技术鉴定公司如何分析鉴定
某电器公司试验室接地闸刀和220千伏变电站#1主变压器及接连发生事故,导致公司大面积停电,并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以后,电器公司向保险公司报案。
保险公司理赔人员虽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由于电力设备复杂且专业性强,事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谁的责任?是员工操作不当,还是设备老化?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设计有误?损失多少?对保险公司来说仍然是个迷。
为查找事故的真正原因,保险公司委托华碧鉴定对事故原因进行技术鉴定,华碧鉴定受理了此鉴定。
财保公司:如此复杂的的变电设备看着就头晕,真的可以鉴定呢?
鉴定人:一切交给专业理赔技术鉴定人!先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
接受委托以后,华碧鉴定所鉴定人员第一时间进驻事故现场进行勘验,并将部分样品进行封样。
财保公司:涉案接地闸刀21ES控制装置该如何鉴定?
鉴定人:要了解电力装备为何发生故障,需要先拿到涉案实验系统控制
图。
鉴定人:现场通过PC控制涉案接地闸刀21ES动作,连续五次,动作过程正常。
对涉案接地闸刀21ES的状态与对应的继电器KA12状态进行分析,此次事故是由于PC指示状态(事故发生时PC指示接地闸刀21ES 状态为断开)与接地闸刀21ES状态(事故发生时接地闸刀21ES状态为闭合)不一致所导致。
鉴定人:对涉案接地闸刀和隔离开关电气、机械互锁关系分析,接地闸刀21ES与隔离开关21QS及10kV侧进线开关之间无电气互锁、存在电气回路的设计缺陷,不符合相关要求,存在电气回路的设计缺陷。
财保公司:涉案变压器如何鉴定?
鉴定人:经现场勘验,涉案变压器高压端B相套管脱落,泄压阀未动作。
变压器箱体紧箍线焊缝开脱,变压器整体变形。
变压器箱体紧箍线焊缝开脱,变压器整体变形。
鉴定人:将涉案变压器壳体拆除,发现A相冲顶,上部结构变形,绝缘纸板断裂,B相、C相未见明显变形;将变压器线圈烘干、拔出,
发现A相硅钢片顶部有明显的放电痕迹;B相、C相硅钢片有散落的电灼伤点。
鉴定人:将A相线圈上层绝缘板拆除,发现高压侧上部线圈严重变形,绝缘纸与内部绝缘板均破裂。
A相高低压线圈拆分后,发现内、外侧低压线圈进线处均存在变形且外侧低压线圈曾经受过高温。
高压线圈变形严重,铜导线上存在短路痕迹。
财保公司:采集的样品如何检测?
鉴定人:高低压端铜条熔痕处金相切片分析显示,样品1~4的熔痕处经
受了400℃以上的高温。
鉴定人:高低压端铜条无熔痕处金相切片分析显示,样品1、样品2和样品4的端部(无熔痕处),其温度在300℃以下。
鉴定人:对涉案变压器低压端铜条的绝缘漆进行成分分析可知,其
成分为双酚A环氧树脂。
财保公司: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鉴定人:发生三相接地短路时,变压器铁芯磁力不平衡而产生轴向的机械应力,使高压侧线圈变形。
高压线圈变形后与硅钢片相接造成接地,最终导致涉案变压器高压侧线圈A相接地短路故障。
鉴定人:泄压装置分析,涉案变压器发生A相线圈接地短路故障时,变压器箱体内产生高温,其泄压装置未动作,不能满足变压器泄
压要求,导致变压器的绝缘油气化产生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泄压),
造成涉案变压器外壳损坏及变压器箱体变形。
鉴定结论:
1、电气公司实验室接地闸刀发生事故的原因系在PC控制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接地闸刀21ES与隔离开关21QS及10kV侧进线开关之间无电气互锁、存在电气回路的设计缺陷,不符合相关要求,存在电气回路的设计缺陷。
2、220千伏变电站#1主变压器发生事故的原因:涉案变压器内部线圈不能承受出线端事故短路电流的冲击,导致涉案变压器发生A相线圈接地短路故障,且涉案变压器泄压装置未动作导致变压器发生损坏及变形,不能满足相关文件的设计要求。
上述存在的设计质量缺陷,系设计方和制造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