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炉熔炼
- 格式:ppt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33
冲天炉熔炼安全操作规程冲天炉是一种常见的熔炼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制造等行业。
其熔炼过程涉及到高温、高压、强磁等危险因素,因此在使用时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冲天炉熔炼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熔炼准备1.操作前必须将设备的电源、燃气管道、水管道等进行检查,确保一切正常。
2.操作人员必须穿上防护服、安全鞋、护目镜、头盔、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准备熔炼时,必须先将设备内部进行清理、加热,确保设备干净,无异物,温度达到要求。
4.在熔炼前,必须进行充分配料,确定配比,并将料物按照要求倒入熔炼桶内。
二、熔炼操作1.操作员必须始终保持警觉,集中注意力,做好防范措施。
2.当熔炼桶内加热升温至预定温度后,方可启动电磁电源,启动推进装置,开始熔炼。
3.操作员必须时刻关注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转、熔炼效果良好。
4.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当的熔炼压力和速度,以充分熔化物料,并控制物质燃烧速度,防止设备损坏。
5.若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如遇重大事故,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做好报告和应急处理。
三、操作结束1.熔炼完成后,必须关闭电源、燃气管道及推进装置,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
2.设备内残留的物料必须清理干净,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3.设备必须经过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线。
以上就是冲天炉熔炼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
在熔炼过程中,操作员必须时刻保持警觉,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的人员安全。
同时,也需要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做好熔炼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事故发生。
冲天炉熔炼工艺规程●总则:为保证大炉生产的正常进行,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公司下达的计划,特制定本工艺规程。
操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自觉遵守本工艺规程,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质量。
●备料工艺:1.原材料采购人员必须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的成分稳定、合格。
原材料进厂要进行检查,取样要有代表性、准确性。
原材料要按成分分类堆放,未化验的原材料不得进行使用,化验单据要保存一年以上,以备铸件发生问题时进行追溯。
2.在化验单的指导下,各种原材料(包含合金小料)严格按种类、成分、化验单编号进行分类堆放,不得混杂,有专人负责。
3.备料者必须控制原材料的块度,以提高大炉的熔炼质量,减少因块度问题而造成的大炉事故,必须按工艺块度进行备料,使大炉吃精料、细料。
如果因炉料块度问题而发生质量问题时,备料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回炉料的备料:4.1打箱时砸下的浇冒口和废件由打箱人员进行分类堆放,不得混放;4.2清理铸件时的披缝、飞边等要严格按球铁、灰铁进行分类,不得混杂;4.3细清出来的废件和外废件按灰铁牌号和球铁牌号进行分类进行破碎,分类堆放;4.4外购的回炉铁,应进行化验后根据成分进行分类堆放,成分特殊时,应进行评审师是否能使用?如果成分特殊要进行特殊放置;4.5破碎铁要按照块度进行破碎,破碎人员要负责料场的管理,分类明确,质量合格。
4.6大炉返回的铁水饼及条铁,由大炉人员进行分类堆放或按照牌号加入料桶内;5.废钢、生铁的备料:5.1生铁必须破碎成单块,按照种类、牌号、化验单分类堆放;5.2废钢备料人员不得备用块度超标的废钢,废钢中不得有危险的容器、及不明物。
废钢的成分要求稳定、单一,废钢的厚度要大于3㎜,不得有严重的锈蚀、氧化;高Mn、Cr废钢要单独堆放,单独配料,杜绝混料,以免造成铸件的报废。
修炉、修包工艺:1.修后炉:1.1修炉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检查上料口及周围、上料设施的情况,并将其清扫干净,确保设备及人员的安全;1.2修后炉时首先清除炉膛内部的挂渣,特别时风口及其周围的部分,熔化带以上不许修补的部位,如有挂渣、凸起应清除干净。
)k )(g kg 层焦量(每批焦料量层铁焦比= 例如:铁焦比是10时,若已定每批铁料为400kg ,则层焦为40kg 。
层焦量:按照炉内焦炭层厚度来决定,其厚度以100~160mm 为宜。
层焦重量可用下式计算:Ahr W =焦 式中:W 焦—每批层焦量,kg ; A ——熔化带处炉膛断面积,m 2;r ——焦炭的堆积比重,400~500kg/m 3例如:有一冲天炉直径为900mm ,层焦厚度去120mm ,则层焦量为:g W k 34.3445012.0)9.0(42=⨯⨯= 焦 则每批层焦量为35kg.底焦高度:1.7mπ0.452×1.7×450=486kg加500kg 焦炭。
风量:一般以每分钟送入炉内空气在标态下的立方米来计算,其单位为m3/min 。
)m min)/23路断面积(送风量(送风强度A m Q = 曲线炉膛的冲天炉,在计算送风强度时,一般按主风口处的炉断面积来计算,一般冲天炉的送风强度在90~150m 3/(min ·m 2)。
例如:一冲天炉,熔化带处内径为720mm ,主风口处炉膛内径为450mm ,最佳送风强度取120m 3(min ·m 2),则风量为:min /08.19)45.0(412032m Q =⨯= 按焦炭消耗量和燃烧比计算:S C K W ⋅⋅+=)1(604450νη 式中:W ——送风量,(m 3/min 标态);燃烧比(),%%%%22co co co +--νη K —焦耗量,%;即熔化100kg 铁料所消耗的焦炭量。
C —焦炭中所含固定碳量,%;S —冲天炉的熔化率,t/h 。
例如:某冲天炉的熔化记录数据如下:S=5T/h ηυ=65% C=82% K=8%(即铁焦比12.5:1) 计算实际送风量:W=40.1m3/minOptionButton1热风胆炉:风温一般在150~250℃。
有些可达到300℃。
第五章冲天炉熔炼第一节冲天炉熔炼的基本原理一、冲天炉基本结构图5—1所示为冲天炉的主要结构简图。
炉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炉底与炉基炉底与炉基是冲天炉的支撑部分,对整座炉子和炉料柱起支撑作用。
2 炉体与前炉炉体是冲天炉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炉身和炉缸两部分。
炉体内壁砌耐火材料,临近加料口处的炉膛则用钢板圈或铁砖构筑,以承受加料时炉料的冲击。
前炉由前炉体和可分离的炉盖组成。
前炉的作用是储存铁水,并使铁水的成分和温度均匀,减少铁水在炉缸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降低炉缸对铁水的增碳与增硫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渣铁分离,净化铁水。
目前国内外的冲天炉大多是带有前炉的。
前炉的容量大致为冲天炉每小时熔化铁水量的0.8-2倍。
3 烟囱与除尘装置烟囱在加料口上面,其外壳与炉身连成一体,内壁砌耐火砖。
烟囱的作用是引导炉气向上流动并排出炉外。
除尘装置的作用是消除或减少炉气中的烟灰及有害气体成分,使废气净化。
4 送风系统冲天炉的送风系统是指自鼓风机出口至风口出口处为止的整个系统,包括进风管、风箱、风口及鼓风机输出管道。
送风系统的作用是按照炉子工作的要求,将来自鼓风机的供底焦燃烧用的一定量空气送入冲天炉内。
5 热风装置热风装置的作用是加热供底焦燃烧用的空气,以强化冲天炉底焦的燃烧。
常用热风装置有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
以上是冲天炉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除此以外,冲天炉还必须配备鼓风设备、加配料设备、控制与调节设备以及有关的测试仪器。
二、冲天炉内炉气与温度的分布1 冲天炉内炉气的分布图5-2所示为沿冲天炉纵截面与横截面的炉气分布示意图。
由图5-2a可知,在冲天炉纵截面上,由于炉壁效应的影响,炉气比较集中在炉壁附近,离炉壁愈近,炉气的流速就越大。
在冲天炉横截面上,在风口前缘,因空气流速高,流量大,形成了强烈的燃烧带,而在两个风口之上的区域,则由于空气量少而形成所谓“死区”A。
此外,来自风口的空气流股,因焦炭块的阻力而逐渐失去动能,难于深入炉子中心,因而在炉膛截面的中心区域出现“死区”B。
如何用冲天炉熔炼铸铁(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应该说是我国使用冲天炉熔炼铸铁的鼎盛时期。
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扶持,各种农机产品和农业机械的需求逐渐大起来,如小型柴油机、手扶拖拉机、水泵等。
农机产品需求的增加,反过来促进了铸造行业的蓬勃发展。
当时铸造行业熔炼铸铁的设备大多都是冲天炉。
但是近几年,由于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冲天炉熔炼铸铁逐渐被中频电炉所取代。
一、炉型的选择熔炼铸铁有很多炉型可以选择,如三排风眼冲天炉、多排风眼冲天炉、倒置两排大间距冲天炉、中央送风冲天炉、卡腰冲天炉、三节炉、搀炉等。
其实三排以上风眼的冲天炉都是为加强底焦燃烧而设计的。
由于当时我国生产的冶金焦质量差,固定碳含量低,灰份和硫含量高,为了加强底焦的燃烧,设计出多排风口。
它加强了冲天炉的送风,扩大了风口区,也就是扩大了氧化带。
优点是能充分利用质量差的焦碳,熔炼出高温铁水。
缺点是熔炼过程中金属炉料氧化烧损严重。
卡腰冲天炉是为了节省焦碳,冲天炉风口区设计成卡腰型。
中央送风冲天炉只适合于大型冲天炉,为减少和消除炉壁效应。
三节炉是简易的冲天炉。
一般都是单排风眼,没有前炉,用加深的炉缸储存铁水。
这种炉型有效高度低又不是热风,所以铁水温度并不高,铁水质量也差一些。
搀炉一般只有一个风眼,铁水温度不高,质量也很差,只适合生产没有要求的一般铸件。
我认为最适合熔炼铸铁的冲天炉应该是倒置两排大间距冲天炉。
这种炉型的冲天炉炉膛呈曲线型,风口倒置又是大间距,因此过热带拉长,有利于铁水的过热和增碳。
二、原材料的准备冲天炉熔炼铸铁需要用到的几种原材料是新生铁、焦碳、废钢、硅铁、锰铁、石灰石、孕育剂,以及各种修炉修包用的耐火材料,如耐火泥、焦碳粉、耐火砖、石英砂等等。
1)新生铁最好选用Z14-Z22生铁,使用最多的是Z18生铁。
因为这种生铁含硅量在1.6-2.0之间,含碳量在4.0以上。
生铁中的石墨较粗大,数量也多,经过冲天炉重熔后浇铸出来的铸件显微组织容易得到A型石墨。
第五章冲天炉熔炼第一节冲天炉熔炼的基本原理一、冲天炉基本结构图5—1所示为冲天炉的主要结构简图。
炉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炉底与炉基炉底与炉基是冲天炉的支撑部分,对整座炉子和炉料柱起支撑作用。
2 炉体与前炉炉体是冲天炉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炉身和炉缸两部分。
炉体内壁砌耐火材料,临近加料口处的炉膛则用钢板圈或铁砖构筑,以承受加料时炉料的冲击。
前炉由前炉体和可分离的炉盖组成。
前炉的作用是储存铁水,并使铁水的成分和温度均匀,减少铁水在炉缸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降低炉缸对铁水的增碳与增硫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渣铁分离,净化铁水。
目前国内外的冲天炉大多是带有前炉的。
前炉的容量大致为冲天炉每小时熔化铁水量的0.8-2倍。
3 烟囱与除尘装置烟囱在加料口上面,其外壳与炉身连成一体,内壁砌耐火砖。
烟囱的作用是引导炉气向上流动并排出炉外。
除尘装置的作用是消除或减少炉气中的烟灰及有害气体成分,使废气净化。
4 送风系统冲天炉的送风系统是指自鼓风机出口至风口出口处为止的整个系统,包括进风管、风箱、风口及鼓风机输出管道。
送风系统的作用是按照炉子工作的要求,将来自鼓风机的供底焦燃烧用的一定量空气送入冲天炉内。
5 热风装置热风装置的作用是加热供底焦燃烧用的空气,以强化冲天炉底焦的燃烧。
常用热风装置有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
以上是冲天炉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除此以外,冲天炉还必须配备鼓风设备、加配料设备、控制与调节设备以及有关的测试仪器。
二、冲天炉内炉气与温度的分布1 冲天炉内炉气的分布图5-2所示为沿冲天炉纵截面与横截面的炉气分布示意图。
由图5-2a可知,在冲天炉纵截面上,由于炉壁效应的影响,炉气比较集中在炉壁附近,离炉壁愈近,炉气的流速就越大。
在冲天炉横截面上,在风口前缘,因空气流速高,流量大,形成了强烈的燃烧带,而在两个风口之上的区域,则由于空气量少而形成所谓“死区”A。
此外,来自风口的空气流股,因焦炭块的阻力而逐渐失去动能,难于深入炉子中心,因而在炉膛截面的中心区域出现“死区”B。
冲天炉熔炼操作规程一、修炉1、修炉前要在加料口设防护铁板,避免掉物伤人。
修炉要使用36V安全电灯。
2、清除炉壁上粘附的铁块、熔渣。
3、按炉膛尺寸要求砌砖,砖与砖之间配合紧密牢固;泥口缝隙要小于2mm,砖缝用炉料塞实,保证风眼角度和尺寸要求。
4、炉底用型砂逐层夯实,硬度要均匀。
底与炉壁形成圆角,做好向过桥倾斜角度,出铁口呈喇叭口形。
5、铁水槽要修的光滑平整,刷上一层涂料烤干。
二、点火与烘炉1、点火到熔化时间约1.5小时,点火后风眼全部打开,并用小风机吹风助燃木柴,而后上后上1/2的底焦。
底焦应严格的手工挑选块度在100-180mm。
2、待第一批焦炭烧红后,加第二批焦炭剩余的1/2的底焦。
将后炉门封死,为了提高烘炉质量,使炉壁完全干燥,而后开鼓风机送少量的风助燃焦炭,约10分钟左右,焦炭烧红后,关闭风机,清除前炉里的炉灰,盖好炉盖上料。
三、上料1、上料人员应提前将称提前调好,掌握自己所上的品种规格重量。
2、上第一批料的石灰石用量是正常用量的2.5倍。
炉料长度不要大于炉经的1/3,炉料中不得混有轴承钢、密封金属罐。
3、上满炉料后,预热炉料30分钟开始溶化,开风半分钟后关闭风眼。
4、密切关注前炉观查孔,禁止上大料。
使炉内保持充满状态,使炉料能够充分预热。
5、大炉操作人员在大炉溶化时,随时观察风眼变化,使风眼保持明亮畅通。
6、更换新材料牌号时,应加隔焦,是正常层焦的2倍。
四、打炉1、停炉前先打开风眼观察孔,而后停风。
2、炉底不得有积水,应提前铺好一层干砂防止铁水飞溅。
3、炉料落炉后,材料分清走。
五、风机操作的有关注意事项1、每次开车前必须检查润滑是否适量,新风机运行100小时后,更换润滑剂,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检修、跟换润滑剂,平时不需要填加润滑剂。
2、开车前盘车三转。
冲天炉熔炼工艺基础1、冲天炉熔炼基本原理(1)底焦燃烧:冲天炉底焦燃烧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带:A、氧化带:从主排风口到自由氧基本耗尽,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大值的区域。
B、还原带:从氧化带顶面到炉气中[C02]/[C0]浓度基本不变的区域,从风口引入的风容易趋向炉壁,形成炉壁效应,形成一个下凹的氧化带和还原带,对熔化造成不利影响。
①不易形成一个集中的高温区,不利于铁水过热;②加速了炉壁的侵蚀;③铁料熔化不均匀,铁液不易稳定下降,影响化学成分。
解决方法:①采用较大焦炭块度,使风均匀送入;②采用插入式风嘴;③采用曲线炉膛;④采用中央送风系统;⑤熔炼过程中为使焦炭不易损耗,送风量要与焦炭损耗相适应。
根据炉气、炉料、铁水浓度和温度,炉身分为4个区域:(1)预热区:从加料口下沿,炉料表面到铁料开始熔化的区域称为预热区,下面的炉气温度可达1200°C—1300°C,预热带的上部炉气温度为200C—500C。
由于这一区域的平均温度不高,炉气黑度和辐射空间较小,炉气在料层内流速较大,炉料与炉气之间的热交换以对流为主,炉料在预热区内停留时间较长,一般为30分钟左右,预热区的高度受有效高度、底焦高度、炉内料面的实际位置、炉料块度、熔化速度、焦铁比的影响。
(2)熔化区:从铁料开始熔化到熔化完毕这一区域称为熔化区,在实际熔炼过程中,底焦顶面高度的波动范围大致等于层焦的厚度,熔化区内的热交换方式仍以对流为主,在实际熔炼过程中,熔化区不是一个平面区带,而是一个中心下凹的曲面,从铁水过热和成分均匀度出发希望熔化区窄而平直,熔化区在炉内位置的高低基本上是由炉气和温度分布状态决定,也受焦炭的烧失速度、批料重量、炉料块度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将使铁料的受热面积、受热时间、受热强度发生变化,造成熔化区高度波动(影响出铁温度),当焦铁比一定,熔化区的平均高度将会因批料重量的减小而提高,从而扩大了过热区,提高了铁水温度,但是批料层不宜过薄否则易混料使加料操作不便。
冲天炉熔炼熔炼的目的是要获得一定温度和所需成分的金属液。
一、铸铁在铸造生产中,用得最多的合金是铸铁,铸铁常用冲天炉或电炉来熔炼。
1.冲天炉的构造。
冲天炉的构造,如图所示。
它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炉身。
是冲天炉的主体,外部用钢板制成炉壳,其内砌耐火炉衬。
炉料的预热和整个熔化过程是在炉身内进行的。
(2) 炉缸。
主风口中心线以下至炉底部分。
熔化的铁水经炉缸和过桥流入前炉。
(3) 前炉。
是储存铁水和排渣用的,并使铁水的成分和温度更为均匀。
(4) 烟囱。
用于排烟,其顶部装有捕集火花的湿式除尘器。
冲天炉的辅助设备有称料、运料、上料、送风等设备。
冲天炉的大小是以每小时熔化的铁水量来表示的,称为熔化率。
常用的冲天炉熔化率为1.5~10t。
冲天炉的内径愈大,生产率愈高。
2.冲天炉的炉料及作用。
(1) 金属料。
金属料包括新生铁、回炉铁、废钢和铁合金。
①新生铁,又称高炉生铁,是冲天炉炉料的主要组成物。
②回炉铁,包括浇冒口、废铸件。
按配料的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回炉铁,可降低铸件成本。
③废钢,包括废钢件、钢料、钢屑等,加入废钢可以降低铁水的含碳量。
④铁合金,包括硅铁、锰铁、铬铁等,可以调整铁水的化学成分或配制合金铸铁。
(2) 燃料。
常用的燃料是焦炭。
对焦碳的要求:含挥发物、灰分及硫量要少,发热量要高,块度适中。
每批金属料与层焦重量之比称铁焦比,一般为10:1。
(3) 熔剂。
熔剂的作用是造渣,提高炉渣的流动性。
常用的熔剂有石灰石(CaCO3)或莹石(CaF2),加入量为层焦重量的25%~45%。
3.冲天炉的熔化过程。
在冲天炉熔化过程中,底焦的高度一般在主风口以上0.6~1m,当底焦烧红后则停止鼓风并加料。
炉料从加料口装入,其次序为熔剂、金属料和层焦,分批加入至加料口。
化铁时炉料自上而下运动,被上升的热炉气预热,并在熔化带(底焦顶部,温度约1200℃)开始熔化,铁水在下落过程中又被高温炉气和炽热焦炭进一步加热,温度可达1600℃左右,过热的铁水经炉缸、过桥进入前炉,此时温度稍有下降,最后出炉温度约为1360~1420℃。
近几年,由于环境保护趋严的现实要求,冲天炉逐渐被电炉所代替,原因是冲天炉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物、硝化物及烟尘严重。
在这里,对我公司分别使用冲天炉、电炉熔炼的铸铁质量进行比较后谈一谈冲天炉熔炼铁液的优点及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介绍冲天炉污染的解决办法。
一、冲天炉熔化铁液的连续性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使用冲天炉熔炼,可根据铸件的大小、壁厚、成分、温度等要求,任意取出需要的铁液量;亦可根据材质及壁厚的要求,控制不同的增碳量及温度来满足铸件的要求,生产效率高。
而相比于冲天炉,电炉则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铁液量,如果生产大件,必须安装大容量的熔炼电炉。
二、冲天炉与电炉熔炼铸件强度和加工性能的比较1、强度的比较从表1、表3来看,在CE相当时,电炉加Cu 0.5%,冲天炉在不加任何合金的情况下,冲天炉铸件的强度比电炉铸件的高出75 MPa,即高出1.5个牌号级别。
(表1/表3 引用于中铸协公众号)从表1、表3来看,电炉熔炼要满足HT300牌号,就要降低CE。
在CE降低0.15%并加Cu 0.5%情况下,电炉熔炼铸铁强度达到320MPa,即与冲天炉相比,强度仍要下降半个牌号以上。
另外,在CE、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冲天炉铁液比电炉铁液的流动性好,这就是说,冲天炉铁液减少了冷隔和浇不足的缺陷,并且缩孔、缩松倾向也少。
2、硬度和加工性能比较由于分公司电炉生产硬度检测缺失,无法对比。
但对济南某机床厂电炉生产和本公司冲天炉生产的同种大型床身、立柱、工作台比较来看,在硬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冲天炉铸铁比电炉铸铁的刀具磨损要减少一半以上,并且机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欧洲客户正是因本公司冲天炉铸铁件加工性能好、缺陷低而忠诚合作10多年。
日本、新加坡等地客户也是因本公司冲天炉铸铁件比其他公司采购的铸件加工性能好、硬度适中而忠诚合作20多年。
三、冲天炉铁液对铸造缺陷的影响在相同材料牌号的情况下,冲天炉熔炼可在高CE条件下满足材料牌号的要求,这就减少了铸件缩孔、缩松缺陷产生的可能性,不需要加大冒口和多冒口铸造,甚至可不加冒口,提高铁液利用率,也不用或少用冷铁,也不用合金或加入少量合金。
冲天炉熔炼安全操作规程(ISO9001-2015/ISO45001-2018)一、设备检查1.1 支承炉体的炉底支住(炉腿)应装有防护圈,防护圈一般用厚度2mm的钢板制作。
当溶化率≤3t/h时,防护圈高度取400~600mm;当>3时取600mm。
1.2 炉底门应尽可能采取机械、气动、液压等启动机构,并确保灵敏、可靠。
1.3 采用人工启闭炉底门,其保险门栓必须安全可靠。
1.4 风口必须装有风口盖,风口盖上窥视孔的云母片应完好清晰。
1.5 支承法兰应有足以支承炉衬的强度。
1.6 扇形铁砖砌装,层与层之间应相互嵌合。
1.7 自然排烟的烟囱必须安装火花收集器,顶部必须装有风帽。
1.8 带前炉的冲天炉;前炉的炉门、门栓、插销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能承受铁水贮量最大时的压力。
1.9风箱顶部应设置池爆孔,池爆孔内易爆片中间应开十字槽。
1.10 送风管道中的风闸应工作可靠、启闭灵活。
1.11 爬式架料机1.11.1 轨道及机架不得有裂纹,并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
1.11.2 料斗运行区域的钢架底部必须安装防护钢板。
1.11.3 轨道焊缝接头应打磨平整。
1.11.4 轨道下部终端应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梁、柱。
1.11.5 机架上的料斗底门自动闭合撞块应能确保爬行小车和料斗在碰撞过程中运行正常、平稳。
1.11.6 爬行小车在全行程内应运行平稳、无卡阻现象。
1.11.7 车轮无裂纹、空载时四个车轮均应接触轨道。
1.11.8 轮轴上的压板和防松垫圈应齐全、紧固可靠。
1.11.9 滑轮应完好、严禁有裂纹或缺口,并应装有防止钢丝绳滑出轮槽的卡板。
1.11.10 料斗应装置平衡配重,防止料斗底门因自重,炉料负荷或振动而自动打开。
1.11.11 料斗门自动启闭装置的行程滑槽、滑块、撞轮应运行灵活、平稳、可靠。
1.11.12 滑槽压板应安装牢固,并保证料斗底门的自动启闭灵活、可靠。
1.11.13 绞接料斗底门和滑块的边杆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安装位置应保证当料斗底门自动启闭时能按设计轨灵活、平稳地运行,不出现“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