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卒中病例分析及病因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37
2020青年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完整版)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我国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一生中每5个人中约有2个人罹患卒中;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死亡的比例超过20%,意味着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
因此,卒中防治已成为我国重大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根据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75岁左右,青年卒中已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卒中类型。
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卒中患者的病因更为复杂,其致残率高、预期寿命长,造成更加高昂的治疗费用,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本文将对青年卒中的流行病学、病因及诊治进行概述。
青年卒中的定义青年卒中是指在18-45岁之间发生的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更为常见。
青年卒中的流行病学全球每年新增约200多万青年卒中患者,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一篇发表在Lancet Neurology的综述就世界各国青年卒中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数据显示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十年增加了约40%[1](图1)。
图1世界各国青年卒中发病率增加状况。
Incidence per 100 000 person-years=每10万人年的发病率2019年,荷兰学者Frank-Erik在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调查青年卒中及其亚型的发病率,并研究发病率随时间推移的趋势。
结果显示青年卒中发病率在十年内显著增高,并以缺血性卒中增加为主,在性别上呈女性高于男性的特点[2](图2)。
图2 1998-2010年青年卒中及其亚型的发病率随时间变化趋势。
Incidence per 100 000 person-years=每10万人年的发病率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与老年卒中相比,青年卒中病因更为复杂。
在多项青年卒中研究中,应用TOAST分型标准判断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发现心源性栓塞型、其他原因型及不明原因型卒中占比较高,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所占比例较少[3](表1)。
青年卒中病因及治疗一文掌握青年卒中的定义青年卒中是指在 18-50 岁(45/55y)之间发生的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等,缺血性卒中更常见且呈上升趋势。
世界范围内,老年人卒中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在过去的十年间,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增加了40%。
中国整体卒中首次发病年龄较欧美平均低 10 岁,因此青年卒中患病率升高趋势明显。
青年卒中的病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青年卒中病因更为复杂,TOAST 分型中其他原因和不明原因的比例较高。
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 TOAST 分型判断青年卒中分型后,还必须尽可能明确具体病因,指导青年卒中治疗和二级预防。
点击可放大查看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起病特点、诱因、伴随症状、梗死分布、脑血管改变等线索,初步推断卒中病因,针对性选择诊断技术,明确病因,指导治疗预防。
青年出血性卒中的病因点击可放大查看青年卒中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临床存在特殊性,避免误诊漏诊。
总体临床表现与其他年龄卒中并无差异,但有其特点:1. 卒中样症状不一定卒中如偏头痛、癫痫等为青年常见病,可伴有一过性急性局灶症状。
2. 卒中表现为非典型症状起病前或发病时头痛、发热等伴随症状,卒中症状易被忽视。
部分影像异常(CT/MRI 可疑腔梗),应结合临床,且应仔细甄别病灶性质(如 PVS)。
3. 其他特征部分有明确诱因,如外伤、特殊动作、用药等。
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可伴有其它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
梗死灶部位对病因有一定提示意义:•多部位梗死更倾向于心源性•后循环卒中更倾向于 PFO 或椎动脉夹层青年卒中诊疗中,同样应遵循卒中诊治流程,首先应判断是否为卒中事件,重视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在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且不满足卒中的诊断,应明确病因。
青年卒中的急性期治疗青年缺血性卒中青年卒中急性期治疗方式与中老年卒中相同,包括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
缺乏专门针对青年卒中急性治疗的研究,目前研究结果证据级别均较低。
•静脉溶栓方面,SITS-ISTR 研究显示18-50y 青年卒中较>50y 卒中患者更有效,且出血风险更小。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1. 引言1.1 青年脑卒中病因研究现状青年脑卒中是指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的脑卒中病例。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关于青年脑卒中病因的研究工作日益深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遗传因素是青年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
一些遗传基因可能增加个体罹患脑卒中的风险。
通过家系研究和基因序列分析,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与青年脑卒中相关的遗传基因,为进一步探究病因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生活方式因素也是导致青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会增加罹患脑卒中的危险。
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健康教育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青年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也是青年脑卒中的常见病因之一。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及时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对于预防青年脑卒中至关重要。
青年脑卒中病因的研究工作还有待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和机制,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青年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
【字数:271】1.2 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青年患者在面临突如其来的脑卒中后,往往会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
身体上,他们可能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辅助器具的使用和康复训练等。
心理上,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沮丧甚至自卑,因为脑卒中带来的身体功能障碍和生活方式改变使他们无法像以前一样独立自主。
根据相关研究,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身份认同的改变、生活质量的下降、社会支持的缺失、患者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等。
这些负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和长期生活质量。
了解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对于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和心理支持措施至关重要。
未来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疾病本身的治疗,还应该注重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