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健康与社会-儿童铅中毒案例(李丽萍)20150626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64
0~12岁儿童铅中毒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铅中毒现状,探讨铅中毒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方法:以2007年3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0~12岁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共318人,其中,发现铅中毒87人(检出率27.36%),把此87名儿童作为监测对象,并作监测前后对比。
结果:男童比女童血铅中毒检出率高(X?=4.91,P<0.05),1~3岁儿童组血铅中毒检出率比其它年龄组略高,大于3岁年龄组铅中毒检出率有下降趋势;87名铅中毒儿童,2-3月复查血铅浓度,总的有效人数为53人,有效率为60.92%。
结论:降低儿童铅暴露的高危因素;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富含钙、铁、锌、维生素B类、维生素C类的食品,是降低儿童血铅值的有效手段,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和发展进步。
【关键词】儿童;铅中毒;干预铅是一种对人体没有任何生理功能,而且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铅中毒对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1]。
铅对机体的危害是多系统广泛的,尤其是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器官系统最为严重。
铅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印刷、制造业、化妆品等许多领域,自然界中空气、土壤、水源及食物不同程度的受到铅污染,尤其在儿童使用的学习用品、玩具等物品的铅含量较高。
铅可以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尤其是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身体机能尚不成熟等生理特征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成人相比,这些因素都使得儿童成为铅中毒”易感者”而危害健康。
以上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儿科医生的重视,为了尽可能减少儿童铅中毒的危害性,下面将0~12岁儿童铅中毒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以2007年3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0~12岁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共318人,有87名儿童被诊断轻度、中度铅中毒(未发现重度及以上铅中毒者)。
87名铅中毒者,血铅测定值最低者为118ug/L、最高者为289ug/L,其中,轻度铅中毒73例,中度铅中毒14例,并把此87名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2005年8月,湖南新邵65岁的刘老汉患腹痛及大便异常辗转多处医治无效后来到邵阳市疾控中心就诊,经化验证实为急性铅中毒。
2005年2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在中国十五个城市对17000多名儿童进行了铅中毒调查,其中儿童玩具被列为导致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之一。
2004年1月1日上午,就上述提到的铅危害,记者在南宁市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儿童家长,没有人了解铅危害的严重性,也不清楚铅中毒时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因此,2004年8月,鉴于某制造商生产的儿童用五件套折叠组合家具中红色椅子所刷红油漆含铅量超标,可能导致帅童铅中毒,CPSC即与该家具制造商联合发布公告对该产品进行召回。
2004年度,按照卫生部该项目五统一(统一设备、统一试剂、统一检测方法、统一操作程序、统一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内蒙古妇帅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在呼和浩特市调查0-6岁儿童1192名,铅中毒率为7〃47% 2004年3月份以来,我市陆续出现铅中毒患者。
《中医杂志》2003年第10期报道了广州市儿童医院黄援、谭美珍等采用中药治疗儿童早期铅中毒的临床经验。
2003年上半年,南宁市妇帅保健院会同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南宁市学前儿童铅中毒流行病调查。
2003年8月11日《南宁都市报》报道:南宁市妇帅保健院目前对南宁市700名帅儿园的儿童进行铅中毒调查,发现铅中毒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儿童血铅相对值超标竟达68.4%。
观察2003年儿童铅中毒抽样调查结果的分布,所有铅中毒儿童的血铅水帄均属于轻度,与1997年调查结果相比较,血铅水帄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近几年来人们对儿童铅中毒有所了解,注意防范有关,但铅中毒的发病率并未下降。
2003年底,上海某蓄电池厂接受在岗期间职业性体检的307名铅作业工人中,1人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8人诊断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据2002年底杭州市对300多名社会儿童进行的血铅水帄检测表明,28〃8%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铅中毒案例案例一:甘肃徽县铅锭冶炼厂致300多名儿童铅中毒事件:2006年8月末,甘肃省徽县水阳乡有近千人远道来西安进行血铅检测,其中373人为儿童。
这些儿童中,90%以上血铅超标,最高者血铅含量超标数倍,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而成人中血铅超标也很普遍。
当地村民认为,位于水阳乡新寺村旁的一家铅锭冶炼厂是“罪魁祸首”。
据了解,至9月6日,甘肃徽县水阳乡有八九百人到西安西京医院进行血铅检测其中373人为儿童。
这些儿童中,90%以上血铅超标,最高者血铅含量619微克/升,超标数倍(铅中毒即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微克/升),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而成人中血铅超标也很普遍。
分析:为什么会群体性出现这种现象?据村民们反映,新寺村旁边几百米处就有一家生产铅锭的冶炼厂,学校就在附近,存在十来年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多人铅中毒的现象,主要与该厂污染有关徽县水阳乡党委书记。
胥福元说,冶炼厂距新寺村最远不过千米,而此次病情最严重、患者最多的就是新寺村6个组,还有牟坝村一个组,涉及到2000多人。
“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是今年8月18日。
”胥福元告诉记者,当天村民到县上,出示了10个人铅超标的化验单。
从那时起,“铅中毒事件”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并多次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县长办公会,环保、卫生等多部门参加,最后作出决定:由环保部门牵头对该厂进行调查,并于8月22日已下发文件通知该厂停产搬迁;由卫生局牵头,请疾控专家进行调查。
标也很普遍。
目前,由该县组织以及自发来西安检测的村民还在陆续到来。
案例二:甘肃天水市50名孩子集体铅中毒事件:2006年1月11日,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吴家河村的村民联名向本报反映问题时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件:2005年7月的一天,该村14岁的王正龙到村边小河游泳,日子不长,王正龙的全身陆续出现了红疱,到后来耳朵开始流浓,嘴周围开始发青发黑,肚子坠痛,脸色发黄,厌食,看见油腻的食物就想呕吐。
于是他父亲王泉娃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直到当地一位大夫给王正龙服用了排铅的药物后,病症才开始消减。
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及干预措施作者:朴信爱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5年第09期[关键词]铅中毒;防治;干预[Key words] lead pois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hibition method铅(Pb),是一种银白色或浅灰色的金属,具有独特的性质——柔软性、延展性、可塑性、低熔点和耐腐蚀,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之一,主要用于冶炼、印刷、焊接、制作陶瓷、橡胶、涂料、油漆、杀虫剂及机动车燃料。
铅进入人体后,无任何生理作用,大多数铅化合物因在体液中较大的溶解度而产生毒性,大多数铅化合物因在体液中较大的溶解度而产生毒性,是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重金属毒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儿童铅中毒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铅中毒对儿童的健康影响严重,及早防治有助于儿童的健康发育。
1.儿童铅中毒的危害儿童若长期接触低浓度铅,可引起行为功能改变,常见的有模拟学习困难、空间综合能力下降、运动失调、多动、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侵袭性增强和智商下降等。
铅会妨碍维生素D在肾脏中的活化,从而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体内铅过多的儿童身材往往矮小。
血铅过高的小儿,还可出现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脐周隐痛等消化道症状。
2.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分级由于铅是一种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能且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元素,理论上血铅水平为零。
美国CDC1991年第四次对儿童铅中毒的标准进行修订并制定了儿童铅中毒的分级标准:血铅≥100ug/L而无论是否存在有相应的血液生化改变和临床症状、体征,即视为儿童铅中毒;其分级标准是根据血铅(BPb)水平共分五级 [1]:I 级为相对安全的BPb水平,不需临床处理,BPb3. 儿童铅中毒的预防3.1避免食用含铅的食物应避免儿童食用皮蛋、罐头和老式爆米花机所爆食品等含铅较高的食品。
郑名烺等[2] 对1994~2009年我国关于儿童铅中毒危险因素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其中与常食罐头的儿童相关性最强,其铅中毒的风险增加4 倍以上。
小儿铅中毒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铅(lead)除金属铅外,还有许多铅化合物,如一氧化铅、四氧化三铅、二氧化铅等。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特别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儿童环境医学领域最早、最深入、最广泛的研究课题。
由于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往往会在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之前对儿童的智力发展造成损害,研究和预防铅对儿童的危害无疑对当今社会的智力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铅的研究正成为儿科领域的热点之一。
铅是一种神经毒性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无生理作用,理想血液浓度为零。
然而,由于环境中铅的普遍存在,绝大多数个体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量的铅,体内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儿童铅中毒的理解仍处于临床阶段,只有在抽搐、惊厥和昏迷时才考虑铅中毒的诊断。
随后的研究发现,铅中毒对身体的损害早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因此提出了亚临床铅中毒(subclinicalleadpoisoning)这个概念一直被使用到今天。
因此,与传统的中毒意义不同,儿童铅中毒不像有机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等临床中毒,而是体内铅积累(即铅负荷)处于危害健康的危险水平。
20世纪60年代,儿童纪60年代2.88μmol/L(60μg/dl)以下被认为是安全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过去认为正常血铅水平已被证明是有害的。
因此,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已多次修订。
直到20世纪80年代,血铅水平才达到0.48μmol/L(10μg/dl)虽然不足以产生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身体成长、学习能力和听力都有不利影响。
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在大量科研的基础上(CenterForDiseasesControl,CDC)制定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超过或等于血铅水平0.48μmol/L(10μg/dl),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血液生化变化。
本标准在第一届世界儿童铅中毒预防会议上(WashingtonD·C,USA,1994)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官员正在接受世界各国的采纳。
儿童铅中毒165例临床分析
訾慧芬;李佩铂;马丽光;韩冬梅
【期刊名称】《包头医学》
【年(卷),期】2003(027)004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9月-2003年3月铅防门诊及部分住院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对象为2002年9月-2003年3月我院铅防门诊筛查出的高铅儿童,所有患血铅水平>10ug/dL。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訾慧芬;李佩铂;马丽光;韩冬梅
【作者单位】包头市中心医院01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952
【相关文献】
1.3岁以下儿童铅中毒临床分析 [J], 张悦;李媛媛;金春华;杨慕兰;杨瑞华;王春霞;欧阳胜荣;吴建新
2.儿童铅中毒83例临床分析 [J], 刘涛
3.儿童铅中毒32例临床分析及其危害、防治措施简述 [J], 刘寿兰
4.二巯基丁二酸治疗儿童铅中毒3例临床分析 [J], 段志;周锦英;陈惠琴
5.儿童铅中毒112例临床分析 [J], 林丽;王秀莲;陈雅红;吴玉兰;李金姑;王云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铅污染袭击儿童
张学珍
【期刊名称】《劳动安全与健康》
【年(卷),期】1998(000)005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张学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5.2
【相关文献】
1.儿童铅污染与铅危害 [J], 龙林广
2.铅污染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暴露水平及其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 [J], 刘俊晓;王孟丽;王战会
3.通州市铅污染地区儿童发铅调查分析 [J], 滕冲;李晓东;谢平;杨惠平;万永平
4.铅污染区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血铅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J], 刘俊晓;王孟丽;王战会
5.大气铅污染对儿童尿铅,发铅δ—ALA的影响 [J], 霍志毅;梅树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