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编制培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47
上海市都市计划1949年上海因港设县、以商兴市。
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城市近现代化的起点。
在此后170年的历程中,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上海的城市职能也随之发生调整,逐渐形成今天的城市空间格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在完善城市功能、合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协调各项建设、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版的总体规划也逐渐形成长期坚守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控制和疏解大城市规模的方针;坚持形成“多心开敞”的城市空间结构;坚持市区更新与新城建设并举的策略。
本期主要介绍上海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图片来源:网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适应战后重建和复兴,巩固和发展上海在全国的作用,上海市政府设立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编制“大上海都市计划”。
都市计划前后共编制三稿,其中,“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是上海结束100年租界历史之后,首次编制的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总体规划。
一、编制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政府明确由工务局负责都市计划工作,在1946-1949年期间完成三稿都市计划方案。
民国35年(1946年)1月设立技术顾问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了都市计划小组。
在编制都市计划中,发挥当时一些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才智,采用了“有机疏散”、“快速干道”和“区域规划”等新的城市规划理论,拟成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
8月,正式成立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
市政府明确市界以外地带不再考虑,经过研究修改,于民国37年2月编制了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
解放初上海又刊印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
现存的成果有《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报告记录汇订本》(包括初稿、二稿和会议记录初集、二集),《上海市都市计划总图三稿初期草案说明》(即三稿)。
1950年7月经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批准,特予刊印三稿。
图1: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资料来源:上海工务局,大上海都市计划,1946-1949年.二、主要内容:1、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都市性质:上海为一港埠都市,亦将为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