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酸类物质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695.70 KB
- 文档页数:9
第六章非水滴定法一、内容提要本章讨论了讨论非水酸碱滴定法,该法是在水以外的溶剂中进行的酸碱滴定。
非水滴定中的溶剂分质子性溶剂,非质子性溶剂。
质子性溶剂包括酸性溶剂(如冰醋酸、硫酸等)、碱性溶剂(如乙二胺、乙醇胺等)、两性溶剂(乙醇、异丙醇等)。
非质子性溶剂包括惰性溶剂(苯、四氯化碳等)、显碱性的非质子性溶剂(如吡啶、二甲亚砜)、混合溶剂(如G-H混合溶剂等)。
非水滴定中,由于溶剂的离解性不同使同一酸碱反应在自身离解常数小的溶剂中比在自身离解常数大的溶剂中完成得彻底,增大了滴定的突跃范围。
利用溶剂的酸碱性使在水溶液中不能滴定的弱酸或弱碱在非水溶液中增强酸性或碱性后能顺利地进行滴定。
利用溶剂的极性差别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提高滴定的选择性。
利用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测定混合酸、混合碱的总含量和混合酸、混合碱各个组分的含量。
本章难点是非水滴定中的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
二、习题(一)判断题()1.酸碱的强度不仅与酸碱本身授受质子的能力大小有关,而且与溶剂授受质子能力大小有关。
()2.在醋酸溶液中,HClO4和HCl酸性相同,所以醋酸是HClO4和HCl的拉平性溶剂。
()3.醋酸是H2SO4和HNO3的拉平性溶剂。
()4.非质子性溶剂,其质子自递常数小到目前无法用现有实验方法准确测定。
()5.HClO4、盐酸、醋酸、苯甲酸在液氨中,它们的强度都相同。
()6.质子性溶剂,是指有质子自递作用的溶剂,它们是既显酸性也显碱性的溶剂。
()7.非质子性溶剂,其质子自递常数是非常大的。
()8.酸性溶剂是碱的拉平性溶剂,对酸起区分作用。
()9.HAc和HCl在氨水中酸强度相同。
()10.甲基异丁酮是HCl和HClO4的拉平性溶剂。
(二)单选题1.在下列何种溶液中,高氯酸,盐酸,硫酸的强度有差异( )A.纯水B.液氨C.乙二胺D.乙胺E.醋酸2.下述各项,在水溶液中为两性物质的是( )A.HCl B.H2SO4C. NH3·H2O D.NH4Ac E.NaOH 3.在下列何种溶剂中,高氯酸、盐酸、醋酸、苯甲酸的强度都相同()A.纯水B.乙醇C.甲基异丁基酮D.浓硫酸E.液氨4.接受质子和给出质子的能力相差不多的溶剂,应是()A.弱酸性溶剂B.弱碱性溶剂C.非质子溶剂D.两性溶剂E.惰性溶剂5. 常见矿酸的区分性溶剂为()A.水B.甲醇C.乙醇D.冰醋酸E.乙胺(三)多选题1. 下述各物质,在水溶液中均为两性物质()A. HS-B. HPO42-C. (NH4)2CO3D. NH4A cE.PO43-2.影响溶剂拉平效应的因素有()A. 溶剂的酸碱度B. 介电常数C. 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D. 溶剂化作用E. 均化作用3.标定HClO4-HAc溶液可用基准物质()A. 邻苯二甲酸氢钾B. 碳酸钠C. 对二苯胍D.氢氧化钠E.甲醇4.水是下列哪些酸的拉平性溶剂()A.盐酸-硫酸B.硫酸-醋酸C.硝酸-高氯酸D.醋酸-盐酸E.高氯酸-硫酸5.冰醋酸是下列哪些酸的区分性溶剂()A.高氯酸-盐酸B.氢溴酸-硫酸C.盐酸-硝酸D.硫酸-高氯酸E.硝酸-氢溴酸(四)填空题1.在水以外的溶剂中进行滴定的方法称为,此法除较为特殊外具有一切滴定分析所具有的优点。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
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
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 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
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
所以ChP2010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三、习题与解答(一)最佳选择题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苯酚B.乙酰水杨酸C.水杨酸D.醋酸E.水杨酰水杨酸2.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A.二氟尼柳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吲哚美辛E.对乙酰氨基酚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剩余滴定法B.羧基的酸性C.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D.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E.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4.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A.pH =7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D.对甲基橙显中性E.对甲基红显中性5.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A.阿司匹林B.水杨酸C.中性或碱性杂质D.水杨酸和阿司匹林E.酸性杂质6.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7.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偏高B.偏低C.不确定D.无变化E.与所选指示剂有关8.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2,3-=甲基苯胺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HPLC B.TLC C.GC D.UV E.滴定法9.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10.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A.调节pH B.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C.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D.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E.扫尾剂的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1—12]A.对氨基酚B.游离水杨酸C.二聚体D.氯化物E.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11.阿司匹林12.对乙酰氨基酚[13—16]A.加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碱性B一萘酚反应,显红色B.溶于硫酸后,与重铬酸钾反应显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C.与硝酸反虚显黄色D.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E.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肼试液,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以下药物的鉴别反应是13.甲芬那酸14.酮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16.阿司匹林[17—19]A.高效液相色谱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薄层色谱法下列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为B.气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17.甲芬那酸中2,3-=甲基苯胺的检查18.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A的检查19.萘普生中有关物质的检查[20—22]A.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B.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阿司匹林21.吡罗昔康22.二氟尼柳肢囊(三)多项选择题23.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水杨酸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美洛昔康E.对乙酰氨基酚24.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反应摩尔比为1:l B.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C.以pH 7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D.以酚酞作为指示剂E.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25.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A.中和游离水杨酸B.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C.中和酸性杂质D.中和辅料中的酸E.水解酯键26.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A.二氟尼柳B.布洛芬C.阿司匹林D.甲芬那酸E.吡罗昔康(四)是非判断题27.水杨酸可在碱性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8.双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采用HPLC法( )29. ChP2010中,甲芬那酸的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用气相色谱法检查( )30.采用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其目的是消除空白溶剂中杂质有机酸的影响( )31.双氯芬酸钠的鉴别可以采用氯化物鉴别反应( )(五)简答题32.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情境一农产品酸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本情境应了解农产品中酸类物质的测定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根据所给出的产品的特征和检测的意义选择、设计合适的检测方法;正确的进行检测操作并如实的记录检测过程的现象和问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应达到相关标准规定要求。
通过该情况的学习逐步深入了解酸类物质测定的各种方法的原理。
工作任务一明确检测任务来源与意义项目1 熟悉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意义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参考书的查阅等手段,了解我国乳和乳制品酸度检测的基本情况。
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消耗较大量的乳和乳制品有哪些种类,对乳和乳制品酸度测定有哪些意义、曾经发生过的与该检测项目相关事件的案例等。
撰写一份关于乳和乳制品测定介绍的报告。
请特别关注对最新情况的收集。
(2000字)项目2 熟悉植物油的酸度测定意义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参考书的查阅等手段,了解我国植物油产品的种类;国家对植物油的等级评定标准;植物油酸度测定有哪些意义,曾经发生过的与该检测项目相关事件的案例。
依据上述内容撰写一份关于植物油酸度测定介绍的报告。
请特别关注对最新情况的收集。
(2000字)教师讲解、总结实训项目意义食品中酸的来源共有以下几个部分:原料带入,果蔬及其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如配制型饮料中加入的柠檬酸,各种添加剂带入,加工过程中人为加入。
生产中有意让原料产酸:因发酵而产生的,如酸奶中的乳酸。
食品中酸的种类:食品中的酸类物质包括有机酸、无机酸、酸式盐以及某些酸性有机化合物(如单宁、蛋白质分解产物等)。
这些酸有的是食品中本身固有的,如果蔬中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和乳酸等。
有的是外加的,如配制饮料中加入的柠檬酸;有的是因发酵而产生的,如酸奶中的乳酸。
食品中的酸类物质构成了食品的酸度,在食品生产过程通过酸度的控制和检测来保证食品的品质。
酸度的分析测定一、填空题:1.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总酸度、有效酸度(pH) 和挥发酸。
2.测定酸度的标准溶液是氢氧化钠;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酚酞3. 总酸度测定时,若样液颜色过深或有混浊,需用酸度计确定滴定终点。
酸度计使用前要预热30 分钟,新电极或很久没用的干燥电极必须先浸泡在蒸馏水或0.1molHCl 中至少24 小时以上。
pH计在不用时,其电极一般需置于氯化钾饱和溶液中进行保护;测食品中挥发酸时,加入磷酸的目的是使结合态的酸变为游离态的酸。
5.天然食品中所含的酸主要是有机酸;面包食品中酸度突然增高,往往预示食品发生变质。
二、判断:1.(×)总酸高的食品尝起来肯定酸。
2.(√)有效酸含量高的食品尝起来肯定酸。
3.(√)在测定总酸度时,实验所用的水必须进行除CO2处理。
三、选择题1. 测定pH值的指示电极为( B )。
(A) 标准氢电极 (B) 玻璃电极 (C) 甘汞电极 (D) 银-氯化银电极2.食品中所有的酸性成分的含量称为 B ,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是 D ,食品中呈游离状态的氢离子浓度,常用pH值表示称为 C 。
A.有机酸B.总酸度C.有效酸度D.挥发酸四、简答题1.总酸度,有效酸度,挥发酸的概念和常用测定方法?答:总酸度: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含量,用酸碱滴定测出。
有效酸度:样品中呈游离状态的H﹢的浓度,常用pH表示,用的pH计检测。
挥发酸:食品中易挥发的部分有机酸,用酸碱滴定测定。
五、综合题1.有一白酒酒样,欲测试其总酸、挥发酸、非挥发酸,请问应如何进行?请写出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2分)答:测白酒中酸的原理:白酒中总酸以中和法测定,挥发酸用水蒸气蒸馏馏出液以中和法滴定,总酸与挥发酸之差即为非挥发酸。
(1)总酸的测定:吸取50mL白酒于锥型瓶→加100mL水→加0.5%酚酞2d →用0.1mol/LNaOH滴定微红色。
总酸(以乙酸计g/100ml)=(c*V)*0.06*100*1/50(2)挥发酸100mL 白酒+100mL水蒸馏→接收100mL馏液→取25mL馏液→加2d酚酞→用0.1mol/LNaOH滴定微红色.挥发酸(以乙酸计g/100ml)=(c*V)*0.06*100*1/25(3)非挥发性酸(以乙酸计g/100ml)=总酸-挥发酸(以乳酸计)=总酸(以乳酸计-挥发酸(以乳酸计)。
第六章酸碱滴定萧生手打必属精品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答:H2O的共轭碱为OH-;;H2C2O4的共轭碱为HC2O4-;H2PO4-的共轭碱为HPO42-;HCO3-的共轭碱为CO32-;;C6H5OH的共轭碱为C6H5O-;C6H5NH3+的共轭碱为C6H5NH2;HS-的共轭碱为S2-;Fe(H2O)63+的共轭碱为Fe(H2O)5(OH)2+;R-NH2+CH2COOH的共轭碱为R-NHCH2COOH。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R—NHCH2COO-,COO-C O O-。
答:H2O的共轭酸为H+;NO3-的共轭酸为HNO3;HSO4-的共轭酸为H2SO4;S2的共轭酸为HS-;C6H5O-的共轭酸为C6H5OHC u(H2O)2(OH)2的共轭酸为Cu(H2O)3(OH)+;(CH2)6N4的共轭酸为(CH2)4N4H+;R—NHCH2COO-的共轭酸为R—NHCHCOOH,COO-C O O-的共轭酸为COO-C O O-H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2)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1)。
答:(1)MBE:[NH4+]+[NH3]=2c; [H2CO3]+[HCO3-]+[CO32-]=cCBE:[NH4+]+[H+]=[OH-]+[HCO3-]+2[CO32-]PBE:[H+]+2[H2CO3] +[HCO3-]=[NH3]+[OH-](2)MBE:[NH4+]+[NH3]=c; [H2CO3]+[HCO3-]+[CO32-]=cCBE:[NH4+]+[H+]=[OH-]+[HCO3-]+2[CO32-]PBE:[H+]+[H2CO3]=[NH3]+[OH-]+[CO32-]$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EB和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浓度为c(mol·L-1)。
单选题1、抗生素产品质量的常规检定不包括下列项目1/50A.鉴别检查鉴别检查B.无菌检查C.热原检查D.高压试验E.水分测定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抗生素产品质量的常规检定包括鉴别检查、异常毒性检查、无菌检查、热原检查、降压试验、酸碱度(pH值)、水分测定、溶解澄明度、效价测定及其他检查等。
2、不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有2/50A.盐酸四环素B.盐酸红霉素C.盐酸多烯环素D.盐酸金霉素E.盐酸美他环素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盐酸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关于抗生素的效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50A.抗生素效价是以它的生物活性来衡量其活性标准,因此以效价的高低作为抗生素质量的相对标准。
B.能完全抑制1ml肉汤培养液中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生长的最低含量作为链霉素的一个效价单位C.特定单位是以抗生素盐类纯净品的重量作为效价基准类似重量单位D.效价单位的标示方法是以抗生素的生物活性部分的重量作为效价单位,称为重量单位E.重量折算单位是以特定的纯抗生素某一重量为1单位而加以折算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类似重量单位是以抗生素盐类纯净品的重量作为效价基准4、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反应不包括4/50A.羟肟酸铁反应B.离子火焰反应C.还原碘的反应D.变色酸-硫酸显色反应E.类似肽键的双缩脲和茚三酮反应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反应不包括还原碘反应。
5、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需要检查的主要项目不包括5/50A.高分子杂质B.有关物质和异构体C.沸点和熔点D.结晶性E.有机溶剂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需要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高分子杂质、有关物质和异构体、吸光度、结晶性、有机溶剂。
6、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6/50A.阿米卡星B.硫酸庆大霉素C.妥布霉素D.盐酸诺氟沙星E.硫酸小诺米星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盐酸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
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方法不包括哪一项7/50A.呈色反应B.TCL法C.HPLC法D.还原碘反应E.IR法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方法包括呈色反应、硫酸盐反应、TLC法、HPLC法、IR法和UV法。
《食品分析》教案(第12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1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还原糖的概念和知识,还原糖的提取的分离技术,各类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方法;熟练地掌握直接滴定法和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和操作技能;能正确配制和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直接滴定法2、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难点:样品中糖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及测定方法的选取。
四、主要参考资料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五、教学过程1、学时分配:2学时2、辅导手段:辅导答疑3、教学办法:讲授4、板书设计: (见上页)5、教学内容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和分类1、定义碳水化合物统称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这一类物质中有许多氢与氧的比例和水一样,因此常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① 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各种食品的原料中(特别是植物性原料中)。
糖+蛋白质→糖蛋白糖+脂肪→糖脂② 作为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③ 在各种食品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一。
2、分类糖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有效碳水化合物——人体能消化利用的单糖、双糖、多糖中的淀粉。
•无效碳水化合物——多糖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的。
•这些无效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肠道蠕动。
碳水化合物 单糖 双糖 半乳糖 葡萄糖 多糖 果糖麦芽糖 碳水化合物 蔗糖 乳糖 淀粉纤维素 果胶 有效碳水化合物 无效碳水化合物二、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1、物理法相对密度法折光法旋光法2、化学法(1)还原糖法直接滴定法法(改良的兰—爱农法)高锰酸钾法萨氏法(2)碘量法(3)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酚—硫酸法蒽酮法半胱氨酸—咔唑法3、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GCHPLC4、酶法β—半乳糖脱氢酶测半乳糖、乳糖葡萄糖氧化酶测葡萄糖5、发酵法——测不可发酵糖6、重量法——测果胶、纤维素、膳食纤维素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一、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食品中可溶性糖类通常是指葡萄糖、果糖等游离单糖及蔗糖等低聚糖。
6.1 水的离解与溶液的pH 57第6章 酸碱质子理论与缓冲溶液最初,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只单纯地限于从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上来区分酸和碱。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多种酸碱理论。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离解理论,溶剂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以及软硬酸碱概念等。
中学化学关于酸碱概念的讨论都是基于离解理论,本章主要介绍水的离解与溶液的pH ,酸碱的质子理论及其基于在此理论上提出的缓冲溶液概念。
6.1 水的离解与溶液的pH6.1.1 水的离解平衡水的离解非常之小,通常认为是不离解的。
但是采用精确的实验方法可以测出,在25℃时,1L 水中有10-7 mol 分子发生离解,离解反应如下:H2OH + + OH -起始浓度/mol ·L -1 1000/18 0 0 平衡浓度/mol ·L -1 55.55-10-7 10-7 10-7)()()(})({})(}{)({2///2O H c OH c H c c O H c c OH c c H c K -+-+==c / (H+)·c /(OH -)=55.55K =10-7×10-7令55.55×K =K w ,则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10-14。
Kw =c / (H+)·c /(OH -)适用任何溶液,K w 的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
需指出,上述式子中的c /(A)为系统中物种A 的浓度c(A)与标准浓度c 的比值,即c /(A)=c(A)/c 。
由于c =1mol ·L -1,故c 和c /数值完全相同,只是量纲不同,c 量纲为mol ·L -1,c /量纲为1,或者说c /只是个数值。
以后关于其它平衡常数的表示将经常使用这类表示方法。
请注意c 与c /的异同。
6.1.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由上所述,可以把水溶液的酸碱性和H +、OH --浓度的关系归纳如下:在酸性溶液中,c /(H+)>10-7>c /(OH -);在中性溶液中,c /(H+)=10-7=c /(OH -);在碱性溶液中,c / (H+)<10-7<c /(OH -)。
一问答题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乙酰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苯甲酸和羟苯乙酯?2.根据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及化学结构,说明阿司匹林特殊杂质检查项目的制订依据与检查原理。
3.乙酰水杨酸及其片剂中的游离水杨酸是如何引入的?其检查原理如何?4.中国药典对乙酰水杨酸片含量测定为什么采用两步滴定法?第一步滴定的氢氧化钠量是否要精确度取?5.用中和法测定乙酰水杨酸片的含量,怎样防止乙酰水杨酸的水解?6.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含量时要进行同样条件下的空白实验,这是为什么?7.试述柱分配层析法检查阿司匹林片剂中游离水杨酸的方法和原理。
8.对氨基水杨酸中的主要特殊杂质是什么?试述检查这种杂质的方法和原理。
9.双相滴定法的原理是什么?10.设计水杨酸钠和氯贝丁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二选择题(一)最佳选择题1.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是因为(A)A.片剂中有其他酸性物质B.片剂中有其他碱性物质C.需用碱定量水解D.阿司匹林具有酸碱两性E.使滴定终点明显2.某药与碳酸钠共热,酸化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加乙醇和硫酸,共热,有香气产生,此药可能是(D)A.对氨基水杨酸B.对氨基苯甲酸C.苯甲酸钠D.乙酰水杨酸E.普鲁卡因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是180.16)的质量是(A)A.18.02mgB.180.2mgC.90.08mgD.45.04mgE.450.0mg4.用双相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为(E)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水杨酸D.苯甲酸E.苯甲酸钠5.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剂是(C)A.碘化钾B.碘化汞钾C.三氯化铁D.硫酸亚铁E.亚铁氢化钾6.取乙酰水杨酸1.5040g,准确加入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50.0ml,水浴上煮沸15分钟,放冷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0.25mol/L,F=1.004)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45.04mg乙酰水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