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42
《中级财务会计》各章总结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涵盖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操作。
以下将对中级财务会计的各章内容进行总结。
第一章:总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明确了财务会计是为了向外部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同时,阐述了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还讲解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这些概念和原则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在这一章中,学习了库存现金的管理制度,如现金的使用范围、库存现金限额等。
对于银行存款,掌握了银行结算方式,如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汇兑、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等。
还了解了银行存款的核对以及未达账项的处理方法。
此外,对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等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第三章:存货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存货的核算涉及到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的入账价值确定以及存货发出、清查和期末计价等方面。
同时,要注意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第四章: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这一章重点学习了固定资产的取得,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等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如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以及折旧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如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的区分与处理。
此外,还包括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清查等内容。
第十三章收入、费用和利润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对外销售商品500万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对方在15日内付款时,可以收取价款的金额为万元。
A、490B、492.5C、495D、5002、某工业企业本月出售商品取得收入20 000万元;出售固定资产变价收入25 000元;接受捐赠收入10 000元;提供工业劳务收入1 600元。
则本月营业收入为元。
A、60 000B、21 600C、20 000D、46 6003、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是。
A、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B、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C、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D、工业性劳务收入4、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等,应计入。
A、营业外支出B、应付职工薪酬C、管理费用D、公益金5、在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时,其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为。
A、向购买方发出商品时B、收到购买方预付款时C、所售商品生产完工时D、购买方收到商品时6、在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销售商品时,其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是。
A、向受托方发出商品时B、收到受托方开出的商品代销清单时C、收到受托方汇来的销售款项时D、向受托方支付手续费时7、工业企业对外销售生产用材料时,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将材料销售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并将其成本结转至销售成本B、将材料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并将其成本结转至其他业务成本C、将材料销售收入扣除其成本后计入营业外收入D、将材料销售收入扣除其成本后冲减管理费用8、对于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的劳务收入,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下列收入确认中正确的是。
A、按完成合同确认收入B、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C、按收款情况确认收入D、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确认收入9、下列项目中,不应记入“营业外收入”的账户是。
A、出售无形资产收益B、出租固定资产收益C、取得客户违反合同的罚款D、处置固定资产收益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其他业务收入的是。
收入费用与利润概述
其次,费用是企业为实现收入而发生的成本支出。
费用可以分为直接
费用和间接费用两类。
直接费用是与生产或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例如原
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和直接销售成本等。
间接费用是与企业整体经营
活动相关的成本,例如管理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费用的发
生对企业的利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合理控制费用,以实现良好
的利润水平。
最后,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利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
计算得出: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
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标准。
利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
生存能力。
高利润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具有竞争优势。
而低利润则
可能意味着企业面临着经营风险或者经营不善。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首先,企业应努力提高收入水平。
这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量、提升产品质量、
开拓新市场等方式实现。
其次,企业应合理控制费用。
这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管理费用、减少浪费等方面。
最后,企业还要关注利润水平的稳
定性和持续性。
这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合理规划资金运营,以确保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第十三章营业收入学习要点收入是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消失、或两者兼而有之的经济事项,它是形成企业利润的来源。
企业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营业收入按其性质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取得的收入。
营业收入按其经营业务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的确认应符合实现原则,即应满足三个条件:(1)营业收入的实现通常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债务的减少。
(2)营业收入是可以计量的。
(3)企业已尽了一切重大的应尽义务。
具体地讲,对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对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对长期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以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取得收入的确认,还需满足相关收入确认的条件。
在特殊商品交易中,如采用委托代销方式销售的,委托方必须在受托方将商品卖出并收到代销清单时,才能确认为收入。
如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的,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
确认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销售法,收款法和生产法。
在销售成立时,即在货品所有权转移给买方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的,为销售法。
在交付了货品或提供劳务后且收到货款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的,为收款法。
在生产中或完工时营业收入确认实现的,为生产法。
按完工进度比例确认提供劳务及长期建造合同营业收入实现的,为完工百分比法;在生产全部完成或劳务提供完毕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的,为完成合同法。
第一节营业收入的性质与分类一、营业收入的性质定义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以下简称《收入准则》)中的定义: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
营业收入可能引起资产的增加,也可引起企业原有债务的消失,或两者兼而有之。
营业收入具有如下的特点:(1)营业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如工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等。
第十三章收入第一节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2)熟悉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处理。
【例题1·单选题】20×7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
该大型设备成本为800万元。
假定该销售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
不考虑其他因素,假定期数为5,利率为6%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为4.2124。
甲公司20×7年1月1日应确认的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为()(四舍五入取整数)。
A.800万元 B.842万元 C.1000万元 D.1170万元【答案】B【解析】应确认的销售商品收入金额=200×4.2124=842万元。
【例题2·单选题】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大型商品一套,合同规定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900万元,分三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假定在现销方式下,该商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81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7年应确认的销售收入为()万元。
(2007年考题)A.270 B.300 C.810 D.900【答案】C【例题3·单选题】在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发出商品时,委托方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时点为( )。
A.委托方发出商品时B.受托方销售商品时C.委托方收到受托方开具的代销清单时D.受托方收到受托代销商品的销售货款时【答案】C【解析】委托方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具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例题4·单选题】某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每件220元,若客户购买100件(含100件)以上,每件可得到20元的商业折扣。
某客户2008年12月10日购买该企业产品100件,按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
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