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连墙件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外脚手架连墙杆做法的明确关于外墙脚手架连墙杆的施工做法需要请教您,以下做法一是我司建议采用的外墙脚手架连墙杆的施工做法,麻烦您帮我们确认该做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万科要求,具体容详见下文所述:做法一:一、连墙件设置:连墙件采用预埋22号圆钢(预埋端)与水平向钢管(双扣件连接)组合,按结构楼层每层设置,下段脚手架水平间距3跨(18层以下),上段脚手架水平间距2跨。
该外架连墙件具体施工做法详见附件所示二、对该做法的连墙件进行受力计算(1)18层以下连墙件每3跨设置一道,间距4.5米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Nl = Nlw + No其中 N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Nlw = 1.4 × wk × Awwk ——风荷载标准值,wk = 0.329kN/m2;Aw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 = 2.8×4.5 = 12.600m2;No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o = 5.000经计算得到 Nlw = 5.8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l = 10.8kN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f = A[f]其中——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i=130.00/1.58的结果查表得到=0.71;A = 4.89cm2;[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 Nf = 71.152kNNf>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连墙件采用钢筋(预埋端)及钢管(双扣件连接)组合。
双扣件抗滑力12KN大于10.8KN,满足要求。
φ22钢筋抗拉强度:205×11×11×3.14=77.88KKN,大于10.8kN,满足要求!焊缝验算: Qa≤Lw hefwtLw—焊缝长度,Lw=100mmhe—焊缝计算厚度,he=0.75s(s取3mm)fwt—焊结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MPaLwhefwt= 2×100×0.75×3×170= 76.5KN≥10.8KN,满足要求。
óбσδφσφ4.1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计算(1)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Б=M/W≤M=1.2M GK+1.4∑M QK=1.2×[1.2×(0.3+0.11)×12/8]+1.4×[(2×1.2×12)/8]=0.4938.K·M=97.2≤f=205N/mm2查表W=5.08cm3 Б=M/W=493800/5.08×103=92.7≤f=205N/mm2 (2)横向水平杆的挠度V≤[V]V=5q l4/384E2=5×2.892×1012/384×2.06×105=1.5mmV=1.5mm<L/150=6.7mm(3)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Б=M/W≤fM=1.2M GK+1.4∑M QK=0.395K·M查表W=5.08cm3 Б=M/W=395000/5.08×103=77.76≤f=205N/mm2 (4)横向水平杆的挠度V≤[V]V=FL3/48EZ=1.16×103×1.728×109/48×2.06×105×1.22×105=1.66mm<L/150=8mm(5)扣件抗滑承载力R=(2+0.3+0.11)×1.44/2=1.735KN<[R]=8KN4.2立杆计算N/ΦA+M W/W≤LN=1.2(NG1可+ NG2款)+0.85×1.4∑N QR=1.2[0.1291×30+(1.2×0.11+1.44×0.3)]+0.85×1.4×2×1.44 ×0.5=5.32+1.71=7.03KNλ=L0/i=1.92 查表得Φ=0.195查表i=1.58cm L0=kμh=1.155×1.75×1.5=303.2 cm查表得A=4.89 cm2M W=0.85×1.4 M WK=0.88×1.4 M K L a h2/10=0.135KN·MM K=0.7μZμS W V=0.7×1.11×1.2×0.45=0.42N/ΦA+M W/W=100.3N<f=205N4.3连墙件计算N L= N LW+N0N LW=1.4×0.42×(1.2×1.5×9)=9.53KNN0按规范取值 N0=5KNN L= N LW+ N0=9.53+5=14.53 KN连墙件截面 A= N L/ f=70.9应采用φ10(A=78.5)以上钢筋为连墙件4.4立杆地基承载力P≤f g P=N/A一. 脚手架设计计算的原则:1.架高≥20.00m,且相应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没有给出不必计算的构架尺寸规定。
1.施工条件:外挑脚手架立杆横距b=1200㎜,立杆纵距I=1500㎜,内立杆距建筑物外墙皮200㎜,步距h= 1500㎜,脚手架在施工层满铺,脚手架搭设高度为:脚手架搭设层数为两层,高度为7200㎜,防护栏杆高1200㎜,脚手架搭设总高为8400㎜。
在梁板砼浇筑时,在梁板上予留Φ12钢筋吊环,吊环间距1500㎜,距外墙1700㎜,脚手架搭设附图所示:2.计算:计算受力图如下图所示:2.1钢管抗弯强度验算:参见《施工手册》第1册P489表5-33中4M=ab·N/LN=1.2(N G1K + N G2K )+0.85×1.4ΕN QK式中:N—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 G1K——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 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ΕN 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的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N G1K =(8.4+0.7×6+1.5×6)×0.0384=0.83KN扣件自重值:8×13.2×0.001=0.1KN脚手板自重:0.35×1.5×1.2/2=0.32KNN G2K =0.1+0.32 =0.42KNΕN QK =3×1.5×1.2/2=2.7KNN=1.2×(0.83+0.42)+0.85×1.4×2.7=4.7KNM=1.2×0.2×4.7/1.4=0.8057KN·mб=M/W W—Φ48钢管截面模量查表得W=5.08㎝³б=M/W=805.7×10³/5080=158.6N/㎜²<205N/㎜²所以符合要求2.2 支座反力R A V=aN/l=1.2×4.7/1.4=4.03KNR B= l²+h²(1+b/l)N/h= 1.4²+3.6²(1+0.2/1.4)×4.7/3.6=5.76KNR AH=(1+b/L)N/h=(1+0.2/1.4)×4.7/2=2.69KN因为脚手架支座均放在C40砼上,所以4000×4.89=19560KN以上数值均远远小于C40砼抗压强度,符合要求。
脚手架计算书案例脚手架计算书案例提要:搭设高度H=米(取最大高度,22排),步距h=米,立杆纵距la=米,立杆横距lb=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于脚手架计算书案例1、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2、脚手架的计算参数搭设高度H=米(取最大高度,22排),步距h=米,立杆纵距la=米,立杆横距lb=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7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1。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103mm3,回转半径i=,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m2,计算时忽略雪荷载等。
3、荷载标准值(1)结构自重标准值:gk1=/m(双排脚手架)(2)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gk2=/m2(可按实际取值)(3)施工均布活荷载:qk=3kN/m2(4)风荷载标准值:ωk=μz?μs?ω0式中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并用插入法得米为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全封闭式为ω0——基本风压值,为/m2则ωk=×××=/m2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脚手架搭设剖面图如下:(1)横向水平杆计算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每纵距脚手片自重NG2k=gk2×la×lb=××=每纵距施工荷载NQk=qk×la×lb=3××=mGk=kN?mmQk=kN?mm=+=×+×=?m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v]=lb/150=1100/150=v (2)纵向水平杆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脚手片自重均布荷载G2k=gk2×lb/3=×/3=/m施工均布荷载Qk=qk×lb/3=3×/3=/mq=+=/mmGkmax=×la2=×××=?mmQkmax=×la2=×××=?mm=+=×+×=?m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联梁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某某大厦工程;属于框架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00m;标准层层高:0.00m ;总建筑面积:0.00平方米;总工期:0天;施工单位:某某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堪查单位地质勘查,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章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李某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1. 脚手架参数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5.0米,立杆采用单立杆;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1.50米,立杆与墙中距离为1.05米,立杆的步距为1.80米;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15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 X 3.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连墙件布置取两步两跨,竖向间距 3.60米,水平间距3.00米,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单扣件连接;2. 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荷载(kN/m2):2.000 ;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层;3. 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河北省唐山市,查荷载规范基本风压为0.400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电为0.740,风荷载体型系数由为0.645 ;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4. 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荷载标准值(kN/m2):0.1248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2):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自重标准值(kN/m2):0.005 ;脚手板铺设层数:6层;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5. 水平悬挑支撑梁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a号槽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5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2.30米。
落地式脚手架计算1、荷载计算:取钢管38.4N,扣件15N/个,脚手板350N/㎡,按20搭设高度计算(搭设12步),按装修施工时两步架同时作业,施工荷载2KN/㎡,恒载分项系数1.2,活载取1.4,取纵向1.5M 为一个计算单元。
(1)一步架(1.8M)脚手架荷载标准值:立杆:1.8*38.4=69.12N水平杆:1.5*38.4*2=115.2N扣件:15*4=60N木脚手板:1.5*1*350=525N安全网:1.8*1.5*3=8.1N剪刀撑等:100N合计:877.42N(2)一步施工荷载标准值:5*1*2000*2=6000N(3)每根立杆所承受的荷载(搭设12步架)P=1/2(877.42*12*1.2)+6000*1.4=14.72KN2、水平杆计算(按三步边梁):脚手板:350N施工荷载:2000N挠度计算: q1=350+2000=2350N/m弯距计算:q=0.5*(350*1.2+2000*1.4)*1.5=2415N/m(1)抗弯强度计算:M=0.175qL2=0.175*2.415*1.52=0.85KN/mΣ=M/W=0.85*106/5080=167N/㎜2∠f=205N/㎜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γ=1.146q1L3/100EI=1.146*2.35*103*1500*103/100*206*103*1.219*105=4.04*109/2.51*1012=1.61*10-3㎜∠[γ]=1500/150=10㎜满足要求。
(3)扣件抗滑移计算:R=2.15q=5.19KN∠[R]=8.5KN(4)立杆计算:按不组合风载形式计算:风载由附墙边件承受。
N/ØA≤fcN=14.72KNL1=1.85*1.8=3.33Mλ= L1/I=3330/15.8=211查表:Ø=0.163 A=48.9㎜2得:14.72*103/0.163*48.9=184N/㎜2∠fc=205 N/㎜2 满足要求。
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设施,它为工人提供了安全的作业平台和便捷的工作通道。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计算。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脚手架计算方法。
一、落地式脚手架计算落地式脚手架是直接从地面开始搭建的一种常见类型。
在计算其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1、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是脚手架的主要支撑构件,其稳定性计算至关重要。
我们要计算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包括结构自重、施工荷载等。
然后,根据立杆的截面特性和材料强度,判断其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计算公式为:N = 12NG1k +14∑NQk (N 为立杆轴向压力设计值,NG1k 为恒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Qk 为活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同时,还要根据立杆的计算长度 l0 和截面回转半径 i 等参数,计算出立杆的稳定性系数φ,通过比较轴向压力 N 与稳定承载力fφA(f 为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A 为立杆的截面面积)来判断立杆的稳定性。
2、连墙件计算连墙件是将脚手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的构件,它能够有效抵抗脚手架的水平荷载。
需要计算连墙件的抗滑移承载力、抗拉承载力和稳定性。
连墙件的抗滑移承载力计算要考虑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处的扣件抗滑移力;抗拉承载力则根据连墙件所受的拉力进行计算;稳定性计算与立杆类似。
3、地基承载力计算落地式脚手架的地基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力,以防止不均匀沉降和坍塌。
计算时要考虑地基土的类型、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等因素。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脚手架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即p ≤ fg(p 为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fg 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二、悬挑式脚手架计算悬挑式脚手架是通过悬挑钢梁将脚手架支撑在建筑物上的一种形式。
1、悬挑钢梁计算要计算悬挑钢梁的强度、稳定性和挠度。
强度计算要考虑钢梁所承受的弯矩和剪力;稳定性计算要考虑钢梁的受压翼缘自由长度和侧向支撑情况;挠度计算则要确保钢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脚手架计算公式引言: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辅助工具,用于支撑和搭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结构。
在计算脚手架的承重能力、稳定性等方面,需要使用一些计算公式。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脚手架计算公式。
一、脚手架基本概念脚手架是用于支撑和搭建建筑施工中的临时结构,主要包括立杆、水平杆、斜撑、连墙件等组成。
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脚手架的承重能力、稳定性、使用环境等。
二、脚手架计算公式1. 脚手架的直立杆垂直承载能力计算公式:P = (σ× A) / F其中,P表示直立杆的垂直承载能力,σ表示计算截面的材料强度,A表示截面面积,F表示安全系数。
2. 脚手架水平杆承载能力计算公式:P = (σ× A) / F其中,P表示水平杆的承载能力,σ表示计算截面的材料强度,A表示截面面积,F表示安全系数。
3. 脚手架斜撑承载能力计算公式:P = (σ× A) / F其中,P表示斜撑的承载能力,σ表示计算截面的材料强度,A表示截面面积,F表示安全系数。
4. 脚手架连墙件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P = (σ× A) / F其中,P表示连墙件的承载能力,σ表示计算截面的材料强度,A表示截面面积,F表示安全系数。
在以上计算公式中,安全系数F的取值一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建议取1.5左右,以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性。
三、脚手架计算公式的应用脚手架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施工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以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性。
在使用脚手架计算公式前,需要先确定脚手架的使用条件,如脚手架的高度、跨度、材料强度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选择合适的脚手架材料和尺寸,并计算脚手架各部件的承载能力。
这样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可靠的脚手架设计方案,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脚手架时,除了计算公式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脚手架的安全检测、维护保养等。
脚手架计算书一、永久荷载1、基本物架杆配件自重:每平米竖向架面的平均自重g k1=1/ah[(2h+a+b)g1+g3(a+2h)/6+4g1]=1/(1.3*1.5)[(2*1.5+1.3+.13)*38.4+(1.3+1.5*2)/6*18.4+4*13.2]=144.12N/m22、整体作用杆件自重:剪刀撑每隔六跨度一道,计算单元按两道算:1)、剪刀撑:G1=2*8.5*38.4=652.8N2)、连墙件:水平向按4米,竖向按4.2米,计算单元按6个计算。
G2=[(2*1.2+2*2)*38.4+4*13.2]*6=1791.36N 3)、全架性安全网:立网:G3=6*6*0.002=0.072N平网:G4=1*3*6*0.002=0.036N4)、整体作用杆件与基本物架连接时,所用的直角扣件与旋转扣件数量:a、剪刀撑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所用旋转扣件为5*2=10个: G5=10*14.6=146Nb、整体作用杆件每平米坚向架面的平均自重荷载g k2=∑(1/si)[li(gi+g3/5)+ng K2]=1/(6*7.2)[652.8+179.36+0.072+0.036+146]=60.09N/m2二、可变荷载和作业层荷载1、作业层面上的施工荷载,考虑脚手架主要起围护作用,取为2KN/m22、作业层架面材料荷载脚步手板及非基本构架杆件的支承杆荷载脚手板用220*48*4000 自重为300N/块q K2=g Ka/a1b1+g Kb/s b=300/(0.22*4)+(2*1.3*38.4)/(4*0.8)=372.1N/m2=0.37KN/m23、作业层防护设施材料荷载挡脚板用220*48*4000的松木板,作业层按一层考虑。
g K3=∑q Ki/Li=300/4=75N/m一、风荷载及其计算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式:wk=0.7μs*μz*w0查得:大庆市w0=0.30KN/m2风压高度糸数为μz/=1.36风荷载体型变化糸数μs=1.3ψψ=挡风面积/迎风面积取ψ=0.089 μs=0.12 wk=0.7*0.12*1.36*0.3=0.034KN/m2承载能力计算一、小横杆1、强度:M=ql2/8[1+(a1/lb)2]=(4.3*0.82/8)*[1-(0.3/0.8)2]=0.30KN·m=0.36*106N·mm W=π/32D*(D4-d4)=3.14/(32*48)*(484-412)=5.075*103正应力σ=M/W=(0.36*106)/(5.075*103)=59.1N/mm259.1N/mm2<205N/mm2符合要求2、挠度:因q K=(q K2+2)*1.5=3.56KN/m 查资料E=206*103N/mm2I=π/64*(D4-d4)=3.14/64*(484-414)=1.21*105mm2所以:y=q k al3/48EI*(6a2/l2+6a3/l3-1)=(3.56*300*8003)/(4.8*206*103*1.21*105)*[6*(0.3/0.8)2+6*(0.3/0.8 )3-1]=0.073mm<[μ]=l/150=5.3mm<10mm二、纵向水平杆:由于作业面荷载主要通过主节点传给立杆,所以纵向水平杆的强度和挠度不需要验算。
脚手架连墙件计算书本工程采用双排单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为48×3.5mm ;密目网规格:2300目/100cm 2 ,每目空隙面积为1.3mm 2。
脚手架立于基槽回填土上,下设50×300×4000木垫板。
立杆横距为1.05米,立杆纵距为1.5米,水平杆步距为 1.8米,水平横杆间距为0.75米,内立杆距墙0.3米;连墙件为两步三跨设置,连墙件采用48×3.5mm 钢管,用双直角扣件分别与脚手架和框架柱或预埋件连接。
搭设高度为20m 。
外侧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在二层满铺脚手板进行防护。
基本风压为0.45KN/m 2。
施工荷载Q k =3KN/m 2。
木脚手板自重标准值Q p1=0.35 KN/m 2,栏木、挡脚板自重标准值Q p2=0.14 KN/m 。
连墙件验算1.抗滑验算每个连墙件覆盖的脚手架面积:w A =a l h 32•=2×1.8×3×1.5=16.2 m 2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lw N =1.4w k A w =1.4×0.48×16.2=10.89KN查规范得:o N =5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l N =lw N +o N =10.89+5=15.89KN抗滑验算:查规范得:每个直角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C R =8 KN由于采用双扣件设置故:l N =15.89 KN<2C R =2×8=16 KN满足要求2.稳定性验算:由于连墙件用直角扣件分别连与脚手架和框架柱上的附加钢管上,因此:o l =0.6+0.3+1.05=1.95m查规范得回转半径i =1.58 cm长细比验算:λ=il o =58.11095.12⨯=123<[λ]=15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满足要求查规范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ϕ=0.434钢管截面积A=4.89 cm 2连墙件稳定性验算:A N l ϕ=231089.4434.01089.15⨯⨯⨯=74.87N/mm 2<205 N/mm 2 满足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为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
钢管脚手架连墙件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算:N l = N lw + N0风荷载标准值 W k = 0.237 kN/m2;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 w = 24.3 m2;按《规范》5.4.1条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 N0= 5.000 kN;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按照下式计算:N lw = 1.4×W k×A w = 8.073 kN;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 N l = N lw + N0= 13.073 kN;连墙件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N f = φ·A·[f]其中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i = 250/15.8的结果查表得到φ=0.958,l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又: A = 4.89 cm2;[f]=205 N/mm2;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N f = 0.958×4.89×10-4×205×103 = 96.035 kN;N l = 13.073 < N f = 96.035,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
由以上计算得到 N l = 13.073小于双扣件的抗滑力 16 kN,满足要求!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 ≤ f 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g = f gk×k c = 120 kPa;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gk= 120 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 c = 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 = N/A =53.176 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 = 10.635 kN;基础底面面积:A = 0.2 m2。
p=53.176 ≤ f g=120 kPa 。
室外满堂脚手架验算一、横杆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计算参数:步距h=1.8m立杆纵距L a=1.8m立杆横距L b=1.2m搭设高度H=20m钢管(48*3.5)质量=3.84kg/m (重量37.67N/m)钢材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钢材弹性模量E=2.06X105N/mm2钢材的截面积A=4.89cm2钢材的惯性距I=12.19cm4截面模量W=5.08cm3回转半径i=1.58cm作业层数n=1连墙件横距L W=3m到9m连墙件竖距H W=4m脚手架覆盖面积a=b=网架自重(每平方米)g w=840.18N/m2一、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1、纵向、横向抗弯强度计算σ=M/W≦fM:最大弯距设计值 M=1.2 M GK +1.4M QK各跨内力与简化后的中间跨相同。
网架自重直接作用在杆件上,只g =37.67*1.1+350*1.2+840*1.2=1470N/m(标准值)其中,1.1是不考虑扣件后的扩大系数活荷载包括脚手架施工、网架施工是所引得荷载,取其中较大值。
由于活荷载有可能不同时作用在杆件上,并不是活荷与恒荷同时作用时弯距值最大,要对荷载进行组合,故其组合共有五种形式分别作用在各跨间。
q=3000*1.8=5400N/m查建筑施工手册,同时荷载满跨布置支座处荷载最大,组合后得:M GK=0.100*1470*1=147N.mM QK=0.100*5400*1=540N.mM=1.2 MGK +1.4MQK=1.2*147+1.4*540=932.4N.mσ=M/W=932.4*1000/5.08*1000=183N/mm2≦205N/mm2故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2、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计算:ν≦[ν]ν:挠度[ν]:允许挠度(1/150或10mm)注:l为计算跨度查建筑施工手册得:ν=0.677*gl4/100EI+0.99*ql4/100EI=(0.677*1470+0.99*540)/100*2.06*1011*12.19*10-8=0.00388m=3.88mm≦[ν]=6.66mm故杆件挠度满足要求。
外墙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脚手架是搭建在建筑物外部用于支持工人在高处作业的临时结构。
在进行外墙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尺寸计算、支撑杆计算、连接件计算、材料计算以及人工工时计算。
下面是关于每个方面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参考内容。
1. 尺寸计算:脚手架的尺寸计算通常需要考虑高度、长度和宽度。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工作需要,可以决定脚手架的高度;长度和宽度则根据外墙面积和工作需要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脚手架高度计算公式:高度 = (楼层数 + 1) × 3m- 脚手架长度计算公式:长度 = 外墙长度 + 2 ×(搭设高度的一半)- 脚手架宽度计算公式:宽度 = 外墙长度 + 2 ×(搭设高度的一半)2. 支撑杆计算:支撑杆是脚手架的主要承重部分,需要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支撑杆数量计算公式:数量 = 高度 ÷(跨度 × 2)3. 连接件计算:连接件是将脚手架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关键部件,需要根据脚手架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连接件数量计算公式:数量 = (长度 ÷ 1.5) + (宽度 ÷ 1.5) - 24. 材料计算:在脚手架的材料计算中,需要考虑钢管、扣件、木材等材料的使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钢管使用量计算公式:使用量 = 支撑杆数量 ×(脚手架高度 + 搭设高度的一半) ×2- 扣件使用量计算公式:使用量 = 支撑杆数量 × 2- 木材使用量计算公式:使用量 = (脚手架长度 + 2 ×(搭设高度的一半) + 脚手架宽度) × 25. 人工工时计算:脚手架的搭建需要考虑人工工时的计算,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人工工时计算公式:工时 = (脚手架高度 + 搭设高度的一半) ×支撑杆数量 × 2以上是外墙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一些相关公式和参考内容。
脚手架搭设计算书1脚手架参数(1)搭设高度H=19米,步距h=1.8米,立杆纵距la=1.5米,立杆横距lb=1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木板,按同时铺设2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2,内排架距离边坡距离为1.5m。
(2)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mm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3)结构自重标准值:钢管自重q=0.038 N/m2;木脚手片标自重:g=0.20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qk=0.4kN/m2。
由于本地区风荷载g2<0.35kN/m2,所以不考虑风荷载。
2脚手架计算2.1小横杆计算(1)荷载值计算按简支梁计算:每纵距脚手片自重N1=g×la×lb/(2+1)=0.2×1.5×1/(2+1)=0.1kN每纵距施工荷载N2=qk×la×lb/(2+1)=0.2kN荷载计算值N=1.2N1+1.4N2=0.4KN(2)强度计算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按最最不利分布荷载计算,最大弯矩计算公式:M=1/8ql2M1=1/8×0.038×1.8×1.8=0.016KN.m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3Nl所以M2=1/3×1.8×0.4=0.24KN.mMmax= M1+ M2=0.26KN.mσ=Mmax/W=52N/mm2<f=205N/mm2所以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v=5ql4/384EIV1=5000×0.038×20004÷(384×2.06×105×121900)=0.31mm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V=Nl(3l2-4l2/9)/72EI V2=0.96×1000×2000(3×2000×2000-4×2000×2000÷9)÷(72×2.06×105×121900)=10.9mmVmax= V1+ V2=10.86mm[v]=lb/150=2000/150=13.3mmv<[v]小横杆挠度满足要求。
悬挑式脚手架计算书-脚手架计算实例悬挑式脚手架计算书脚手架计算实例在建筑施工中,悬挑式脚手架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临时结构,用于为施工人员提供作业平台和保障施工安全。
为了确保悬挑式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设计。
下面将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展示悬挑式脚手架的计算过程。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建筑,总高度为_____米,采用悬挑式脚手架进行外墙施工。
悬挑脚手架从_____层开始设置,每隔_____层悬挑一次,悬挑高度为_____米。
二、脚手架参数1、脚手架搭设参数立杆横距:_____米立杆纵距:_____米步距:_____米内立杆距建筑物距离:_____米2、脚手架材料参数钢管类型:_____钢管规格:_____脚手板类型:_____安全网类型:_____三、荷载计算1、恒载标准值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_____kN/m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_____kN/m²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_____kN/m安全网自重标准值:_____kN/m²2、活载标准值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_____kN/m²同时施工层数:_____层3、风荷载标准值基本风压:_____kN/m²风压高度变化系数:_____风荷载体型系数:_____四、纵向水平杆计算1、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 = 01ql²其中,q 为均布荷载设计值,l 为跨度。
经过计算,最大弯矩为_____kN·m,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vmax = 0677ql⁴/100EI其中,E 为钢材的弹性模量,I 为纵向水平杆的截面惯性矩。
经过计算,最大挠度为_____mm,挠度满足要求。
五、横向水平杆计算1、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 = ql²/8其中,q 为均布荷载设计值,l 为跨度。
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 = Nlw + No
其中 N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lw = 1.4 × wk × Aw
wk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k = 0.388kN/m2;
Aw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 = 3.60×3.00 = 10.800m2;
No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o = 5.000
经计算得到 Nlw = 5.868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l = 10.868kN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f = A[f]
其中——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i=25.00/1.58的结果查表得到=0.96;
A = 4.89cm2;[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 Nf = 96.246kN
Nf>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扣件与墙体连接。
经过计算得到 Nl = 10.868kN大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不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
防电避雷措施
避雷针用Ø12的镀锌圆钢筋制作,设在建筑脚手架的立柱上,
高度为超出脚手架2m,最好与钢管作绝缘处理,并将所有最上层的避雷针全部接通,形成避雷网络,避雷针保护范围按60。
计算。
接地线用不小于25mm2的多股双色软线引下,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接地装置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电阻是否符合,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在施工期间遇有雷雨时,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离开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