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929.50 KB
- 文档页数:105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主要用途、注意事项及洗涤方法、洗液配制、干燥、保管方法一、常用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一览表二、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1.洁净剂及其使用范围最常用的洁净剂有肥皂、合成洗涤剂(如洗衣粉)、洗液(清洁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合成洗涤剂等一般用于可以用毛刷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瓶、烧杯、试剂瓶等非计量及非光学要求的玻璃仪器。
肥皂、合成洗涤剂也可用于滴定管、移液管、量瓶等计量玻璃仪器的洗涤,但不能用毛刷刷洗。
洗液多用于不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凯氏烧瓶等特殊要求与形状的玻璃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玻璃仪器和毛刷刷不下的污垢。
新购置的玻璃器皿表面常附着有游离的碱性物质,可先用去垢剂(0.5%水溶液)或肥皂水洗刷,再用自来水洗净。
然后浸泡1%~2%盐酸溶液中过夜(不少于4h),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最后再用蒸馏水漂洗2~3次,置于100~130℃烘箱内烘干或倒置晾干备用。
2.一般玻璃器皿洗涤(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先将器皿中的残渣清除去,用自来水冲洗至无污物,如有油脂,先用吸水纸将其擦去,然后置于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0~15min,再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反复刷洗,用自来水充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漂洗2~3次。
热的肥皂水去污能力更强,可有效地洗去器皿上的油污。
洗衣粉与去污粉较难冲洗干净而常在器壁上附有一层微小粒子,故要用水多次冲洗,或用稀盐酸摇洗一次,再用水冲洗,最后置于烘箱(或微波炉)中烘干或倒置在清洁处晾干备用。
凡洗净的玻璃器皿,其壁上不沾有水珠,否则表示尚未洗净,应按上述方法重新洗涤。
3.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量筒等的洗涤移液管每次使用后须及时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于冷水中,特别是吸取粘滞性较大的液体(全血、血浆、血清等)后应立即用流水充分冲洗,以免物质干涸和堵塞移液管。
通常使用过的移液管经自来水冲洗后,可浸泡于0.5%去垢剂溶液中或铬酸洗液中过夜(不少于4h),然后分别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和蒸馏水漂洗,晾干备用。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1.引言玻璃仪器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避免实验物质之间的相互干扰,必须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和正确的操作。
本实验将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
2.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2.1洗涤溶液的配制首先,将洗涤溶液配制好。
通常使用的洗涤溶液是10%的盐酸溶液,可以通过将10mL的盐酸与90mL的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如果仪器表面沾有固体残余物,可以使用2%的NaOH溶液进行清洗。
2.2洗涤方法2.2.1对于较大的玻璃仪器,如烧杯、漏斗等,可将其浸泡在10%的盐酸溶液中,静置片刻后用刷子轻轻刷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2.2对于较小的玻璃仪器,如试管、容量瓶等,可以将其放入漏斗中,用洗涤溶液冲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2.3在洗涤过程中,要注意轻轻洗刷,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仪器破损。
3.常见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3.1烧杯烧杯用于容纳和加热液体,操作时要保持烧杯干燥和清洁。
在使用烧杯前,需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当加热液体时,要避免将火焰直接接触到烧杯的底部,以免烧坏烧杯。
试管用于容纳小量的液体或进行试验操作。
使用前需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避免试管内存在杂质。
在进行试管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倾斜,避免液体沸腾引起试管爆破。
3.3容量瓶容量瓶用于配制和稀释溶液。
在使用容量瓶前,需要冲洗干净,尤其是颈部。
在倒液体时,要将容量瓶倾斜,然后用滴定管加入液体,直到液面接触容量瓶颈部,再用滴定管滴入所需体积的液体。
3.4漏斗漏斗用于过滤液体。
在使用漏斗前,需要冲洗干净并擦干。
将漏斗放在支架上,用滤纸或滤膜覆盖漏斗,并将液体缓慢倒入漏斗中。
倒液体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溢出。
4.注意事项4.1使用玻璃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破损。
4.2加热玻璃仪器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火焰或高温的表面,以免导致破裂。
4.3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干燥玻璃仪器,以便下次使用。
中学化学的所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中学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场所,其中使用的实验仪器包括各种玻璃仪器、电子仪器和分析仪器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玻璃仪器1.烧杯:用于容量较大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反应,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疲劳加热和猛烈对流。
2.锥形瓶:用于固体与溶液的混合,以及过滤、蒸馏等操作,注意事项包括避免烧杯容积过大导致溢出,以及保持容器的干净和无油污。
3.烧瓶:用于持久加热或浓缩液体,使用时要小心不要烧干,避免破裂。
同时,使用时应保持烧瓶口处清洁。
4.平底烧瓶:用于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反应等操作,使用时要避免烧干,同时注意加热平均和适当搅拌。
5.洗瓶:用于清洗实验仪器,使用时要注意是否清洁彻底,并在使用前检查洗瓶是否完好,避免瓶口不密封。
二、电子仪器1.电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物质,使用时需保持平衡,使用前应将天平调零。
2.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使用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灵敏度和量程,并避免温度计损坏或破碎。
3.电动搅拌器:用于搅拌液体,使用时应选择适当的搅拌速度,避免溅出或破坏搅拌器。
三、分析仪器1.离心机:用于离心分离样本和沉淀,使用时需注意容量和转速要求,以及平衡样本管的安装。
2.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使用时需选择适当的波长和参比试剂,保持样品室的清洁和干燥。
3.气相色谱仪:用于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的化合物,使用时需注意进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污染和交叉干扰。
在使用实验仪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安全:戴好实验室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实验眼镜、手套和实验室服等。
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和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危险。
2.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避免误操作和仪器损坏。
3.保持仪器干净:使用后及时清洁仪器,避免残留物质对下一次实验的影响。
同时,注意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第二章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2.1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干燥2.1.1 定量分析实验常用器皿介绍名称规格表示方法一般用途及性能使用注意事项烧杯1.玻璃品质:硬质或软质。
2.容积(mL)。
反应容器, 可以容纳较大量的反应物。
1.硬质烧杯可以加热至高温,但软质烧杯要注意勿使温度变化过于剧烈。
2.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不应直接加热。
烧瓶1.玻璃品质:圆底和平底。
2.容积(mL)。
反应容器, 在需要长时间加热时用。
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 不能直接用火加热, 应避免骤热骤冷。
锥形瓶1.玻璃品质:硬质或软质。
2.容积(mL)。
反应容器, 摇荡方便, 口径较小, 因而能减少反应物的蒸发损失。
同烧杯。
称量瓶1.玻璃品质。
2.上口有磨口塞。
3.分高形和扁形两种。
1.精确称量试样和基准物。
2.质量小,可直接在天平上称量。
称量瓶盖要密合。
移液管1.玻璃品质。
2.在一定温度时以刻度的容积(mL)表示。
吸取一定量准确体积的液体时用。
1.不能加热或烘干。
2.将吸取的液体放出时,管尖端剩余的液体不得吹出,如刻有“吹”字的要把剩余部分吹出。
容量瓶1.玻璃品质。
2.规格:一定温度下的容积(mL)。
例20℃。
配制标准溶液。
1.不能盛热溶液或加热或烘烤。
2.磨口塞必须密合并且要避免打碎,遗失和互相搞混。
碱式酸式滴定管1.玻璃品质。
2.所容的最大容积(mL)表示。
3.分酸式(玻璃活塞)或碱式(橡皮管)酸式有无色和棕色两种。
1.滴定时用。
2.用以取得准确体积的液体时用。
1.小心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避免打碎,遗失或相互搞混。
2.用滴定管时要洗洁净,液体下流时,管壁不得有水珠悬挂,滴定管的活塞下部也要充满液体,全管不得留有气泡。
表面皿1.玻璃品质。
2.口径(cm)表示。
(如直径9cm)。
1.用作烧杯等容器的盖子。
2.用来进行点滴反应。
3.观察小晶体及结晶过程。
1.不能加热。
2.用作烧杯盖子时,表面皿的直径应比烧杯直径略大些。
漏斗1.玻璃品质。
2.以口径(cm)表示。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清洗干燥保存操作规程一、实验室玻璃仪器清洗操作规程1.清洗前的准备工作(1)将待清洗的玻璃仪器集中放置在清洗区域。
(2)准备所需的清洁剂、软毛刷、海绵等清洗工具。
(3)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确保安全。
2.清洗步骤(1)将玻璃仪器浸泡在温水中,使其浸湿,以去除附着于表面的污渍。
(2)使用清洁剂,对于一般的污渍可选择含有洗涤剂的温和清洁剂,对于较难去除的污渍可选择酸碱性强的清洗剂。
(3)使用软毛刷清洗仪器的外表面,确保清洁剂能够充分接触到污渍。
(4)对于特殊的仪器,如烧杯、烧瓶等,可以使用海绵或橡胶片来擦洗。
3.冲洗与烘干(1)将清洁剂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物质。
(2)使用流动的纯净水,充分冲洗玻璃仪器,确保清洗剂完全去除。
(3)将仪器表面的水分用干净的纸巾或气流吹干。
(4)一些仪器需要使用反吹气枪将内部的水分吹干。
二、实验室玻璃仪器的干燥操作规程1.干燥前的准备工作(1)清洗完毕的玻璃仪器应放置在清洁的、无尘的地方进行干燥。
(2)准备干燥工具,如干燥箱、干燥架等。
2.干燥步骤(1)对于小型仪器,可以将其置于干燥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
(2)对于大型仪器,可使用干燥架将其悬挂起来,使其自然风干。
(3)干燥过程中应保持环境干燥,避免灰尘或杂质污染仪器。
1.保存前的准备工作(1)清洗干净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存放,但需确保全面干燥。
(2)对于有精密装置或易破损的仪器,应考虑加装防护装置,如泡沫套、塑料盒等。
2.保存步骤(1)将干燥的玻璃仪器分类存放,如烧杯与量筒分开存放。
(2)使用塑料袋或密封容器将仪器包装好,以防尘、杂质的污染。
(3)存放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4.定期检查(1)存放一段时间后,定期检查仪器的外表面有无结露、污染等现象。
(2)如发现有结露、污染等情况,应重新清洗并进行干燥处理。
综上所述,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干燥、保存操作规程包括清洗前的准备工作、清洗步骤、冲洗与烘干、干燥前的准备工作、干燥步骤、保存前的准备工作、保存步骤和定期检查等环节。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玻璃仪器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工具之一,它包括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试管:试管通常用于反应液的混合和反应过程的观察。
使用时,首先清洗试管,并确保试管干燥。
将试管倾斜45度角,缓慢倾倒反应液,避免液体溅出。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试管的时候,应该用夹子夹住试管上方,同时注意避开试管口以防止热液溅出。
2.烧杯:烧杯是用来加热较大体积试剂的玻璃仪器。
使用前,确认烧杯干净,并且无杂质,然后将试剂缓慢倾入烧杯中。
加热时,应将烧杯放在三角架上,并使用黄鸭嘴夹固定。
避免将烧杯加热至干燥状态,以免烧杯破裂。
3.量筒: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精确体积。
使用前,首先确认量筒清洁并干燥,然后将液体缓慢倾入量筒中。
读数时,目光要垂直与液面,读数时要注意底部液面的凸缘,以准确读取液位。
使用后,清洁时,用适量水将润湿内壁,然后排空,再用直立式的玻璃棒将内壁擦干净。
4.滴定管:滴定管用于滴定操作。
使用时,首先确认滴定管的顶端孔洞是通畅的。
倒入待滴定的试剂,然后轻轻地把玻璃腔和周围的玻璃棒润湿。
用拇指或食指捏住胆囊,使滴定液从顶端的小孔滴下。
同时,注意控制滴液的速度,避免滴出过多。
滴定结束时,注意用洗瓶将滴定管口周围的滴定液冲洗至滴定容器内。
在使用玻璃仪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清洁:玻璃仪器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洁。
可以用肥皂水或生物洗涤剂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因为它们可能污染仪器。
2.干燥:清洗后的玻璃仪器应该放在通风处晾干,避免将水滴残留在仪器上。
对于一些需要用到无尘环境的仪器,可以用气枪或熔融蓝心过滤器进行干燥。
3.存放:玻璃仪器在存放时,应该放在干燥、清洁、无振动的地方,避免碰撞和破损。
可以用干洁的白纸或布将其包裹,以防尘和损坏。
4.使用注意:在使用玻璃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破损。
特别是对于发现有破损或者缺陷的玻璃仪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
使用玻璃仪器安全规程一、引言玻璃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物理等实验室中,为了保障实验室安全,避免事故发生,制定和遵守玻璃仪器安全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玻璃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规程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高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二、安全检查1. 每次使用玻璃仪器前,都要仔细检查仪器的完整性和状态,如有破损、裂纹或其他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负责人。
2. 每次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是否清洁,避免残留物或其他污染物影响实验结果。
3. 检查仪器是否与其他物质接触过,如有可能产生反应或污染,应进行适当的清洗和处理。
4. 检查仪器是否有任何锈蚀或腐蚀迹象,如有必要,应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安全操作1. 使用仪器时,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服、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2. 在进行实验前,先熟悉仪器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方法,确保正确操作。
3. 如果需要加热仪器,应使用热敏手套或夹子,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玻璃。
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稳定性,避免翻倒或碰撞,特别是对长颈瓶等高中心重物品要格外小心。
5.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地处理玻璃仪器,避免强力撞击或过力度的操作,以免破裂或爆炸。
6. 如果需要移动或搬运玻璃仪器,应使用专用工具或设备,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滑倒或碰撞。
7. 在处理易碎的小型玻璃仪器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装备,避免手指受伤。
8. 在进行任何维修或更换玻璃件的工作时,要确保断电,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触电或其他意外伤害。
四、紧急处理1. 如果玻璃仪器发生破裂、爆炸或其他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将实验室区域封锁,并立即报告负责人。
2. 在处理破裂或爆炸的玻璃仪器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被玻璃碎片刺伤。
3. 如果发生了化学品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并根据情况报告相关部门。
4. 在处理事故时,应按照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安全和事故的合理处理。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试管☆(一)主要作用:1、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2、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3、用作收集少量气体。
(二)留意事项:1、应用拇、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沿处,振荡时要腕动臂不动;2、作反应容器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3、加热前试管外面要擦干,加热时要用试管夹;4、加热液体时,管口不要对着人,并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5、加热固体时,管底应略高于管口。
二、锥形瓶☆(一)主要作用:1、加热液体;2、作气体发生的反应器;3、在蒸馏试验中作液体接收器。
(二)操作要领:1、盛液不能过多;2、滴定时,只需振荡不搅拌;3、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三、试剂瓶☆(一)主要作用:1、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药品,也可用来装配气体发生器;2、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二)操作要领:1、不能加热、不能在瓶内配制溶液、磨口塞保持原配;2、酸性药品、具有氧化性的药品、有机溶剂要用玻璃塞,碱性试剂要用橡胶塞;3、对见光易变质的要用棕色瓶。
四、滴瓶☆(一)主要作用:试验时盛装需按滴数加入液体的容器,与胶头滴管配套使用(二)操作要领:1、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2、滴管管口不能深化受滴容器;3、用过后应马上洗涤洁净并插在干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4、滴瓶上的滴管必需与滴瓶配套使用。
五、量筒☆(一)主要作用:量筒是用于度量液体体积(二)操作要领:量筒倾斜握在手,先倒后滴把量瞅;平视凹液最低处,三线一齐为读数。
(三)留意事项:1、不能加热,不能用做反应容器;2、不能在其中溶解物质、稀释和混合液体。
六、烧杯☆(一)主要作用:1、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大量物质的反应容器;2、配制溶液用。
(二)操作要领:1、反应液体不得超过烧杯容量的2/3;2、加热前将烧杯外壁擦干,烧杯底要垫石棉网;3、玻璃棒不断搅拌且勿触及杯壁。
七、酒精灯☆(一)主要作用:试验室加热用(二)操作要领:1、加入的酒精以灯的容积的1/2至2/3为宜,使用时用漏斗添加酒精;2、用火柴点燃,肯定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酒精灯;3、熄灭时要用酒精灯灯盖盖灭,不行以用嘴吹灭。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各种烧杯、容量瓶、试管、滴定管、玻璃棒、玻璃漏斗等。
它们在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的操作和使用这些玻璃仪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1.烧杯和容量瓶-在使用之前,应先用去离子水或者酒精清洗内壁,并确保内壁干净。
-倒液体时,应将容器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目光要平视,避免容器抖动造成液体倒出。
-倒液体时,应将瓶嘴靠近容器的壁内壁,避免液体顺着外墙流到桌面上。
-放置烧杯或容量瓶时,应注意不要碰到容器的内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使用过程中,如遇冷热交换,应避免瞬间温度变化过大,以防使玻璃产生热应力,导致破裂。
2.试管-在操作试管之前,要先检查试管是否有裂纹或破损,如有,应更换试管。
-使用试管夹时要轻柔地将试管放入试管架或加热装置中,避免试管碰撞或摔破。
-摇晃试管时,要手握住试管的底部,避免试管飞出或液体溅出。
3.滴定管-滴定管使用前要充分清洗和干燥,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在使用滴定管时,应保持垂直,避免倾斜或水平使用,以确保滴定液的准确滴加。
4.玻璃棒-在使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时,要保持温和的力度,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试管或容器破裂。
-各种试管和容器都可用玻璃棒搅拌,但注意不要使玻璃棒与玻璃仪器接触过度,以免刮伤或损坏玻璃仪器5.玻璃漏斗-在使用玻璃漏斗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漏斗嘴与容器壁的贴合,防止溶液从漏斗外流出。
-在过滤过程中,勿使漏斗中保持大量的液体,以免冲洗药物或试剂。
-操作玻璃漏斗时,要注意握住漏斗颈部,防止滑落造成破损。
总之,在实验室中正确使用玻璃仪器至关重要。
正确的操作不仅可以保护玻璃仪器不受损害,也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要注意实验室中的其他方面,如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个人安全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使用玻璃仪器安全规程玻璃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由于其易碎性和特殊的使用性质,使用玻璃仪器时需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下面是玻璃仪器使用的安全规程,以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性。
一、准备工作1. 在使用玻璃仪器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发现有破损或隐患的玻璃仪器,应立即予以报废或维修。
2. 在操作之前,应清洗玻璃仪器,确保其表面干净。
同时,要确保使用的玻璃仪器干燥,避免水分残留导致操作不稳定或发生事故。
3.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璃仪器,并在操作之前确认是所需仪器。
避免错误选择导致操作失败或发生事故。
二、操作规范1. 在操作玻璃仪器时,应穿戴专业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安全眼镜、防护面罩等。
特别是涉及有害物质的实验,更要注意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
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操作步骤,以免发生事故。
3. 使用玻璃仪器时应避免突然的剧烈温度变化或物体碰撞等情况。
特别是对于易爆性或高温材料的操作,应增加额外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4. 在使用玻璃仪器时,应谨慎处理。
避免过于粗暴的操作,以免引发玻璃仪器的破裂或碎裂。
5. 当操作涉及到对高压或高温环境的实验时,应特别谨慎。
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实验台面,并应对实验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三、事故处理1. 如果在使用玻璃仪器过程中发生玻璃破裂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清理玻璃碎片时应戴上厚实的手套和安全眼镜,避免伤及手部或眼睛。
2. 在玻璃破裂事故发生后,应对实验室进行及时清理,确保玻璃碎片完全清除。
避免玻璃碎片残留导致后续操作的危险性。
3.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破损和泄露等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避免事故的发生。
4. 如果发生严重的事故并导致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按照急救预案进行救治。
玻璃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玻璃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生物等领域,在实验室中使用频率较高。
然而,不正确的操作容易导致玻璃器皿的破损和化学品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玻璃仪器的基本构造、使用规程以及安全操作。
基本构造玻璃仪器由玻璃制成,有时包含了其它材料如橡胶、金属等。
一些常见的玻璃仪器如:试管、量筒、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安眼镜、退火器等。
这些器皿各自有其特定的作用,能够对实验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使用规程1.在使用前,检查玻璃仪器是否有破损、裂纹或黏在其它物品表面等情况。
如有,应避免使用该器皿以及及时更换或修复。
2.在使用前,应先进行清洗。
使用去离子水、酒精或其它合适的清洗液。
在使用酒精时,应注意其易燃性。
3.在加热过程中,应避免热源直接接触玻璃仪器,以免烧糊、燃烧或破损。
使用加热设备如加热板应根据其实际性能选择一个适当的温度。
4.使用玻璃制品时,需要注意它的承受范围和最大容量。
在使用前,需要了解玻璃制品的技术规格以及它的特性和不能接触的化学物品。
5.需要注意器具的正常放置方式。
如安眼镜应对准眼睛放置,瓶塞需要松紧适度,长颈玻璃瓶的倾斜角度应不超过45度。
6.在进行液体的灌注时应特别注意,首先倒液体时应使用漏斗,并在装液量大时使用较大的口径,以免溅落和烫伤。
其次,避免将液体倒入其他物体上,应直接倒入试管和烧杯等器皿中。
7.使用长颈烧瓶、分液漏斗等器具时,要注意控制水龙头的水流速度,以免破坏器皿。
8.在使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小心慢动作,避免使用过度力度,避免跌落等操作。
安全操作1.当使用有毒性、腐蚀性和易燃性液体时,必须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
在没有进行安全培训时,不允许使用未知的危险实验。
2.在清洗、灌装、移动和丢弃实验室废物时需要注意危险物品的处理方法。
3.否认在实验室吃东西或喝水,建议单独找到区域用于食品储存和食品饮用。
4.在实验室工作前,必须穿上适当的工作服并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及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化验室通用玻璃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
2.掌握化验室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干燥及保管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析化学实验中要求使用洁净的器皿;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将器皿充分洗净,常用的洗涤方法有:刷洗、洗涤剂洗、铬酸洗液洗、盐酸-乙醇洗液等。
不论用上述哪种方法洗涤器皿,最后都必须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荡洗三次,洗净的器皿,放去水后内壁应只留下均匀一薄层水,如壁上挂着水珠,说明没有洗净,必须重洗。
洗液主要用于洗涤被无机物沾污的器皿,它对有机物和油污的去污能力也较强,常用来洗涤一些口小、管细等形状特殊的器皿,如吸管、容量瓶等。
洗液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对衣服、皮肤、桌面、橡皮等有腐蚀作用,使用时要特别小必,另外六价铬对人体有害,又污染环境,应尽量少用,已还原成绿色的铬酸洗液,可加入固体高锰酸钾使其再生,这样,实际消耗的是高锰酸钾,可减少铬对环境的污染。
三、仪器与试液(一)仪器:量筒、烧杯、三角烧瓶、滴定管、液液管、容量瓶等。
(二)试液:自来水、洗涤剂、蒸馏水、毛刷。
◆洗液:将8克重铬酸钾用少量水润湿,慢慢加入180ml粗硫酸,搅拌以加速溶解,冷却后贮存于磨口试剂瓶中。
◆盐酸-乙醇洗液:将化学纯的盐酸和乙醇按1:2的体积比混合。
四、操作步骤(一)认识化验室通用的玻璃仪器及其它制品。
实验室里存在的所有玻璃仪器及制品要知道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洗涤1.刷洗:用水和毛刷洗涤除去器皿上的污渍和其他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
2.用肥皂、合成洗涤剂洗涤:洗涤时先将器皿用水湿润,再用毛刷蘸少许洗涤剂,将仪器内外洗刷一遍,然后用水边冲边刷洗,直至洗净为止。
3.用铬酸洗液(简称洗液)洗涤:将被洗涤器皿尽量保持干燥,倒少许洗液于器皿中,转动器皿使其内壁被洗液浸润(必要时可用洗液浸泡),然后将洗液倒回原装瓶内以备再用(若洗液的颜色变绿,则另作处理),再用水冲洗器皿内残留的洗液,直至洗净为止,如用热的洗液洗涤,则去污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