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平时作业3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0
20秋学期《软件设计模式》在线平时作业3
学校:东北大学学期:2020年秋季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C#中每个int 类型的变量占用_______个字节的内存。
A.1
B.2
C.4
D.8
[本题正确选择]:C
2.while语句循环语句结构和do…while语句循环结构的区别在于:
A.while语句的执行效率比较高
B.do…while语句编写程序较为复杂
C.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定条件表达式是否成立,而while语句是先判定条件表达式,再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
D.无论条件是否成立,while语句都要执行一次循环体
[本题正确选择]:C
3.如有定义:
class class1
{
Public virtual void test(){}
}
Class class2: class1
{
Public overrice void test()
{
Console.Write(“class2”);
}
}
Class class3: class2
{
Public override void test()
{
Console.Write(“class3”);
}
}
则下列语句的输出是什么?
Class2 x = new class3(); x.test();
A.class3 class2
B.class3
C.class2 class3。
21秋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平时作业1
一、单选题
1.不能实例化的类称为()
A.抽象类
B.无属性类
C.无方法类
D.多重继承类
答案:A
2.下面描述哪些不属于软件的开发特性()
A.软件开发具有难以描述性
B.软件开发缺乏可见性
C.软件开发具有独立性
D.软件开发具有变化性
答案:C
3.关于基线描述错误的是()
A.基线事已通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规格说明或产品。
B.基线是进一步开发的基础
C.基线不可以随意变更
D.基线变更不需要评审
答案:D
4.()将软件配置管理定义为一门管理学科。
A.《GB/T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B.《ISO/IEC12207-1995信息技术——软件生命周期过程》
C.《ISO 9000-3: 199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第三部分《ISO 9001:1994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
D.巴比奇(W. Babich)
答案:C
5.在软件工程中,白箱测试法可用于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
此方法将程序看作是()
A.路径的集合
B.循环的集合
C.目标的集合
D.地址的集合
答案:A
6.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评价软件的质量
B.发现软件的错误
C.找出软件的所有错误
D.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答案:B
7.关于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A.成本效益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投资回收分析法和静资金现值法
B.投资回收分析法可精确计算投资与收益。
大工20秋《软件工程》在线作业1 1:包含风险分析的软件工程模型是( )。
A、螺旋模型B、瀑布模型C、增量模型D、喷泉模型答案:A2:软件开发方法的主要工作模型有( )。
A、快速原型模型B、增量模型C、瀑布模型D、以上都对答案:D3: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 )。
A、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往往不够准确B、有的软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C、有的软件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D、以上都对答案:D4:软件工程三要素是( )。
A、方法、技术、C语言B、方法、工具、过程C、方法、对象、类D、方法、过程、模型答案:B5:软件工程的概念是哪年提出的( )。
A、1988B、1968C、1948D、1928答案:B6:数据字典是数据流图中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普通由以下四类元素组成( )A、加工条目、数据流、数据储备、数据池B、加工条目、数据流、数据项条目、文件C、数据流分量、数据流、数据储备、处理D、加工条目、数据流分量、数据池、文件答案:C7:软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 )系统分析和设计进程。
A、简化、紧缩的B、详细的C、复杂的D、深入的答案:A8:一个项目是不是开发,从经济上来说是不是可行,归根结柢是取决于( )。
A、成本估算、效益分析。
B、项目计划C、工程管理D、工程网络图答案:A9: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 )。
A、系统开发的具体方案B、系统维护的基本方案C、准确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D、进一步回答“系统如何完成它的工作?”这个问题答案:C10:实体-联系数据模型所包含的基本成分是( )。
A、实体、数据、对象B、实体、联系、对象C、数据对象、联系、属性D、数据对象、接洽、控制息答案:C11:软件就是程序,编写软件就是编写程序。
( )T、对F、错答案:F12:瀑布模型的最大优点是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划分得十分清晰,最终开发出的软件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 ) T、对F、错答案:F13:结构化方法的工作模型是使用螺旋模型或喷泉模型进行开发。
东大19秋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平时作业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1.螺旋模型最初是从()开始第一个螺旋A.遗留系统B.系统原型C.概念项目D.制定计划正确答案:C2.在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与用户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A.要让软件具有何种结构B.要让软件做什么C.要给该软件提供哪些信息D.要求软件工作效率怎样正确答案:B3.不属于基于统计的软件质量保证方法和步骤的是()A.统计关键原因导致的错误数B.校正这些关键原因C.收集和分类软件缺陷信息,追踪每个缺陷的基本原因D.使用PARETO原理孤立出20%的原因正确答案:A4.关于耦合下面的描述错误的是()A.外部耦合指模块对外部系统有依赖关系B.外部耦合完全可以避免C.内容耦合式最不好的一种耦合D.公共耦合指两个模块间通过一个公共环境进行数据交换正确答案:B5.下面那个方法不属于计划调整办法()A.项目持续时间压缩法B.资源分配平衡技术C.时间-成本平衡法D.关键路径法正确答案:D6.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高内聚高耦合B.高内聚低耦合C.低内聚高耦合D.低内聚低耦合正确答案:B7.关于经济可行性错误的说法是()A.考察系统的经济效益是否超过它的开发成本B.经济可行性中的成本包括培训费用C.成本包括启动成本和运营成本D.只要经济可行则系统可以开发正确答案:D8.UML中提供了扩展机制,其中,构造型(stereotype)扩展了UML基本的词汇,允许创建新的构造块,约束(constraint)扩展了UML()A.语义,允许创建新的构造块B.词汇,允许创建新的构造块C.构造块的语义,允许增加新的规则和修改现有的规则D.构造块的特性,允许创建详述元素的新信息正确答案:C9.下面描述哪些不属于软件的开发特性()A.软件开发缺乏可见性B.软件开发具有难以描述性C.软件开发具有独立性D.软件开发具有变化性正确答案:C10.若计划人员对每个功能分别按最佳的、可能的、悲观的3种情况给出LOC或FP估计值,记作a、m、b,则LOC或FP的期望值E的公式是E = (a + 4m + b)/6,m是加权的最可能的估计值,遵循()概率。
20秋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平时作业3下面描述中那些属于软件的开发特性()
选项【A】:软件开发具有风险性
选项【B】:软件开发具有随意性
选项【C】:软件开发具有可描述性
选项【D】:软件开发不具有变化性
正确选项:A
下面不属于测试应遵循的原则为()
选项【A】:穷举所有的测试是不现实的
选项【B】:可以穷举所有的情况来进行测试
选项【C】:对问题较多的代码单元,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测试
选项【D】:使用专业人员测试或委托第三方测试
正确选项:C
关于测试用例错误的说法是()
选项【A】:测试工作是否成功,取决于测试用例设计是否合理
选项【B】:为了有效地测试必须采取能够尽可能多地发现缺陷的测试用例
选项【C】:一个成功的测试用例可以发现所有错误
选项【D】:为了高效地测试必须用尽可能少的测试用例发现尽可能多的缺陷
正确选项:C
下面哪一项不是基本的软件需求()
选项【A】:功能需求
选项【B】:性能需求
选项【C】:环境需求
选项【D】:市场需求
正确选项:D
软件质量特性中,“软件系统按照设计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程度”对应的特性是()。
20春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平时作业3
共20道题
100分
1
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了一批新的面向对象方法,()是面向对象方法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了面向
对象软件工程的概念。
A Coad
B Booch
C Jacobson
D Yourdon
答案:B
2
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应包括()
A 确定逻辑模型
B 信息域分析
C 问题分解
D 结构化程序设计
答案:D
3
判定表和判定树是数据流图中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它常描述的对象是()
A 逻辑判断
B 层次分解
C 操作条目
D 组合条件
答案:D
4
下面不属于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是()
A 为项目准备SQA计划
B 软件测试
C 执行技术审查
D 收集和分析软件度量信息
答案:B
5
程序结构图中矩形表示()。
A 数据
B 加工
C 模块
D 存储
答案:C
6
要求在所有的输入界面中,提供拼音首字母的快捷输入方法,这个需求属于()
A 功能需求
B 非功能需求
C 设计约束
D 业务需求
答案:D
7
一个对风险评价很有用的技术是定义()。
A 风险参照水准
B 风险度量
C 风险监控
D 风险工具
答案:A
8
在以下关于活动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张活动图中只能有一个起点
B 在一张活动图中可以有多个终点
C 在活动图中,分岔和会和是用来表示并行活动流的
D 活动图是UML2.0规范中新增的图。
东北大学15秋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作业3答案15秋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作业3单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UML融合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OMT)方法和OOSE方法的基本概念,UM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等5类图来定义. 类图、顺序图、行为图、动态图、配置图. 对象图、用例图、静态图、状态图、交互图. 包图、序列图、行为图、交互图、活动图. 用例图、静态图、行为图、交互图、实现图-----------------选择:2. 在项目开发早期需求较明确但可能有变化、对应用领域较熟悉和中等风险的项目则适用于(). 瀑布模型. 演化模型. 螺旋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选择:3. 关于经济可行性错误的说法是(). 考察系统的经济效益是否超过它的开发成本. 成本包括启动成本和运营成本. 只要经济可行则系统可以开发. 经济可行性中的成本包括培训费用-----------------选择:4. 对下面的个人所得税程序中满足判定覆盖测试用例的是()If(inome < 800) txrte = 0; else if(inome <= 1500) txrte = 0.05; else if(inome < 2000) txrte = 0.08; else txrte = 0.1;. inome = (799,1500,1999,2001). "inome = (799,1501,2000,2000)". "inome = (800,1500,2000,2001)". "inome = (800,1499,2000,2001)"-----------------选择:5. 下面不属于白盒测试能保证的是(). 模块中所有独立途径至少测试一次. 测试所以逻辑决策真和假两个方面. 在所有循环的边界内部和边界上执行循环体. 不正确或漏掉的功能-----------------选择:6. 下面那一项不属于计算功能点的参数(). 用户输入、输出数量. 用户查询数量. 软件错误数量. 外部接口数量-----------------选择:7.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和路径覆盖都是白盒测试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覆盖准则,在这些覆盖准则中最强的准则是()。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与UML建模》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关于可行性研究正确的说法是()。
A.指定软件营销计划在基础性分析之前进行B.软件开发计划由项目经理来做C.软件开发计划有系统分析师来做D.必须对所有可行方案进行风险评估2.关于可行性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以相对短的时间和相对低的成本来确定给定的问题是否有解B.可行性研究不关心系统的成本,只关心系统能否有解C.可行性研究完成问题的定义D.可行性研究不需要SQA人员参加3.软件再工程师一类软件工程活动,它能够使我们:(i)增进对软件的理解; (ii)准备或直接提高软件自身的可维护性、可复用性或演化性。
第(ii)部分旨在改善软件的(),似的软件更容易为人们服务。
A.静态质量B.动态质量C.性能D.功能4.软件再工程师一类软件工程活动,它能够使我们:(i)增进对软件的理解;(ii)准备或直接提高软件自身的可维护性、可复用性或演化性。
第(ii)部分旨在改善软件的(),似的软件更容易为人们服务。
A.静态质量B.性能C.动态质量D.功能5.下面不属于白盒测试能保证的是()。
A.模块中所有独立途径至少测试一次B.测试所以逻辑决策真和假两个方面C.在所有循环的边界内部和边界上执行循环体D.不正确或漏掉的功能6.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的设计方法。
A.对象B.数据结构C.数据流D.控制流7.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的参数表交换信息数据,并且这些信息数据的类型是基本数据类型印记耦合。
()A.正确B.错误8.路径测试是整个结构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研究路经测试时,通常又是使用程序控制流图来代替()。
A.结构图B.程序流程图C.程序框图D.数据流图9.好的测试用例是尽可能少的发现错误。
()A.正确B.错误10.增量模型和瀑布模型都属于演进型模型。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
引言:
软件工程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和学科,它研究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软件工程的第三次作业,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相关内容。
概述:
正文内容:
一、测试的基本概念
1.1测试的概念和定义
1.2测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3测试的基本流程和生命周期
二、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2.1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2.2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2.3自动化测试和手工测试
2.4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2.5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三、测试用例的设计
3.1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3.2边界值测试用例设计
3.3异常情况测试用例设计
3.4性能测试用例设计
3.5安全性测试用例设计
四、测试的工具和环境
4.1常用的测试工具介绍
4.2测试环境的构建和管理
4.3测试数据的准备和维护
4.4测试团队的组织和协作
五、测试的评估和优化
5.1测试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5.2缺陷管理和跟踪
5.3测试效率和成本的优化
5.4测试过程的改进和持续集成
5.5测试质量和可靠性的提升
总结:
软件工程的第三次作业涉及到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本文从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的工具和环境、以及测试的评估和优化等五个大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软件测试,提高软
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还需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测试方法和工具,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成本控制。
东大19春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试题1]、原型的优点不包括()
A、对设计人员水平及开发环境要求不高
B、可及早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产品
C、可及早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错误
D、可减少技术、应用的风险
正确选择是:A
[试题2]、判定表和判定树是数据流图中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它常描述的对象是()
A、逻辑判断
B、层次分解
C、操作条目
D、组合条件
正确选择是:D
[试题3]、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之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全部原先已测试过的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
A、验收测试
B、强度测试
C、系统测试
D、回归测试
正确选择是:D
[试题4]、软件的集成测试工作最好由()承担,以提高集成测试的效果。
A、该软件的设计人员
B、该软件开发组的负责人
C、该软件的编程人员
D、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
正确选择是:D
[试题5]、下面哪一项不是基本的软件需求()
A、功能需求
B、性能需求
C、环境需求
D、市场需求
正确选择是:D
[试题6]、下面那个量不属于软件度量的范围()。
20秋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平时作
业2
在UML中,对象行为是通过交互来实现的,是对象间为完成某一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消息交换。
消息序列可用两种图来表示,强调消息时间次序的图称为(),该图的特点是有生命线及控制焦点,重点在消息的时间顺序上。
强调参加交互的对象的组织图称为协作图,这两种图是同构的,所以可以相互转换。
A: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
B:状态图(statechart diagram)
C: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
D: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
答案:C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指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答案:D
在业务领域分析过程中,两个业务过程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应记录在过程依赖图中;通过建立()来详细说明整个业务过程的逻辑。
A:数据流图(DFD)
B:过程层次图(PHD)
C:过程活动图(PAD)
D:甘特图(Ganntte)
答案:C
关于操作可用性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人员是否能开发出新系统。
17秋东北大学东大17春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
)1. 软件项目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任务划分、计划安排、经费管理、审计控制、()和质量保证等。
A. 市场管理B. 用户管理C. 风险管理D. 设备管理正确答案:2. 在真实运行环境中,由用户组织的、以需求规格说明书和合同的基准的测试为()。
A. 集成测试B. 系统测试C. 审计测试D. 验收测试正确答案:3. 一个对风险评价很有用的技术是定义()。
A. 风险参照水准B. 风险度量C. 风险监控D. 风险工具正确答案:4.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面向()的需求分析方法。
A. 对象B. 数据结构C. 数据流D. 控制流正确答案:5. 不属于运营成本的是()A. 人员费用B. 软件开发成本C. 不可预见费用D. 维修费用正确答案:6. 由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对软件产品进行测试称为()。
A. α测试B. β测试C. 用户测试D. 模拟测试正确答案:7. 下面不属于可行性分析报告内容的有()A. 产品定位B. 产品概述C. 方案说明与比较D. 总体设计正确答案:8. 系统测试通常采用黑盒测试。
常用的黑盒测试法有边值分析、等价类划分、错误推测和()。
A. 路径覆盖B. 因果图C. 判定树D. PERT图正确答案:9. 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的设计方法。
A. 对象B. 数据结构C. 数据流D. 控制流正确答案:10. 关于测试描述错误的是()A. 测试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目的在于发现错误B.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C.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所有错误的测试D.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正确答案:11. 软件工程思想产生于解决20世纪60年代的软件为积极,下述:Ⅰ.软件需求定义不准确Ⅱ.软件进度难以控制Ⅲ.软件生产的高成本Ⅳ.软件质量不易保证()是当时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
基于UML的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实验系统简介本系统为一个小型的图书管理系统,需完成以下工作:(1)借书、还书(2)在图书馆中增加或删除一本书(3)按照作者或者专业领域查找一批书(4)找出被某位读者借出的一批书(5)找出最近借出某本书的读者系统的用户有两类:图书管理员和普通读者。
功能(1)(2)(5)只供图书管理员使用,功能(4)只能供读者查找自己借出的书,功能(3)为管理员和读者的共同功能。
本系统需满足以下限制:(1)图书馆中所有未借出的书可供读者随时借阅(2)在同一时刻,一本书不能既被借出又可供阅读(3)一个读者一次借出图书的数目不能超过预定值1、用例分析与设计从以上系统简介内容中可以看出,本系统有以下几类参与者:图书管理员Admin读者Reader读卡器CardReader服务器System在上述参与者中,图书管理员和读者与系统进行交互,通过对交互场景进行归类和抽象,本系统应具有以下用例:借书lendBook还书returnBook增加图书addBook删除图书delBook按作者、专业检索图书findBook_Author按读者检索图书findBook_Reader按书检索读者findReader_Book2.1生成用例图由以上用例分析可生成用例图,如图2.1所示图2.1 系统用例图2.2用例的顺序图为了使每个用例的操作流程更简洁明了,本系统采用UML的顺序图来对每个用例进行细化,如下所示。
1、借书图2.2 借书顺序图函数说明:InsertCard():刷卡ReadCard():读卡ifMax()判断借书数量是否达到上限ReturnReaderInfo()返回读者信息Return(true):该读者可继续借书lendBook():输入借书信息Update()更新数据库2、还书图2.3 还书顺序图函数说明:BookInfo():输入还书信息Update():更新数据库ReturnReaderInfo():返回读者信息3、增加图书图2.4 增加图书顺序图函数说明:addBook():输入增加的图书信息ifAllowsAdd():判断是否允许添加Update():更新图书信息Return(true):返回添加成功4、删除图书图2.5 删除图书顺序图函数说明:delBook():输入删除的图书信息ifAllowsDel():判断是否可以删除ifSure():是否确定删除Return(true)5:确定删除Update():更新图书信息Return(true)7:返回删除成功5、按作者检索图书图2.6 按作者或专业检索图书顺序图函数说明:findBook_Author():管理员或读者选择按作者或专业检索图书Author(String):输入作者或专业信息returnBookInfo():返回图书信息6、按读者检索图书管理员部分:图2.7 按读者检索图书顺序图图2.8 读者检索个人借阅图书顺序图函数说明:findBook_Reader():选择按读者检索图书ReaderId():输入读者编号ReaderIdandPass():输入读者编号密码returnBookInfo():返回书籍信息7、按书检索读者图2.9 按图书检索读者顺序图findReader_Book():选择按图书检索读者BookID():输入图书编号returnReaderInfo():返回读者信息2、概念模型和顶层架构设计3.1概念模型设计图3.1 系统概念模型——分析类图说明:表示控制类表示实体类表示边界类3.2顶层架构设计图3.2 系统顶层架构3、用户界面设计4.1 界面变化分析根据管理员的功能分析,与管理员相关的主要界面有以下10个:Admin Welcome:管理员主界面findReader_Book:按读者检索图书界面lendBook:借书界面returnBook:还书界面addBook:增加图书界面delBook:删除图书界面findBook_Author:按作者或专业查找图书界面findBook_Reader:按读者检索图书界面UserInfo:显示读者信息界面BookInfo:显示图书信息界面各界面之间的转换如状态图4.1所示图4.1 管理员屏幕变化状态图根据读者的功能分析,与读者相关的主要界面有以下5个:Reader Welcome:读者主界面findBook_Author:按作者或专业查找图书界面findBook_Reader:按读者检索图书界面InputPass:读者验证账户名密码界面BookInfo:显示图书信息界面各界面之间的转换如状态图4.2所示图4.2 读者屏幕变化状态图4.2 界面的类图表示针对每个屏幕的结构及功能,采用类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如下所示。
《软件工程与开发》在线作业3答案软件工程与开发-在线作业3答案本文档将为您提供《软件工程与开发》在线作业3的答案。
问题一问题: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确定软件系统需求的过程,有助于开发人员理解用户的期望,明确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并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基础。
通过需求分析,开发人员可以明确开发需求,避免开发过程中的误解和偏差。
问题二问题: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软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测试,可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确保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软件测试不仅能够提高软件的质量,还能为用户提供高性能、可靠的软件产品。
问题三问题:请说明持续集成的概念和好处。
答案: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指在代码的不断更新中,将新的代码集成到主干代码中,并进行自动化构建和测试。
持续集成的好处包括:- 提高开发团队的协作效率,减少代码集成过程中的冲突和问题。
- 提供实时的代码集成和测试反馈,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
- 加快软件交付速度,实现持续部署和快速迭代。
- 提升软件质量,通过自动化测试和集成,降低错误和缺陷的风险。
问题四问题:请简要介绍敏捷开发方法和瀑布开发方法,并指出它们的区别。
答案:敏捷开发方法和瀑布开发方法是两种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 敏捷开发方法: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
特点是强调团队的协作和灵活性,注重用户参与和反馈。
工作成果需求经常被确认和调整。
以Scrum和Kanban为代表。
- 瀑布开发方法:采用线性的、阶段式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
特点是按照严格的计划和流程进行开发,强调文档和规范性,各个阶段依次进行,开发人员按照严格的计划进行工作。
强调产品设计和需求确认。
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开发方式的灵活性和工作流程的确定性程度。
敏捷开发方法更加灵活和适应变化,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的项目;而瀑布开发方法更注重计划和规范性,适用于需求相对稳定的项目。
20秋学期《软件工程与UML建模》在线平时作
业3
下面描述中那些属于软件的开发特性()
A:软件开发具有风险性
B:软件开发具有随意性
C:软件开发具有可描述性
D:软件开发不具有变化性
答案:A
下面不属于测试应遵循的原则为()
A:穷举所有的测试是不现实的
B:可以穷举所有的情况来进行测试
C:对问题较多的代码单元,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测试
D:使用专业人员测试或委托第三方测试
答案:C
关于测试用例错误的说法是()
A:测试工作是否成功,取决于测试用例设计是否合理
B:为了有效地测试必须采取能够尽可能多地发现缺陷的测试用例
C:一个成功的测试用例可以发现所有错误
D:为了高效地测试必须用尽可能少的测试用例发现尽可能多的缺陷
答案:C
下面哪一项不是基本的软件需求()
A:功能需求
B:性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