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及公共部位
- 格式:ppt
- 大小:12.19 MB
- 文档页数:37
共用部位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共用部位设施的管理,保障业主的共同利益,维护小区的良好秩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小区内的共用部位设施管理。
第三条小区共用部位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楼梯间、电梯、走廊、楼道、门禁、绿化带、健身房、游泳池、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第四条业主委员会负责本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应与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相一致,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第二章管理范围第六条共用部位设施的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维护、保洁、安全、维修、检查和监管等工作。
第七条共用部位设施的保洁工作应每日进行清扫、擦拭等工作,确保部位干净整洁。
第八条共用部位电梯的使用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安全可靠。
第九条共用部位设施的维修工作应及时处理,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十条共用部位设施的安全工作应定期检查,确保设施的安全设施不变。
第十一条其他管理工作则根据需要进行具体安排。
第三章管理责任第十二条业主委员会应负责对共用部位设施的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监督。
第十三条管理委员会应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工作,保障共用部位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保洁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保洁工作,确保部位的清洁整洁。
第十五条维修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维护维修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安保人员应加强巡查和监管工作,防止发生安全事件。
第十七条业主应遵守公共设施使用规定,爱护设施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八条业主委员会应对共用部位设施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十九条业主对共用部位设施的管理工作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可以通过业主大会和书面形式进行反映。
第二十条管理委员会应及时处理业主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业主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物业服务公司应加强对共用部位设施的管理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处罚与惩戒第二十二条对于违反规定的业主或物业服务公司,管理委员会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公共场所消防设施配置标准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公共场所是人们聚集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如商场、超市、酒店、学校、医院、车站等。
这些地方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场所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配置消防设施。
那么,公共场所消防设施配置标准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这是公共场所消防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面积较大、人员密集或者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医院的病房楼等,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及时探测到烟雾、温度等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信号,通知人们疏散和采取灭火措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常包括探测器、报警器、控制设备等。
探测器有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等不同类型,它们被安装在天花板、墙壁等位置,以确保能够及时感知火灾迹象。
报警器则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和明显的灯光信号,提醒人们注意。
控制设备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将报警信息传输到消防控制中心。
其次,灭火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灭火设备有手提式灭火器和消火栓。
手提式灭火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适用于初期火灾的扑救。
在公共场所的各个区域,如走廊、楼梯间、房间等,都应该根据场所的面积和火灾危险等级配置相应数量和类型的手提式灭火器。
消火栓则是一种固定的灭火设备,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走廊、楼梯间等公共部位。
消火栓内配备有水带、水枪等灭火工具,当发生火灾时,人们可以打开消火栓,接上水带和水枪进行灭火。
消火栓的设置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面积、高度、人员数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除了报警和灭火设备,疏散设施也至关重要。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人们在火灾发生时逃生的重要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疏散通道的宽度、坡度、疏散距离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安全出口的数量和位置也应符合标准,并且要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灯光,引导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找到出口。
在一些高层建筑或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还可能会配备防烟排烟系统。
第五节住宅分户验收公共部位的划分及规定
一、公共部位划分原则
因质量问题经常影响住户正常使用的公共部位。
二、公共部位的划分
走廊(含楼梯间、电梯间),地下车库。
三、公共部位检验批划分
公共部分的走廊(含楼梯间、电梯间)宜按每一楼层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地下车库宜按每一防火分区,划分一个检验批。
四、检查数量的确定
土建工程,按走廊、电梯间、楼梯间、划分为三个检查区域。
在上述区域和地下车库分区内,墙体抽查不少于2面,顶棚、地面(楼板)抽查不少于1块。
五、公共部位检验批项目的确定及验收
可根据分户验收检验批的确定原则,参照本手册分户验收预计涉及的58项检验批项目,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公共部位检验批项目和内容并及时验收。
检查记录表可使用分户验收相应表格。
公共部位的检验批项目的检查方法、部位、质量标准、验收的组织等工作,可参考分户验收相关规定。
共用部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共用部位的使用和维护,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维护小区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共用部位的定义和范围共用部位是指小区内多个业主共同使用或者共同维护的区域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楼道、楼梯间、电梯、车库、绿化带、垃圾堆放点等。
本制度适用于小区内所有的共用部位。
第三章共用部位管理的主体1. 物业管理公司是共用部位管理的主体,负责制定共用部位的维护保养计划和管理规定,监督实施,并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考核。
2. 业主委员会在共用部位管理中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向业主进行汇报。
3. 业主是共用部位管理的参与主体,有权对共用部位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四章共用部位的维护保养1. 共用部位的维护保养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和周期进行,包括清洁、修缮、设备维护等。
物业管理公司应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确保执行到位。
2. 维护保养工作的费用由业主共同承担,物业管理公司应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分摊费用,并定期向业主公布费用使用情况。
3. 如果共用部位出现损坏或者故障,业主应及时向物业管理公司报修,并配合维修工作。
第五章共用部位的使用管理1. 业主使用共用部位时应注意保持整洁和安全,不得随意乱扔垃圾、破坏设施,不得在公共区域进行私人活动。
2. 业主应尊重其他业主的利益,不得在共用部位影响到其他业主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3. 物业管理公司应对共用部位进行定期巡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
第六章共用部位管理的监督和考核1. 业主委员会有权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共用部位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向业主公布监督情况。
2. 物业管理公司应定期对共用部位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向业主委员会和业主汇报考核结果。
3. 如果物业管理公司在共用部位管理中存在违规行为或者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业主委员会有权提出整改要求,并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第七章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应经业主大会通过并向业主公布。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购房过程中,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是购房者需要了解和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的相关规定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具体规则。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规定通常,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是指建筑面积减去公用部分面积后的净面积。
建筑面积包括房屋内部的净面积以及公共部分的面积,而公用部分则是指供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场所,如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等。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一般遵循以下规定:1.计算方法:按照建筑设计方案的图纸标准测算,以平方米为单位。
2.建筑面积:是指商品房建筑外边界线以及内墙、外墙、阳台、共用部位等周围构成的总面积。
3.净面积:是指除去公共部分后的实际使用面积,即购房者实际可以享用的私人空间。
在购买商品房时,购房者应当仔细核对销售合同中关于销售面积计算的相关信息,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商品房项目中,公用部分的面积是由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所以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遵循以下原则:1.计算方法:公用部分面积一般按照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计算,比如按照公共设施的面积比例或者建筑总面积的比例来分摊。
2.公用部分定义:公用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楼梯间、电梯间、走廊、装修水电管线等共同使用的区域和设施。
3.公用部分费用:业主需要按照自己购买的房屋面积比例来分担公用建筑面积的管理、维护和修缮等相关费用。
这些费用一般纳入物业管理费用中,由物业公司统一收取。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应当了解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是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应当仔细核对上述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同时,购房者也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的销售面积计算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方案,以便在购房过程中能够明晰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楼梯等公共部位卫生与消毒清洁方案
定期清洁楼梯表面:
1、每日早晨和下午进行楼梯表面的清洁工作。
2、使用适宜的清洁剂和工具,例如扫把、拖把、清洁剂和湿拖布。
3、清洁楼梯踏板、扶手和墙壁,确保没有污渍和尘埃。
定期消毒楼梯表面:
1、每周对楼梯表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处理。
2、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根据生产商的说明正确稀释和使用。
3、特别注意消毒扶手、栏杆和其他经常接触的区域。
防滑措施:
1、定期检查楼梯踏板的防滑性能,确保安全。
2、如有破损或滑动的踏板,及时修复或更换。
3、遇到潮湿的天气或有液体溢出时,及时清理和干燥楼梯。
楼梯通风与空气质量:
1、保持楼梯的良好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2、定期检查和清洁楼梯的通风设施,如通风口和风扇。
3、如有异味或空气污染问题,及时处理和改善。
楼梯灯光管理:
1、每天检查楼梯灯光是否正常工作。
2、如发现灯泡损坏或昏暗,立即更换。
3、定期对楼梯灯具进行清洁,确保光线明亮。
楼梯摆放整齐:
1、每日早晨和下午对楼梯进行整理,确保没有杂物堆放。
2、我公司在本区域设置指示标识和提示牌,引导人员正确使用楼梯。
3、维持楼梯的通畅和安全,避免阻塞和堵塞。
定期检查楼梯的安全状况:
1、定期检查楼梯的扶手、栏杆和踏板是否稳固。
2、如发现任何损坏或不安全的情况,立即修复或报修。
3、做好楼梯的维护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公共部分(楼梯间、电梯间、走廊、屋面)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表10单位工程名称焦作远大·未来城一期1#楼验收部位公共部分(西单元一层楼梯间、屋面)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GB50210-2001)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 屋面防水层、保护层GB50207-2002相应标准无渗漏或积水现象、1:2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光滑,并留设有分格缝2 雨水管道及雨水斗GB50207-2002相应标准排水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雨水斗安装牢固3烟道出气帽屋面排气管GB50207-2002相应标准/4 楼(地)面面层质量GB50209-2002第5.2.6条第5.3.6条粘结牢固5 一般抹灰质量GB50210-2002第4.2.6条无脱层、空鼓、裂缝,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6楼梯踏步、栏杆及扶手质量GB50209-2002第5.2.9条GB50210-2001第12.5.6条混凝土楼梯,护栏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无裂缝、翘曲及损坏一般项目1 屋顶栏杆、女儿墙高度按照设计要求女儿墙高度为1.42 门窗质量GB50210-2001第5.4.2条窗框安装牢固,窗扇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3 内墙涂料综合质量GB50210-2001第10.2.4条涂饰均匀、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复查记录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签章):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表10单位工程名称焦作远大·未来城一期1#楼验收部位公共部分(西单元三层楼梯间、屋面)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GB50210-2001)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 屋面防水层、保护层GB50207-2002相应标准无渗漏或积水现象、1:2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光滑,并留设有分格缝2 雨水管道及雨水斗GB50207-2002相应标准排水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雨水斗安装牢固3烟道出气帽屋面排气管GB50207-2002相应标准/4 楼(地)面面层质量GB50209-2002第5.2.6条第5.3.6条粘结牢固5 一般抹灰质量GB50210-2002第4.2.6条无脱层、空鼓、裂缝,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6楼梯踏步、栏杆及扶手质量GB50209-2002第5.2.9条GB50210-2001第12.5.6条混凝土楼梯,护栏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无裂缝、翘曲及损坏一般项目1 屋顶栏杆、女儿墙高度按照设计要求女儿墙高度为1.42 门窗质量GB50210-2001第5.4.2条窗框安装牢固,窗扇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3 内墙涂料综合质量GB50210-2001第10.2.4条涂饰均匀、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复查记录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经全数检查、合格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签章):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表10单位工程名称焦作远大·未来城一期1#楼验收部位公共部分(西单元四层楼梯间、屋面)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GB50210-2001)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 屋面防水层、保护层GB50207-2002相应标准无渗漏或积水现象、1:2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光滑,并留设有分格缝2 雨水管道及雨水斗GB50207-2002相应标准排水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雨水斗安装牢固3烟道出气帽屋面排气管GB50207-2002相应标准/4 楼(地)面面层质量GB50209-2002第5.2.6条第5.3.6条粘结牢固5 一般抹灰质量GB50210-2002第4.2.6条无脱层、空鼓、裂缝,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6楼梯踏步、栏杆及扶手质量GB50209-2002第5.2.9条GB50210-2001第12.5.6条混凝土楼梯,护栏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无裂缝、翘曲及损坏一般项目1 屋顶栏杆、女儿墙高度按照设计要求女儿墙高度为1.42 门窗质量GB50210-2001第5.4.2条窗框安装牢固,窗扇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3 内墙涂料综合质量GB50210-2001第10.2.4条涂饰均匀、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复查记录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经全数检查、合格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签章):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表10单位工程名称焦作远大·未来城一期1#楼验收部位公共部分(西单元五层楼梯间、屋面)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GB50210-2001)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 屋面防水层、保护层GB50207-2002相应标准无渗漏或积水现象、1:2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光滑,并留设有分格缝2 雨水管道及雨水斗GB50207-2002相应标准排水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雨水斗安装牢固3烟道出气帽屋面排气管GB50207-2002相应标准/4 楼(地)面面层质量GB50209-2002第5.2.6条第5.3.6条粘结牢固5 一般抹灰质量GB50210-2002第4.2.6条无脱层、空鼓、裂缝,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6楼梯踏步、栏杆及扶手质量GB50209-2002第5.2.9条GB50210-2001第12.5.6条混凝土楼梯,护栏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无裂缝、翘曲及损坏一般项目1 屋顶栏杆、女儿墙高度按照设计要求女儿墙高度为1.42 门窗质量GB50210-2001第5.4.2条窗框安装牢固,窗扇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3 内墙涂料综合质量GB50210-2001第10.2.4条涂饰均匀、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复查记录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经全数检查、合格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签章):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表10单位工程名称焦作远大·未来城一期1#楼验收部位公共部分(西单元六层楼梯间、屋面)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GB50210-2001)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 屋面防水层、保护层GB50207-2002相应标准无渗漏或积水现象、1:2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光滑,并留设有分格缝2 雨水管道及雨水斗GB50207-2002相应标准排水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雨水斗安装牢固3烟道出气帽屋面排气管GB50207-2002相应标准/4 楼(地)面面层质量GB50209-2002第5.2.6条第5.3.6条粘结牢固5 一般抹灰质量GB50210-2002第4.2.6条无脱层、空鼓、裂缝,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6楼梯踏步、栏杆及扶手质量GB50209-2002第5.2.9条GB50210-2001第12.5.6条混凝土楼梯,护栏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无裂缝、翘曲及损坏一般项目1 屋顶栏杆、女儿墙高度按照设计要求女儿墙高度为1.42 门窗质量GB50210-2001第5.4.2条窗框安装牢固,窗扇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3 内墙涂料综合质量GB50210-2001第10.2.4条涂饰均匀、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复查记录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经全数检查、合格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签章):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表10单位工程名称焦作远大·未来城一期1#楼验收部位公共部分(西单元七层楼梯间、屋面)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GB50210-2001)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 屋面防水层、保护层GB50207-2002相应标准无渗漏或积水现象、1:2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光滑,并留设有分格缝2 雨水管道及雨水斗GB50207-2002相应标准排水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雨水斗安装牢固3烟道出气帽屋面排气管GB50207-2002相应标准/4 楼(地)面面层质量GB50209-2002第5.2.6条第5.3.6条粘结牢固5 一般抹灰质量GB50210-2002第4.2.6条无脱层、空鼓、裂缝,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6楼梯踏步、栏杆及扶手质量GB50209-2002第5.2.9条GB50210-2001第12.5.6条混凝土楼梯,护栏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无裂缝、翘曲及损坏一般项目1 屋顶栏杆、女儿墙高度按照设计要求女儿墙高度为1.42 门窗质量GB50210-2001第5.4.2条窗框安装牢固,窗扇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3 内墙涂料综合质量GB50210-2001第10.2.4条涂饰均匀、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复查记录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经全数检查、合格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签章):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签章):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年月日。
上海市消防局关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消防局•【公布日期】2002.12.18•【字号】沪消发[2002]333号•【施行日期】2002.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防管理正文上海市消防局关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沪消发【2002】333号)各设计单位、机关各有关业务处、各区(县)防火监督处(科):为了适应本市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有关规定的精神,借鉴国外消防设计的成功经验和工程实例,针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工程(以下简称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下列处理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关于避难层(间)的问题:1.1 通向避难层(间)的防烟楼梯间可不在避难层(间)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应符合下列要求:1.1.1 楼梯间应开设直接进入避难层(间)的门;1.1.2 避难层(间)的门应为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且朝避难层(间)方向开启;1.1.3 楼梯间内应设火灾事故应急照明,避难层楼层显示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5LX;1.1.4 楼梯间内应设置应急广播,在火灾发生时播报避难层(间)所处的楼层位置。
1.2 避难间附设在办公、客房等人员使用的楼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2.1 设置避难间的楼层不得设置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以及厨房等直接动用明火的场所;1.2.2 避难间与该楼层的其它房间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隔开,避难间除开向防烟楼梯间或其前室的门外,不得开设其他门洞。
1.3 当避难层兼作设备层时,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3.1 设备间、竖井与避难层之间应用防火墙或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走道隔开;1.3.2 除水泵房、供水管道外,其他管道、设备不应直接敷设在避难层;1.3.3 设备间的检查门应开向公共走道,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层。
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技术导则(修订稿5.1)二○一三年十一月前言本导则根据《关于开展中央和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国管房地【2013】342号和《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管房地【2013】396号的要求,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
本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分析了老旧小区的现状和发展,参考了有关国家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老旧小区实际情况,完成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1.总则;2.基本规定;3.抗震加固;4.房屋综合整治;5.基础设施;6.公共服务设施;7. 小区环境整治;8.绿色化整治。
本导则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以便今后修订参考。
编制单位和编制组成员名单主编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人员:马立东曾捷胡荣国孟莎诸火生张铁军孙绍蕾袁洁刘永晖王官竹武娜王峰张宇闫凤目录1总则 (1)2基本规定 (2)3抗震加固 (3)3.1 检测 (3)3.2 抗震加固的技术方案 (3)3.3 抗震加固的施工及验收 (4)4 房屋综合整治 (5)4.1 屋面防水保温 (5)4.2 外墙外保温 (5)4.3 外门窗 (5)4.4 楼内外饰面 (6)4.5 电梯 (6)4.6 楼内管线、设施、设备 (6)4.7 人防工程整治 (11)4.8 地下空间整治 (13)5 基础设施 (17)5.1 热计量 (17)5.2 小区市政管网 (18)5.3 供热热源和管网节能 (20)5.4 电气管线 (21)5.5电力增容及配电室更新 (23)5.6用电设施节能 (23)5.7 供水节能设施 (25)6 公共服务设施 (26)6.1 室外道路、绿化、景观照明设施 (26)6.2 无障碍设计 (27)6.3 信报箱 (28)6.4 停车位 (29)6.5 便民设施 (29)6.6 通信设施设备 (30)6.7 安防设施 (30)7 小区环境整治 (32)7.1 垃圾分类收集 (32)7.2 违章建筑 (32)7.3 户外广告 (32)8 绿色化整治 (33)8.1 太阳能应用 (33)8.2 室外雨水工程 (33)8.3 中水系统 (34)1总则1.0.1为贯彻《关于开展中央和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国管房地【2013】342号和《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管房地【2013】396号的要求,规范1990年以前的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