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红色为度。用拇指分推眉弓前额数遍。以单手拇指桡侧从眉头由内向 外推上眼眶,经下眼眶由外而内回到对侧眉头,呈倒八字。 2、重点手法:挤按睛明,一指禅推、按揉头面部腧穴,重点在攒竹、 鱼腰、太阳穴、迎香、颊车、耳门、听宫、听会、角孙等穴位。鱼际揉 前额、面颊,重复数遍。指摩面颊部, 双手同时由前正中线打小圈到两 侧耳前。从前向后按揉头部三条线,在百会做重点停留,可加以振颤。 3、整理手法:扫散法,拿五经:五指拿头顶督脉和两旁太阳,少阳经, 自前发际经头顶向后至枕部,止于两侧风池穴。叩击头顶。 适用范围: 头昏、头痛、失眠、面瘫、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头面部症状,头面部保健。 注意事项: 1、多辅以颈项部推拿。 2、手法宜轻缓柔和,尽量避免头部的摇晃。
保健按摩师 详训
第一节 按摩概述 相关概念
按摩(推拿):以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 位,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手法(推拿手法):是指施术者用手及肢体其 他部位或借助工具,在受术者体表的特定部位 按照特定的技巧要求进行操作的方法。手法是 推拿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第一节 按摩概述 发展简史
清代:按摩推拿更是名家倍出,流派纷呈,论述颇丰,吴师机的 《理瀹骈文》,《摄生要言》,汪词巷的《勿药元诠》,王祖源 的《内功图说》等都介绍了导引按摩的方法。而吴谦等编著的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更为系统地总结了按摩推拿对伤科 疾病的治疗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同时 提出了:“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必知其体相,识 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的辨证施术原则,至今仍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
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帝国主义 的文化侵略,反动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制,祖国医学受到严 重的摧残,按摩推拿也在“废止旧医”愚昧政策下遭到了可悲的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