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804.63 KB
- 文档页数:10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信息系统建设概论是指建设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建设过程和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分类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对数据、信息、知识和规则等进行收集、处理、传输和存储,通过内部和外部与组织交互的各种方式,为组织和个人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支持的一系列技术、设备和软件的组合。
根据其应用领域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可以将信息系统分为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和专业信息系统等。
1.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以企业管理为目标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决策、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2.生产信息系统(Production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PIS)是以企业生产和运营为目标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计划、物资采购、生产调度、生产控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专业信息系统(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PIS)是以特定行业或专业领域为目标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医疗、金融、教育、交通等专业领域的业务处理和管理。
二、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1.需求分析阶段: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了解,确定组织的业务需求和信息化目标。
通过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接口等要求,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2.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架构设计、模块划分和接口设计等工作。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3.系统实施阶段:将系统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软件的开发、数据库的建立和网络的部署等工作。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项目进度的掌控。
数据(Data)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具有如下特性:事实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时效性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管理是指导工作、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信息流是指伴随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产生的各种信息。
信息系统应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信息系统目标: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帮助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网络化。
管理职能:计划: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组织:确立组织结构,分配人力资源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任务组控制: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了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部件构成框架,由于对部件的不同理解就构成了不同的结构方式。
如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硬件结构等层次:战略管理、战术管理、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国家经济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1 公文管理自动化概述公文是指国家机关、部门、团体等社会性组织在处理公务活动的过程中,按特定体式形成与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文件。
第2章:信息系统概论一、简答题1. 试述信息系统的概念。
答:信息系统(IS ,Information System)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信息、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2. 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有哪两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答:有联机事务处理和脱机事务处理两种类型。
他们的区别表现在:二、填空题1.信息系统除了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信息性,(综合性),集成性,(多样性),演化性等五方面的特征。
2.信息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信息处理)、业务处理、(组织管理)、和辅助决策四个方面。
3.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呈现为(管理维)、职能维和(功能维)的三维宏观结构。
4.网络结构属于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结构。
5.WebService是在(互联网)上实现(SOA)的一种典型技术。
6.可以把信息系统分成为: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等六种类型。
7.主管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挖掘、(信息交流)、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和办公助理功能。
8.办公信息系统可分为(基本型)、管理型和(综合型)三种类型。
9.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的基础平台是(Internet),它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信息检索、业务服务、技术咨询等功能。
10.信息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性质、运动规律和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
三、选择题1.一个信息系统必须具备(A)A:信息处理功能 B:决策支持功能C:办公助理功能 D:人力资源管理功能2.对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准确的说法是(D)A:企业管理系统B:管理组织资源的系统C:对组织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D:面向组织全面管理和简单决策的信息系统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信息处理系统一般具有简单决策支持功能B:管理信息系统不提供决策支持C:主管信息系统具有办公助理功能D:办公信息系统仅提供办公决策支持4.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中,(D)A:在集中模式中,由终端来处理界面逻辑B:在文件服务器模式中,由文件服务器承担对文件中数据的查找、汇总、统计、存储等处理C: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网络负担比文件服务器模式下网络负担重D:应用服务器模式中,界面逻辑由客户端处理5.应用服务器模式(A,D)A:是三级体系结构 B:在客户端进行业务处理C:比C/S模式效率高 D:业务逻辑处在中层6.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C)A:是用户看到的信息系统结构 B:是在概念层次上表示的信息系统微观结构C:功能维包括辅助决策功能 D:可以分为管理维、功能维和决策维7.下面(A)不是SOA的基本特征A:紧耦合 B:服务可重用C:服务位置透明性 D:服务自治性8.从综合模式分,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系统的类型(A)A:企业财务系统 B:办公信息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 D:主管信息系统答:1:A; 2:D; 3:C; 4:D: 5:A,D; 6:C; 7:A;8:A四、思考题1. 为什么说系统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观点和方法?2. 简述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各自的特点。
信息系统安全概论第⼀章定义1.2由⼀套应⽤软件及⽀撑其运⾏的所有硬件和软件构成的整体称为⼀个信息系统。
定义1.3如果信息系统A的某些功能需要由主机系统H实施,则称信息系统A 依赖主机系统H,或称主机系统H承载信息系统A。
引理1.1承载任何⼀个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主机系统数量是有限的。
定义1.4如果信息系统A的某些功能需要由⽹络设施D实施,则称信息系统A 依赖⽹络设施D,或称⽹络设施D承载信息系统A。
定理1.1任何⼀个信息系统都只需要由有限数量的主机系统和有限数量的⽹络设施承载。
信息安全经典要素CIA:※机密性是指防⽌私密的或机密的信息泄露给⾮授权的实体的属性。
完整性分为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指确保数据(包括软件代码)只能按照授权的指定⽅式进⾏修改的属性,系统完整性指系统没有受到未经授权的操控进⽽完好⽆损的执⾏预定功能的属性。
可⽤性是指确保系统及时⼯作并向授权⽤户提供所需服务的属性。
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安全策略是指规定⼀个组织为达到安全⽬标如何管理、保护和发布信息资源的法律、规章和条例的集合。
安全策略是指为达到⼀组安全⽬标⽽设计的规则的集合。
安全策略是指关于允许什么和禁⽌什么的规定。
安全模型是指拟由系统实施的安全策略的形式化表⽰。
安全模型是指⽤更加形式化的或数学化的术语对安全策略的重新表述。
安全机制是指实现安全功能的逻辑或算法。
安全机制是指在硬件和软件中实现特定安全实施功能或安全相关功能的逻辑或算法。
安全机制是指实施安全策略的⽅法、⼯具或规程。
安全机制设计⼋⼤原则①经济性原则②默认拒绝原则③完全仲裁原则④开放设计原则⑤特权分离原则⑥最⼩特权原则⑦最少公共机制原则⑧⼼理可接受原则第⼆章※※※贝- 拉模型的构成贝- 拉模型的核⼼内容由简单安全特性(ss- 特性)、星号安全特性(*-特性)、⾃主安全特性(ds-特性)和⼀个基本安全定理构成。
(基本安全定理)如果系统状态的每⼀次变化都满⾜ss- 特性、*- 特性和ds- 特性的要求,那么,在系统的整个状态变化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定不会被破坏。
信息系统概论信息系统是指将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决策等相结合的系统。
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
本文将从信息系统的定义、组成、分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让读者对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是由人、技术、数据、处理程序和设备等多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配合的系统。
它通过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信息来支持组织的运作和决策。
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准确、及时、完整和可靠的信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信息系统的组成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过程等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1. 硬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用于信息的输入、输出、存储和处理。
2.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用于管理和控制硬件。
应用软件是指针对特定任务或领域开发的软件,如ERP系统、CRM系统等。
3. 数据: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或非结构化的,可以是数字化的或非数字化的。
4. 人员:是信息系统的管理者、开发者和用户。
管理者负责系统的规划、组织和控制;开发者负责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用户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
5. 过程:是指信息系统中的各种处理过程和业务流程。
它们是系统中实现特定功能和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三、信息系统的分类根据功能和应用领域的不同,信息系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1. 管理信息系统(MIS):主要用于组织内部的日常管理活动,如人力资源管理、物料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
MIS可以提供各种报表和查询功能,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监控。
2. 决策支持系统(DSS):旨在帮助决策者进行复杂的决策分析和模拟。
DSS通过模型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方案。
3. 专家系统(ES):模拟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专业问题。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组织机构和个人来说,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和决策。
本文将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概念、过程和重要性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一、信息系统建设的概念信息系统建设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满足组织机构信息化需求为目标,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开发和运维的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硬件采购、系统开发与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阶段。
二、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1.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一步,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系统的功能要求。
这一阶段包括需求调研、需求文档编写和需求确认。
2. 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确定软硬件资源配置、数据库设计等。
这一阶段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界面设计等。
3. 软硬件采购阶段根据系统设计的方案,进行软硬件的采购工作。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性能、稳定性、可维护性等因素,并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4. 系统开发与实施阶段系统开发是根据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程序编码、数据库开发、系统集成等工作。
实施阶段包括测试、培训和系统上线等。
5. 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上线后,需要进行运行监测、故障排除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定期的维护和升级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三、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信息系统建设对于组织机构和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化、集成化处理业务流程,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速度。
2. 加强管理能力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监控,提升组织机构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3. 改进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增强组织机构的竞争力和灵活性。
4. 提升数据安全性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加强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能力,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一、航班时刻表的数据库操作
1.建立data数据库,并导入航班时刻表命名为schedule;
1)建立数据库步骤:启动access——创建空白数据库——命名为data
2)导入新表步骤:选择“外部数据”——在“导入或链接”中选择“excel”
——浏览找到Flighttypes打开。
(导入schedule相同)
3)结果见下图:
4)excel 2013中的SQL设计步骤:创建——查询设计——关闭小窗口——选择左上角SQL。
即可编写语句。
2.根据自己所在省(省份),用SQL语句在data数据库的schedule表中选择从
天津或北京出发到该省省会城市所有的航班信息(若籍贯为天津或北京,则查询从天津或北京出发到上海的航班),包括航班号、机型、班期、起飞机场、起飞时刻、目的机场、目的时刻;
1)SQL语句:
Select FLIGHTID, AIRCRAFTTYPE,DAYS,AP1,DEPTIME1,AP2,ARRTIME2 from
SCHEDULE where (AP1="ZBAA" or AP1="ZBTJ") and AP2="ZLLL"
2)查询结果:
3)截图如下:
3.在data数据库中将schedule表中的EndDate为空的记录选出,并填入
2006-10-30;
1)SQL语句:
选出语句:SELECT * from schedule where enddate is null
填入语句:UPDATE SCHEDULE SET enddate="2006-10-30" where enddate is null
2)运行结果:选出与填入结果见截图。
3)截图如下
选出截图
填入截图1(更新截图)
填入截图2(更新截图)
4.将StartDate为空的记录选出,并填入2006-04-01;
1)SQL语句:
选出语句:SELECT * from schedule where startdate is null
填入语句:UPDATE SCHEDULE SET startdate="2006-04-01" where startdate is null
2)运行结果:startdate空记录录入查询列表,而后填入数据。
3)截图如下:
选出截图
填入截图1
填入截图2
5.将StartDate和EndDate不为空的变为空;
1)SQL语句:UPDATE SCHEDULE SET enddate="",startdate="" where (startdate or enddate) is not null
2)运行结果:所有的不为空的startdate和enddate均变为空。
3)截图如下:
图1
图2
6.在data数据库中建立flighttypes表和schedule表的关联查询,查询显示的信息包括航班号、机型、尾流类型、机型翼展;
1)SQL语句:Select SCHEDULE.FLIGHTID, FLIGHTTYPES.AIRCRAFTTYPE, FLIGHTTYPES.WAKETYPE, FLIGHTTYPES.WINGSPAN from FLIGHTTYPES, SCHEDULE 2)运行结果:成功从两个表中查询出航班号、机型、尾流类型、机型翼展信息。
3)截图如下:
二、航班监视信息数据库设计及操作(30分)
1、监视数据文件SMR.XLS中对应的监视数据为:
9f4f21840f0c157bed005ef3850159c817ff59ee0791d8fea00320023013850101008 0ff057833731ce0028000
2、根据CAT62说明,解析对应监视数据(记录时间、经度、纬度、x坐标、y
坐标、x方向速度、y方向速度、应答机编码);
◇1描述项:9f4f2184
9f=10011111,描述项继续,4f=01001111,描述项继续,21=00100001,描述项继续,84=10000100,描述项结束。
◇2雷达编号:0f0c
◇3时间:10999s
157bed=(1*16^5+5*16^4+7*16^3+11*16^2+14*16+13)/128=10999.85
◇4经纬度:纬度:33°38′13″,经度:121°56′38″
005ef3850159c817
纬度:005ef385=(5*16^5+14*16^4+15*16^3+3*16^2+8*16+5)*180/2^25
即纬度为:33°38′13″
经度:0159c817=(1*16^6+5*16^5+9*16^4+12*16^3+8*16^2+23)*180/2^25 即经度为:121°56′38″
◇5坐标:X=25031m,Y=65817m
ff59ee0791d8
X坐标:ff59ee=(0*16^5+0*16^4+10*16^3+6*16^2+1*16^1+1)/2=21256.5m
Y坐标:0791d8=(7*16^4+9*16^3+1*16^2+13*16^2+8)/2=249604m
◇6速度:fea00320
Vx= fea0=(1*16^3+5*16^2+15*16)/4=87.75m/s
Vy=0320=(3*16^2+2*16)/4=200m/s
3、建立监视数据库文件,并命名为SDataBase.accdb;建立监视信息数据表;
监视信息数据表截图如下:
4、用SQL语句将解析的数据插入到建立的数据表中;
1)SQL语句:INSERT INTO 监视信息数据表1(记录时间, 应答机编码, 经度, 纬度, x坐标, y坐标,x方向速度,y方向速度) VALUES("10999s","0f0c","121°
56′38″","33°38′13″","25031m","21256.5m","87.75m/s","200m/s") 2)结果截图:
5、用SQL语句完成查询指定数据项(应答机编码、x坐标、y坐标、经度、纬
度);
1)SQL语句:Select 应答机编码,x坐标,y坐标,经度,纬度from 监视信息数据表
2)结果截图:
6、将对应的SQL语句及查询结果在课程报告中明确写出。
如4、5题。
三、厦门机场RNAV进离场程序查询系统数据库设计(20分)
1、建立系统E-R图模型;
2、根据E-R图设计数据表结构,给出数据表描述,包括:数据表名称及相应属性(属性名称、类型等);
航路点信息表:
进离场程序表:
3、建立RNA V进离场程序数据库,并命名为Rnav.mdb;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并录入航路点及进离场程序数据
航路点:
进离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