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 格式:ppt
- 大小:920.50 KB
- 文档页数:21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教材版本】“世界的物质性〞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节的内容,本框题教材主要想让学生明白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明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对物质性。
【设计理念】本框题的教学设计力求表达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1. 师生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
使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2. 课堂具有某某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
3. 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
4. 教师要用激情感染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框题内容从世界的物质性入手,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的物质性三个方面。
因此,本框题在学习物质含义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以及人的意识的物质性。
从而得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对物质性。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以学生已经具备的一定的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已有的具体知识中得出较为抽象的哲学原理。
3.从知识学习的意义看,本框题是哲学知识重要的基础理论部分,对学生唯物主义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4.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探究法、讨论法和重点知识教师精讲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调动已有知识,达到知识的迁移。
【学情分析】1.原有知识发展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如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定律,也对人体的大脑结构有了一定的认知,本框题的任务就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感性的、不系统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把相关知识理论化、系统化,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整与严密。
【教学设计】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一、教材分析《世界的物质性》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课第1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物质的含义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难点: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本框题的内容是唯物论的第一框题,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明确目标】1、 了解物质的含义2、 结合当前自然界发展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重点、难点)3、运用具体事例,理解归纳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学生展示】------------【教师精讲】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 和 ,它们都是的组成部分。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指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物质概念概括了 ,而不是指 。
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 。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 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 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和 。
这三者都是 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 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 。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 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
【学生质疑】(知识总结)原理与方法论归纳1、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即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
探究一:有科学家曾公布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迹象,这里的暗物质是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吗?探究二:图中人类的演变过程直接说明了什么?【当堂小结】世界的物质性【训练达标】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出各种转基因产品,还可以克隆出一些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