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制冷剂、载冷剂和润滑油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698.00 KB
- 文档页数:51
1.制冷剂特性1.1 R134a标准蒸发温度-26.25℃,凝固温度为-101.1℃。
毒性与R12相同。
主要热力性质与R12非常接近。
与矿物油不相容,需采用酯基类润滑油。
溶水性比R12强。
对金属腐蚀作用比R12小。
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但仍具有温室效应。
作为R12的重要替代制冷剂。
R12制冷机改用R134a后基本不需要更换任何部件,制冷量和能效比变化不大,但要更换润滑油。
1.2 R22标准蒸发温度-40.8℃,凝固温度为-160℃。
常温下单位容积制冷量及冷凝压力与氨接近。
无色无味、不燃不爆,安全。
与润滑油能有限溶解。
毒性比R12略大。
溶水性比R12大。
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比R12 小的多。
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及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温部分。
属于制冷剂的过渡性替代物。
组成质量比为R32/R125/R134a(23% 25%/ 52%)。
热力性质与R22相近。
润滑油需改为POE(多元脂)类润滑油。
ODP=0,GWP<0.2。
相变时具有温度滑动。
属不可燃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制冷量及制冷系数比R22略低。
目前作为R22的替代工质。
1.4 R410a组成质量比为R32/R125(50%50%)。
标准蒸发温度-51.6℃,凝固温度-155℃。
润滑油需改为POE类或PVE(聚乙烯醚)类润滑油。
ODP=0,GWP<0.2。
属毒性低、不可燃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工作压力约为R22的1.6倍。
(管材、设备承压能力要求增加) 传热效率比R22要高。
目前作为R22的替代工质。
高纯级R290 用作感温工质。
优级和一级R290 可用作制冷剂替代R22、R502,与原系统和润滑油兼容。
分子量44.9,沸点-42.2℃。
临界温度96.67℃,临界压力4.24 MPA。
蒸气压(25℃)0.475 MPA。
润滑油可采用与之溶/不溶性油的混合物,或PAG润滑油。
破坏臭氧潜能值(ODP) 全球变暖系数(GWP) 0.01。
易燃易爆。
R290的基本热物理性质与R22相近,化学性质也较稳定,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与材料相容性好,其热物理性质在许多方面甚至优于R22。
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目的:通过对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的了解;正确使用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
第一节制冷剂1,什么是制冷剂以及制冷剂的作用:制冷剂:就是在制冷系统中能够循环变化的物质,也叫工质。
制冷过程就是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相变时(蒸发或冷凝)吸收或释放热量来达到热量从低温部分转移到高温部分。
2,制冷剂的安全、环境特性毒性危害分类:分A、B两类。
A类,无毒性或低毒性;B类,高毒性。
燃烧性危害程度分类:分1、2、3类。
分别为:不可燃、有燃烧性、有爆炸性。
臭氧消耗潜能值ODP:表示制冷剂消耗大气臭氧分子潜能的程度。
选用R11的值作为标准值1.0。
温室效应潜能值(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衡量制冷剂对气候变暖的影响值。
选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潜能值为标准值1.0。
例:毒性危害和燃烧性危害程度分类 ODP GWPR11 A1 1.0 4600 R12 A1 0.82 10600 R744(CO2) A1 0 1R717(氨) B2 0 1R22 A1 0.034 1900 R134a A1 0 16003,常用制冷剂1)氨(NH3 R717)标准沸点-33.4℃,凝固温度-77.7℃。
有较好的热力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粘性小,流动阻力小,比重小,传热性能好;价格便宜、易获得。
毒性大,易燃易爆,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对食品易产生污染;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就会引起中毒;容积浓度达到11~14%时,可以燃烧;容积浓度达到16~25%时,遇明火可以引起爆炸;氨在高温(260℃)时会分解出氢气(H2),遇空气及明火会产生强烈的爆炸;氨系统必须安装空气分离器,及时排放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氨极易溶于水,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在氨系统中不会产生冰塞,可以不加干燥过滤器;但有水存在,极易腐蚀金属,并提高蒸发温度;纯氨不腐蚀钢、铁,但含水时会腐蚀锌、铜及铜合金(除磷青铜),因此在氨制冷机及系统中不允许使用铜及铜合金部件(包括压力表,氨压力表必须标有“氨”字样),只有个别起耐磨、密封的部件才可以使用高锡磷青铜,如活塞机的小头衬套和轴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