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 润滑油
- 格式:docx
- 大小:22.46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型热泵式空调制冷剂R290及其润滑油混合物特性研究姓名:熊爱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指导教师:韩厚德;曹红奋20040601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氟利昂(CFCs、BCFCs)制冷剂被广泛运用于制冷设备和空调中,但因其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且是温室气体,有一定的温室效应,发达国家已从1996起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CFCs,对HCFCs的最后禁用时间也在蒙特利尔修正案中由2030年提前到2020年。
本文在分析制冷剂替代(特别是HCFCs替代)的历史、现状和国内外形势基础上,论证了在小型热泵空调上以R290替代R22的可行性,其中包括物化性质、理论制冷循环、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内容。
R290的基本热物理性质与R22相近,化学性质也较稳定,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与材料相容性好,其热物理性质在许多方面甚至优于R22。
而且其ODP、GWP值均为零,不存在破坏环境的问题。
因此以R290替代R22在小型制冷装置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丙烷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作为制冷剂其易燃性是一个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为了制冷机安全运行,在保证COP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丙烷的充灌量。
制冷剂在润滑油中的溶解性会对制冷剂的充注量和制冷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探究丙烷与润滑油的混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实验装置,并对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了优化。
通过丙烷与所选三种润滑油的互溶性对比实验,分析相应条件下制冷循环的性能,寻求丙烷制冷空调系统可采用的最佳冷冻油及其匹配比例。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R290与不溶性油的混合物,冷冻油对制玲循环性能没有什么影响,但会带来压缩机回油困难。
对于R290与溶性油的混合物,为了保证系统的COP,须控制润滑油的充注量,以不超过5%为好,最大也不要超过20%。
而且,在丙烷制冷系统中,采用PAG润滑油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兼顾了安全性、系统制冷性能和压缩机回油等多方面的要求。
在总结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R290的推广运用提出了尚需进一步完善、改进和深入研究的意见。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识一、引言制冷系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冷藏设备、工业制冷等领域。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和润滑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制冷剂和润滑油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它们的特性、应用以及相互关系。
二、制冷剂的基本概念制冷剂是一种能够在制冷系统中进行循环工作的物质,它通过吸收热量使其蒸发,然后通过压缩使其冷凝,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1. 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制冷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下所示:•氟利昂类:包括R22、R134a等,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氨类:如R717,具有优良的制冷性能和环保特性,但有毒。
•烃类:如R290、R600a,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但易燃。
•水类:水作为制冷剂在某些应用中也是常见的选择,其环保性能较好,但需要额外的功耗来驱动。
2. 特性与性能指标制冷剂的特性和性能指标对于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常见的制冷剂性能指标包括:•蒸发潜热:指单位质量的制冷剂从液态蒸发为气态时所需要吸收的热量,该指标反映了制冷剂的制冷能力。
•冷凝潜热:指单位质量的制冷剂从气态冷凝为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该指标反映了制冷剂的放热能力。
•温度-压力关系:制冷剂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该关系决定了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
三、润滑油的基本概念润滑油在制冷系统中起到润滑摩擦部件、密封传动部件以及冷凝器和蒸发器内部传热的作用。
它能够减少系统的摩擦损耗、降低噪声、提高效率和延长设备寿命。
1. 类型常见的润滑油类型包括:•矿物油:由石油提炼而来,价格较低,但在高温、高压下稳定性差。
•合成油:通过化学合成制得,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高温性能。
•半合成油: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混合物,综合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2. 功能润滑油在制冷系统中具有以下功能:•润滑:减少摩擦、磨损,保护系统各部件。
•密封:形成润滑膜,降低泄漏风险。
•冷却:帮助冷凝器和蒸发器内部传热,避免过热。
空调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滞留浅谈摘要:润滑油在空调压缩机运行系统中,制冷剂会携带一部分润滑油到压缩机外,但由于重力存在于向下的管路中,使回油变得困难,本文分析了润滑油在空调系统中的滞留情况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制冷剂:润滑油;滞留1. 数学模型的建立在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制冷剂会携带一部分润滑油到压缩机外,当制冷剂与润滑油不相溶时,可以利用油分离器使润滑油回到压缩机。
对于相溶性好的制冷剂,依靠自身重力和制冷剂蒸气的携带可以使润滑油回到压缩机吸气口,但由于重力存在于向下的管路中,使回油变得困难,因此在垂直管路的上升段只能通过制冷剂蒸气的携带才能使润滑油回到压缩机内。
当建立在垂直管道上升段内携带润滑油的制冷剂临界速度方程时,必须考虑润滑油膜在管壁上的流动情况,图1显示了润滑油在垂直管道内壁上升段内的流动情况,图中;a为油膜厚度;r为管道半径;ひ是阻止润滑油向下流动的最小图 1 润滑油在垂直管道内壁上的流动油速,根据连续性方程和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可得油膜内油的速度分布方程u (y)=( ) +a+b,(1)边界条件y=o,u=0, y=a,u=ひ,式中:p 为润滑油的密度;y 为润滑油的运动粘度;g为重力加速度;p为压力;a和b均为系数。
利用边界条件,由式(1)可以得出油在管道内的体积流量表达式为了使润滑油在垂直管道上升段内能够回到压缩机,润滑油在管道内的净流量必须大于或者等于零,因此可以得出润滑油在管道内部的最小流速方程(1)中的压降梯度可以通过制冷剂内的压降来表达,利用darcy—weisbach公式可以计算出由于摩擦在管道内部产生的压降式中:ひ为制冷剂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p 为制冷剂的密度;d 为管道内径;l为垂直管道的长度;f为darcy-weisbach摩擦系数,对于光管内的紊流,f=0.316 4y /(ひd )(其中ひ为制冷剂粘度),由此得(2)为找出满足回油的制冷剂临界流速,可通过油与制冷剂在界面上的剪切应力使润滑油的最小流速与制冷剂蒸气的平均流速关联起来,管道中润滑油(见图1)的剪切应力对于管内的紊流来说,制冷剂在管道润滑油处产生的剪切力可通过经验公式来计算。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识一、制冷系统概述制冷系统是指将低温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一种装置。
它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部分组成。
二、制冷剂的认识1. 制冷剂的种类常见的制冷剂有氟利昂(R22)、环保型氟利昂(R134a)、丙烷(R290)、异丙醇(R1270)等。
2. 制冷剂的性质不同种类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沸点、密度、热容等。
这些性质直接影响着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部分制冷剂会对臭氧层造成损害,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因此,现在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禁止使用含有氯或溴元素的制冷剂。
三、润滑油的认识1. 润滑油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润滑油主要用于保护压缩机内部零件免受磨损和腐蚀,同时还能起到密封和冷却的作用。
2. 润滑油的种类常见的润滑油有矿物油、合成油、聚酯油等。
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具有不同的粘度、氧化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3. 润滑油的选择制冷系统使用的润滑油必须与制冷剂相容,并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氧化稳定性。
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考虑到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要求。
四、制冷剂与润滑油之间的关系1. 制冷剂对润滑油的影响部分制冷剂会对润滑油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其粘度、加速氧化等。
因此,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考虑到所使用的制冷剂种类。
2. 润滑油对制冷剂的影响部分润滑油会与制冷剂发生反应,导致系统故障或降低其工作效率。
因此,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考虑到所使用的制冷剂种类,并且需要保证润滑油与制冷剂相容。
3.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配比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配比是非常重要的,过多或过少的润滑油都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在使用制冷系统时需要按照厂家规定的比例进行配比。
五、总结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和润滑油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确选择和使用它们可以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且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
【复习提问】(5分钟)1.歧管压力表组件的作用是什么?2.制冷剂注入阀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导入新课】课题三汽车空调制冷剂、润滑油的加注一、制冷剂(讲授35分钟)(1)制冷剂制冷剂是空调系统中的“热载体”,俗称冷媒,它可根据空调系统的要求变化状态,实现制冷循环。
车用空调的制冷剂主要是Rl2(CFC-l2)和R134a (HFC-134a)。
由于Rl2对地球臭氧层有害,现已基本禁止使用;R134a是环保制冷剂(图7-1-3),它替代R12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主要是由于R134a不含氯原子,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其热力性质稳定并与R12相近。
R134a虽然不破坏大气层,但有使全球变暖的可能,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替代物。
目前欧美正在积极进行CO2制冷剂的空调系统的研究工作,其产品如果成熟,CO2制冷系统有可能是下一代汽车空调的主要选择。
(2)R12与R134a系统的区分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安装、维修和保养时,首先要确认系统采用了何种制冷剂,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材料,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可弄错。
一般R134a为制冷剂的空调车,都会在汽车显著部位注明该汽车空调采用哪一种制冷剂。
例如在汽车前风窗玻璃角上、发动机罩内表面前部等处,一般用绿色指示,美国车也有用金黄色表示的。
在压缩机铭牌上会注明所采用的制冷剂及冷冻机油,若未注明,则应慎重考虑,寻找资料,设法确认所用的冷冻机油。
在连接软管上会有色圈或白色线条出现,并会在软管表面印有适用R134a 的字样。
在贮液干燥器上应有标记,注明制冷剂与干燥剂的类型。
为防止与R12混淆,汽车空调器制造厂在设计R134a空调器产品时,已考虑到用不同的连接方法以示区别。
例如用R134a的空调器为了加快制冷剂充注时间,减少泄漏,同时也防止错加R12,而加大了气门芯尺寸及气门阀外形尺寸,结构也相应改变,大多采用快速接头连接(如下图所示)。
同时管子连接口形状有所改变,尺寸也改变了,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与R12的管子混淆,螺纹从英制改成公制。
冷冻机油是制冷式压缩机的专用润滑油,是制冷系统中决定和影响制冷装置功能和效果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冷冻机油不仅必须具有与制冷剂共存时的优良的热化学安定性和相溶性,优良的低温流动性、润滑性、抗泡性,并且必须易于生产,原料来源可靠,对环境没有污染。
冷冻机油的工作途径冷冻机油是制冷压缩机的专用润滑油,和一般润滑油同样,在制冷压缩机中起润滑、密封、防锈和带走热量的作用。
冷冻机油在压缩机内分3路循环,分别对轴承、压缩机主体和控制系统进行润滑后回到曲轴箱内,与制冷剂相混合。
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油混合物在油分离器中被分出大部分油,分出的油经冷却器冷却,再流回压缩机。
少量分不出的油则与制冷剂一起进入制冷剂管线。
由于冷冻机油是在制冷剂的特殊环境下工作,因此具有下属特性:1. 冷冻机油与制冷剂在制冷压缩系统内直接接触2. 有少量冷冻机油被携入制冷剂管线参与冷冻循环3. 在全封闭压缩机中,冷冻机油与电机的线圈及密封件等有机材料密切接触4. 冷冻机油处在压缩机排气阀的高温和膨胀阀、蒸发器的低温这样极端的温度条件下冷冻机油的性能规定冷冻机油的性能规定见表1。
表1 制冷循环系统对冷冻机油性能的规定以下分别对这些特性予以说明。
1. 粘度和粘度温度特性粘度是指油品的粘稠限度,是冷冻机油的重要特性之一。
也是冷冻机油分类的基础之一。
冷冻机油常用的粘度为运动粘度。
适宜的冷冻机油是保证制冷压缩机处在流体动力润滑状态、减少磨损、减少能耗的重要因素。
粘度过低,不能形成适宜的油膜厚度,会导致冷冻机系统部件的机械磨损以及拉缸、抱轴等机械故障,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密封性。
粘度过高,会导致压缩机的动力消耗过大。
因此,不同的制冷设备,使用不同粘度级别的油。
一般情况下,冷冻偏向于使用低粘度冷冻机油,空调偏向于使用高粘度冷冻机油。
表2 几种冷冻机油的粘度和粘温特性此外,由于冷冻机油在制冷循环系统中的使用温度很宽,在某些压缩机的气缸内有时可接触150℃的高温,而在蒸发系统内则也许接触-40℃或更低的温度,所以规定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要小,以保证冷冻机油在各种不同温度下都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流动性。
关于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也称压强。
由于压力计的测压元件处于某种环境压力的作用下,因此压力计所测得的压力是工质的真实压力(或称绝对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叫表压力或真空度。
工质绝对压力P与大气压力Pb及表压力Pv的关系①当绝对压力大于大气压力,P=Pb+Pe,Pe表示测得的差数,称表压力。
②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P=Pb-Pv,Pv也表示测得的差数,称真空度。
压力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N/㎡,1MPa=106Pa工程上的其他压力单位标准大气压atm,1atm=101325pa巴Bar,1Bar=105pa工程大气压at,1at=98pa毫米汞柱mmHg,1mmHg=133.33pa毫米水柱mmH2O,1mmH2O=9.81pa1kgf/cm2 =0.1Mpa,也就是 1公斤相当于0.1Mpa(1kgf/cm2=1kg/cm2*G=1G*kg/cm2=1*9.8N/cm2=1*9.8N/10-4m2=9.8*104N/m2=0.098Mpa)压力表按其指示压力的基准不同,一般压力表以大气压力为基准;绝压表以绝对压力零位为基准。
关于冷冻油用于制冷压缩机内各运动部件润滑的油,称为冷冻油,又称润滑油。
制冷设备对冷冻油要求由于使用场合和制冷剂的不同,制冷设备对冷冻油的选择也不一样。
对冷冻油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1)凝固点冷冻油在实验条件下冷却到停止流动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制冷设备所用冷冻油的凝固点应越低越好(如R22的压缩机,冷冻油应在-55℃以下),否则会影响制冷剂的流动,增加流动阻力,从而导致传热效果差的后果。
(2)黏度冷冻油黏度油料特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使用不同制冷剂要相应选择不同的冷冻油。
若冷冻油黏度过大,会使机械摩擦功率、摩擦热量和启动力矩增大。
反之,若黏度过小,则会使运动件之间不能形成所需的油膜,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润滑和冷却效果。
(3)浊点冷冻油的浊点是指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冷冻油中开始析出石蜡,使润滑油变得混浊时的温度。
工业设备专用润滑油主要用于润滑工业机具、金属加工机床及其它专用设备。
具体来说是各种压缩机、高速机械(磨床主轴和轴承)、工业设备液压系统、齿轮传动装置、金属切削机床导轨、扎钢机以及汽轮机等。
其他的工业设备专用润滑油还有电绝缘油、汽缸油、真空用油及钻机用油(包括风动钻孔机)等。
2fg0f8c7c 龙血战神最新章节http:1、齿转传动用油工业上应用的齿轮传动可以分为齿轮及齿轮-螺旋两种。
前者为贺柱及圆椎形齿轮传动,其共轭齿轮对的节圆在转动时互相滚压而无滑动,其接触端点不产生滚动摩擦。
属于齿轮螺旋式传动的有蜗杆、螺旋伞齿轮及双曲线齿轮传动。
这些传动齿传对的节圆不仅仅互相滚动压,而且互相滚动,从而产生复杂的螺线运动。
因此,这种传动更容易产生磨损与卡咬。
工业齿轮伟动的条件差异很大,采用各种加剂或不加剂润滑油,粘度从12mm2/S (50oC)到52mm2/S (100oC)。
螺旋伞齿轮与双曲线齿轮传动需采用含抗擦伤剂的润滑油。
对于蜗轮蜗杆,主要采用含抗摩擦剂的高粘度润滑油;圆柱形与锥形齿轮传动,根据负荷及轮齿的滑动速度采用加抗磨剂或不加剂的润滑油。
在单位负荷大致低于下列极限值时,可以允许使用有加剂的润滑油:淬火硬齿轮——8X 108N/m2以下;未淬火齿轮——108N/m2以下。
在单位负荷较高的情况下,要用含抗磨剂的润滑油。
更高负荷的机件则要求使用加抗磨和抗氧性。
对于具体的齿轮传油来说,在选择基础油加剂相互作用时,决定性的因素是接触部位的负荷,运动速度和温度。
后者(接触温度)决定各种添加剂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及条件。
在油箱温度条件下,添加剂不应与齿轮的表面相互作用(不发生腐独),而在接触温度下必需发生反应。
蜗轮蜗杆传动油应具有较高的抗摩擦性能,只要在油品中加入植物动物油脂肪酸即可改善这一性能。
2、液压油用于工业中的液压油可分为五组。
(1)不含添加剂的矿油性质接近于普通工业润滑油。
如用液压千斤顶的润滑油。
(2)含抗腐蚀及抗氧剂的润滑油该油同时含有抗泡剂,用途较广,但公限于液力传动。
/关于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也称压强。
由于压力计的测压元件处于某种环境压力的作用下,因此压力计所测得的压力是工质的真实压力(或称绝对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叫表压力或真空度。
工质绝对压力P与大气压力Pb及表压力Pv的关系①当绝对压力大于大气压力,P=Pb+Pe,Pe表示测得的差数,称表压力。
②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P=Pb-Pv,Pv也表示测得的差数,称真空度。
压力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N/㎡,1MPa=106Pa工程上的其他压力单位标准大气压atm,1atm=101325pa巴Bar,1Bar=105pa工程大气压at,1at=98pa毫米汞柱mmHg,1mmHg=133.33pa毫米水柱mmH2O,1mmH2O=9.81pa1kgf/cm2 =0.1Mpa,也就是 1公斤相当于0.1Mpa(1kgf/cm2=1kg/cm2*G=1G*kg/cm2=1*9.8N/cm2=1*9.8N/10-4m2=9.8*104N/m2=0.098M pa)压力表按其指示压力的基准不同,一般压力表以大气压力为基准;绝压表以绝对压力零位为基准。
关于冷冻油用于制冷压缩机内各运动部件润滑的油,称为冷冻油,又称润滑油。
制冷设备对冷冻油要求由于使用场合和制冷剂的不同,制冷设备对冷冻油的选择也不一样。
对冷冻油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1)凝固点冷冻油在实验条件下冷却到停止流动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制冷设备所用冷冻油的凝固点应越低越好(如R22的压缩机,冷冻油应在-55℃以下),否则会影响制冷剂的流动,增加流动阻力,从而导致传热效果差的后果。
(2)黏度冷冻油黏度油料特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使用不同制冷剂要相应选择不同的冷冻油。
若冷冻油黏度过大,会使机械摩擦功率、摩擦热量和启动力矩增大。
反之,若黏度过小,则会使运动件之间不能形成所需的油膜,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润滑和冷却效果。
(3)浊点冷冻油的浊点是指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冷冻油中开始析出石蜡,使润滑油变得混浊时的温度。
车辆加注制冷剂注意事项当车辆需要加注制冷剂时,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以下是关于车辆加注制冷剂的50条注意事项,并对每一条进行详细描述:1. 确保使用正确类型的制冷剂确保车辆使用的是制造商指定的制冷剂类型,例如R134a或者R1234yf,以确保与车辆空调系统兼容。
2. 确保制冷剂容器处于良好状态检查制冷剂容器的密封性和外观,避免使用已经受损或已经过期的制冷剂。
3. 确认车辆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类型在加注制冷剂之前,与车辆制造商或专业技师确认所需的制冷剂类型,并且不要随意更换制冷剂类型。
4. 不要过度加注制冷剂严格按照车辆制造商的规定加注制冷剂,避免过度加注造成压力过高导致空调系统损坏。
5. 确保加注过程中通风良好在加注制冷剂的时候确保车辆周围有良好的通风,避免吸入制冷剂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6. 遵守环境保护法规严格遵守当地环境保护法规,正确处理制冷剂残留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7. 确保车辆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在加注制冷剂时,确保车辆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以避免因旋转零件造成的意外伤害。
8.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制冷剂如果接触到制冷剂,要迅速用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避免造成皮肤灼伤或其他伤害。
9. 不要随意拆卸制冷系统部件不要随意拆卸车辆空调系统的部件,特别是制冷剂管路,以避免制冷剂外泄导致伤害或损坏。
10. 严格按照车辆手册操作严格按照车辆制造商的指引和操作手册进行加注制冷剂的操作,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1. 测量系统压力和温度在加注制冷剂前,测量空调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确保加注时处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
12. 定期检查制冷系统状态定期检查车辆制冷系统的状态,包括制冷剂压力、管路密封性等,以确保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13. 使用正确的加注设备使用专业的加注设备进行制冷剂的加注,以确保加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4. 检查制冷剂泄漏在加注制冷剂时,检查制冷系统是否存在泄漏,避免浪费制冷剂并及时修复泄漏。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润滑油的认知1. 制冷剂的奇妙世界说到制冷系统,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制冷剂。
没错,制冷剂就是那位默默无闻的英雄,像个隐形的超人,在我们的冰箱、空调里飞速穿梭,给我们带来清凉的享受。
其实,制冷剂并不是简单的化学物质,它就像个勤奋的小蜜蜂,吸热、放热,帮助我们的设备运行得顺畅无比。
想象一下,炎炎夏日,空调一开,瞬间感觉温度下降,简直像是进入了冰雪世界,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
这背后,全靠那一瓶瓶的制冷剂在辛勤工作。
1.1 制冷剂的种类制冷剂可不是只有一种哦,市面上有好多种类,像是R134a、R410A等等。
每种制冷剂都有自己的特性,拿R134a来说,它是比较常见的,环保性还不错,能够让我们在享受凉爽的同时,也不至于对环境造成太大压力。
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推行R32,它的全球变暖潜力比R134a要低得多,环保小卫士,名副其实啊!在选择制冷剂时,除了性能,我们还得考虑环保,这可是关乎未来的大事。
1.2 制冷剂的工作原理那么,这些制冷剂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气化和液化的循环,来实现热量的转移。
制冷剂在低压下吸收热量变成气体,再在高压下释放热量变回液体,整个过程就像是个“热量搬运工”,把热量从室内搬到室外。
试想一下,冰箱里的食物,冰凉冰凉的,正是因为制冷剂在里面忙碌着,把热量都赶了出去。
而这一切的顺畅运行,离不开它的好伙伴——润滑油。
2. 润滑油的重要性说到润滑油,可能大家觉得这玩意儿就是个“油腻腻”的东西,但实际上,它在制冷系统中可谓是举足轻重。
想象一下,如果制冷剂在系统里畅通无阻,那润滑油就像是给它加油的“助推器”,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转。
润滑油的作用可不仅仅是润滑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保护和清洁。
2.1 润滑油的角色在制冷系统中,润滑油的角色就像是一个无声的守护者。
它可以防止压缩机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我们都知道,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润滑油在其中的流动,能有效减少摩擦,避免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