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 格式:docx
- 大小:17.25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探索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理解其表达方式和艺术内涵。
3.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
4.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的概念和特点。
2.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内涵。
3. 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点。
教学准备:1. 中国画的范例和图片。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宣纸、颜料等。
3. PPT或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笔墨情趣的概念。
探索中国画的笔墨情趣:1. 分享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如写意性、意境表达等。
2. 解释笔墨情趣的概念,包括线条的韵律、墨色的深浅变化、意境的表达等。
3. 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笔墨情趣,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1. 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宣纸、颜料等。
2. 演示毛笔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笔法,如点画、勾勒、渲染等。
3. 引导学生进行毛笔的练习,包括线条的练习、墨色的渲染等。
4. 分组让学生互相观摩和评价作品,鼓励他们交流和分享创作心得。
创作中国画作品:1. 给学生提供一些主题或素材,如自然景观、花鸟、人物等,鼓励他们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笔墨情趣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对艺术表达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画展览或艺术馆,加深对中国画的了解和欣赏。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提供更多的绘画技巧和素材资源。
第七课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第一篇:第七课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第七课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一、教学内容分析《用笔墨来说话》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第三册“造型•表现”单元的第一部分。
教材内容主要是介绍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笔墨”,以及运用“笔墨”来表达思想感情、“传达心灵的絮语”。
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要求是:“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因此教材中水墨画的笔墨技法知识篇幅较少,而用大量的作品来让学生欣赏、分析,以让学生懂得笔墨是用来营造画境、表达情感的。
其中沈周的《东庄图》和凡•高的《麦田上的群鸦》是让学生对比欣赏、分析东西方绘画的异同;两幅人物画《钟馗》和《山居快乐》是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用笔特点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山水册页》、《夏日山居图》等作品是让学生理解通过笔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和特点,理解用“笔墨”来表达情感。
能力目标:临摹或创作一幅水墨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水墨画的艺术美,提高学生有个性地运用笔墨表达情感的表现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水墨画工具教学时间:2课时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学习水墨画有较浓厚的兴趣,已掌握一定的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和初步的水墨画表现能力。
但学生水墨画技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够均衡,运用笔墨表达情感的能力还有欠缺,因此本课教学中应着力提高学生运用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设计1、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水墨画特点,采用演示法、欣赏分析法、展示评价法等教学方法。
写意花鸟教学初中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1.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1. 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
2. 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写意花鸟画的范画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写意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
2. 学生分享对写意花鸟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介绍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如花鸟画的起源、发展等。
2.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如注重意境、笔墨运用等。
三、绘画技巧(20分钟)1. 教师示范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绘画技巧。
四、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选择题材、构图要求等。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作品欣赏和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二、改进和提升(15分钟)1. 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升作品质量。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等。
3. 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初中美术《笔墨情趣》教案及反思教案概述•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课时数:1课时•适用对象:初中学生•主题:笔墨情趣•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笔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教学材料:毛笔、宣纸、墨汁、水杯、大字帖、茶杯、绘画作品等•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讨论教案内容1.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笔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解释笔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运用技巧2. 示范演示(10分钟)•展示不同笔墨的特点和用途•示范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写字技巧•展示传统绘画作品,并讲解其中的笔墨运用技巧3. 实践练习(20分钟)•分发给学生毛笔、宣纸和墨汁•指导学生进行毛笔写字练习,重点训练字体的笔画和结构•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笔墨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4. 学生作品展示与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引导学生讨论各自作品中的笔墨运用和表现手法•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反思与总结本节课主要教授初中学生有关笔墨情趣的知识和技巧,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总体而言,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们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首先,在知识讲解环节,我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示,向学生们介绍了笔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他们对笔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注意提问和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示范演示环节,我通过展示不同笔墨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们对毛笔的选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示范了正确的毛笔使用方法和写字技巧,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笔墨运用技巧。
然后,在实践练习环节,我给每个学生分发了毛笔、宣纸和墨汁,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毛笔写字练习。
我注重指导学生正确握笔、掌握笔画和结构,同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笔墨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写意花鸟初中课程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笔墨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美感。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用笔、用墨、着色等。
2. 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原则:疏密、虚实、对比等。
3. 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提炼主题、描绘细节、表达情感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技法和表现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写意花鸟画。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画纸、画笔、墨、颜料等绘画工具。
3. 范画或视频教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写意花鸟画作品,让学生对写意花鸟画有初步的了解。
2. 提问:写意花鸟画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二、基本技法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用笔、用墨、着色等。
2. 示范如何运用基本技法绘制写意花鸟画。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技法和表现方法,自行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写意花鸟画,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和表现方法独立创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技法和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中学美术课课时教案 班级 七年级(*)班 授课日期 2014年*月*日 课题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孙惠敏 教学目的 1、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知识,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 2、了解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 课的类型及教学法 欣赏级练习课,以目标导入法、PPT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为主 教具 1、 毛笔多支(白云笔、狼毫笔等)、生宣纸、毛毡、国画颜料、墨汁、调色盘、笔洗等。 2、 幻灯片及范画。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中国画的笔墨基本知识,难点是运用笔墨富有变化 组织教学 学生集体起立,进行师生之间的相互问好 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打开动画,动画放完后给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实行适当的奖励
讲解新课 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看完后请根据动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板书打开动画,动画放完后给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实行适当的奖励) 一、列出名家作品 像早期的写意作品: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 看似随意的大面积用笔,细节也不多,但就是那寥寥几笔让整幅画有了看点。 接着看年代稍近点的: 李苦禅 《双鸡图》 潘天寿 《露气》和《兰》 郑板桥 《兰竹图》 齐白石 《杂画册》 张大千 《荷花》 这几幅和前面第一幅对比起来是不是有了更多的细节?用笔是不是也更讲究了呢?重要的是还多了“以线造型”
二、介绍中国画的工具 1、“文房四宝”: ①笔:羊毫(大中小白云、提斗等)、狼毫(说出正确的握笔姿势) ②墨:绘画中常用“一得阁” ③纸:生宣、熟宣、半生熟。生宣多用于画写意,像前面的名作大多用的是生宣(拿出样品);熟宣多用于画工笔(列出工笔范画);半生熟则可兼工带写 ④砚:有大中小之分,像初学者则用小型的比较多(拿出样品砚) 2、其它用具:毛毡、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或水桶(依次列出样品) 三、讲解中国画的笔法 1、中锋:笔尖垂直于纸面运笔(ppt演示) 2、侧锋:笔杆与纸面形成一个小于90度的夹角,运用笔肚运笔(ppt演示) 3、逆锋:逆着运笔,由下至上或有右至左(ppt演示) 4、拖笔(ppt演示)
写意花鸟教案初中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
2.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和用笔。
2. 表现花鸟的神态和韵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写意花鸟画的范画和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墨、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写意花鸟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美感。
2. 引导学生探讨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和魅力。
二、基本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用笔、用墨、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写意花鸟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花鸟题材,进行创作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神态表现方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深入学习,尝试表现花鸟的神态和韵味。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继续进行创作实践,力求提高自己的写意花鸟画水平。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神态表现方法和创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美术教案
课题: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美术教案
主要内容:
一、课前导入
1.讲解中国画的概念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总称,是包括书画、国画、篆刻、素描等画种,须用特定的笔法及墨的组合进行绘画,以求达到作品与审美的要求。
2.让学生观赏一张中国画,引发学生思考
根据教师教授的中国画,让学生观看,并思考字画所表达的内容。
二、课中体验
1.尝试绘制中国画
根据教师用书法毛笔亲手写的文字,学生自己尝试写它,写出自己心中的祝福。
2.认识中国画笔墨组合
了解中国画笔和墨的组合,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表达艺术效果,如描绘物体的轮廓、画出景物的氛围,以及绘画的技法和细节,让学生对中国画的技巧有更深的了解。
三、课后反思
1.学以致用
学习到的认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加强协作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在观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并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魅力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花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和意义。
2. 展示一些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索:3. 分析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4. 介绍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用墨、用水、用笔的技巧等。
5. 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如线条的运用、墨色的渲染等。
实践:6. 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观察自然界中的花鸟,让他们选择一种感兴趣的花鸟进行绘画。
7.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手法,创作一幅中国写意花鸟画。
8.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总结:9. 回顾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10.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写意花鸟画对于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用。
1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在中国写意花鸟画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评估:12.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经典作品图片。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纸张、墨汁、毛笔等。
3. 自然界花鸟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和现代创作。
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创作中国写意花鸟画,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才能。
教案特色:1.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兴趣和理解。
2. 强调实践和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魅力。
3. 注重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写意花鸟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课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2. 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1. 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2. 写意花鸟画的意境营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写意花鸟画的范画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汁、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写意花鸟画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写意花鸟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基本技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技法。
三、表现方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方法,如花鸟的神态、动态、环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表现方法。
四、创作时间(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花鸟题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作业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意境营造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意境营造方法,如利用空白、夸张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意境营造。
三、创作时间(10分钟)1. 学生根据第一节课的创作基础,再次进行创作,尝试营造更丰富的意境。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兴趣和热爱程度的提高。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美术课件初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初中美术教材中“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章节展开,详细内容包括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分类、绘画工具与材料、笔墨技法、构图原则以及意境表达。
重点聚焦于写意画的笔法和墨色的运用,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技法,掌握笔墨的基本运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笔墨技法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笔墨技法的运用和构图原则。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基本知识、笔墨技法的掌握和意境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国画作品集、绘画工具、笔墨纸砚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颜料、水碗、调色盘、镇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写意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笔墨情趣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a. 讲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分类等基本知识。
b. 分析中国画绘画工具与材料的特点。
c. 介绍笔墨技法和构图原则。
3. 实践操作:a. 示范笔法和墨色运用,讲解注意事项。
b. 学生跟随老师步骤,进行笔墨练习。
c.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a. 学生自行构思,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创作。
b. 老师点评,学生互评,共同提高。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b.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画在现代艺术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2. 内容:a. 中国画基本知识b. 笔墨技法c. 构图原则d. 意境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笔墨技法,创作一幅写意画。
2. 答案要求:作品要求构图合理,笔墨运用熟练,具有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中国画作品,深入了解中国画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2.情感目标: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点1.中国画的用笔.用墨;2.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3.对花鸟画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内涵的理解教学难点1.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2.对花鸟画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1.欣赏导趣:通过对题画诗和诗配画的欣赏导入。
让学生了解诗与画在意境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2.经典回故:欣赏古今“梅.兰.竹.菊”四君子作品,讲解其思想内涵与表现方法,所蕴含的寓意及象征精神。
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格魅力与笔墨的情趣。
3.互相研讨:组织学生对其所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1.画家为什么要表现这些题材?2.画家为了能在画画中体现其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方法?4.教师讲解:“画之气韵出于笔墨”。
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
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
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
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则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
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
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5.酝酿创作:用古诗句或警言给学生命题,例如“只留清气满乾坤”(咏梅).“疏影横斜三两枝”(咏梅).“虚心劲节”(竹).“犹有晚节香”(菊)等。
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初中美术教案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南厂子弟学校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教学难点
: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一、
情感目标
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
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新课导入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
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
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
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
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
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
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
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
临摹练习
以竹、兰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
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
作业布置
完成以竹、兰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