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互评互改》优质课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6.89 MB
- 文档页数:11
学生作文互改指导(公开课)一、教师指导自改。
1.自改前,同学们要先考虑以下几方面:1、要表达的思想,要说明的中心是否明确?2、要讲的话别人是否明白?3、根据写作目的、对象,文章所用的口吻、表达方式是否得当?4、文章选取的材料是否恰当地表现了中心?5、叙事过程中是否融入了真情实感?有没有感染力?6、从全文来看,语言表达得如何?是否通顺,有文采?2.写自评的格式与步骤:我这篇作文主要是通过,来反映,(来表达的中心思想)。
从行文思路上来说,我先(如何引入主题),然后采用(表达方式)等手段去表现中心,最后运用(表达方式)去总结全文。
从作文的整体上来看,我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做好了(写优点,尽量详细)3.自评得分:二、学生互改。
1、学会批改符号。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各种修改符号。
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换用号、接续号、分段号、后移号、保留号、留空号等,做到符号统一。
要根据实际需要明确改错别字,改病句的有关标记。
2、掌握标准,统一评分标准。
要求:眉批、总批要写清。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充分肯定优点,坦诚提出修改意见。
眉批主要指出局部优缺点。
总批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或书信式,“给某同学的一封短信”;或谈话式,“我对你作文的一点意见”;或画龙点睛式。
要求对每篇作文起码看三遍。
第一遍,看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用词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圈出错别字,找出病句。
对此,既可用符号标示,也可启发批改。
如“‘燥’与‘躁’如何区别?”第二遍,看段落、层次是否合理,联系衔接是否妥当,内容是否完整,详略是否得当。
在文章相对应的空白处写上或褒或贬的简洁评语,即眉批。
可以是对精彩词句的赞美,也可以是对谋篇布局的建议,还可以是对立意构思的指点。
第三遍,看文章主旨是否明确,主题、内容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范围和重点。
从大局着眼,以写作要求为准绳,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文章,写好总批,建议用第二人称来写。
步骤如下:(1)发掘亮点:每一篇作文总会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们要不吝赞言,用欣赏的目光去把它找出来。
姐妹我发现超好用作文互评互改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语文教材第八章“写作技巧与实践”中“互评互改”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互评互改概念与意义,掌握作文互评互改方法和步骤,学会如何给出具体、有针对性修改建议,以及如何根据他人建议进行作文修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互评互改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作文互评互改积极性。
2. 掌握作文互评互改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问题,给出具体、有针对性修改建议。
教学重点:掌握作文互评互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作文范例、评价表格等。
2. 学生准备:自己作文、笔记本、互评互改用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通过展示一篇作文范例,让学生分组讨论作文中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评互改意义。
2. 理论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作文互评互改概念、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互评互改目标。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篇作文为例,示范如何进行互评互改,让学生解具体操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互相评价对方作文,并提出修改建议。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本组互评互改成果,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学习借鉴。
对学生互评互改成果进行点评,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作文互评互改精品课件2. 内容:a. 互评互改概念与意义b. 作文互评互改方法与步骤c. 如何给出具体、有针对性修改建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所学,对一篇作文进行互评互改。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关键环节。
我需要精心设计引入方式,确保它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他们意识到互评互改重要性。
姐妹我发现了超好用的作文互评互改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姐妹,我发现了超好用的作文互评互改课件”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如何运用互评互改方法提高作文质量,掌握作文互评互改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我检查、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互评互改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评互改方法,发现并改正作文中的错误。
重点:掌握作文互评互改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作文示例、评价表等。
学生准备:作文本、红笔、蓝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篇有错误的作文,让学生尝试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引发学生对作文互评互改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作文互评互改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让学生明确互评互改的目的和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篇作文,现场演示互评互改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方法。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篇作文进行互评互改。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作文互评互改的基本步骤2. 作文互评互改的技巧3. 学生互评互改心得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互评互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2. 答案:学生根据互评互改方法,找出作文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互相交流、分享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开展作文互评互改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评互改方法,发现并改正作文中的错误。
2. 教学过程:随堂练习环节中,学生的分组合作和实践操作。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性和操作性,确保学生能将所学方法应用于实际修改中。
附件八“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课程名称:作文修改互批方法指导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修改的步骤和程序,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来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2)引导学生形成作文修改的学习策略。
学会使用作文修改符号。
(3)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他人作文的能力,通过欣赏他人作文来聆听生活中丰富多彩故事。
二、重点难点:重点:对学生加强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修改习作。
培养学生作文互评互改,自评自改的能力。
难点:让学生掌握作文语言修改的程序步骤,形成作文修改的学习策略,使用好作文修改符号,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作文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一)认识作文批改常用的12种符号:1.删除号、2.恢复号、3.对调号、4.改正号、5.增添号、6.重点号、7.提示号、8.调遣号、9.起段号、10.并段号、11.缩位号、12.前移号(二)批改的基本要求:1、语意不明的句子,要修改到语意清楚。
2、杂乱无章的句子,要修改到条理分明。
3、平板无味的句子,要修改到生动形象。
4、说明观点材料不足的句子,要修改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实。
5、通俗不雅的语句用词,要修改到优美可读。
四、学习过程:首先强调作文批改符号及使用方法。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