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 格式:docx
- 大小:14.06 KB
- 文档页数:4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安全工程专业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以安全科学为方向,培养具备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安全工程人才的专业。
本文将介绍一个包含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核心课程
1.安全工程导论:介绍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对安全工程学科的整体认知。
2.安全生产技术:介绍安全生产的基本原理、法律法规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的能力。
3.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介绍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理论,培养学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的能力。
4.安全管理系统:介绍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培养学生了解各类安全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介绍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6.灾害防治工程:介绍灾害防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进行灾害防治工程的能力。
7.职业病防治工程:介绍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病防治工程的能力。
二、实践环节
1.实验课程:设置安全工程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
2.专业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安全工程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将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能够预防、评估和管理安全风险,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专业目标1.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2.具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规划的能力;3.具备安全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能力;4.具备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5.具备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的能力。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安全工程导论•安全管理•安全法规与标准•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安全工程设计与实施•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2)选修课程•火灾动力学•安全监测与检测技术•工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安全评价与审核•安全工程案例分析•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2. 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我们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程:开设相关实验,如安全设备操作实验、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和风险评估的过程。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安全工程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计:开展安全工程项目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3. 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还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安全工程类学科竞赛,提升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安全行业协会的活动和安全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毕业要求为了保证学生具备安全工程专业要求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对毕业要求进行了明确。
•掌握安全工程相关理论和知识,具备安全工程实践技能;•具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规划的能力;•具备安全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能力;•具备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具备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安全工程专业是中南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本专业师资队伍由资深教授及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部分教师具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资格证,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结构合理。
办学条件一流,拥有“国家安全生产培训资质”、“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实验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
本专业始自1956年矿山通风与安全教研室,后由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建于2003年,安全技术及工程在2006年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在长期发展中,学校与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及国外大学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实习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学条件完善。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管理学知识,养成尊重生命和持续学习的态度。
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学科发展动态,具备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与管理等工作能力和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安全工程方面工作,可服务于涉及危险和事故防控的相关行业,包括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管理、安全评估和安全产品开发等。
毕业生能在工作五年内考取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互衔接。
专业培养特色主要基于大安全学科,使学生掌握工贸各行业通用安全技术,如机电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管理、通风空调等,具有多行业事故防控及应急处置能力。
在此基础上,开设建筑施工安全、矿山安全技术和化工安全技术等与高危行业背景紧密关联的课程,使学生在就业中有更宽泛的行业适应范围。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适应新时期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坚持卓越性、创新性、个性化和国际化等原则,从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培养等四方面出发,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摘要:介绍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现状。
重点介绍了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提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科学,它是研究事故或危害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的现代科学技术。
安全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综合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使得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由过去以研究生产领域问题为主扩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大大拓宽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安全科学与技术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安全工程专业作为安全学科的本科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复合型高级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有必要对本学科的内涵、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我国,安全科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和90年代初期的徘徊后,在新世纪已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安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提高。
这说明科技界已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了安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渴望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设置的新学科和热门学科,2001年只有30所,而2004年就有68所大学招收安全学科本科学生。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安全工程专业是培养安全管理、安全评价与安全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将介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一般框架和内容。
1. 专业核心课程1.1 安全工程概论:该课程主要介绍安全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安全工程的全面认识。
1.2 安全管理学:该课程重点介绍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的能力。
1.3 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该课程涵盖安全评价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评估和管理各类安全风险的能力。
1.4 安全技术应用方法:该课程主要教授安全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安全技术的能力。
1.5 安全法律法规:该课程重点介绍与安全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具备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安全行为的意识。
2. 专业选修课程2.1 火灾与爆炸安全工程:该课程介绍火灾与爆炸的基本理论和防控技术,培养学生分析火灾与爆炸风险、预防和控制火灾与爆炸的能力。
2.2 企业安全管理与应急措施:该课程重点介绍企业安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制定和实施应急措施的能力。
2.3 安全设备与防护工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安全设备的选型和使用、防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培养学生在安全设备使用和防护工程建设方面的技能。
2.4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该课程重点介绍现代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案例,培养学生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的能力。
2.5 环境与职业卫生安全工程:该课程主要介绍环境与职业卫生的基础知识、评价与监测方法,培养学生在环境与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
3. 实践环节设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还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3.1 安全工程实验:该实践环节通过安全工程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2 安全工程实习:该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到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实习,以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科学,它是研究事故或危害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的现代科学技术。
安全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综合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使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有的不安因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使得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由过去以研究生产领域问题为主扩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大大拓宽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安全科学与技术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安全工程专业作为安全学科的本科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复合型高级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水平和综合素质。
所以有必要对本学科的内涵、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行系统的研究。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及存有问题在我国,安全科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和90年代初期的徘徊后,在新世纪已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安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提升。
这说明科技界已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到了安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渴望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设置的新学科和热门学科,2001年只有30所,而2004年就有68所大学招收安全学科本科学生。
为了培养安全科学领域急需的各种人才,身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努力组织教学,突出专业,有的侧重于采矿、化工、航空等行业工程技术,有的侧重于消防、空调等公用工程技术,极不统一。
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原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事故预防、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
2. 安全系统工程:学习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安全问题,包括系统建模、可靠性分析、系统优化等。
3. 防火防爆技术:这门课程重点关注火灾和爆炸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4. 电气安全:主要涉及电气事故的原因、电气安全的设计和管理,以及防止电击、火灾等电气事故的措施。
5. 工业卫生:学习如何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包括粉尘、有害气体、噪声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6. 安全管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实践,包括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安全培训、事故调查与处理等。
7. 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遵守这些法规。
8. 应急管理:学习如何应对突发事故和灾害,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组织与协调等。
这些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安全工程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各类安全问题。
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一些选修课程来深化在特定领域的学习。
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郑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2015年7月30日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1.概述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曾经设立的专业名称包括现有的“安全工程专业”,以及历史上曾经开办过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
我国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保护和矿山通风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需要。
在工业劳动保护人才培养方面,1954年北京劳动干部学校成立,这是我国首个工业劳动保护人才培养专门学校,1956年2月该校设立“劳动保护”、“锅炉检查”和“劳动经济”三个专业。
1958年劳动干校升格为北京劳动学院,相应进行专业调整,设立了“工业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两个专业。
1984年7月1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将“安全工程”正式列为试办专业,代码为“试32”。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一步整合本科专业设置,将包括“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在内的所有安全类专业合并为“安全工程”,归属于“环境与安全类”,代码081002。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列为一级学科,归属于工学门类;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单列为一个类0829,下设“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安全学原理为基础,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先导,兼有管理和工程技术的一门宽口径综合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在劳动生产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以保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物质财富损失为目的的安全技术理论及专业技术手段。
安全工程专业是根据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培养能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技术开发、安全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监察与监管、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设置在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凭借学院悠久的历史、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形成了国内特有的工程结构与设备方向的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微探牛金成1,韩秋莹2(1华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北京101601;2防灾科技学院,河北065201)【摘要】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有着基础性、普适性的一面,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存在着一定的依据,论文从影响专业课程因素入手分析了影响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的因素,在安全学科、安全职业、受教育者及其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分层次(宏观、中观、微观)、多样化(根据办学与育人特色来建构)的安全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主张在基础性、普适性的基础上构建多样化丰富性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加大通用性的安全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以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与发展的要求,为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思路,为推动该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安全工程;安全学科;安全职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体系【中图分类号】X9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96[2008]12-0111-05 On the Es tablis h ment of cu rriculum s ys tem fo r Und ergrad uate in the Safety En gin eeringNIU J i n-cheng1,2,HAN Qiu-yin g2(1,Academic Affairs Office,Nor th C hina Inst it ute of Sci ence and Techn ology,Beij ing101601;1,2,Schoo l of Di sast er Preventi on,Inst it ute of Dis ast 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 gy,hebei065201)Ab s t r act:The curr icu l um s ys t em o f t h e S af et y En gi n eer in g,who s e s t ruct u re h as cert ai n b as e,i s ele ment ary an d un iv er-s al t o cert ai n ex ten t.T hi s es say an al y si zes t he el em en t s t h at affect t he cu rri cul u m o f t h e un derg rad uat e i n t heS afet y En gi ne eri ng fro m t he asp ect of th i s s p ecif ic su bj ect and p rop os es t he d i vers e(b ased on t h e feat ure oft he sc ho ol)curr i cul um s y st em of t h e S af ety E ngi n eeri n g on t h e bas e of S afet y S ci en ce,S afe ty Occu pat i o n,t rai nee and t rai n in g go al.I t s ug ges t s es t abl i s hi n g t h e d i vers e,am p le curr i cul um s y st em o f t h e S afet y En gi-neeri n g o n t h e b ase o f el eme nt ary and un iv ers e,s tr eng th eni ng t h e tr ai ni ng o f t he t al ent s i n t he s afet y sci encet o acco m mo da t e wi t h t h e s afet y man u fact u re a nd dev el o pm en t i n ou r co u nt r y,t o p ro v id e a n ov el way oft hi nk i ng f or t he es tab l i s hmen t o f t h e cu rr icu l um s y st em of t h e s afet y eng i ne er i ng an d s ti m ul at e t h e t each in gref orm i n t hi s maj or.Key wo r d s:S afet y E ng i neer i ng;S af et y S ci en ce;S af et y Occu pat i o n;t rai ni n g g oal;c urr i cul u m s ys t em;k no wl ed ge s ys t em我国的“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始于50年代。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南华一、专业简介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课程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专业以“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为指导方针,是理工兼容、技经结合、信息与决策兼备的多学科交叉专业,主要培养运用现代技术从事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科研、生产及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对本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生掌握煤和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煤矿设计、生产、管理、监察和科研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一定工程实践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是河南省重点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掌握煤和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煤矿设计、生产、管理、监察和科研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一定工程实践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及管理知识;(2)掌握煤与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采矿工程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研究,以获得有效结论;(3)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并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4)掌握矿山地质学、矿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采矿学等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5)能够针对采矿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能够基于采矿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了解国家有关采矿工程专业设计、生产、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10)能够就采矿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理解并掌握采矿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相关学科环境中应用;(12)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大纲与简介引言安全工程作为一门涉及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工程能够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保持安全。
本文将介绍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大纲和简介,以帮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理解和应用工程安全原则和实践;2.掌握工程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的方法;3.熟悉工程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4.掌握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的技能;5.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工程安全概述1.工程安全概念和定义2.工程安全意识和文化3.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第二部分:工程安全原理和实践1.工程风险评估2.安全设计和施工控制3.安全设备和工具的应用第三部分: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1.工程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概述2.工程安全相关标准介绍第四部分: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1.工程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2.工程事故调查方法和程序课程评估与考核该课程的评估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小组项目和作业的完成情况;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核;3.期末论文:学生需要提交一篇关于某个工程事故案例的论文,展示对于事故调查和分析的能力;4.实践项目:学生将被要求组队完成一个安全工程相关的实践项目,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1.安全工程导论,XX大学出版社,20XX年2.工程安全管理,XX出版社,20XX年3.工程安全法规与标准,XX出版社,20XX年以上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大纲和简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该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以提高他们在工程安全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
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安全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产经营单位、监管监察部门、科研机构及中介组织从事安全技术管理、安全评价、安全监测与监控、事故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2)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体系及事故应急预案;(3)了解安全生产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4)具备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
2.能力要求(1)具备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评价、安全监测与监控等方面的实践能力;(2)具备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能力;(3)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具备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
3.素质要求(2)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3)具备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2)外语类课程;(3)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5)体育类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1)安全科学导论;(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安全技术与工艺;(4)职业健康安全;(5)安全管理与评价;(6)事故应急预案与救援;(7)安全监测与监控;(8)事故调查与分析。
3.实践教学环节(1)课程实验;(2)实习实训;(3)毕业设计(论文)。
四、毕业要求1.学分要求总学分:160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学分:40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5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2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学分:10学分。
2.素质要求3.技能要求具备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评价、安全监测与监控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具备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五、就业方向1.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安全总监、安全工程师、安全员等;从事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如研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
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主要以培养面向具备从事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为主,然而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却往往出现脱节现象,为适应社会对安全人才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一、指导思想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在考虑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积极为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定位的基础上,要本着课程设置以煤炭行业为特色,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行业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为导向,以企业和毕业生调查反馈的意见为修正的指导思想进行改革。
二、课程体系设置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应以完整合理的课程群为基础,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安全工程师能力培养四个课程群。
经企业和行业专家指导和深入企业调查,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为安全工程导论、煤矿地质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安全经济学、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安全工程CAD,强化专业基础科学技术理论知识的培养;专业课程为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学、职业危害与防治、通风学、燃烧与爆炸学、安全检测与监控,强调安全工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建立及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方向课核心课程以矿山安全方向为主。
矿山安全方向核心课程为采矿学、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矿井火灾水灾防治技术、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技术、矿山粉尘防治技术、机械与电气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强调矿山行业安全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此外,还要注重安全工程师能力的培养
和知识的拓展,如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安全法律法规、公共安全
与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侧重安全工程技术及应用能力培养;
由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故还需开设机械与
电气安全、安全新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采矿
新技术等突出各具体行业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课程。
这些与前
面的课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加深学生对安全理念的理解,促
进其对安全技能的掌握。
此外,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也要考虑
服务培养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目标,尽量消除学校统一公共选修课
与专业发展关联不紧密的弊端。
可开设的课程如:安全心理学、安
全行为学、安全监察、应急管理与救援、安全评价技术、企业安全
文化等。
三、核心课程体系中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紧密追踪最新
科学技术和法规规范,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更新,力争使教学内容
适应当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如煤矿安全管理学课程引入“手
指口述”管理方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等现代煤矿管理新理
念新方法,使学生可以在掌握了基本理论后对最新的进展有足够了解。
安全法律法规课程通过实时跟进最新法律法规进展动态,如
《煤矿安全规程》于20XX年进行了修订、《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煤矿防治水细则》修订后于20XX年进行了重新印发,将这些修订
后的内容和教材中的内容有出入的部分进行及时标注和更新,确保
学生所学知识与当下国家法律法规一致。
此外,矿井瓦斯防治课程
中及时引入瓦斯抽采、煤与瓦斯共采等新理念和新技术;矿井水灾
火灾课程中引入三相泡沫灭火技术、束管正压输气监测系统等内容;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课程中及时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技术方案》通知的要求,引入安全监测监控数字化传输、激光红外等全量程低功耗甲烷传感器、多参数传感器、无线传输网络、大数据分析、多系统融合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及装备内容。
(二)实践环节的改革与核心课程体系框架对应,实践教学内容同样也需要改变各个课程独立设置实验课程的现状,要对各门实验课进行整合,按照认知规律进行一体化设计。
如在矿井通风学、采矿学等课程实验教学中通风系统认识、现代化矿井认识两门实验课程有较高的重复性,可进行整合。
此外,实践教学环节还要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改革,尽可能将真实操作过程和真实问题引入教学环节,如在瓦斯防治课程中的瓦斯浓度测量,可以真实矿井平面图或在校内模拟矿井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以一名瓦检工的角色,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瓦斯检查点路线设置,并对各个地点瓦斯浓度依次进行测量,填写牌板、手册、台账。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实景模拟环境,如以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作为教学场所。
讲课内容以项目为驱动,穿插应用问题式、案例式等探究型主动式学习方法,实现灌输向互动传授的转变,对所采用的项目案例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密切结合当下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技术,并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技术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Matlab、ANSYS、FLAC、COMSOLMultiphysics等仿真方法来展示课程内容,有利于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应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四)改革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身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转型背景下的考试改革应以重视学生的全过程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原则。
如可采取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