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肌张力检查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的检查肌力及肌张力的评定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 百分比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
一、肌力检查与评价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
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
1、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手法检查与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
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
1、检查方法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
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
(1)上肢肌力: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
(2)下肢肌力: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
2、评定标准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Ⅰ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Ⅱ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Ⅳ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Ⅴ级肌力正常二、肌张力检查与评价1、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临床肌力评定方法一、肌力分级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5级正常肌力。
二、测试方法1. 受试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以右手拇指及将右手示、中、环指置于受试者腓肠肌部位,然后嘱受试者做踝背屈动作,检查者用力向下压住受试者踝部并尽量阻止其做背屈动作,测其最大对抗力量。
做同样的动作,检查另一侧。
该项测试能反映受试者腓肠肌的肌力。
检查时应注意两侧用力要均衡。
如两侧力量相差悬殊则说明可能有脊髓受损。
检查踝背屈时应特别注意深反射亢进。
2. 受试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以右手拇指及示、中、环指分别置于受试者股四头肌的髌骨上缘、股骨下端内侧、胫骨结节处,然后嘱受试者做膝关节屈曲动作,检查者用力向下压住受试者膝关节并尽量阻止其做屈曲动作,测其最大对抗力量。
做同样的动作,检查另一侧。
该项测试能反映受试者股四头肌的肌力。
检查时应注意两侧用力要均衡。
如两侧力量相差悬殊则说明可能有脊髓受损。
检查膝关节屈曲时应特别注意浅反射及病理反射有无异常。
3. 受试者取坐位,双髋及双膝关节屈曲90度,检查者以左手托住受试者枕部,用右手用力压受试者背部,看其上肢有无持重抵抗力量;然后嘱受试者双手抱于膝前测试其动作;再嘱受试者将双上肢高举过头,然后检查者一手持受试者腕部向上抬,一手放在受试者枕部向下压,看其上肢有无持重抵抗力量。
以上方法能反映受试者上肢肩背部及上肢肌肉的肌力。
检查时注意两侧用力要均衡。
如两侧力量相差悬殊则说明可能有脊髓受损。
4. 受试者取俯卧位,检查者以双手托于受试者两侧肩峰部位,令受试者用力抬头使下颏离开床面,测其最大对抗力量;然后以手托扶受试者枕部并嘱受试者用力屈颈抬头以测试颈后伸肌的最大对抗力量。
该项测试能反映受试者在运动时其颈部肌肉的肌力。
检查时注意两侧用力要均衡。
老年人上肢肌肉力量的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 握力测试:使用握力计或手指力量测试器来测量老年人的握力。
这种测试可以评估手部和前臂肌肉的力量。
2. 抬举测试:让老年人举起一个轻量级的物品,例如水杯或书本。
这种测试可以评估肩部和上臂肌肉的力量。
3. 伸展测试:让老年人伸展手臂并保持一段时间,例如伸直手臂并保持在头顶上方。
这种测试可以评估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力量。
4. 旋转测试:让老年人旋转手臂并保持一段时间,例如旋转手腕或旋转肩膀。
这种测试可以评估肩部和上臂肌肉的力量。
5. 步态测试:观察老年人行走时的表现,例如步态是否平稳、是否有跛行等。
这种测试可以评估下肢肌肉的力量和平衡能力。
肱二头肌肌张力评定方法一、研究背景肱二头肌肌张力评定方法是一项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中的技术,主要用于评定肱二头肌肌肉的收缩状态和力量水平。
肌张力评定是最常见的肌肉功能测试方法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常用的肌张力测试方法主要有手动测试、力量计测试、电动测试和力量平板测试等。
这些评定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其选择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特点进行考虑。
肱二头肌肌张力评定方法是研究肌肉相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运动医学层次和提高相关领域的临床效果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肱二头肌功能和肌肉结构肱二头肌是人体上肢中最大的肌肉之一,由头、腹、臂三部分组成。
头部起源于肱骨上端,腹部起源于肱骨外髁上缘,臂部起源于前臂骨桡骨的尺侧突。
肌肉插入于肱骨尺骨韧带上部和肘关节翼状韧带上。
肱二头肌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前臂的肌腱活动和改变肌肉的长度。
肱二头肌还参与前臂旋转和肘关节稳定等功能。
肱二头肌的收缩源于神经冲动的传递,随着肌肉收缩的进行,肌肉的长度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拉动骨骼完成相应的运动。
肌肉功能的发挥取决于神经肌肉元的数量和质量,神经元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肌肉的收缩力和运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肌肉的质量和结构直接影响其收缩力和肌张力状态。
三、肱二头肌肌张力评定方法1.手动测试手动测试是肌肉测试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评定肱二头肌收缩能力的传统方法。
这种测试方法要求肌肉正处于自然放松状态下,在平稳的环境中进行。
测试者通过手动施力和观察被测试肌肉的弹性和力量情况,结合触感和视觉感知来评定肌肉收缩状态和力量水平。
手动测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测试者的经验水平、被测试者的自觉性、测试环境和肌肉的状态等,因此其结果并不十分准确。
2.力量计测试力量计是一种专业的测试工具,能够测量肌肉的最大收缩力和力量水平。
力量计测试通过将测试者的手臂放入力量计中进行测量,根据肌肉产生的力的大小来评定肌肉的收缩状态和力量水平。
如何进行肌张力的检查呢?
一、围巾征
使婴儿颈部和头保持在正中位以免上肢肌张力不对称。
将婴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位置。
若肘关节达到甚至超过中线,即围巾征阳性,提示肌张力过低。
二、腘窝角
平卧位,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
不同月龄的腘窝角度不同,1~3个月50度~100度,4~6个月90度~120度,7~9个月110度~160度,10~12个月150度~170度。
三、内收肌角
婴儿平卧,腿伸直,轻轻尽可能拉开双腿,注意角度,1~3个月40度~80度,4~6个月70度~110度,7~9个月100度~140度,10~12个月130度~150度。
四、足背屈角
检查者扶住婴儿腿伸直,使足背屈向小腿,用手掌压足底,足背和小腿前侧形成的角度为背侧屈角,左右分开做同样操作。
操作时首先用慢的中度压力形成最小的背侧屈角,
为“慢角”,然后用快速的加压突然背屈形成“快角”,正常慢角、快角均小于70度。
另外,新生儿的手通常是握拳,当安静及休息时,经常张开和握拳,但是,3个月后持续手握拳,即拇指屈曲内收横过手掌并紧掐拳内为异常。
其次,2~3个月婴儿不能抬头,4个月抬头不稳,不能肘支撑使胸部抬离床面也是异常。
肌张力的评估方法
肌张力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病史检查:详细询问痉挛发生的频率、受累的肌肉及数目、痉挛的利弊、引发痉挛程度改变的原因等。
2. 视诊检查:仔细观察患者有无肢体或躯体的异常姿态、刻板样运动模式、自发性运动缺失等。
3. 触诊检查:以触摸肌肉的硬度来判断肌张力。
4. 反射检查:应特别注意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腱反射亢进等现象。
5. 被动运动检查:被动运动检查可观察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通过检查者的手来感觉肌肉的抵抗,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通过被动运动检查可发现是否存在肌张力增高或减低,是否有阵挛,并与缩进行比较和鉴别。
6. 摆动检查:是以一个关节为中心,使远端肢体快速摆动,摆动时主动肌和拮抗肌交互快速收缩,观察其摆动幅度的大小。
肌张力减低时,摆动幅度增大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幅度减小。
7. 让患者平躺,被动活动其上肢和下肢,正常肌张力可以感受到抵抗,也可以自己调节来协同。
肌张力高的活动肢体阻力明显,肌张力低的活动肢体阻力明显减小。
8. 通过站立及行走了解肌张力的情况,肌张力高或者低时站立不稳,行走不稳。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肌张力情况,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是一种临床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
这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特定的测试和观察,以确定其肌肉的力量和紧张度。
这种评估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的相关内容。
一、患者准备在进行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患者。
患者应该穿着适当的衣服,让医生方便观察肌肉的形态和活动。
患者应该松弛自然地站在地面上,以便医生能够对其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二、测量肌力1. 肌力的评估通常从上肢开始,医生会让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屈曲和伸展手臂,握拳等,以评估肌肉的力量。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动作是否协调,力量是否均匀,力量大小等。
3. 在进行肌力评估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工具辅助,如手持测力计或者手动力学测试仪,来准确测量肌肉的力量水平。
三、评估肌张力1. 在评估肌张力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肌肉是否松弛和紧张,是否存在异常的抵抗感,是否有痉挛等。
医生会轻轻抓住患者的四肢并尝试passively 活动,以观察肌肉的反应。
四、分级标准根据对肌力和肌张力的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将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常见的分级标准如下:1. 肌力分级标准- 等级0:没有观察到任何运动- 等级1:细微活动可观察到,但没有明显的关节活动- 等级2:能够完成关节活动,但无重力抗力- 等级3:能够抵抗重力,但无外界抵抗力- 等级4:能够抵抗外界轻微抵抗力- 等级5:能够抵抗外界最大的抵抗力2. 肌张力分级标准- 肌张力过高:肌肉呈现明显的抵抗感,很难passively 活动- 肌张力过低:肌肉呈现松弛,活动时没有抵抗感- 肌张力正常:肌肉呈现适当的弹性和抗性,无明显异常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
通过这种评估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上肢肌张力检查方法
一、上肢肌张力检查方法二、宝宝上肢肌张力高的表现三、早产宝宝肌张力高怎么判断
上肢肌张力检查方法1、上肢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张力的检查对是一种项比较常见的常规检查,目的是检查肌肉紧张度,这对于肢体出现问题的患者来说是很必要的检查,但是肌张力检查还有很多的意义,对很多疑难的疾病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患者一定要配合检查。
肌张力减弱,肌肉弛缓松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退或消失,关节运动范围扩大,有时呈过度屈伸现象。
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前角灰质及小脑病变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怀疑患有肌张力异常的患者。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四肢出现僵硬或是活动困难的症状,千万不要忽视,肌张力的检查可以让人尽快的检查确诊,这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意义。
2、肌张力高的主要危害
肌张力高对患者危害很大,专家指出:患儿更易激惹,闻声惊吓,持续哭叫,入睡困难,穿衣时难以将其手臂插入袖内,换尿布时不易把两腿分开,洗澡时难将拳头掰开,当下肢刚角及浴盆或水面时,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势。
肌张力高的患儿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
3、肌张力高的主要类型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该类病人没有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构造异常,表现为全身性异常如特发性扭转痉挛或局灶性异常如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和痉挛性斜颈等,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