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钢筋翻样与算量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87
钢筋翻样计算式梁:★上部贯通钢筋计算公式:=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1、锚固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弯锚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度(lae:抗震锚固长度。
hc:柱截面长度尺寸)★端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支座的锚固)★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架立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现在软件中是150MM)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取150MM ★跨中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长度=Ln/3+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3下排长度=Ln/4+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4 ★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注:下部钢筋不分上下排)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 (请注意标注方式) ★侧面构造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当为构造钢筋时,锚固=15*D当为抗扭钢筋时,锚固=Lae★拉筋计算公式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框梁高度>800mm a=60度<=800mm a=45度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箍筋计算公式: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根数计算=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分析8*D的来历抗震箍筋的下料长度设箍筋的宽为a,高为b,则箍筋的下料长为:l=2(a+2d)+2(b+2d)+2*11.9d+3*1.75dl=2a+2b+27d★屋面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的端支座的锚固计算:=支座宽度+梁高-2*保护层按构造(一)进行处理★非框架梁L下部钢筋的锚固当为光圆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当为带肋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2*D柱★柱的纵筋分析柱的基础插筋:插筋的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搭接注:伸出楼地面的高度等于:1、Hn/3★柱的楼层配筋分析手工计算长度=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柱的顶层钢筋的锚固分析★角柱:当梁高-bhc>Lae时外侧钢筋的长度:max(1.5Lae,Hb+Hc-2*bhc)内侧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角筋有三根按外侧,一根按内侧B边、H边分别有一半按内侧,一半按外侧★边柱:当梁高-bhc>Lae时外侧钢筋的长度:max(1.5Lae,Hb+hc-2*bhc)内侧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角筋有两根按外侧,两根按内侧B边、H边分别按内侧和外侧进行计算(在外侧钢筋后加“*”)★中柱:当梁高-bhc>Lae时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否则,钢筋的长度:取Hb-bhc角筋、B边、H边均按以上要求进行计算★柱的变截面插筋当c/hb<=1/6时,不计插筋当c/hb>1/6时,插筋的长度:1.5lae+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下部钢筋锚固长度:hb-bhc+c+200-bhc剪力墙★基础部分的暗柱基础层的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一保护层+弯折+伸出基础梁顶面的高度(1.2LAE)根数=竖向钢筋的根数注:基础的箍筋为矩形箍筋(非复合箍)★墙身水平分布钢筋长度(03G10-1)两端均为暗柱•外侧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伸至对边弯折15*D长度(常见的设计做法)两端均为暗柱•外侧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MAX(Lae,支宽-bhc+15*d)水平钢筋的根数根数=(层高-50)/间距+1★水平钢筋长度两端为端柱时如果≧Lae,可以采用直锚如果<Lae,则采用支座宽度-BHC+15*D★墙身竖向钢筋长度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见表9-25。
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9-25注:h0为弯起高度。
钢筋工程量计算——梁钢筋计算和对量及计算要点(4)一、梁钢筋计算与对量1、梁钢筋的'平法'应用理论2、框架梁的钢筋计算框架梁钢筋主要分为:(1)上部贯通筋(2)左(右)支座负筋(3)中间支座负筋(4)中间跨负筋(5)架立筋(6)侧面筋(7)拉筋(8)下部贯通筋(9)下部伸入支座筋(10)下部不伸入支座筋(11)吊筋及次梁加筋(12)箍筋框架梁钢筋计算(1)上通筋计算:1、当所设置的通长钢筋直径小于梁支座负筋时与支座负筋100%搭接Lle。
2、当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负筋相同时,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算法1:hc-保护层+15d;算法2:取0.4LaE+15d;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当框架梁端支座为梁时,该端支座的梁上部纵筋锚固与向跨中的延伸长度可按非框架梁端支座构造,也不需加密区。
屋面框架梁配筋构造: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一)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二)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第三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5+支座宽当配置多排纵筋但第一排全部通长时,第二排延伸至Ln/3.第三排延伸至Ln/4.架立筋的计算: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架立筋与支座负搭接150MM,应有一道箍筋相绑扎箍筋根数计算: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下部通长钢筋计算: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纵筋可在柱支座外内力较小处搭接,即距边缘Ln/3范围内连接。
钢筋手工翻样实际计算公式钢筋手工翻样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主要是为了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进行钢筋手工翻样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翻样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钢筋手工翻样的实际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
1. 翻样长度的计算公式。
翻样长度的计算是翻样工作中最基本的计算之一。
翻样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As fy d) / (0.4 fck b)。
其中,L为翻样长度,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为混凝土截面的宽度。
2.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所需的钢筋数量。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 = (M 10^6) / (0.87 fy d)。
其中,A为翻样截面面积,M为翻样截面的弯矩,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3. 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
配筋率的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所需的钢筋配筋率。
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 = (A / (b d)) 100%。
其中,ρ为钢筋的配筋率,A为翻样截面面积,b为混凝土截面的宽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4.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截面的承载能力。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为:Mn = As fy (d a)。
其中,Mn为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a为受拉钢筋的有效高度。
5.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截面的抗剪能力。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Vn = 0.87 fy As / s。
其中,Vn为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s为受拉钢筋的间距。
通过以上的实际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钢筋手工翻样所需的各项参数,从而确保翻样的质量和安全性。
梁筋翻样计算方法说实话梁筋翻样计算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开始就只想着按照图纸上的长度直接来,结果发现完全不行。
比如说梁的纵筋,那可不是简单的画多长就是多长。
梁有锚固这一说,就像咱们把东西要固定在墙上,得有个牢固的连接部分一样。
这个锚固长度就不能瞎猜,要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这些因素。
我有一次没搞清楚这些,计算出来的纵筋长度那可就差得太远了。
后来又试着像搭积木一样去分析梁筋的结构。
对于梁的箍筋计算就更复杂了。
首先你得知道梁的截面尺寸,然后要算这个箍的周长。
可这个周长也是有讲究的,它里面的弯钩就很有说道。
我试过好多方法去确定弯钩的长度,有的时候按照规范里最基础的数值计算,但是在实际工程情况里又感觉不太对。
像有些时候遇到悬挑梁的梁筋计算,那就更迷糊了。
悬挑梁顶端的钢筋是要进行特殊处理的,我刚开始总是忘记这一点,以为和平常的梁钢筋一样计算就好。
其实它要承受更大的拉力,钢筋的配置和长度计算都有特殊的规定。
我折腾了好久才知道要加大顶部纵筋的配筋率,长度也要满足一定的悬挑比例要求。
对于梁筋翻样计算,一定要熟悉各种标准规范这个基础。
然后可以从最简单的梁构件开始计算练习。
比如说一个矩形截面、受力简单的梁,把它的纵筋、箍筋、腰筋等一个个的计算弄透彻了,再慢慢过渡到复杂的梁结构计算。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计算过程中每完成一步就核对一遍。
这就像咱们走路,时不时得看看有没有走错路。
不然等你把整根梁筋计算完了,发现前面有个小地方错了,那就全都白干了。
而且在实际计算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的工艺情况,如果施工里有特殊的做法,也会对梁筋计算产生影响的。
我总觉得在梁筋翻样计算这个事情上是不断学习和重新认知的过程。
我现在也还不能说自己完全精通,有时候遇到一些新颖的梁结构或者多种规范混合的情况还是有点心虚。
不过多实践多犯错才能让自己越来越熟练。
就像咱们做饭,最初总是手忙脚乱盐放多放少都不知道,做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熟能生巧了。
浅谈钢筋翻样与广联达算量的联系及区别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施工材料中的重要一项,在总造价中占比30%-35%。
加强钢筋管理,做好算量和翻样工作,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提高工程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广联达算量软件的原理和操作,然后分析了钢筋翻样与广联达算量的联系与区别,最后阐述了钢筋工程管理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翻样;钢筋算量;广联达;联系;区别钢筋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钢筋管理是一项复杂、细致、工程量大的工作,如果管理不够专业,就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从当前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原料质量不可控、质量验收不完善、库存堆放不达标、加工作业不规范等。
以下从钢筋翻样和算量入手,探讨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1.广联达算量软件的原理和操作1.1 原理简单来说,钢筋算量就是计算钢筋长度,然后得到钢筋重量。
以往算量采用人工手动法,根据规范和图集进行翻样,利用人工表格或电子表格计算钢筋长度。
广联达算量软件,则是在人工翻样基础上进行升级,根据规范和图集编制算量程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保证算量精准度。
1.2 操作应用广联达算量软件时,以设计图纸为准,绘制出建筑结构和钢筋模型,基于设定好的计算程序下,软件可自行完成钢筋计算工作。
此外,如果不同楼层的钢筋构件属性相同,可以将本层构件复制到其他楼层,从而减少建模量,加快算量速度。
结合工程实践,广联达算量软件可以导入建筑CAD图,调整图纸以准确定位,然后根据算量需求对图形进行分割整理;软件识别CAD图后,即可建立算量模型。
其中,CAD图纸的质量,直接影响软件的识别,一般识别率在50%-90%之间,CAD图层越清晰,有利于减少软件算量工作量[1]。
2.钢筋翻样与广联达算量的联系2.1 以施工图纸为准钢筋翻样,指的是施工技术人员按照图纸,计算工料、列出加工清单,并绘制加工简图。
钢筋算量,指的是工程造价人员编制造价预结算时,根据图纸计算钢筋工程的实物量,包括规格、型号、长度、损耗等。
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案例一:单跨楼层框架梁钢筋计算【已知条件】KL5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所在环境类别为一级,抗震等级为一级,两侧柱截面尺寸分别为600×600和500×500。
如图5.27示。
【要求】计算该KL5中的所有钢筋。
图5.27 KL5平法标注内容【解析】KL5有一跨,上部只有一排,是4根直径是16mm 的贯通钢筋,在左右两端支座锚固。
下部也只有4根直径是16mm 的钢筋伸入端支座锚固。
箍筋为双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 ,加密区间为max(2h b ,500mm)。
【计算过程】 1.计算净跨mm l n 515030025057001=--=2.锚固长度mm d 16= mm l aE 5401615.143.130014.0=⨯⨯⨯= 右端支座54057030600>=-=-c h c 因此,右支座处钢筋采用直锚左端支座54047030500<=-=-c h c 因此,左支座处钢筋采用弯锚,弯折长度mm d 240161515=⨯=3.纵筋长度计算,如图5.28示4.箍筋计算()mm d d 2.959.175,9.11m ax =+单根箍筋长度()mm 4.165422.95466266=⨯++=③ 一级抗震等级,箍筋加密区范围为: ()mm h b 1000500,2max =箍筋根根数4211502000515021100501000=⎪⎭⎫ ⎝⎛--+⨯⎪⎭⎫⎝⎛+-= 5.框架梁钢筋翻样图图5.28 KL5钢筋翻样图6.钢筋列表7.钢筋材料汇总表案例二:两跨楼层框架梁钢筋计算实例【已知条件】如图5.29示,KL1采用混凝土等级C30,环境类别一类,抗震等级一级,柱截面尺寸600×600。
【要求】计算该KL1中的所有钢筋。
图5.29 KL1平法标注内容【解析】由已知可知:框架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柱的保护层度为30mm。
笔者通过学习13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以下简称13G101—11图集),结合工作实践,就钢筋算量和翻样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使用1.算量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易受扰动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楼板浇筑完成,混凝土终凝后,一般会立即进行上一楼层的施工,钢管、钢筋、模板、方木和小型机具等纷至沓来,必然会对楼板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和钢筋锚固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在钢筋施工方案中,明确每层楼板和楼层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和相对应的修正系数ζa,必然有利于工程结算对量。
比如C30混凝土,三级抗震,HRB400级钢筋,锚固长度laE=ζalabE=41d,比原长37d增加4d;搭接长度lle=ζllaE=57d,比原长52d增加5d。
2.翻样锚固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d时,取灼a=0.8,4d时取灼a=0.75,5d时取灼a=0.7,混凝土保护层较大时对钢筋的约束较强,有利于钢筋的锚固和搭接。
保护层较大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情况:(1)地下室的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一般为40mm);(2)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3)楼梯梯板钢筋在楼梯梁中的锚固;(4)地下室外墙、筏板高低跨、集水坑、折梁等阴角位置的钢筋互锚;(5)墙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6)基础梁水平加腋钢筋。
以情况(2)为例,某地下车库的柱采用C30混凝土,三级抗震,HRB400级钢筋,配筋见图1,柱顶框梁高h=700mm,柱边筋C20不考虑ζa的直锚长度为37伊20=740(mm),大于梁高,需要伸至柱顶做12d弯折。
柱边筋在梁内部的断料长度为L1=890(mm)。
图1 某地下车库柱配筋示意如图1所示,柱纵筋在梁内部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大于5d,ζa=0.7,则直锚长度为0.7x37x20=520(mm),小于梁高,伸至柱顶后不需要弯折,所以柱边筋在梁内部的断料长度为L2=700-50=650(mm),用料节约240mm;意义更大的是柱顶无弯折有利于梁柱核心区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质量。
钢筋翻样与算量案例分析案例一某现浇混凝土梁板式楼盖,梁宽300mm,板混凝土等级为C25,板平法施工平面注写方式如图1.4-16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锚固长度取34d,板内钢筋全部采用HPB300级钢筋,板中未标注的分布筋为8@250,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取15mm,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取20mm。
要求:计算楼板钢筋量并确定其直接工程费。
(提示:不考虑马凳筋的设置,非贯通筋①和②钢筋锚入梁中的规则按图1.4-17所示板端部支座为梁的锚固构造,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计算;楼板中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缘取1/2的板钢筋间距;楼板下部HPB300级钢筋需要在钢筋端部做180°弯钩,一个弯钩的长度是6.25d。
钢筋列表和钢筋汇总表中总重量单位是kg四舍五入取整数,总重量单位是t保留小数点后面3位数字。
预算书直接工程费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
)图1.4-16 楼板钢筋集中标注图1.4-17板端部支座为梁的锚固构造【分析】LB1的集中标注内容:板厚150mm,底部贯通钢筋X向和Y向钢筋均为10,间距110mm。
下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取值为max(0.5bb,5d)=150 mm;板支座原位标注内容:①和②为板支座上部负弯矩钢筋,①钢筋:10,间距100mm,自梁中线向板内延伸长度为1800mm ;②钢筋:12,间距120mm,自梁中线向板内延伸长度为1800mm。
①和②钢筋锚入支座的规则按图1.4-17所示;已知条件中说明,板中未标注的分布筋为8@250,因此,与板上部负弯矩钢筋垂直的分布钢筋8,间距250mm。
分布筋与非贯通钢筋搭接长度是150 mm。
【解】1.计算锚固长度钢筋直径d=10锚固长度lab=34d=340mm>梁宽=300mm钢筋直径d=12锚固长度lab=34d=408mm >梁宽=300mm因此板上部①号和②号钢筋不能直锚到梁中,需要弯折15d锚入梁中。
按图示要求伸入到梁内的水平段钢筋长度≧0.6lab即可。
《钢筋翻样与算量》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32104使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48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钢筋翻样与算量》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钢筋长度、根数、重量并翻出钢筋形状和钢筋排列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论而重构课程体系开发的一门新的实践性课程。
2、课程的作用:(1)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承前启后”,起骨干核心作用。
本课程培养学生的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的识读与翻样能力,钢筋量的计算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员岗位工作具体任务的保证,其前导课程主要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识图》、同步课程有《建筑工程施工》、支撑后续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建筑工程预算软件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综合技能实训》,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承前启后”起着骨干核心作用。
(2)拓延了学生的工作岗位适用性,提高了学生钢筋专业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
《钢筋翻样与算量》课程是建筑工程造价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做到既要会“翻”筋,还要会“算”筋,提高了工程造价专业群的岗位能力;如施工员的钢筋测绘、放线、检查钢筋排列布局;监理员的钢筋工程质量验收、己完钢筋工程量的核对等,拓延了学生的工作岗位,为学生工作后的中长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培养外延性人才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钢筋翻样与算量》是以工程造价专业职业岗位的钢筋翻样与工程量计算能力为核心任务,以建筑企业为依托,以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完整的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识读、算量与翻样的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思路以工程造价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大项目、小任务”贯穿课程设计整个过程。
即:以“大项目”(以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为载体,组织学习情景)、小任务(分构件,以构件的类型组织情景教学项目)以工作程序化教学内容,分成6个小任务大项目: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组织学习情景:基础、柱、墙、梁、板、楼梯。
框架结构平法施工图识图翻样计算一、 基本数据 1、 锚固长度钢筋的锚固长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的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并与钢筋的外形有关。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ab l =d f f aty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a类型 光圆钢筋 带肋钢筋 螺旋肋钢丝 三股钢绞线 七股钢绞线a0.16 0.14 0.13 0.16 0.17a l =a ξab l ≥200mm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小于25mm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aE l =aE ξa l ,本工程抗震等级为四级a ξ=1.0,=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 ξ根据例图:钢筋HRB335 y f =300N/mm 2,受力钢筋16mm,20mm 和25mm混凝土C30 c f =14.3N/ mm 2 t f =1.43 N/ mm 2锚固长度计算公式:a l =d f f aty=0.14× ×d当d =16mm 时, = =470mm 当d =20mm 时, = =587mm 当d =25mm 时, = =734mma l a l al 43.1300aEl alaE l aE l aE l2、 搭接长度四级抗震框架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 ≥300mm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l ξ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 50 100 l ξ1.21.41.6该处参见11G101-1 P57页注1: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 =1.4 d=20mm , = =1.4×587=822mm3、 AB 跨框架梁截面尺寸:250×500,墙厚240mm 二、 框架梁1、楼面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与截断 (1) 框架梁上部钢筋① AB跨梁上部纵向钢筋端支座(A 节点)锚固判断与计算端支座宽450mm (KZ1的截面高度)第12、15号筋采用直锚,需锚入长度 ==734mm >450mm ,直锚不合适; 第12、15号筋采用弯锚,直锚水平段≥0.4 =294mm <450mm ,伸至节点对边向下弯折,弯钩段长度15d=375mm 取整40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