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市场与市场营销
- 格式:doc
- 大小:501.00 KB
- 文档页数:19
一、哈根达斯简介1961年,哈根达斯出生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它的开创人即是鲁本·马塔斯。
1921年,波兰移民马塔斯便开始在纽约布朗克斯大街上销售家庭自制的冰淇淋和果冰,并在当地渐渐有了一些名气。
于是,马塔斯奋发要生产纯天然、高质量、风味绝佳的冰淇淋产品,抢占高质量冰淇淋的市场空间。
他推出三种口胃的高档冰淇淋: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主要针对一些高级餐厅和商店, 1961 年产品正式命名为“Haagen-Dazs〞。
冰激凌作为即食性的时兴食品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花销者喜爱,结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雪糕制造商,以和路雪出名,雀巢企业紧随以后。
哈根达斯 1989年从欧洲起步,以比一般冰激凌贵 5—10 倍的价格〔比同类高品位产品贵 30%-40%〕,经过精致、典雅的休闲小店模式销售,成为顶级冰激凌品牌。
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市场 9年,已分别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大连、南京等地开设 25家连锁分店,以“纯天然原料加工〞,以“高价质优〞成为冰激凌市场的高端品牌。
诚然向来没有浩浩大荡的做过广告,但是每一个小资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它的大名的,“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促成多少热恋中男男女女的花销动力,成为人们心目中幽雅、情味、甜蜜的代表,是冰激凌花销的圣地。
哈根达斯冰激凌终归靠什么在中国市场获取了这么大的成功呢?二、市场定位哈根达斯的中国策略完满沿袭了欧洲的传统,是极品的冰激凌。
产品定位是追求尊贵的消费心态的集体,如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从前就认真解析了上海花销者的心态。
为了让花销者感觉物有所值,哈根达斯走的是感情路线。
哈根达斯的广告把自己装扮成“尊贵时兴生活方式〞代言人,重金邀请很多明星,为哈根达斯捧场。
最初在切入上海市场的时候,哈根达斯认真地解析了上海年轻人的心态。
当时上海人认为,时兴生活的代言人是那些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企业白领,高级主管和金发碧眼的老外。
哈根达斯就邀请那些人士参加特别组织的活动,吸引电视台做了一个“流行风景线〞的节目,一下子把自己定义成流行的同义词,引起了一场小小的惊动。
形考任务一1.市场营销就是推销和广告。
错2.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都属于以企业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其区别在于前者注重质量,后者注重产量。
错3.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理解,市场是指买卖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错4.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对5.企业战略规划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企业目标。
错6.某企业一业务单位呈低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对它最适宜的投资策略是发展策略。
错7.香水制造商设法说服不用香水的妇女使用香水,这是运用了市场渗透策略错8.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的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相适应。
对9.“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杰罗姆.麦卡锡教授首先提出来的对10.某拖拉机公司以前向橡胶和轮胎公司采购所需轮胎,现决定自己办厂生产轮胎。
这就实现了前向一体化错11.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微观环境并不受制于宏观环境,各自独立地.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发挥着影响作用。
错12.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个人可支配收入错1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这对书刊、报纸等文化产品的行业来说是一种市场机会。
对14.在无需求的状态下,企业营销的任务是进行刺激性营销;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则应实行恢复性营销对15.恩格尔系数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的越低。
错16.国外一些厂商常花高价请明星们穿用他们的产品,可收到显著的示范效应。
这是利用了社会阶层对消费者的影响。
错1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成不同的层次,在不同时期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不同对18.生产厂家对皮革的需求,取决于消费品市场上人们对皮鞋、皮包、皮箱等皮革制品的的需求,有人把这种特征称为“引申需求”对19.顾客的信念并不决定企业和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决定他的购买行为错20.消费品尽管种类繁多,但不同品种甚至不同品牌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市场综述一、市场的定义:1、商品交换场所 (传统定义)2、某种商品现有的或潜在的购买者或购买集团 (营销学观点)3、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二、市场的类型:1.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影响因素:1.厂商数目2.产品差别因素3.对市场价格的控制4.进退障碍2、市场=有形市场+无形市场3、市场=买方市场+卖方市场4、市场=消费品市场+组织市场5、按地域、顾客、商品类型划分三、营销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与出售自己产品的市场四、市场份额:企业销售量占全部营销市场销售量的比重就是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时也称市场占有率。
(领会)重要性: 1、维持营业或扩大营业2、获得较理想的规模经营状态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二节市场营销一、定义: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活动,即企业从消费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把商品和服务整体地销售给消费者,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目标.二、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1、生产观念(生产中心论)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市场性质是卖方市场。
“以产定销”,“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
2、推销观念(推销中心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市场性质是卖方市场。
“以产促销”,“企业销售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
3、市场营销观念(需求中心论)形成于20世纪50到60年代。
市场性质转变为买方市场。
“以销定产”,“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
(比较三种观念)4、生态平衡营销观念(均衡营销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
“企业能生产什么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5、社会营销观念(社会中心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6、大市场营销观念(政治中心论)市场营销的特点1.消费者导向:指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
2. 目标市场:企业依据市场细分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营销。
3. 整体营销:强调企业在从事市场经营活动时必须利用多方位的综合性策略。
市场营销名词解释1.关系营销: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2.4C :美国营销大师劳特朋所创4C理论的简称,即:顾客的欲求与需要、顾客获取满足的成本、顾客购买的方便性、沟通。
3.4R: 4R分别指代Relevance(关联)、Reaction(反应)、Relationship(关系)和Reward(回报)。
该营销理论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需要从更高层次上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
4、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
同一社会集团成员之间态度以及行为和模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不同集团成员存在差异性。
5.产业市场:产业市场又叫生产者市场或工业市场,是由那些购买货物和劳务,并用来生产其它货物和劳务,以出售、出租给其他人的个人或组织构成。
6.供应商营销: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确定严格的资格标准以选择优秀的供应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技术水平、财务状况、创新能力、商业信誉、质量观念等。
7.积极争取那些成绩卓著的供应商使其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因这种市场营销活动与产品流动方向是相反的,故也称为“反向营销”。
8.品牌忠诚:品牌忠诚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具有特殊的嗜好,因而在不断购买此类产品时,仅仅是认品牌而放弃对其他品牌的尝试。
9.目标市场:目标市场就是通过市场细分后,企业准备以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一个或几个子市场。
10.集中市场营销:采取集中性营销策略的企业则把自己的目标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
采用这种策略的多是资源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它们追求的目标不是在较大的市场上占有一个较小的市场份额,而是在一个或几个较小的市场上占有较大的、甚至是领先的市场份额。
11.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完备word版)市场分析报告模板(完备Word版)市场分析报告模板1. 摘要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目标市场,为企业的市场进入、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报告内容包括市场概况、竞争分析、消费者行为、市场趋势等方面,力求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 总体市场规模:XX亿元- 同比增长:XX%2.2 市场细分- 细分市场1:XX亿元- 细分市场2:XX亿元- 细分市场3:XX亿元2.3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政策因素:XX- 经济因素:XX- 社会因素:XX- 技术因素:XX2.4 市场限制因素- 政策限制:XX- 经济限制:XX- 社会限制:XX- 技术限制:XX3. 竞争分析3.1 竞争对手概况- 竞争对手1:XX- 竞争对手2:XX- 竞争对手3:XX3.2 竞争对手市场份额- 竞争对手1:XX%- 竞争对手2:XX%- 竞争对手3:XX%3.3 竞争对手优势与劣势分析- 竞争对手1:- 优势:XX- 劣势:XX- 竞争对手2:- 优势:XX- 劣势:XX- 竞争对手3:- 优势:XX- 劣势:XX3.4 企业自身优劣势分析- 优势:XX- 劣势:XX4. 消费者行为4.1 消费者需求分析- 功能性需求:XX- 情感性需求:XX- 社会性需求:XX- 象征性需求:XX4.2 消费者购买决策因素- 价格:XX%- 质量:XX%- 品牌:XX%- 便利性:XX%4.3 消费者偏好分析- 产品类型:XX- 购买渠道:XX- 品牌偏好:XX 5. 市场趋势5.1 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XX- 政策法规:XX- 市场竞争:XX- 消费者需求:XX 5.2 市场增长趋势- 近三年同比增长:XX% - 未来五年预测:XX%6. 建议与策略6.1 市场进入策略- 产品定位:XX- 目标市场:XX- 价格策略:XX- 渠道策略:XX- 推广策略:XX6.2 竞争应对策略- 产品创新:XX- 品牌建设:XX- 渠道拓展:XX- 营销活动:XX6.3 长期发展策略- 技术创新:XX- 市场拓展:XX- 人才培养:XX- 品牌塑造:XX7. 结论本报告从市场概况、竞争分析、消费者行为、市场趋势等方面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企业市场进入、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提供了科学、详实的依据。
市场营销学(第二版)一、单项选择题1.【61905】以下哪一个表述是错误的(关系营销更关注新顾客)。
2.【61907】企业在营销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体现的是如下哪种观念(绿色营销)。
3.【61906】服务最基本的特征是(无形性)。
4.【61901】顾客对服务产品的服务质量的判断取决于(体验质量与预期质量的对比)。
5.【61902】以下哪一项属于服务营销组合的要素(有形展示)?6.【61903】对竞争对手和市场营销环境发展的公开可得信息的系统收集和分析系统被称作(营销情报系统)。
7.【61896】在市场营销研究中,最经济、实用的调查方法是(邮寄试卷)。
8.【61895】所谓(回归分析)是指一种表述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公式技术。
9.【61894】指提供该项资料的人员或组织不怀有偏见或恶意,这是二手资料选择中的(公正性)。
10.【61908】以下哪一种方式不是随机抽样(配额抽样)。
11.【61904】市场营销调查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撰写调研报告)。
12.【61897】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向管理人员提供有关销售、成本、存货、现金流程、应收帐款等各种反映企业经济现状的信息的子系统是(内部报告系统)。
13.【61893】该组织的方式简便易行,但随着公司产品种类增多,市场扩大,这种方式可能损失效率(职能式组织)。
14.【61898】在企业的产品种类较多,技术性强且不同产品之间差异突出的情形下,应采用的市场营销组织结构模式是(产品型组织结构)。
15.【61892】下列哪个不是有效市场营销组织的特征(控制性)。
16.【61900】若以学龄前儿童为沟通对象,"小红豆"果冻补丁应选择的媒体是(电视)。
17.【61883】对销售人员的招募、挑选、培训、委派、报酬、激励和控制等属于(管理决策)范畴。
18.【61890】人员推销的主要缺点是(成本费用高)。
19.【61881】企业根据历史资料计算出销售队伍的各种耗费占销售额的百分比以及销售人员的平均成本,然后对未来销售额进行预测,从而确定销售人员的数量,这种方法属于(销售百分比法)。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市场营销绪论一、知识点1.关于市场的概念:市场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关系。
2.顾客感知价值的内涵:顾客在感知到产品或服务的利益之后,减去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从而得出的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主观评价.二、问答题1.“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含义:市场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
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
市场的三要素:消费者;产品或服务;交易条件。
2.什么是市场营销管理观念: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生产观念:以企业增加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企业销售什么产品顾客就购买什么产品。
产品观念:企业在产品上下功夫,没有重视研究顾客的新需要,忽视在新品开发上做准备。
推销观念: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厂家竞争激烈,企业组织销售人员走出厂门推销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完全把顾客的需求做为出发点,按顾客的需要和要求去组织产品开发。
社会营销观念:兼顾社会、顾客和企业三方利益的观念,要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实现企业、顾客和社会的“多赢”。
3.简述顾客感知价值并结合某产品或某企业,阐述其是如何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的.1、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产品功能2、让产品使用时更安全3、使产品的非核心价值更高4、尽可能多地向顾客传达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5、降低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6、为顾客提供关联或互补产品7、以准确的品牌定位满足顾客心理与情感需求8、实行感情营销,满足顾客情感需求9、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10、提供技术培训、产品介绍和试用等服务11、注重细节服务12、以特色服务增加产品的综合价值13、企业以自身的实力优势实行资源整合14、通过利润直接分享使产品增值15、发动员工开展技术革新16、利用现代网络向顾客提供超值服务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一、知识点1.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
word市场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办公变得越来越普遍,电子文档成为了办公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Microsoft Word作为一款最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之一,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推动Word产品的销售,增加用户黏性,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以Word市场营销策划方案为主题,针对该产品的特点与市场需求,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二、目标市场分析1.初高中学生初高中学生是Word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
由于学生需要经常使用Word进行课堂笔记、作业书写等等,Word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工具。
而且,Word拥有简单易用的特点,非常适合初高中学生这一群体,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学校等教育渠道,将Word推广给更多的初高中学生群体。
2.大学生大学生阶段的学习和工作情况相对较复杂,对文字处理软件的需求也较高。
大学生经常需要使用Word进行论文写作、报告制作等工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渠道,推广Word,并提供一些针对大学生的使用技巧和模板,增加他们对Word的依赖。
3.企业用户企业用户是Word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
Word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够满足企业用户在办公中的各种需求。
我们可以与一些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Word作为默认的办公软件,并提供一些针对企业用户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增加企业用户的满意度。
三、市场推广策略1.线下推广(1)学校活动:与各学校合作,举办Word的使用讲座和培训课程,向学生介绍Word的功能和使用技巧,并提供一些使用案例和模板,激发学生的兴趣。
(2)企业合作: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Word作为默认的办公软件,并提供一些针对企业用户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增加企业用户的满意度。
(3)媒体推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推出Word的广告,宣传Word的各种功能和优势,吸引更多的用户。
1. 市场营销学于()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美国。
A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结束;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以后2. ()是指未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BA. 欲望;B. 需要;C. 需求;D. 愿望3.( )是对特定满足需要对象的愿望, 即想得到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BA. 需求;B. 欲望;C. 需要;D. 愿望4. ()是有能力和愿望购买特定产品的欲望。
CA. 需要;B. 欲望;C. 需求;D. 愿望5. ()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各种需要的能力的评价。
AA. 价值;B. 成本;C. 满意;D. 期望6.()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 从某人那里取得所要东西的行为DA. 价值创造;B. 网络;C. 交易;D. 交换7. 由双方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是()。
CA. 关系;B. 网络;C. 交易;D. 交换8. AMA是()的缩写C。
A. 全美广告协会B全美广告学和市场学教师学会C.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D美国市场营运社9. ()出版了第一本以市场营销学命名的教科书。
DA. 菲利普·科特勒B. 麦卡锡C. 霍华德D. 赫杰特齐1.自古至今许多经营者奉行“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经商之道, 这种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属BA. 推销观念B. 产品观念C. 生产观念D. 市场营销观念2.企业奉行“消费需求导向”的原则, 是贯彻()BA.推销观念B.市场营销观念C.产品观念D.生产观念3.夏季, "波司登"羽绒服通过打折等促销措施而出现了淡季热销的局面。
可见, 该厂家深刻领悟到羽绒服的需求属于()。
CA.潜伏需求B.充分需求C.不规则需求D.过量需求4.许多冰箱生产厂家近年来高举"环保"、"健康"旗帜, 纷纷推出无氟冰箱。
它们所奉行的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
CA.推销观念B.生产观念C.市场营销观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5.顾客让渡价值中的顾客总成本是() CA.时间成本B.产品成本C.货币和非货币成本的总和D.精力成本6.“天津的饮料市场很大”在市场营销中的含义是()DA全市都有生产饮料的地方B全市都有卖饮料的地方C有几个全国最大的饮料批发市场饮料的现实买主和潜在买主在天津都很多7、新加坡政府通过定额制度限制新汽车登记, 以保证每年固定的汽车增长数量, 以此来控制汽车的需求。
市场营销学笔记第一章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一、市场与市场营销1.市场:购买者的意思2.市场营销:是用来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矛盾的一种活动。
二、市场营销的基本职能:⑴确认市场;⑵了解购买动机;⑶设计和调整产品(考虑消费者需求如产品性能和价格);⑷实体分配(仓库存储);⑸产品通报(广告人员推销);⑹促成交易;⑺售后服务。
三、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⑴产品观念;⑵推销观念;⑶市场营销理论(1、满足目标市场①目标市场;②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方法;2、适应外界环境)⑷大市场营销理论(1+创造、提升消费者的需要;2+改变政治力量及公共关系)第二章、消费者市场与产业市场一、消费者市场与产业市场的对比1.消费者市场:购买的人数多,居住分散;购买的频率高;一次性购买的数量少;非专业化。
2.产业市场:购买的人数少,居住集中;购买的频率低;一次性购买的数量多;专业化。
二、三种消费品的对比:种类营销渠道宣传费用广泛分布厂家负担日用品:习惯性的、随意的,就近购买。
集中分布厂家商家分担选购品:对比选择(家电)专卖店商家负担较多特殊品:慎重选择(住房,汽车)三、产业市场购买者的组成①使用者;②影响者(如科技人员、工程师);③采购者;④传递者;⑤决策者;⑥批准者(手续方面的履行者,如秘书)第三章、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一、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3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消费者购第三阶段买阶段)市场营销元素的刺激﹢社会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特性产品选择、品牌选择、数量、购买地点……二、影响消费者的因素1.文化因素(传统、宗教、地域)2.社会阶层3.相关群体:⑴直接相关群体——首要群体和次要群体;⑵间接相关群体4.家庭:决定状态;家庭生命周期,如未婚阶段、新婚阶段、满巢阶段、空巢阶段、独居阶段。
5.个人因素:⑴收入情况:职业、生活方式、经济状况⑵职业⑶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在心目中,把自己看成怎样的一个人活着试图让别人把自己看成什么样的人。
07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31.简述市场营销和推销的区别。
答: 1、起点不同营销 -市场推销 -工厂或产业园2、中心不同营销-顾客需求推销-产品3、手段不同营销-营销活动推销-促销4、终点不同营销 -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获得利润推销 -销售产品获得利润32.简述影响选择目标市场策略的因素。
答: 1、企业特点因素2、产品特点因素3、市场特点因素4、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5、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33.简述影响广告预算制定的因素。
答: 1、产品生命周期2、目标市场的范围和潜力的大小3、市场竞争状况4、销售目标5、企业财务条件34.简述企业形象策划的功能。
答: 1、制定一部企业内部的“宪法”2、把企业的品牌和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3、把区域分散,独立经营的分支支构联合起来,成形一股实力强大的竞争群体4、使企业的商标有足够的应变能力5、保证传播信息的一致性,并使传播更经济有效。
35.品牌命名的原则有哪些?答: 1、视觉独占,图形专用2、听觉独占,发音专用3、感觉独占,含义专用37.试述心理定价策略。
答: 1、尾数定价2、整数定价3、声望定价4、招徕定价5、习惯定价38.试述市场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
答: 1、地区型组织2、产品型组织3、功能型组织4、市场型组织5、产品 - 市场型组织31.简述市场营销策划的作用。
答: 1、可以强化市场营销目的2、可以加强市场营销活动的针对性3、可以提高市场营销活动的计划性4、可以降低销售成本32.市场细分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答: 1、确定产品市场的范围2、列举潜在顾客的基本需要3、分析潜在顾客的不同需要4、删去顾客的共同需要5、为产品的细分市场暂命名6、进一步识别各细分市场的特点33.简述服务的三重营销。
答: 1、外部营销2、内部营销3、交叉营销34.简述具体竞争者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 1、识别企业竞争者2、确认竞争者的目标3、分析竞争者策略4、估计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5、判断竞争者的反应模式6、选择企业对策。
(完整word版)市场营销项目各阶段工作及文件的要求市场营销项目各阶段工作及文件的要求引言本文档旨在概述市场营销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所需文件,以帮助项目团队顺利推进项目并确保高质量的成果。
1. 立项阶段- 确定市场营销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编制项目提案;- 准备市场调研报告,包括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用户需求调查等;- 编制项目预算和时间计划,明确资源需求和工作安排;- 完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评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2. 策划阶段- 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明确目标市场、目标用户和推广手段;- 编制市场调研计划,包括调研方法、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设计市场定位和品牌推广方案,包括市场定位分析、品牌建设策略、宣传推广渠道选择等;- 制定市场推广活动计划,包括推广内容、推广渠道、推广时间等;- 编写市场调研报告和市场策划书;3. 实施阶段-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营销计划;- 开展营销活动,如广告投放、促销推广、公关活动等;- 建立市场营销绩效评估体系,监测和评估营销活动的效果;- 调整和优化营销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反馈做出相应调整;4. 结束阶段- 汇总和分析市场营销活动的数据和结果,编制市场营销报告;- 评估项目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归档项目文件,包括市场调研报告、市场策划书、营销活动记录等;- 进行项目验收,确保项目交付符合要求;结论市场营销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文件要求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需要进行项目立项、市场策划、实施和结束四个阶段的工作,并相应准备和归档相关的文件。
项目团队应根据具体需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文件要求,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高质量的成果。
1.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2.需要:是指未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
3.欲望:是对特定满足需要对象的愿望。
4.需求:是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特定产品的欲望。
5.价值:是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要的整体能力的评价。
6.交换: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某人那里取得所要东西的行为。
7.交易:是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由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行为。
8.关系:市场营销者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的长期关系.9.市场: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需求总和。
是具有特定需要和欲望,并具有购买力使这种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消费者群。
10.消费者市场:是由那些为满足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们组成。
11.组织市场:12.传统营销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购买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
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不会主动选择和购买某种商品,而只能通过推销的刺激作用诱导其产生购买行为。
13.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它以整体营销为手段,来取得消费者的满意,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利益。
14.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
15.顾客让渡价值:消费者总价值是指消费者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消费者总价值减消费者总成本,差额越大,消费者越满意;差额越小消费者越不满意。
消费者让渡价值 = 消费者总价值-消费者总成本16.市场营销环境:指作用于企业营销活动的一切外界因素和力量的总和。
17.市场营销管理:指为了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互换和关系,而规划和实施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过程,它包括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目标是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市场营销学》结课报告汇源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班级:造价0802学号:200806080207姓名: 纪国臣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汇源的营销分析案例展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主营果、蔬汁和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
一直以来汇源集团紧跟市场变化,及时推出新产品,现已经有400多种产品,涉及饮料行业各个领域。
与其他企业开展着激烈的竞争,例如:农夫山泉推出“水溶C100”后,销售额迅速攀升,随后娃哈哈迅速推出“HELLO-C”,争抢市场份额;近期汇源推出又“柠檬me”。
新产品越来越多,甚至跨越果汁业而推出了“双纯牛奶”之类的非果汁饮料。
汇源集团质量为先,通过了ISO9001、HACCP、ISO22000体系的认证和英国零售商协会(BRC)认证审核,并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等称号。
一直以来,汇源果汁都是我国浓缩果汁的龙头企业,在高浓度果汁市场更是占据着半壁江山。
但是辉煌中也酝酿着挑战,1999年统一集团涉足橙汁产品后果汁市场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汇源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甚至出现差点被可口可乐收购的尴尬局面。
汇源作为优秀的民族企业,在面对强敌的时候没有沉默,而是迎难而上。
汇源销售各种饮料,其产品包括了果汁饮料、茶饮料、醋饮料、乳饮料以及低含量果汁饮料等等。
并且加大了广告的投资,宣扬了其走健康之路的特色。
还通过体育赛事的饮料供应等手段,打出了自己强有力品牌。
汇源汇源果汁2008年半年报显示,汇源在市场份额方面继续稳居老大地位:100%纯果汁中,汇源市场占有率43.8% ;中浓度果蔬汁中,汇源占42.4%;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从鲜桃汁、鲜橙汁、猕猴桃汁、苹果汁到野酸枣汁、野山楂汁、果肉型鲜桃汁、葡萄汁、木瓜汁、蓝莓汁、酸梅汤等,加上多种形式的包装,给汇源更添魅力。
汇源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满足需求的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
(完整word版)市场营销学名词解释大全名词解释市场营销是指从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出发合理配置自己的资源通过满足对方需要实现自己目标的活动过程。
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的集合。
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之物作为交换的人。
相互市场营销买卖双方都在积极寻求交换那么我们把双方称为市场营销者并把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的互利交换和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是指企业为实现其任务和目标而发现、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的管理过程。
战略计划是企业根据外部市场营销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涉及企业管理各方面包括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计划。
战略计划过程是指通过制定企业的任务、目标、业务组合计划和新业务计划在企业的目标和资源或能力与迅速变化的环境之间发展和保持一种切实可行的战略适应的管理过程。
目标管理规定了的任务之后还要把企业的任务具体化为一系列的各级组织层次的目标。
各级经理应当对其目标心中有数并对其目标的实现完全负责这种制度叫做目标管理。
逆向营销是指战略应自下而上的制定即先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术然后再把该战术发展成为战略。
换而言之逆向市场营销意味着“战术应当支配战略然后战略推动战术。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指一个由人员、机器和程序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复合体。
企业借助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收集、挑选、分析、评估和分配适当的、及时的和准确的信息为市场营销管理人员改进市场营销计划、执行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企业销售预测是指与计划水平的营销力量相对应的一定水平的销售额就是根据企业确定的营销计划和假定的营销环境确定的企业销售额的估计水平。
市场营销调研是指系统地设计、收集、分析并报告与有关的数据和研究结果。
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企业与目标顾客建立并保持互利关系等营销管理能力的各种角色和力量。
第一章名词解释:欲望:人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如食物、衣服、和住所一般被认为是生活的必需品。
人们一旦得到这些东西便会产生其他需要,于是产生了需求升级。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相互竞争的社会需求中,配置可得到的稀缺资源,以最大可能性满足这些社会需求的科学。
生产什么:这是一个生产体系,需要用有限资源来生产更多的产品,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满更多欲望和需求。
如何生产:这通常会考虑到即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类型,以及社会中的资金和劳动力的数量。
单件生产:是以一次性生产为基础的工作批量生产:在多种过程理念下,同一个时间段内,通过各种平台生产出完整的商品分配给谁:最终是谁能获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消费性产品:主要由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比如食品等。
资本性产品:主要由生产商购买的商品,比如机器设备等。
生产可能性边界:一条线是最大可能生产出的曲线,就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利用所有的经济资源所能够生产的最大产量。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个产品而放弃另一个产品时所付出的代价社会成本: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的过程中的总成本社会收益:社会因为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所得到的利益填空、单选、案例可利用资源被称为生产要素,它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土地包括地下矿藏、河流、海洋、地表以及地表上生长的一切劳动力是由人们的努力、完成的工作以及所有愿意并能够劳动的人组成的总和资本包括资金,但其外延还包括所有参与生产的机器和厂房。
它也被称为人工辅助生产企业包括哪些愿意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进行投入的人,他们作出决策和承担风险经济:如果资源稀缺,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社会就需要一个生产体系,来保证有限的资源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尽可能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求生产需要使用劳动力和机器。
两者之比可以改变。
如果生产更依赖于机器而不是劳动力,那么它被称为资本紧密型。
如果更多地使用劳动力而不是机器,那么生产被称为劳动力密集型。
如果社会上有大量的劳动力和少量的资本,那么在经济上可能采用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但是,如果经济社会中的技术水平很先进,尤其是有数量少但技术熟练的劳动力时,那么资本密集型体系就更合适。
经济选择需要考虑的三个要素: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分配给谁无论如何生产产品或服务,都必须做出选择,严格决定生产什么。
因为资源是有限的,生产了这种产品就不能生产其他产品。
经济的功能是解决经济基本问题每个社会都面临稀缺性和选择性的经济问题,无论社会大小,无论社会贫富。
这些社会都面临着三种必须做的基本决策: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分配给谁。
第一个和第三个决策导致了不同经济体系的产生。
在计划经济中,由政府作出重要决策。
国家机构决定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谁应该获得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
国家机构在经济中拥有土地和资本,并扮演企业发起人的角色。
国家机构可以决定谁在哪里工作,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国家控制整个生产要素。
这样的系统优点,因为领导机构可以保障收入、财富和机会均等。
没有个人和集体可以通过他们自身的经济能力影响产量。
因为国家机构已经控制了所有的生产要素,它有能力准确计划生产的数量,以及为实现该计划而将采取的方法。
一旦国家机构制定了应该生产什么的宏观政策,这个思想就被贯彻到底将思想变成实际的计划机构,尤其决定应使用的材料类型和数量、生产方法、生产工厂的地理位置、使用工人人数、应生产的数量等。
产品通常是分配,而不是以市场价格销售。
每一个消费者可能被分配定量的的产品。
这可能是通过凭券制度配给供应。
因此计划经济限制了你买什么、拥有什么、在哪里工作,但是他保证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市场经济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
它是与计划经济相对的。
所有的经济决策完全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在决策过程中,政府没有参与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有以下特征:1、生产要素私有制,需要购买的劳动力除外2、在社会法律范围内,企业的选择具有完全的自由化3、利己主义是主要动机4、在供给产品或服务之间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5、如果没人购买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那么就无法销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就没有市场。
价格机制:依赖价格来决定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混合经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经济体系类型。
它是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的混合体,因此有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
所有混合经济都试图减少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我们所需要的和我们认为自己所需要的之间是有差异的。
一旦我们拥有一样东西,我们就会想要拥有另外一样,而且我们想要的会越来越多。
当人们试图改善自己的生活时,这种欲望就被认为是富于进取。
或者被认为是贪婪。
无论如何,当你想描述积累财富的这种欲望时,就带来了一个对产品或服务无止境的需要,因此我们想要比我们现有更多的东西。
而且,产品总是被消费或是被消耗掉,更新的和更多的升级产品被生产出来,所有这一切使需要稳定增长。
因而,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
决策者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政府。
如果该政府决定生产什么,他会考虑人们所需的而不是生产人们想要的。
选择是有限的,消费者能买到政府决定提供的有限范围内的产品或服务;此外,消费者自己也可以决定买什么产品或服务,拒绝买那些他满不想要的东西。
如果一些产品或服务持续滞销,生产者就会停止供应和销售,取而代之会生产那些他们认为消费者想买的产品。
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需要来联系控制生产体系。
这就是著名的消费者权益,体现为选择自由。
还有一种可能是两种体系融合,由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决策。
政府确保生产者提供他们所需的其他产品。
机会成本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有机会成本,因此,每天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生活选择:我们要决定买什么、吃什么和如何度过我们的时间。
在我们每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错过其他机会,因此我们正在经历机会成本假设有一个简单的经济社会,只有公司和家庭,没有政府和国际贸易,这被称为封闭经济。
公司使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或服务。
家庭中的劳动力获得工资,租地所有者获得租金,提供货币的人获得利息,企业获得利润,因此生产创造了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为表现形式的收入。
用英文字母Y表示总收入,它可以被看作是在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所有产品或服务的总价值。
家庭获得工资,如何处理这笔钱有两种选择。
他们可以花掉它,用英文字母C表示;或者他们把它存起来,用英文字母S表示。
如果他们花掉它,那么这些钱就用来购买产品或服务,用来满足的欲望和需求。
如果把这笔钱存进银行,会收到利息,可能会被公司借走去买更大、更好的机器,这个过程被成为投资,用英文字母I表示。
这就创造了对产品进一步需要。
因此,需要是由消费者和投资创造的,消费和投资创造了经济社会中对产品或服务的总需求,包括资本性产品和消费性产品。
总需要水平决定了生产。
如果钱被存起来,在货币流通中就有一个暂时的货币退出。
一旦它被借出或被用于购买,它就重新回到循环流,这也就是所谓的注入三元经济包括公司、家庭和政府、但是没有国际贸易的发生。
生产继续创造收入,但是政府以税收的方式拿走了部分收入,用英文字母T表示。
其结果是收入不再只是简单的由消费和储蓄组成,还包括税收。
政府不仅受水,还提供产品或服务。
一旦税收从收入中拿走,这就是货币从收入循环中退出,但是一旦政府以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将其返还到流通中来,这就是所谓的注入,用英文字母G表示。
一但加入国际贸易,就呈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的社会。
生产继续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创造收入。
收入被征税,税收给政府提供了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货币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剩余收入可以存起来或花费掉。
其中一些货币可以购买进出口货物。
这意味着货币离开本国,从本国流动中退出。
另一方面,出口国内生产的产品,会带来海外的货币。
用于支付进口货物而离开循环流的货币被称为漏出。
当由于出口货物获得支付货币时,支付货币注入循环流中。
用英文字母M表示进口花费。
用英文字母M表示进口花费。
用英文字母X表示出口收入。
第二章名词解释需求扩大:由于大量产品的购买会导致价格水平的降低,所以一定的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
需求紧缩:由于少量产品的购买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所以一定的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
需求增加:指这样一种情形,即更逗的产品会被以各种价格购买,因为影响需求的潜在因素已经发生改变。
需求减少:指这一种情形,及更少的产品会被以各种价格购买,因为影响需求的潜在因素已经发生了改变。
供给扩大:按照给定的供给曲线,价格水平的增长,导致更多的产品生产,并且这些产品更容易销售。
供给紧缩:按照该定的供给曲线,价格水平下降,导致更少的产品生产,同时这些产品也有利于销售。
供给增加:只这样一种情形,即更多的产品会被以各种价格生产出来,因为影响供给的潜在因素已经发生了改变。
供给减少:只这样一种情形,及更少的产品会被以各种价格生产出来,因为影响供给的潜在因素已经发生了改变。
均衡价格:导致市场上出现均衡状况时的价格水平均衡变化:当影响需求和供给的潜在因素发生改变后,导致一种新的市场均衡出现。
需求完全无弹性:指这样一种情形,即根据需求曲线显示,不管价格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总会有一定量的产品被购买。
边际成本:是每多生产1个单位的产品所添加的额外收益。
边际收益:是每多销售一个产品所增加的额外收益。
单选、案例分析需求曲线用字母D表示,通常从左到右向下倾斜。
价格和数量是负相关的,表明价格上升,需求的数量减少,而价格降低,需求的数量增加。
供给曲线的画法与需求曲线类似,数量表在横轴。
需求曲线用S表示,价格水平的增长,导致更多的产品生产,并且这些产品更容易销售。
需求曲线的斜率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了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中,如果供给改变,那么需求的斜率的改变表明市场如何做出反应,需求曲线的陡峭程度是由价格的改变引起数量改变多少来决定的,这被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明价格引起的数量反应。
收益是以企业从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中收到的资金数量总收益或总销售额是每个产品的价格乘以销售数量总收益=价格×数量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固定成本是指无论生产量是多少都不发生变化的成本。
它们是固定的,如租金、房地产税和保险等变动成本是根据生产数量的多少发生变动的成本。
若不生产,成本为0。
当生产数量增加,成本逐渐增加,包括工资、购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是销售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收益和制造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找到最大利润的方法包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案例分析需求的增加将产生一条新的曲线,这条曲线是原始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产生的。
如果需求下降,将产生一条新的曲线,这条曲线是原始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产生的。
影响需求的因素:1、收入2、替代品的价格3、季节和气候4、期望5、互补品价格6、广告7、偏好8、政府政策当价格的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时,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曲线向左(供给减少)或向右(供给增加)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