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进度表
- 格式:xls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表格时间实验名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人员安排9:00-9:20 密度测定实验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1. 准备密度测定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 2. 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计算结果; 3. 整理数据,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教师指导,学生操作9:20-10:00 高锰酸钾滴定实验学习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 准备高锰酸钾和硫酸两种试剂;2.进行滴定实验并观察颜色的变化; 3.根据消耗试剂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教师指导,学生操作10:00-10:40 酸碱中和实验理解和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论与实践1. 准备醋酸和氢氧化钠等试剂;2.以不同比例配制酸碱溶液; 3. 直接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和现象教师指导,学生操作10:40-11:20 电化学实验学习电化学基本概念和电池的构成1. 准备铜片、锌片和硫酸铜等实验器材和试剂; 2. 进行简单的电池组装实验; 3. 观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现象教师指导,学生操作11:20-12:00 燃烧实验认识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和安全问题1. 准备不同物质进行燃烧实验;2.观察燃烧现象和产生的气味; 3. 总结燃烧的本质和燃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实验目的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表格的目的是为了安排有效的化学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现象和化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和安全意识。
实验内容1.密度测定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计算结果。
学生需要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材,并根据实验结果整理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
2.高锰酸钾滴定实验:学生将学习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他们需要准备高锰酸钾和硫酸两种试剂,并通过滴定实验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计算溶液的浓度。
3.酸碱中和实验:通过配制醋酸和氢氧化钠酸碱溶液,并直接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和现象,学生将理解和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论与实践。
2024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九年级(1)班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
本班共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
学生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化学知识有一些经验性认识,感性素材多,但是存在不少零散、肤浅、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
难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总结规律的能力偏弱,常凭主观想象下结论。
在本单元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注重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趣。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走进化学世界、空气和氧气、物质构成的奥秘、自然界的水、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共7个单元。
内部共设置了4个实验活动和6个跨学科实践活动。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
使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意义,培养亲近、热爱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常见并熟悉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出发,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空气和氧气”单元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提供了真实材料,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纯净物和混合物以及氧气收集方法等基本概念和原理提供了依据。
通过实验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在实验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也是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
只有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
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深入认识物质的变化,学习身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作用。
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进度表目标和范围本教学进度表旨在规划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和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该进度表,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必要的研究任务和实验。
单元一:化学基础知识1.1 介绍化学科学- 研究化学基本概念和定义- 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2 原子结构- 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研究各种子原子粒子的特性1.3 元素和周期表- 认识常见元素和其周期表位置- 探索元素的基本性质和重要用途单元二:化学反应2.1 化学方程式- 研究怎样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 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2.2 化学反应类型- 分辨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探索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2.3 化学反应速率-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单元三:常见化合物和实验室技能3.1 离子和化合物- 研究离子的形成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探索不同离子和化合物的性质3.2 实验室技能- 培养实验室安全和仪器使用的技能-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和观察单元四:化学能和反应速率4.1 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 研究反应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探究热能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4.2 化学动力学- 理解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概念- 探索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方法总结本教学进度表涵盖了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按照这个进度表的安排研究,学生们将在充足的时间内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和实验室技能。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 注意:本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可能因教学实际情况而略有调整。
部编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表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 第一课:物质分类和性质
- 第二课:元素和化合物
- 第三课: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 第四课:质量守恒定律
- 第五课:能量守恒定律
- 第六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第七课: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平衡
- 第八课: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第二单元:分子运动与热
- 第九课:理想气体的特性
- 第十课:气体的压力和压强
- 第十一课: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 第十二课:热与热能
- 第十三课:内能和焓的变化
- 第十四课:热机和热力学循环
第三单元:酸、碱和盐
- 第十五课:酸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第十六课:酸和碱的性质和反应
- 第十七课:盐的产生和性质
- 第十八课:酸、碱和盐的实际应用
第四单元:金属和非金属
- 第十九课: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对比
- 第二十课: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 第二十一课: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 第二十二课: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 第二十三课:燃烧和火灾
- 第二十四课: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 第二十五课:基本合成反应和催化剂
- 第二十六课:界面活性剂的应用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化学品
- 第二十七课:制药工业中的化学品
- 第二十八课:化妆品与个人护理用品
- 第二十九课:合成材料与塑料
- 第三十课:生活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教学进度表
注:具体的授课时间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为《部编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的概要内容,详细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请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加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优化作业设计、深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激活教研活动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化学教学的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学情分析:本学年我校九年级中,由我教授2个教学班的化学,我对一半学生比较熟悉,这2个班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学习习惯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调整和适应,但我会严抓管理,因材施教,让同学们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
三、教材分析: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点较突出。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2、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4、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元素周期表。
5、水的组成和净化。
6、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化学用语的理解。
4、有关化学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目标: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进度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进度表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序演示或指导完单元实验名称号分组成时间1 碳酸氢铵加热分解演示第1周2 铁丝的锈蚀演示第1周3 含硫火柴的燃烧演示第1周开启化学之门4 ※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演示或分组第 1周5 ※“铜绿”的性质探究演示或分组第 2周6 ※镁的性质探究演示或分组第 2周7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演示第3周8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演示或分组第 3周我们身9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分组第4周边的物10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演示第4周质11 电解水演示第5周1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分组第8周物质构13 探究物质的可分性演示第5周成的奥14 探究微粒运动演示第5周秘15 烧不坏的手绢演示第8周燃烧燃料16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演示或分组第 9周17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演示第12周18 加热石灰石演示第13周金属与金属矿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19 分组第14周物实验20 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分组第16周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序演示或单元实验名称指导完成时间号分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4周 1 演示或分组2 ※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演示或分组第14周3 溶液导电性实验演示第14周溶解现4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演示或分组第15周象5 ※结晶实验演示或分组第15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6 分组第17周配制实验7 粗盐的提纯实验分组第18周8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演示或分组第16周9 ※测定某些物质的 pH 演示或分组第16周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分组 10 第二学期第2周11 ※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演示或分组第17周应用广12 ※碱的性质演示或分组第18周泛的酸、碱、13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演示或分组第19周盐 14 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分组第二学期第6周15 ※铵盐的检验演示或分组第二学期第 2周16 常见氮肥的检验实验分组第二学期第7周17 稀释浓硫酸演示第二学期第2周食品中※用碘水检验淀粉第二学期第4周 18 演示或分组的有机19 ※试验蛋白质的性质演示或分组第二学期第 4周物20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演示第二学期第5周化学与社会发21 实验室制取氢气演示第二学期第5周展22 ※鉴别聚乙烯与聚氯乙烯塑料演示或分组第二学期第 5周。
随堂探究分组探究
第一单元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
烧的探究√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
体有什么不同?√
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石灰水
、吹管、木条、火柴
颗粒状固体药品的取用√镊子、试管、试管架、锌粒
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药匙、试管、试管架、碳酸钠、纸
槽
液体的精确量取√量筒、滴管、盐酸
观察酒精灯√酒精灯、火柴
给液体加热√
量筒、滴管、试管夹、酒精灯、氢
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火柴刷洗玻璃仪器√试管刷
基本操作练习(固体、液体
的取用、给物质加热)√
试管架、试管、试管夹、镊子、药
匙、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刷
锌粒、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溶
液、硫酸铜溶液、水、火柴、纸槽
第二单元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带燃烧匙和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弹簧夹、烧杯、酒精灯、红磷、火柴、水
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检验√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氧气、木条、火柴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玻璃片、燃烧匙、酒精灯、硫粉、氧气、火柴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玻璃片、铁丝、酒精灯、铝箔、氧气、火柴
加热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火柴、木条
加热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铁夹、酒精灯、氯酸钾、二氧化锰、火柴
九年级上册
单元实验课题分类
所用主要仪器、材料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铁夹、坩埚钳、酒精灯、高锰酸钾、木炭、铁丝、澄清的石灰水、棉花、火柴
第三单元电解水√水电解器、低压电源、酒精灯、水、木条、火柴
自然界的水分子扩散√烧杯、药匙、品红、水软水和硬水的比较√烧杯、软水、硬水
水的蒸馏√烧瓶、带胶塞的导气管、试管、烧杯、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硬水、火柴
球形干燥管、烧杯、氢气、碱石灰、
肥皂泡、
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爆炸实验√塑料筒、酒精灯、氢气、木条
分子运动现象√大烧杯、小烧杯、酚酞溶液、浓氨水、蒸馏水
水的净化√铁架台、铁夹、烧杯、漏斗、玻璃棒、明矾、天然水、滤纸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木炭的吸附性√锥形瓶、镊子、木炭、红墨水、水
碳和碳的氧化物木炭还原氧化铜√带胶塞的导气管、试管、药匙、铁架台、铁夹、酒精灯、木炭、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火柴
二氧化碳的验满√带胶塞的导气管、试管、镊子、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石灰石、稀盐酸、火柴
验证二氧化碳密度实验√集气瓶、玻璃片、烧杯、蜡烛、二氧化碳、火柴
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带胶塞的导气管、烧杯、酒精灯、氢气、火柴
氢气流吹肥皂泡√
质量守恒定律√天平、砝码、玻璃片、石棉网、酒精灯、蜡烛、镁条、火柴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二氧化碳、塑料瓶、水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集气瓶、玻璃片、稀醋酸、二氧化碳、水、干花
一氧化碳的燃烧√导气管、小烧杯、酒精灯、一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火柴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玻璃管、导气管、试管、酒精灯、一氧化碳、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
究与实践√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长颈漏斗、注射器、集气瓶、玻璃片、带胶塞的导气管、试管、镊子、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石灰石、稀盐酸、木条、火柴
第七单元燃烧的条件√大烧杯、蜡烛、碳酸钠、盐酸、火柴
燃烧及其应用粉尘爆炸实验√面粉、蜡烛、金属罐、小塑料瓶
甲烷的燃烧√烧杯、酒精灯、甲烷、澄清的石灰水、火柴
镁与盐酸的反应√试管、镊子、镁条、盐酸
燃烧的条件√大烧杯、导气管、铜片、白磷、红磷、氧气、热水、滤纸
简易灭火器√抽滤瓶、小试管、药匙、浓盐酸、碳酸钠、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集气瓶、玻璃片、二氧化硫、叶子、镁条、大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