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质控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8.63 KB
- 文档页数:7
放射科质控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放射科作为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承担了放射诊断和治疗的任务。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放射科质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我所在医院放射科的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工作进展1. 设备质控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我们重视设备的质量控制。
定期对X射线机、CT机、核磁共振仪等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性。
同时,也重视设备保养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操作规程质控在放射科中,操作规程的质量对影像诊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对每个步骤进行规范和标准化。
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放射技师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并对其进行考核和监督。
同时,我们还注重提升技师的专业水平,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培训,使其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意识不足尽管我们在质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技师对质控的重要性意识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加强对技师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质控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完善质控指标目前,我们的质控指标还有待完善和细化。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参考相关标准和指南,对质控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完善。
同时,也将密切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及时更新质控指标,确保质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加强沟通与合作放射科作为一个团队协作的科室,我们意识到加强沟通与合作是推进质控工作的关键。
我们将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及时了解临床需求和医生的意见,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内部团队的协作,建立更有效的工作机制,共同完成质控工作的任务。
四、成果与展望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放射科的质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质检合格率得到了提高,放射技师的操作规范性也有所提高。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质控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准确的放射诊断服务。
放射科每月诊断报告质量检查总结分析改进措施在放射科临床工作中,诊断报告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精准、准确的诊断报告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是医院内部对医生工作的评价标准之一、为了保证放射科诊断报告的质量,每个月都需要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查,对报告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质量检查是诊断报告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每个月,在放射科质控小组的领导下,组织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对放射科的诊断报告进行全面检查。
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诊断报告的准确性、全面性进行评估,包括对病灶诊断、测量结果和结论等进行检查和比对;二是对诊断报告的规范性、规定性进行评估,包括对诊断报告格式、字体、布局等进行检查和评估。
通过质量检查,可以发现和排查出现的问题,为后续的总结分析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总结分析是对质量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和总结。
在总结分析中,应首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统计,比如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科室、诊断报告中出现哪些错误等。
通过分类和统计,可以定位到问题发生的原因,以便后续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同时,还应对前一段时间的改进措施进行评估,并与质量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最后,改进措施是针对总结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的具体措施。
改进措施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技术、管理和人员等方面。
在技术方面,可以加大对放射科医生的培训和学习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减少错误和漏诊的发生。
在管理方面,可以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加强对报告的监督和验证,以确保诊断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人员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制度、设立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励医生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他们对报告质量的重视度。
为了更好地推进放射科每月诊断报告质量的管理,临床放射科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及时了解各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并尝试解决和改进。
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担任放射科质控员一职,深感责任重大。
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与配合下,我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规范放射科工作流程为确保放射科工作有序开展,我认真梳理了放射科各项工作流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范,并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通过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2. 严格执行质控标准在放射科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对科室的各项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严格把关。
在质控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及时与科室人员进行沟通,督促其整改,确保了放射科工作质量。
3. 加强科室人员培训为了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我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包括专业知识讲座、操作技能培训等。
通过培训,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4.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我高度重视放射科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对科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同时,加强科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参与科室管理在科室管理方面,我积极参与科室各项管理工作,协助主任处理日常事务,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
二、工作亮点1. 质控工作成效显著通过严格执行质控标准,放射科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2. 科室团队凝聚力增强在质控员的工作过程中,我积极与科室人员沟通、协作,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3. 个人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在质控员的工作岗位上,我不断学习、总结,个人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不足与改进1. 不足之处在质控员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某些新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等。
2. 改进措施针对不足之处,我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2)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拓宽视野;(3)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放射科质控员,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放射年度科质控总结引言放射科作为医院科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检查和诊断责任。
为了保证放射科的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安全,科室定期进行科质控制。
本文旨在对放射年度科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科质控概述科质控制是放射科管理和病例诊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制定合理的规范和程序,确保放射科的工作质量、精确性和安全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严格按照科质控制要求进行了各项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科室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提高放射科的质量,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科质控制。
设备维护和校准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确保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非常重要。
在本年度内,我们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制定了设备维护和校准计划,并确保按时执行。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人员培训和技术评估放射科的医师和技术人员是放射诊断的核心力量。
为了保证医师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我们组织了定期的培训和技术评估活动。
通过培训和评估,我们提高了放射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放射检查工作。
质量评估和反馈我们定期进行科室内部的质量评估和反馈。
通过定期的例会和讨论,我们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同时,我们也接受来自患者和其他科室的质量评估和反馈,以了解病人的需求和科室在医疗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质量指标监测为了监测放射科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指标,如图像质量评估、放射照射剂量监测等。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结果分析通过以上的质控措施,我们得出了以下一些结果:设备性能和图像质量提高通过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校准,我们保证了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图像质量。
患者在接受放射检查时,获得了更准确、清晰的影像,提高了诊断的可信度。
人员技术水平提升通过培训和评估,放射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放射科质控年终总结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一年里,我作为放射科的质控人员,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机遇。
通过跟团队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各项质控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在年底的时刻,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总结一下我们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首先,我们在质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控体系,包括检查设备、制定操作规范、培训职工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有效地减少了误诊率,并提高了放射科的工作质量。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外部质控活动,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了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
其次,我们在科研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们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临床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依据,也为学术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科研工作,为放射科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我们组织了内部学术讲座,邀请了专家学者为我们讲解最新的放射科技术和研究进展。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与同行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面对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完善放射科的质控工作,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团队合作,不断学习和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同事们的支持和合作,在过去一年里,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放射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的一年里,我期待着与大家共同努力,再创佳绩!谢谢大家!。
放射科质控员个人工作总结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个充实而紧张的工作年即将过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作为放射科质控员,深知自己肩负着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使命,始终秉持着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不懈努力。
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作为一名放射科质控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在工作中,我始终将提高业务水平放在首位,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学习放射科新技术、新知识。
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
2. 严格质量控制,确保诊断准确在实际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国家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对放射科各项工作进行严格把关。
在影像拍摄过程中,我注重对患者体位、摄影参数、图像质量等方面的控制,确保每一张影像片都能达到优质标准。
同时,我还负责对放射科诊断报告的审核,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3.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提高放射科的整体工作效率,我主动参与科室管理工作,与同事共同探讨、优化工作流程。
通过调整预约、检查、诊断等环节,使放射科各项工作更加有序,患者等待时间明显缩短,受到了广泛好评。
4. 注重团队建设,提升整体实力作为一名质控员,我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注重与同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在科室培训、学术研讨等方面,我积极参与,与同事共同提升放射科整体实力。
5. 落实质控措施,保障医疗安全在放射科工作中,我认真落实质控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改。
通过持续改进,使放射科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医疗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工作反思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深知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严谨对待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以严谨、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放射科质控工作中。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放射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放射科质控制工作总结一、质控制度与流程在放射科质控制工作中,我们首先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质控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图像质量控制标准、放射防护规定等,确保了放射科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我们还优化了质控流程,从患者登记、设备校准、图像采集到图像分析、报告出具,每一步都严格遵循既定流程,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诊断准确率。
二、质控设备与技术在质控设备与技术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放射设备,如数字化X 线摄影机、CT扫描仪、MRI机等,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图像质量,还降低了辐射剂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同时,我们还注重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技术方面,我们积极引进新技术,如图像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图像的质量,还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质控数据分析与应用在质控数据分析与应用方面,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控数据库,对每一次的放射检查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设备的性能状况、医生的操作水平、图像的质量情况等,为质量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还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诊断能力。
四、辐射安全与防护在辐射安全与防护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
我们加强了放射设备的屏蔽和防护设施的建设,减少了辐射泄漏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还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辐射安全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
五、质量改进与创新在质量改进与创新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质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方法。
我们通过持续改进设备性能、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医生技术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放射科的工作质量。
同时,我们还鼓励医护人员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和方案,为放射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团队协作与沟通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放射科质控制工作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放射科的一员,我深感质控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期提高自己的质控水平。
本篇文章将就放射科质控工作进行总结。
一、放射科质控工作的意义放射科质量控制是保证影像学检查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影像学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操作流程的规范和优化、图像质量的评估和改进等方面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检查过程中的误差和缺陷,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放射科质控工作的内容设备维护与校准放射科设备的质量控制是质控工作的基础,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校准和故障排查等方面。
设备维护和校准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从而保证影像学检查的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按照设备维护手册和校准规范进行操作,并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情况。
操作流程规范与优化放射科操作流程的规范和优化是提高影像学检查质量的必要手段。
通过制定操作规程、加强操作培训、规范操作流程等方式,可以提高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和责任心,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和缺陷。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操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图像质量评估与改进图像质量是放射科质控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图像质量的评估和改进,可以发现图像质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优化。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均匀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患者安全与防护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还需要关注患者安全与防护。
在影像学检查过程中,患者会接触到一定量的辐射,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辐射剂量对患者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三、放射科质控工作的建议加强质控意识培训提高质控意识是做好质控工作的前提。
放射科质控总结放射科质控是医院放射科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保证医学影像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规范操作、设备维护和质量监测等手段,科学有效地降低患者接受放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以下是我对放射科质控的一些总结与思考。
首先,设备维护是放射科质控的基础工作。
放射设备像其他医疗设备一样,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正常运行和输出准确的图像。
质控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所有功能,包括X射线管的性能、电压的准确度以及图像系统的稳定性等。
同时,正确使用和维护上述设备也是质控的关键,质控人员应与技术操作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操作规范。
其次,放射科质控还应关注射线剂量的监测与管理。
由于放射治疗或诊断使用的射线剂量较大,因此必须确保患者接受恰当的辐射剂量。
在诊断过程中,质控人员应确保患者接受到最小的射线剂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的满足临床需求。
在放射治疗中,质控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使用剂量监测设备,及时掌握患者的辐射剂量情况,并与医生共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放射科质控还需要关注医学影像的质量评估。
通过质量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学影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控人员应定期监测和评估放射图像的分辨率、噪声水平、对比度等重要参数。
同时,结合临床情况和医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设备的设置和操作方法,以提供更优质的医学影像。
最后,放射科质控还应与辐射安全管理相结合。
科学的辐射安全管理是保障医疗从业人员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放射科质控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辐射安全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质控人员应确保设备使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部门的标准和要求,定期检查和监测放射设备和工作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并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放射科质控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设备维护、射线剂量管理、医学影像质量评估和辐射安全等方面。
科学有效的质控工作能够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减少患者和从业人员的风险,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辅助依据。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这一核心,积极开展放射科年度质控工作。
现将本年度质控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1. 提高医疗质量本年度,我科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人员培训等措施,确保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加强病例讨论,提高诊断准确率。
(3)加强影像诊断报告质量监控,确保报告准确、规范。
2. 提升患者满意度本年度,我科以提升患者满意度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以下工作:(1)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2)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3)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3. 加强人才培养本年度,我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以下措施提升科室整体素质:(1)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
(3)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部分设备老化,影响工作效率。
(3)患者流量较大,高峰时段存在排队现象。
2. 改进措施(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积极争取设备更新,提高工作效率。
(3)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三、展望2024年,我科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强科室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 深入推进医疗质量提升,确保医疗安全。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室整体素质。
3. 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4.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升科室核心竞争力。
总之,我科将以此次年度质控总结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2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放射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科室主任的带领下,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强科室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放射科2017年1月份质控总结
本月质控小组主要针对图像质量、报告单书写质量、放射科申请单、危急值等进行检查和质控,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具体内容如下:
1、抽取普通门诊P86840-P87072X线片,检查X线片图像质量,分析影响因素。
2、检查急诊X线照片质量,片号P87122-P87369检查X线片图像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
3、随机抽取X线、CT诊断报告单及放射科申请单200份(P87035—P87330),检查申请单、诊断报告单的一般项目书写、征象描述和诊断意见等内容
4、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情况;
5、检查危急值完成情况
6、召开科室质控小组会议1次;
一、主要质控指标完成情况
,%线机照片检查甲片率:大型X 大型X线机照片检查阳性率:%,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
CT检查阳性率:%,
CT检查诊断符合率:100%。
二、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重点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
图像质量评价(一)
1)、整体影响因素统计:
急诊门诊影响因素技师摆位不正%
%
病人不配合导致体位不%
%
体外有阳性异%%
体外有半透光异%%
照片对比度%
%
照片有运动伪%
%
照片标志与被照肢体重%
%
X线图像质量因素统计图影响
30.00%25.00%20.00%15.00%10.00%5.00%门诊0.00%急诊影物正差物伪异不度异..动位性..比光..运体阳对照致透有摆有片被导半片外师照与合有照体技志配外标不体片人照病。
、%2)、我科门诊、急诊图像甲片率分别为:%月份甲片率统计放射科1
%%%%%1系列%%%%%急诊门诊
甲片率较低的原因
甲片率在合格范围
三)、改进措施:
无
(二)、诊断符合率评价
一)、质控指标完成情况
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不符合对照:
X线放射科诊断符合率1月份
%诊断符合率诊断不符合率%
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不符合对照:
CT诊断符合率1放射科月份
%诊断符合率诊断不符合率%
二)、诊断不符合原因分析:
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本月共随访到结果的25例病历中,2例未随访到结果,12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10例X 例骨折。
1线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漏诊
CT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本月共随访20例,,3例未随访到结果,
7例与手术后诊断符合,10例与临床诊断符合。
原因总结:
1)、影像诊断时未结合临床体征,对怀疑病例应结合其它检查,以防漏诊
2)、有时对报告审核医师不够细心
三)、改进措施:
1)、影像诊断与临床症状是密不可分,认识重要性
2)、提高报告审核医师责任心因素
(三)、放射科申请单质量评价:
不合格比例(不合格检查申请单数目/所有检查申请单数目)=2% 检查申请单不合格原因分析表:
不合格原因不合格数目百分比
50%
2
主诉现病史填写不详细25%
1
病人基本信息填写不全0
检查部位填写错误25% (1)
100%
4
总计分析原因:本月质量不错,有些细节还可加强
提出改进措:继续保持高质量申请单,一些小细节可加强
(四)报告书写质量规范:
1例左右写错,已及时纠正
改进措施:1、及时与患者联系,并更换了诊断报告。
2、加强医师责任心培养。
(五)、危急值报告:
本月未发现漏报
(六)、查对制度(核心制度):
未发现
(七)、机器故障
无
三、2017年2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计划:
1、针对2017年1月份质控检查出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检查;组织学习院级应知应会;
2、
检查X线、CT申请单、报告单质量; 3、
召开质控科室质控小组会议;、4
组织科室业务学习;5、
组织科室疑难病例讨论。
、6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标准7、
质控员:
科室主任:
日1月2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