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听辨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853.50 KB
- 文档页数:32
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口译是一种需要专业技能和深厚语言功底的工作,下面介绍一些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1. 熟悉语言环境:在口译前,需要对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原文的含义。
2. 听懂原文:在口译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听懂原文的意思,尤其是避免听错或误解原文内容。
3. 建立语言联系:在口译过程中,需要将源语言转换为目标语言,这需要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含义。
4. 注意语法和词汇:在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法和词汇的正确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的情况。
5. 流畅表达:在口译过程中,需要尽可能流畅地表达原文的含义,避免出现停顿、卡顿等问题。
6. 注意语音和语调:在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音和语调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情感和语气。
7. 练习和经验:口译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练习和经验积累,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译水平。
口译是一项需要高超技巧和深厚语言功底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做得更好。
英语口译考试中的语音和语调技巧英语口译考试是众多英语学习者们重要的考试之一,口语表达在其中尤为关键。
在进行英语口译时,语音和语调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部分,但是这两者却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而不恰当的语音和语调则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一、语音技巧1.清晰发音英语发音是众多学习者所面临的难点之一,因此在进行口译时,清晰、准确地发音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口译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保持标准的英语发音,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让听者更容易理解。
2.语音节奏英语语音节奏的变化非常复杂,而这种复杂性也是英语口译中的一个难题。
在进行口译时,我们需要注意英语中的语音节奏变化,以便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3.语音强调在英语中,强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进行口译时,我们需要注意英语中的强调并加以运用,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在进行口译时,我们需要通过强调某个词来突出其重要性,例如:"I love you" 和 "I love you" 发音上的强调不同,所传达的意思也会有所区别。
二、语调技巧1.语速和停顿在进行英语口译时,我们需要注意语速和停顿。
语速过快,听者会感到困惑,而语速过慢会让听者感到无聊。
合理的语速和停顿可以使听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
2.虚实音节英语中的虚实音节在口译过程中也有很大作用。
虚音节在英语中通常发音较弱,而实音节通常发音较强。
了解英语中的虚实音节,在传达信息时加以运用,可以使听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3.语言韵律韵律是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它来表达各种情感、意义以及语境。
在英语口译中,我们需要注意语言韵律的变化,并加以运用,使听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
三、结语在英语口译中,语音和语调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而不恰当的语音和语调则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练习,并尽可能地运用这些技巧,以便在英语口译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口译中听辨理解的特点
口译过程中的听辨理解与外语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听力理解不同。
根据相关研究,外语学生与译员在外语听辨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
外语学生一般注重听辨“标准音”,对噪声干扰、语音部分畸变等现象较不习惯,而译员不苛求发音,以“能懂”为第一标准,能以相对较高的效率进行听辨并完成传递源语信息的任务;2)外语学生听辨时并不一定同时完成理解,而译员则必须同时完成语音听辨和词义理解、句层意义理解乃至语段或语篇意义理解,否则无法完成口译工作;3)外语学生听辨时善于“抓”词语,注意力往往放在语言形式上,而译员往往遗忘大部分词语,注意力集中于上下文、语篇逻辑和话语内容和意义上。
与外语学习中一般的听力练习相比,口译中的听辨理解至少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听”,即译员在整个口译过程中都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容易漏掉某些信息;二是“事无巨细”的全面的“听”,即既要听取要点,也要听取细节,而不能有所偏废;三是积极的“听”,即在听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源语信息进行理解加工。
英语口译资格证考试听力考点英语口译资格证考试对于想要从事口译工作的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而听力部分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在这部分考试中,考生需要具备出色的听力理解能力,准确捕捉各种信息,并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以下将详细介绍英语口译资格证考试听力部分的常见考点。
一、语音语调准确辨别语音语调是理解听力内容的基础。
英语中存在多种口音,如英式英语、美式英语,甚至还有澳式英语等。
不同的口音在发音、重音和语调上都有所差异。
考试中可能会出现来自不同地区的口音,考生需要熟悉并适应这些变化,避免因口音问题而影响理解。
例如,英式英语中的元音发音相对较为饱满,而美式英语中的某些元音发音则较为夸张。
在语调方面,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调模式也各不相同,考生要能够通过语调判断句子的类型和说话者的情感态度。
二、词汇量丰富的词汇量是听懂听力材料的重要保障。
考试中的听力内容可能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
如果考生对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不熟悉,就很难理解材料的含义。
除了常见的通用词汇外,考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短语、习语和俚语。
这些词汇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但在书面语中可能不常见。
例如,“hit the books”不是“击打书本”的意思,而是“用功学习”;“breaka leg”不是“断腿”,而是“祝你好运”。
三、语法结构对语法结构的清晰理解有助于准确把握听力内容。
复杂的句子结构、时态的运用以及从句的嵌套等都是常见的考点。
例如,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在听力材料中经常出现。
如果考生不能迅速分析出句子的结构,就容易误解句子的意思。
此外,时态的变化也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考生需要准确判断,以跟上听力内容的逻辑。
四、数字与数据听力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数字和数据,如年份、日期、价格、百分比、数量等。
考生需要能够迅速准确地记录和处理这些信息。
对于较大的数字,要掌握快速的转换和计算方法。
同时,要注意数字的单位和表述方式,如“thousand”(千)、“million”(百万)、“billion”(十亿)等。
口译教学中听辨能力的培养摘要:口译教学要先从教会学生“听”做起。
听力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口译的质量。
本文从吉尔的口译模式出发,通过对听辨过程的分析,提出培养口译听辨能力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口译教学听辨能力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80-01口译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
口译的信息是通过听来获取的,它决定了目的语中信息的成功重组。
听力理解能力不足会造成错译、漏译甚至口译的中断。
因此,口译教学的第一环节应该是引导学生会学。
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高校口译教学中的听辨能力培养。
1 丹尼尔·吉尔的口译模式法国口译研究专家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提出了口译时“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脑力分配方式”[1]:(1)si=l+m+p+c即: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听力与分析( listening and analysis)+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effort)+言语表达(speech production)+协调(coordination),即在同传中,译员应完成听力分析、短期记忆和言语表达3个基本任务,协调是指译员须协调处理好这3项任务的精力分配,使其有机进行。
(2)phase i:ci=l+n+m+c,phase ii:ci=rem+read+p,即:连续传译(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笔记(note-taking)+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协调(coordination);连续传译(第二阶段)=记忆(remembering)+读笔记(note-taking)+传达(production)。
与同传相比,交传译员主要多了笔记任务,交传第二阶段的remembering是短期记忆的延续,是指从短期记忆中提取信息,而note-reading是笔记任务的延续,即辨认记下的信息符号,帮助激活译员的被动记忆。
口译初级:如何练就良好的口译听辨能力?口译中的听辨过程和大家平时英语学习中所接受的听力训练不同,但二者又有一定联系。
首先,具备良好的听力水平是培养良好听辨能力的基础。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外语听力有问题,那么无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强,他都很难胜任口译工作。
其次,光有好的听力还不够,因为听辨过程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能力。
这一点可以从听力训练与听辨过程的区别中看出来。
一、听力训练与听辨过程的区别1. 英语听力训练中比较注重语言层面,也就是说他们会十分注意语音、语调和语言的表达及用法。
而译员在听辨过程中所注重的是意思,或是讲话者的意图而不是具体的词句表达。
所以译员在听到一段话之后在头脑中形成的是一个有逻辑关系的语意整体,而不仅仅是词句的简单集合。
2. 听力练习中主要启动听觉系统,理解只是一个被动而附带的过程。
而译员在听辨过程中不仅要启动听觉系统,还要启动大脑中的分析理解机制和记忆机制。
也就是说译员要边听、边分析、边理解、边记忆。
所以,与一般的外语学习相比较而言,专业译员要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要会“一心多用”。
3. 就一般听力而言,信息接收是被动和跟随性的,对信息的反映略显滞后。
而译员的听辨过程是积极主动的。
在听的过程中伴有很大程度的预测和判断行为,常常需要调动非语言因素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整理、补充和联想。
4. 通常,用作听力训练的材料,信息比较清晰,杂音干扰较少。
而译员在口译工作中所处的信息环境是现场性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信息干扰、信息缺失时有发生。
而且,讲话者以交流为目的,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并不照顾或考虑译员的状态。
综上所述,口译听辨过程较一般外语听力训练要复杂得多,要求也高得多。
大家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意识,即口译过程不是一个信息背诵加字词翻译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听辨将信息接收、理解,再用译入语将理解的信息加以表达的过程。
以下提供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二、英语听辨能力训练的方法1.可以选择一些英文有声资料(是现场讲话)或是请练习搭档模拟现场发言。
口译方法和技巧
1. 提前准备:在进行口译任务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主题、相关词汇和专业术语。
2. 听力技巧:练习专注和有效的听力技巧,包括抓重点、理解上下文和适应不同口音。
3. 笔记技巧:使用简洁的笔记记录关键信息、主要观点和逻辑关系,以帮助记忆和组织翻译。
4. 语言流畅性:保持语言流畅,避免翻译时的冗长、重复或不必要的停顿。
5. 文化意识:了解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以确保准确和恰当的翻译。
6. 灵活应对:口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要学会灵活应对,保持冷静和专业。
7. 练习与经验:不断进行口译练习,参加实际口译任务,积累经验并不断提高。
8. 团队合作:如果是团队口译,与其他口译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9. 学习与提高: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口译技巧。
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提高口译能力,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经验积累。
口译技巧知识点总结一、语言能力1. 语言能力是进行口译的基础,口译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纠错能力。
2. 口译员需要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务必达到一定的语言水平,同时需要对所要翻译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并传达所翻译的内容。
3. 口译员需要丰富的词汇量,以应对各种专业领域的口译需求,同时还需要注重对词语的精准使用,避免翻译中出现偏差。
4. 在进行口译时要保持层次清晰,语速适中,尽可能使翻译听起来自然流畅。
二、文化背景1. 口译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礼仪习惯,以便在口译过程中更准确地传达意思。
2. 口译员要对所要翻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3. 在进行口译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不当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以免引起对方的误解或不适。
4. 在进行跨文化口译时,要有意识地对文化背景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传达意思。
三、专业知识1. 口译员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并翻译所需内容。
2. 口译员需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在特定领域的口译需求,比如医学、法律、商业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口译。
3. 在口译过程中要注重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避免因专业术语的错误而导致对方的误解。
4. 口译员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沟通技巧1. 口译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双方的信息。
2. 在进行口译时,要注重适当的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对方的态度、语气等细微表达的观察与解读,以便更好地传达对方的意思。
3. 在进行口译时,要注重文字与语音的配合,注重口型和声音的配合,以便更好地传达意思。
4. 口译员要注意表达方式的转换,即根据对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相应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转换,以便更好地与对方相互沟通。
一张高级口译证书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朝思暮想的职场"敲门砖",而原因就在于高级口译是当前各种英语能力证书中最具含金量的,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
每一百个应试者中最终能如愿以偿的,也不过那么十来个幸运儿,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竞争激烈只是一个方面,"高口"的终极魅力是在于她的难驾驭性。
高级口译的口译考试部分共有四篇文章,分为八段,英译中,中译英各两篇。
每段的长度都在八、九十字,有时甚至超过一百字,其信息量之大,密度之高令其他所有的英语考试都望尘莫及。
因此,应试者除了必须具备良好、扎实的中英文功底,还必须拥有强大的记忆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四者缺一不可。
其实,这也是口译本身魅力之所在,紧张和刺激,就如同一项限运动--挑战"高口"就是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笔者从2001年开始从事口译工作和教学,并担任过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的交互传译和同声传译。
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颇有心得,由于,篇幅有限,我想针对"高口"的重点和难点,分别就"英译中"和"中译英",给大家四件训练的法宝,共三十二个字:把握意群,提升记忆;脑记大意,笔记细节;摸清主干,苦练视译;捕捉信息,得"意"忘"形"。
英汉口译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在英汉口译中我们碰到最大的障碍不是中文的表达,而是对英语句子的记忆和把握。
可以说这就是英汉口译的门槛。
口译法宝之一:提升记忆,把握意群许多参加"高口"培训的考生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障碍--听得懂单词,却听不懂句子。
其实,这是他们大脑记忆单位的一种缺陷。
任何篇章都由句子组成,而在口译实践中,如果简单地把听懂单词、词组作为目标,那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Los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其实,攻克英语句子记忆障碍是口译入门的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