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5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来源:中国带电作业网(转摘) 作者:时间:2010-11-13 点击: 2000一、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海拔1000m及以下110kv~750kv送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和维护作业。
规定了作业方式、最小安全作业距离和组合间隙、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作业安全措施及工具的试验、保管等。
二、作业方式1.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在直流输电线路上开展的带电检修、维护及更换部件等作业。
2.地电位作业是指作业人员在接地构件上采用绝缘工具对带电体开展的作业,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为地电位。
3.中间电位作业是指作业人员对接地构件绝缘并带电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开展的作业,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为悬浮的中间电位。
4.等电位作业是指作业人员通过绝缘体对大地绝缘后,人体与带电体处于同一电位时进行的作业。
5.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检修作业是指双回线路中,一回正常运行,对另一回停电线路进行检修的作业。
6.加装保护间隙的带电作业是指在工作点的相邻杆塔加装保护间隙,限制工作点过电压后进行的带电检修作业。
三、一般要求(1)带电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作业的生理和心里障碍。
应具有电工原理和直流电里线路的基本知识,掌握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作业工具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熟悉DL409和本技术导则。
会紧急救护法、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通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
(2)工作负责人(或安全监护人)应具有3年以上的带电作业实际工作经验,熟悉设备状况,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负责现场的安全监护。
2.制度要求应按DL40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规定,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制度、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
3.气象条件要求(1)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雾或风力大于10m/s以上天气时,不宜进行作业。
(2)在特殊或紧急条件下,若必须在恶劣气候下进行带电抢修时,工作负责人应针对现场气候和工作条件,组织全体人员充分讨论,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危险分析摘要:随着油田生产和居民对用电需求质量的提高,电力作业高压不停电技术势在必行。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受到高度重视,配电线路在供电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力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配电线路的安全问题也是当前供电系统中的重要问题。
高压带电作业是一种对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对于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
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超负荷的现象,致使电力系统存在故障隐患的可能性较大。
此种情况下,需要电力人员进行配网带电作业,处理故障隐患,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而通过对配网带电作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其安全性较低,可能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以当前带电作业的管理标准和企业运行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危险与策略,提升高压带电作业的作业效率和技术水平,实现尽量不停电或者极少停电,全力打造“安全平稳,科学高效”的电网运营商。
引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对于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不间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亦即对各类停电(不论是计划内的还是计划外的)越来越难以接受。
而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如集中的线路改造(包括计划检修,如每年进行的春季检修、秋季检修)、故障处理等工突发性问题处理,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努力探索不停电、少停电的线路工作方法,以保证对用户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一、线路状态分析众所周知,电力线路的状态一般可分四类:1、运行状态即线路同时连通电源端和负荷端,沿线各点不但有电压,还有电流流过。
这种状态下的线路危险程度最高,无特殊措施,绝对不能直接或间接触碰导线。
2、热备用状态即出线路路器断开,但相应隔离闸刀依旧闭合,线路为不带电。
这种情况下,只需一步操作即可恢复线路送电,因此检修风险仍然很大。
3、冷备用状态即在热备用的基础上将断路器两侧闸刀断开。
这种情况比热备用要保险,但不能消除误操作或者恶意操作带来的人身威胁。
4、检修状态。
解析输电线路带电工作安全防护发布时间:2023-04-20T06:37:35.77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年1期1月作者:王嘉樾[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做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王嘉樾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供电分公司输电管理处内蒙古乌海市 016000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做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压输电线路做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做为一项新的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带电作业中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正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对于整个高层输电线路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1、带电作业的准则与方法1.1、带电作业准则我国先后颁布了《送电线路技术导则》《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等多项规程规范,对我国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1.2、带电作业的方法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方法主要有地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法等。
由于线路具有塔头尺寸大、绝缘子串长等特点,使用绝缘操作杆对导线侧金具检修的功效特别低,所以,超高压输电线路以等电位作业方法为主。
目前,直线塔进入等电位的作业方法主要有乘坐绝缘吊篮(吊梯)荡入法、沿绝缘平梯进入法、绝缘竖梯荡入法等。
耐张塔进入等电位的方法主要沿耐张绝缘子串进入。
±5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与5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相比,除了在带电作业粒子流防护方面,其他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2、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包含以下三个: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以及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高压线路电压较高,塔杆也较高,加上塔头的尺寸较大,导致导线的分裂数较多,除此之外,其走廊的海拔所覆盖的区域较广,这些因素都增大了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难度,在实际操作中,要确定关键技术参数,必须根据线路杆塔的实际结构、带电作业的具体位置以及系统参数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反复进行严格的试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计算带电作业的实际线路的最大操作电压:对典型作业环境和特殊情况反复进行带电作业间隙放电试验;对危险率进行测算,并根据具体海拔确定参数。
±5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5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要求、进出等电位、作业中的注意事项及工具的试验、运输和保管等。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500kV单、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对于海拔1000m以上地区,相关参数应进行海拔校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55 电工术语带电作业GB/T 6568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GB/T 13035 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GB 13398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GB/T 14286 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GB/T 18037 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GB/T 19185 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GB 26164.3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三部分:电力线路DL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 463 带电作业用绝缘子卡具DL/T 878 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试验导则DL/T 974 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DL/T 976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 术语与定义由GB/T 2900.55、GB/T 1428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直流线路带电作业 live working on DC transmission line在直流输电线路上开展的带电检修、维护及更换部件等作业。
4 一般要求4.1 人员要求4.1.1 带电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作业的生理和心理障碍。
4.1.2 带电作业人员应具有电工原理和直流电力线路的基本知识,掌握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作业工器具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应掌握紧急救护法,特别是触电急救。
4.1.3 带电作业人员应通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
基于500kV输电线路紧凑型线路施工方法探索陈亮摘要:随着绿色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紧凑型输电线路在我国电网的建设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重大的收获。
紧凑型电路在塔型结构、导线排列、档距位置、金具型号等结构上具有独特的情况,在施工技术上也就和一般线路有所区别。
本文将以现阶段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特点作为切入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施工方法1 引言紧凑型输电技术是中国近十年来,迅速得到研究、发展和应用的一项重大新技术。
紧凑型输电技术是通过对导线的优化排列,缩小相间距离、将三组导线置于同一塔窗内,三相导线间无瓶子接地构件,增加相分裂根数,减少波阻抗、增加电容、大幅度提高自然输送功率,有效压缩电线走廊的一项新的输电技术。
2 紧凑型输电线路及其特点2.1 概念作为一种新的输电形式,紧凑型输电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在学习实践中,我国电力系统开始了220Kv紧凑线路的研究工作,取得初步成功。
从90年代中期起,又投入到500Kv紧凑线路的研究设计工作中。
在新世纪高科技的促使下,紧凑型线路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趋于成熟,各种电压等级的紧凑线路数量增多,长度也并不断上升,同塔双回紧凑线路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
所谓紧凑型输电技术,实际是对导线的排列方式进行优化,适当缩减相间的距离,使得三组导线处于一个塔窗内,三相导线之间无接地构件,增加相分裂根数,扩大电容量,有效减轻波阻抗,使自然输送功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减少成本、提高供电质量的目的。
该技术是在传统输电线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线路的改进,其设计与架设并没有很大差别,与后者相比,前者在设计杆塔时,线路走廊变得更窄,耗钢材量有所减少,节约了线路成本。
2.2 特点2.2.1走廊宽度缩减。
电压等级不同,走廊宽度的缩减长度也各有差异,与普通线路的走廊宽度相比,220Kv的线路可从13m缩减到3.5m,自然输送功率可提升60%;330Kv线路则可从27m减到10m ,自然输送功率可提升40%~50%;500Kv的线路可从24m减至6.5m,自然输送功率可=提升30%以上。
关于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紧凑型线路使用相间间隔棒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5T01:54:13.003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3期作者:苑超王成成[导读] 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现场实际演练,实践证明,在紧凑型铁塔500kV高压输电线路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是安全可行的。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摘要:目前我公司负责运行维护的辛洹线、忻石Ⅰ线、忻石Ⅱ线、忻石Ⅲ线共四条500kV紧凑型铁塔结构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分别与河南省、山西省电力联网,是西电东送、南电北送的主要枢纽线,进出强电场开展各类带电作业是不可避免的检修作业项目。
由于该紧凑型线路塔型设计上的不同,三相导线从塔窗穿过,用我们现已掌握的常规带电作业方法进行等电位带电作业,已不能满足带电作业相关安全距离的要求。
在500kV紧凑型铁塔结构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上选择怎样的进出强电场方式去开展等电位带电作业,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现场实际演练,实践证明,在紧凑型铁塔500kV高压输电线路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紧凑型铁塔;带电作业;方法1、课题选择我们在四条500kV紧凑型线路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辛洹线路进行实验,其直线塔全部采用紧凑型铁塔,其塔型有CZ51、CZ52、CZ53三种,经查核,CZ53型铁塔具有代表性,即其塔窗尺寸略小于其他两种塔型,如果进出强电场的方法满足CZ53型铁塔的要求,则可满足另两种塔型的作业要求,故此,实验课题研究以CZ53型铁塔为依据。
我们日常所掌握和所用的进出强电场的作业方法,其主要是针对水平排列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其导线对铁塔本身的安全距离较充足,能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下面简称《安规》)中有关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要求(组合间隙距离≥3.9米等),从塔身侧进出强电场开展等电位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
220kv~500kv 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包括线路选线、杆塔设计、线路电气计算等内容。
三、线路选线1. 线路通道选择应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用地规划、环保因素等,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优先选择平地或开阔地带作为线路走廊,避免对人口聚集区、水域、农田等敏感区域的影响。
3. 必须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确保线路选线合理合法。
四、杆塔设计1. 确定线路走廓后,根据线路的传输容量、跨越距离等要素进行杆塔设计,确保杆塔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杆塔的基础选用应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确保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杆塔的结构应符合国家标准,杆塔的强度要求应满足相关技术指标。
五、线路电气计算1. 线路的电气计算包括输电线路的电压降、电流计算等内容,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2. 确保线路的电气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在电气计算中要考虑到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的特性,合理设置导线间距等参数。
六、施工管理1.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标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工程的正常推进。
七、验收与运行1. 完成线路施工后,应进行验收和调试工作,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2. 线路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巡检与维护工作,确保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针对线路的故障处理要及时有效,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相关单位和人员能认真遵守和执行本规程,共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篇示例: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二、设计要求1. 技术指标(1) 电压等级:220kV~500kV;(2) 输电距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3) 输电容量:根据负荷需求确定。
500kv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操作方法一、更换500kv上相V型合成绝缘子1.人员组合:共8人。
工作负责人1名、地面电工3名、塔上监护人1名、塔上电工3名。
2.作业方法:等电位作业与电位作业相结合。
3.操作程序(1)工作负责人宣讲工作票,并向作业人员交代安全措施后,开始工作。
(2)第一电工携带绝缘无极绳索沿铁塔脚钉攀登至横担上系好安全带,在适当处挂好转相传递滑车,准备传递工作。
(3)塔上电工在地面电工配合下,在横担吊线处安装横担固定器、提线器、绝缘吊杆、二道保护的双钩、杆、提线卡具等。
(4)第一、第二电工将传递上来的绝缘硬梯挂在横担下平面中间通道上,绝缘梯中不应用绝缘绳固定在塔身上,以防吊梯摆动。
(5)在检查绝缘梯悬挂无误,第三得到塔上监护人许可后系好人身二道保护绳沿绝缘梯下到绝缘梯地部(即上导线水平位置),保护绳由第二电工控制,保护绳随走随放,监护人时刻注意安全情况。
(6)第三电工下到绝缘梯底部后,系好安全带,在一次检查梯拉绳和吊梯安全无误后,将随身携带下的梯拉绳和吊梯可靠连接做好进入电场准备。
(7)得到工作负责人下达进入等电位命令后,塔上第一、第二电工听从塔上监护人统一指挥,解开控制吊梯的防晃绳,控制吊梯拉绳方向,将吊绳拉向需工作导线侧,进入等电位工作状态。
系好安全带后方可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头部不得超越均压环,保持安全距离。
(8)第三电工将绝缘吊杆连板卡具,提线卡具与绝缘吊杆连接好。
(9)二道保护绝缘吊杆与提线卡具连接到分裂导线两根导线上,合成绝缘子高强度绝缘保护绳固定在合成绝缘子串连接点下侧以防合成绝缘子松开后摆动。
(10)提升导线时两提升器速度要一致,时刻注意各部位情况,按第三电工要求将导线提升到位。
(11)收紧二道保护,收紧防摆动高强度牵引绝缘绳,拆除需要更换的绝缘子串。
(12)塔上电工利用无极绳将合成绝缘子垂直传向地面进行更换。
(13)恢复绝缘子串与上述程序相反方向进行,在检查无误后拆除工具,退出带电体,塔上人员下到地面,工作结束。
行业标准《5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283号)文的要求进行修订的。
2015年11月,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标委会委员以及电力系统从事带电作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对标准的内容、适用范围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确定了标准修订方案,并成立本标准的编写小组,于2016年7月提出了标准修订“初稿”;2016年8月组织专家召开了初稿讨论会,对初稿内容进行审查和讨论,根据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2编写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编写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3000m及以下地区500kV单、双回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
本标准规定了5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要求、进出等电位及工具的试验、运输和保管等。
2.2主要内容
本标准共分九章,第一章是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第二章是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是术语和定义;第四章是一般要求;第五章是技术要求;第六章是进出等电位;第七章是作业中的注意事项;第八章是工具的试验;第九章是工器具的运输与保管。
3制订标准目的及解决问题
3.1目的
随着我国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网架的不断建设以及带电作业技术的发
展,5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已有同塔双回线路投运,且该类型线路上带电作业技术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及应用,原标准仅规定了单回线路带电作业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针对双回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进行相应的规定。
同时,随着直流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技术及作业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范。
3.2修订内容
(1)范围:增加对500kV同塔双回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技术要求,同时将相应的技术要求从海拔1000及以下地区扩展到海拔3000m及以下地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相应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删除章节“5.1 最大过电压倍数”悬置段说明条文,根据目前已有500kV单、双回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情况,从严考虑,带电作业最大过电压倍数相地按1.8p.u.考虑,相间按2.8p.u.考虑。
同时,结合线路实际分布情况,考虑海报高度0-1000m、1001-2000m、2001-3000m 情况下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距离以及绝缘工器具的最小绝缘长度等技术参数,如表1-表4所示。
表1 最小安全距离
表2 绝缘工器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表3 最小组合间隙
表4 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表5 相间最小安全距离
(4)增加章节“5.3 一回带电、在另一回停电线路上作业”,主要包括作业人员技术要求、工作要求、防护要求等技术条款。
(5)将原章节“5.2 作业方式”(5.2.1不加装保护间隙作业方式、5.2.2加装保护间隙作业方式)、“5.3 保护间隙”合并成章节“5.4 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
4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该标准与我国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条款保持一致。
修订5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主要是对500kV单、双回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要求、安全防护、作业注意事项、工器具试验及运输保
管等进行规范。
5结束语
本标准仅针对目前已有的500kV单、双回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基础上编制的,如今后有新的技术发展,可对此标准进行修订。
建议本标准为推荐性电力行业标准。
起草小组在编制过程中也希望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以便补充和进一步完善本标准,使得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能达到更好指导生产检修部门安全的开展带电作业,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