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案例详解(原创)
- 格式:pptx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5
2207.99世博会后昆明世博园后续利用状况反思罗兵保【摘要】19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昆明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展会的闭幕,昆明世博园作为一个主题公园被永久的保留下来,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世博园面临着一系列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世博园现状调差研究,在分析世博园现实、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初步提出世博园后续利用的状况反思。
【关键词】昆明世博园现状使用面临问题后续利用反思1.引言昆明世博园是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的简称,位于昆明东北效金殿风景名胜区旁,为第十四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场。
1999年5月1日至1999年10月31目,第十四届’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世博会对昆明发展的影响有如下几方面:①促进北市区的开发, 减轻老城区的负担;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十年;③滇池治理速度加快;④促进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⑤昆明中心城市地位的提高,它对周边地区和对全省的带动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⑥改善城市生态绿化环境。
昆明世博园园区由于’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而处于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政府及企业努力实施保护策略,但世博园的管理与后续开发措施未能跟上和没有大量资金注入,结果导致园区内的部分场馆及园区内建筑处于荒废状态;另一方面,来自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对世博园的开放与否及其能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大型综合性公园的争议。
在这种内外双向的阻力面前,世博园内使用状态是怎样的呢?世博园不仅使得昆明变得更加美丽、文明和开放,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及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
作为一个时代、历史的见证物,昆明世博园的后续发展问题无疑令人关注。
然而.随着会展的结束,世博园的游客数量却大大下降,加上每天高额的运营成本,使世博园的发展举步维艰。
目前世博园园区内的使用状况如何?园区内的商业设施分布状况如何?游客的活动区域及情况发生了什么改变?这些现实的问题对于世博园园区内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形成旅游攻略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以下简称“世界园艺博览园”)是一座以园艺展示、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公园。
座落在昆明市盘龙区金马坊,占地面积达到xxxx亩。
世界园艺博览园以展示各国园艺文化为主题,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云南地区的一大旅游亮点。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世界园艺博览园的旅游攻略,帮助您更好地规划行程。
一、交通指南从昆明市区到世界园艺博览园可选择多种交通方式。
乘坐公交车是最为便捷的方式,市内多条公交线路直达世界园艺博览园。
也可以选择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前往,大约需要xx分钟。
如果您选择自驾出游,世界园艺博览园提供充足的停车位供游客使用。
二、门票及开放时间世界园艺博览园的门票价格为xx元/人,儿童和老年人享受优惠票价。
同时,世界园艺博览园也提供年卡和团队票等多种购票方式,供游客选择。
景区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6点,建议游客提前安排好行程,合理安排时间。
三、景点推荐1. 园林展区:世界园艺博览园集结了全球各地的园艺文化,园林展区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您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花卉、草坪、盆景等园艺景观,沉浸在五彩斑斓的自然之中。
2. 文化交流区:世界园艺博览园注重展示各国文化,文化交流区是了解不同国家风俗和传统的好地方。
您可以观看传统舞蹈表演、手工艺品展览,还可以品尝来自世界各国的美食。
3. 休闲娱乐区:世界园艺博览园也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设施,如游乐场、儿童乐园等。
在这里,您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欢乐时光,放松心情。
四、美食推荐1. 民俗餐厅:在世界园艺博览园的民俗餐厅,您可以尝到地道的云南菜,如过桥米线、乳鸽火锅等。
同时也可以品尝到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食,满足您对美食的品味需求。
2. 小吃街:世界园艺博览园的小吃街是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您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小吃,如烤鱼、烧烤、糖葫芦等。
这里的小吃不仅美味可口,还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五、旅游贴士1. 注意天气:世界园艺博览园位于昆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一、世博园旅游资源概述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天然赋存和具有观赏价值的,以自然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1)、世博园的植物旅游资源昆明世博园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
共培育移栽了各种类植物2,551种,200多万株(丛),世博园中有蔬菜瓜果园、茶园、竹园、盆景园、药草园、树木园等植物园区。
中国园区34个展园共有特色植物90种, 分别隶属41科, 其中: 松科11种,蔷薇科9种,棕榈科9种,木樨科7种,柏科5种,槭树科3种,桑科3种,杨柳科3种,千屈菜科2种,木兰科2 种,竹亚科2种,杜鹃花科2种,蝶形花科2种,柽柳科2种,芍药科2种,山茶科1种,珙桐科1百合科1种,胡颓子科1种种,芸香科1种,瑞香科1种,金粟兰科1种,樟科1种,榆科1种,无患子科1种,冬青科1种,南洋杉科1种,木棉科1种,杉科1种,桫椤科1种,银杏科1种,安石榴科1种鼠,李科1,种漆树科1种,马鞭草科1种,桦木科1种,红豆杉科1种,葡萄科1种,七叶树科1种,锦葵科1种,茄科1种。
(2)、世博园水景旅游资源由于整个地形北高南低,景观水系相对于游览主干道在谷底形成。
规划沿国际馆两侧沟谷形成山涧溪流,在断崖前汇合成相对大水面,穿过渡槽后依山就势形成水系,最后汇入砚塘水库。
断崖大水面,南侧结合断崖稳定处理,将自然山石引入水体,形成富于变幻的岸线景观,水体中央布置大型音乐喷泉,烘托艺术广场气氛和景观效果。
水系穿过渡槽后,随势就弯,收放有致,并利用高差形成水帘水幕,增加园区景观。
砚塘水库以滚水坝为界,分为上下两区。
上部结合浅水区种植荷花、睡莲等水体观赏植物;下部大水面靠大门附近布置一组高40-50米的大喷泉,渲染入口景观。
在水体设计中,利用水位落差,布置水碓、水磨轮、跌水、漫水、滚瀑、涌泉、水井、汀步等,与特色各异的小桥和亲水植物结合,形成安全、可亲、可近的宜人水景观(3)、世博园地质旅游资源汇集了全国16个省区的52种天然石材,如安徽灵璧石、云南石林石、新疆天山红、江苏太湖石、广东黄蜡石等,构成如“旭日东升”、“开天辟地”、“岁寒三友”、“百年好合”、“暮山塔影”等56组山石景点。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案例【案例】旅游、环保协调发展保护资源刻不容缓云南昆明是我国著名的“春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位于昆明市区西南的滇池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之一,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明珠,是旅游的好去处。
但在一个时期内,滇池污染严重,水质下降,难以吸引游人。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前,云南省昆明市决心下大力气治理滇池。
当地政府拿出3亿元人民币治理污染,认为让滇池“脱胎换骨”应绰绰有余了。
但大把的钞票“扔”进去后,滇池的水质并没达到预期的净化。
经有关专家预计,治理滇池所需的静态投入至少要85亿元人民币。
思考题1.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我国对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规?案例解析1.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
但在旅游业一派繁荣的背后,却潜伏着严重的旅游资源保护危机。
自然旅游资源,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变过程而得以保留下来的弥足珍贵的财富,但目前这些资源的衰败及其所赋存的环境的恶化,使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直接威胁。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给予高度重视。
本案例中,由于在一个时期内,当地人们意识淡薄,致使云南滇池遭受严重污染,为让滇池水质还原,当地政府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因此,为使旅游资源的保护落到实处,每个地方、单位和每个公民都应树立起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制观念并认真贯彻于实际行动中。
2.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城市绿化园林保护条例》、《城市规划法》、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以及我国参与或者缔结的许多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公约和条款。
荷兰、寿光和黑龙江园艺案例分析摘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荷兰,寿光和黑龙江园艺产业发展的历程、现存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完整详细的分析。
荷兰的拍卖行是比较成功的园艺产业案例,对卖家和买家都相对比较公平,是未来中国园艺产业发展值得借鉴的案例。
在国内寿光蔬菜产业做得较好,有自己品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难题,例如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市场不规范,周边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园艺产业的向高层的发展。
黑龙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气温冷凉、富含有机质肥沃的黑土地,适合发展冷凉和速长成型的园艺品种,无霜期短,利用这优点建造大型的冷库。
关键词;荷兰,寿光,黑龙江,园艺产业,发展。
荷兰园艺产业一、荷兰自然条件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
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
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
十三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
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
低平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
除南部和东部有一些丘陵外,绝大部分地势都很低。
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
“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区甚至是由围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莱沃兰省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来保护。
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1月2~3℃;7月18~19℃,气温年较差小,且全年湿润多雨。
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
年降水量650~700毫米。
二、荷兰园艺产业发展特点荷兰园艺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保持长盛不衰,并且为荷兰赢得“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的美誉,主要得益于自身5个明显的特点。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案例成功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指令性经济、区域政策倾斜、允许部分地区优先发展,到现在,已进入一个群雄逐鹿,各展其长的时代。
谁能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抢占先机,谁就能掌握21世纪竞争的主动权。
许多地方和政府逐渐意识到,借助外脑往往可以改换思路,获得意想不到收获。
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成功举办。
从国际展览局通过在在云南昆明举办世博会到世博会的胜利开幕,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而1990年日本大阪的世界园林园艺博览会从筹备到开展,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那么昆明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如此漂亮盛会呢?就此,我分析了如下原因:其一、目标明确,适时把握机会,当机立断。
目标即是启明星,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方向感,也就成功了一半。
中国政府起初并没有把举办城市设在这座春城,而是首都北京,主题“人与自然——共同迈进二十一世纪”。
按照计划,会址需要数百公顷的土地,会期长达184天,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在室外栽种多种类植物。
95年,负责进行筹备工作的有关人员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碰到三大难题,这些在万绿之南的云南,都不成问题,云南省政府当机立断,加入申办城市,并将奇花异草搬至北京展览,吸引眼球,积极筹划公关,开展说服和沟通工作,大力展示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赢得主办权。
其二、把握利弊,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云南的综合情况进行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价与分析,以识别各种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开拓思路,保证战略目标和方向的正确性。
云南优势明显:首先、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地理面积广阔,解决了北京举办世博的第一大难题:盛会所需的几百公顷土地问题;其次、昆明是一座四季如春的“春城”和花开四季的“花城”,以及避暑游览的名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解决了北京世博第二三大难题:历时184天,跨越春夏秋三季,在室外栽种多种多样植物。
云南省在举办世博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省政府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因这些优势而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而是冷静仔细,认真分析自己在举办世博会方面的不足劣势。
旅游经济学案例汇总旅游经济学案例总汇PART 1案例1:美国“9.11”事件打击了全球旅游经济增长2001年,是世界旅游业在近20年发展中遭受最严重挫折的一年。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理事合的报告分析,由于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使2001年全球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仅为6.89亿人次(与上年6.98亿人次相比下降了1.3%,是近20年来国际旅游发展的最低潮,比1982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降0.4%和1991年海湾战争影响仅增长1.2%的水平还要分别低0.9个和2.5个百分点,严重打击了全球旅游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9.11”事件发生后,使后四个月全球国际旅游人数急剧下降,增长率与上年同期相比迅速跌落到-10.9%。
同时,世界每一个旅游区域的国际旅游入境人数都出现了急剧下降,其中非洲地区下降了3.5%,美洲地区下降了24.0%,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下降10. 3%,欧洲地区下降了6.2%,中东地区下降了30.2%,南亚地区下降了24.0%。
二是“9.11”事件严重影响全球旅游经济增长,使2001年全球旅游总需求比上年下降了4.4%,旅游总需求减少了1878亿美元;预计200 2年还将下降3.0%,减少1240亿美元;两年合计共减少旅游总需求3118亿美元。
同时,使2001年全球旅游出口比上年下降9.6%,2002年还将持续下降5.7%。
三是“9.11事件使2001年全球旅游经济就业下降了2.9%,减少就业人员595.5万个;2002年将持续下降2.2%,减少就业人员449.7万个;两年合计受“9.11”事件影响减少旅游就业人员高达1045.2万个。
1案例2:云南精心打造“八大旅游产品”多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不断丰富、完善各类旅游产品的内容,大力开发和发展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精心打造“八大旅游产品”,使云南旅游逐步成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名牌产品,成为中国推向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指令性经济、区域政策倾斜、允许部分地区优先发展,到现在,已进入了一个群雄逐鹿,各展其长的时代。
谁能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抢占先机,谁就将掌握21世纪竞争的主动权。
是大大小小的区域首脑们共同面对的世纪命题。
如何发挥本地区优势,利用某个时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最关心的事情。
完全依靠地方政府决策的时代已经过去,许多地方的政府逐渐认识到:借助外脑往往可以改换思路,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参与策划的昆明世博会策划案例就是政府利用外脑进行理念策划的成功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策划许多思路不仅对许多地方政府有所帮助,对企业经营也很有发,如“把云南送出去、把世界请进来”等思路,其实可以延伸到许多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去。
请看本期“昆明世博会理念策划案例”。
一项目背景★1996年底,云南省负责人亲赴巴黎扛回了举办世博会的大旗。
最初云南省政府只是把这次大会作为提高云南省知名度的活动来看待。
等到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后不久,世博局发现此事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仅会期长(共184天),投资巨大,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经验匮乏,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绝无退路。
如此庞大的项目,指望用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传统方式运作,运作将会非常困难。
对于如何把主办一个会议当作一个项目来经营心中没底,担心单靠云南省烟草的财力很难支撑,搞不好此会将成为一个填钱的“无底洞”,成为全省人民的沉重包袱。
★1997年7月,为了以超常思路办好世博会,云南省政府邀请王志纲工作室作为世博局聘请的经营及形象策划顾问介入世博会。
1997年8月,工作室项目组成员和旅游、金融专家抵达昆明,开始实地考察工作。
二项目分析★在世博会的历史上,主办地大多是发达国家中经济实力雄厚的中心城市,而我国第一次主办世博会,主会场就放在偏远的内陆城市昆明。
如果仅仅是为办世博会而办世博会,这对于经济落后、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的云南省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昆明世博园解说词2007-09-17 22:57:27| 分类:|引用的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享誉全国闻名世界的“世博园”。
它位于昆明市东北郊,毗邻植被茂密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市中心约6千米。
世博园是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址,一般称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世博园”。
各位团友,说到世博园,有朋友会问,什么是世博会,为什么开一次“会”要建如此大的园?世博会是世界博览会的简称。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承办的全球性科学技术成就展览活动,是一项历史悠久并有较大影响的非交易性博览会。
其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使每个参展国家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宣传自己,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扩大国际间交往,提高该园地位和声望。
所以,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自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办以来,在其后的150多年间,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届世博会举行,至今累计已举行了50多届,影响深远。
许多届世博会因其独特的建筑而被人们记住。
这些建筑或拔地而起,或开放铺陈,其恢宏壮观无不令世人叹为观止。
它们既是世博会主题的象征,同时又成为世博会物化了的永久纪念。
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就是典型的一例。
1889年,巴黎为世博会建立了主题塔——埃菲尔铁塔。
日后,埃菲尔铁塔便成为了法国的永久象征。
而我们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同样为我们留下了物化的永久纪念——昆明世博园。
100多年来,众多国家争办世博会,其具体原因归结于五点:其一,主办国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国际市场,发展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其二,主办国可以扩大国际交往,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其三,主办国就此机会开阔眼界,学习各国先进科学技术;其四,主办世博会将带动和促进该城城市建设;最后,主办国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此,改革开放的中国抓住这个契机,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世界园艺博览盛会。
园林园艺类博览园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陈乐(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玉林537000)摘要:通过阐述园林园艺类博览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分析我国各地园林园艺类博览园的建设现状,剖析当前园林园艺类博览园的展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实现园林园艺类博览园可持续发展的5条路径:强化主题定位,突出园区特色;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发挥资源优势,注重资源整合;善用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园博;改进运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园林园艺;博览园;可持续发展园博园进行园林园艺文化的交流、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已成为一种主流。
园博园的建设,是加快推动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对于展现城市形象、传播园林园艺文化、优化城市绿色生态网络、加强国内外城市园林园艺行业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园林园艺类博览会的重要载体,园博园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1.1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园博园的定义及解释中不难看出,园博园建设目的之一便是体现地方文化,而一座成功的园博园,也少不了对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
历届园博会举办都包括吉祥物设计、开闭幕式、表演活动、各地方风俗节日演出等文化、技术交流宣传节庆活动[2]。
纵观国内外历次园林园艺类博览园的建设,无不或多或少地借助本城市、本地域乃至本国的特有文化来打造园区特色,地方性的历史人文、民风民俗、山川地貌、风物特产等都是园博园各地方展园设计中用来塑造展园特色的灵感来源。
园博园的建设不仅仅是园林园艺文化的交流互鉴,更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也使园博园成为了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大舞台。
从抽象的园区总体布局、理念构思再到直观的建筑造型、小品设计、元素运用、色彩选择等都能读出地方文化的信息,使园博园“形”与“神”兼具,让园博园更具地域性、文化性与可读性,园博园在传播园林园艺文化的同时,也集中地将地方文化以立体的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出来,对于宣扬地方文化、传承地方经典、打造城市品牌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使园区更具特色,极大地丰富了园博园的举办内涵。
同心圆模式景区案例
昆明大观公园因大观楼而闻名于世,随着大观公园大观楼景区连片工程以及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建起了连通南北两园的跨河大桥一大观河一号桥,于今年春节前夕竣工并投入使用,使得以往的大观公园(亦称北园)与一河之隔的南园(亦称庾园、鲁园)连通成为全新的大观公园,一起接待游人。
全新的大观公园环境更加优美,视野更为开阔,尤其是对南园也进行了景观改造,提档升级,并融入一些现代审元素,使得整个公园浑然一体,增强和满足了游客旅游体验及审美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园中用青砖砌筑的多组圆形景观墙自建成并投入观光以来,每天都有众多游客游览,成为了大观公园一处新晋网红打卡热点,且热度持续不减。
为此,我特意到大观公园一游,抟程感受了一番网红打卡点的魅力之所在。
镜头中的圆形景观墙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加之融入其中的游人,使之更具立体空间感,视觉冲击动及美感十足,现与大家分享!。
世界园艺博览会简介世界园艺博览会简介世界园艺博览会简介-世园会起源及宗旨orld hortiultural exposition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由国际园艺花卉行业组织一一国际园艺者协会(aiph)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展会。
迄今为止,“世园会”共举办了20多次,基本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举办,发展中国家只举办过两次,是“1999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由于“世园会”能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国际影响和综合效益,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城市积极申办。
博览会简介 2003年10月,XX市市长陈政高访问日本期间,日本j公司(就是帮助日本静冈县成功申办2003年日本静冈国际园艺博览会的公司)向陈市长建议XX市申请举办“世园会”,并愿意提供帮助。
201X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西安举办。
在英国布莱顿举行的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第59届大会上,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杜克·法博博士宣布,西安为“201X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城市,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组织机构 1939年,负责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事务的国际组织--国际展览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xposition.简写为:bie)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现任主席为丹麦人奥尔·菲利普森(ole philipson)先生,今年66岁,于1993年12月当选主席职务。
国际展览局的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长为主持日常工作的主要领导,现任秘书长为西班牙人文森特·洛瑟泰尔(v·g·losertales)先生,今年50岁,于1993年12月起担任此职。
国际展览局的职责是负责《国际展览公约》的运用管理;制订国际博览会的举办计划并加以认可;对博览会的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等。
成员国国际展览局现有正式成员国47个,其中:亚洲有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和黎巴嫩6个国家;欧洲有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丹麦、西班牙、芬兰、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摩纳哥、挪威、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典、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和乌克兰25 个国家;非洲有摩洛哥、尼日利亚、突尼斯和南非4个国家;美洲有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11个国家;大洋洲有澳大利亚1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