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再生技术080804
- 格式:pdf
- 大小:7.56 MB
- 文档页数:50
2024年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进展一、再生技术种类与特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一种针对旧有沥青路面进行修复、翻新或改建的有效手段。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当前,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主要分为热再生、冷再生、厂拌再生和就地热再生四种类型。
热再生技术是通过加热软化旧有沥青路面,再加入新骨料、新沥青及再生剂等材料,经过搅拌、铺设、压实等工序,形成新的沥青路面。
热再生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旧沥青路面的剩余价值,提高路面质量,但能耗较大,对设备要求较高。
冷再生技术则无需加热,直接对旧有沥青路面进行破碎、筛分,加入适量的水泥、石灰、乳化沥青等结合料,进行拌合、摊铺、压实,形成新的路面结构。
冷再生技术成本较低,能耗小,但对旧有沥青路面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厂拌再生技术是将旧有沥青路面破碎、筛分后,在工厂内与新骨料、新沥青及再生剂等材料混合搅拌,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然后运至现场进行铺设。
该技术能够灵活调整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提高路面性能,但需要较多设备投入和运输成本。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通过专用设备对旧有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加热、铣刨、搅拌、铺设和压实,形成新的沥青路面。
该技术能够快速修复路面,减少材料浪费和运输成本,但受限于设备性能和适用范围。
二、再生材料性能研究再生材料的性能是决定再生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
研究再生材料的性能,有助于了解其在再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优化再生工艺和配比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再生材料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沥青老化与再生、骨料性能及再生剂选择等方面。
沥青老化与再生研究揭示了沥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衰减机制,以及通过添加再生剂恢复其性能的可行性。
再生剂的选择和添加量对再生沥青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旧沥青进行定制化研究。
骨料性能研究关注于旧有沥青路面的骨料在再生过程中的破碎、筛分及与新骨料的混合效果。
骨料的质量、粒径分布和级配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和搭配骨料。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概述根据再生混合料拌制和施工温度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分为冷再生和热再生。
在冷再生过程中,对旧路铣刨、新旧料的拌和与摊铺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冷再生结合料通常采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
在热再生过程中,对旧路面铣刨、新旧料拌和时需要加热。
根据施工场合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以分为厂拌再生和就地再生。
就地再生与厂拌再生的区别在于的拌和过程发生的地方,就地再生的拌和过程是在旧路面现场进行的,而厂拌再生的拌和过程是在拌和厂进行的。
在路面大修工程中,常用的再生方案有:就地冷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热再生和厂拌热再生等。
每种再生技术各有特点,各适合于不同状况的路面。
在再生利用前,对路面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选择最佳的再生方案,以实现效益最优。
一、沥青路面再生途径与再生剂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车辆荷载和气候因素的作用下,其构成材料的质量发生了变化与衰减,主要表现为矿料级配的退化和沥青的老化。
根据旧沥青的老化状况,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再生。
(1)新旧沥青调和再生。
新旧沥青调和再生即将标号较高的新沥青与旧沥青掺配混合,使掺配后的沥青达到路用沥青标准。
沥青胶体结构理论认为沥青是一种胶体分散体系。
研究表明,只有当沥青中各组分的相对比例满足一定的关系时,沥青才具有较好的性质。
沥青路面质量劣化的实质是沥青结合料发生老化,即沥青胶结料的组分发生变化,芳香酚减少,胶质和沥青质增加。
沥青化学组分的这种变化引起的沥青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会导致针入度变小、延度降低、软化点和脆点升高,沥青变硬、变脆,延伸性降低。
根据组分调节理论,老化沥青中加入其所失去的组分,使组分比例重新协调就能恢复沥青的性能。
由于新鲜的软沥青中含有较多的软沥青质成分,通过调和使旧沥青的性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而达到沥青再生的目的。
(2)再生剂再生。
再生剂再生即在旧沥青中加入适量的再生添加剂,添加剂既可以调节旧沥青的黏度,又能补充旧沥青所失去的化学组分,恢复原沥青的性能,甚至还能超过原沥青的性能。
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之浅见1 概述热再生技术可对老旧路面沥青材料回收利用,具有降低经济成本、减小交通干扰、恢复快等特点,已被许多相关交通养护部门大力推广。
做公路养护好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通过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及时修复,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交通问题,提高行车安全。
2 现场热再生技术概述现场热再生技术主要是当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通病时,通过养护方法,按规定,老化软化的部分和打松,再加入新沥青料,摊铺,再压实,以修复良好的交通条件。
在使用该维修养护技术前,需要对损坏的路段做详细分析,然后选取一个可行的方法,与此前提是对需要养护的路基其自身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较强时,并局限于开裂,破损出现时做出的及时快捷修复手法。
因此在实施养护维修技术时,需要做好在研究和分析的受损部位对症下药,才能够事半功倍。
3 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现场的优势3.1 施工成本比较低热再生技术是一种环保手法,对废旧资源可做良性循环,并能真正实现废旧沥青混凝土回收利用、整体复苏,通常情况下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
热再生技术是养护技术当中的先进的路修技术之一,与此同时它的操作流程并不复杂,其操作过程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相对不高,所使用建材简便还可重复利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显然易见其养护成本和费用很低,比其他传统的方式更节省成本,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因此得到大力推广。
3.2 操作比较简单热再生技术是通过机具加热沥青料后对路面损伤修复的,并且可以使沥青混凝土材料通过分解后再组合,它是不受场地及外界环境限制能够在现场实地进行加热、混合、摊铺并最终轧压。
所以其整个操作流程实现简单,设备很容易操控,即使不是专业操作员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也能掌握,相对于传统的施工工艺热再生过程是容易操控的,真正使用过程也相当方便和相对安全的,而且该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3.3 环境保护作用所谓的再生技术简单说就是废品再利用,所以整个技术能达到效益和节约资源的实际,现在热再生技术工艺是先进的做法,超越传统易大量扬尘的传统修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降低环境的污染和人体损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发布时间:2008-07-14李言芳山西省公路局晋城分局摘要: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是通过专用设备—多锤头破碎机对原混凝土板块进行“碎石化”的彻底破坏,使原水泥混凝土板块应力得到有效释放,从而彻底消除反射裂缝,是目前解决道路反射裂缝的最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反射;裂缝;再生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众多路面结构中的一种,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等级公路的路面面层和复合路面的下面层,为公路交通运输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经过多年的使用已有相当一部分混凝土路面出现了破坏,需要大修处理。
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挖掉旧混凝土路面板,重新做基层,做面层,恢复道路使用性能,这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板块,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公路周边环境,就材料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也有一些单位采用冲击压实技术,用冲击压路机冲击破碎进行处理,然后在其上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后再做面层。
此方法虽然施工简单,但由于破碎后的水泥板块较大,板块应力不能有效释放。
对反射裂缝只能减轻不能消除,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如果采用再生技术,将旧混凝土板进行碎石化处理,使旧路面的材料得到重新利用,既解决了反射裂缝的问题,又节省了材料,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工程技术方案,也是提高质量、降低造价、保护环境和节约材料的有效措施。
一、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的定义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是通过专用设备——多锤头破碎机所携带的十六个锤头对原混凝土板块进行“碎石化”的彻底破坏,使原水泥混凝土板块应力得到有效释放,从而彻底消除反射裂缝。
碎石化后使其成为表面最大尺寸不超过7.5cm、底部不超过37.5cm的“高强粒料基层”,再用“z”字形振动压路机碾压1—2遍,然后再在其上加铺路面补强层的一种施工艺。
二、多锤头破碎机的简介KMHB多锤头破碎机前半部分为柴油发动机及行走部分等动力系统,后半部分为液控锤头工作系统,工作系统中间有6对600kg的锤头,两侧各有1对850kg的边锤,每对锤头的提升高度可以单独调整,最大提升高度为1.3m。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第一篇: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结课论文沥青路面再生技术1、概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一项新的沥青路面修筑技术, 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 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 是一种经济、绿色环保施工技术。
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概况, 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原理,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应大力推广。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 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 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矿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 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用其重新铺筑路面的一套工艺技术。
我国公路建设飞速发展, 公路通车里程从1980年的88.8万㎞增加到2005年的193万㎞, 高速公路从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开始到2006年年底通车里程达到4.54万㎞, 按照国家公路网发展规划, 再过10~ 2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规模将达到8.5万㎞, 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50万㎞。
2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应用研究, 1915年开始于美国, 但由于以后大规模的公路建设而忽视了对该技术的研究。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 美国对这项技术才引起重视, 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研究, 到八十年代末美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几乎为全部路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 并且在再生开发、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
沥青路面再生应用在美国已是常规实践, 目前其重复利用率高达80%。
【1】我国一些省市在八十年代初对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进行研究, 并取得一些成果和经验。
1982 年交通部将沥青路面再生利用作为重点科技项目下达,由同济大学和河北、山西、湖北、河南等省参加, 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开展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
一九八三年河北省交通厅立项开展“ 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大交通量路面面层的研究” , 用阳离子活化矿料、氯苯胶乳增柔、硫化增劲和非改性等四种沥青材料对其化学组分、各项物理指标以及耐热、耐候性能, 各种混合料的高低温力学指标, 做了系统的室内试验, 证明经过长期使用, 已经严重老化(硬化到相当于建筑石油沥青油-30甲)的沥青, 经过再生以后能够达到修建 1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结课论文大交通量路面面层对结合料的各项技术要求, 于1983年8月在京广公路河间段二级公路上修建了4段各50m 共200m 的试验路, 经过三年的系统观测, 使用效果良好, 通过专家鉴定, 表明再生和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以直接用于修筑大交通量路面的面层, 而且可以做成薄层路面2.5㎝。
道路重建翻新工程中的路面再生技术李晓明(茂名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广东茂名525011)[摘要]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公路发展和建设突飞猛进,每年以2000亿元的投资规膜飞速发展,新建道路的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随着交通运输负荷的增加,一些路面相继出现了变形、车辙、磨损、裂纹等病害,其危害是普遍的,代价是高的、危险的,对于这样一些路况老化、恶化严重的路面进行维修改造迫在眉睫。
[关键词]路面再生技术;现场冷再生;意义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公路发展和建设突飞猛进,每年以2000亿元的投资规模飞速发展,新建道路的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随着交通运输负荷的增加,一些路面相继出现了变形、车辙、磨损、裂纹等病害,其危害是普遍的,代价是高和危险的,对于这样一些路况老化、恶化严重的路面进行维修改造迫在眉睫。
在道路重建翻新工程中,采用路面再生技术翻新路面。
可以快速经济地完成重新改造任务,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解决公路交通自身的环境问题,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废弃材料,保存资源,节省运输成本和费用,一举数得,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成为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一个新热点。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背景与意义在对道路进行重建翻新中,都要产生大量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和混凝土废料。
这些废料中有沥青、各级级配集料、钢筋等,这是一笔可以加以很好利用的财富,白白丢弃,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又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按照我国目前传统的重建翻新道路的方法,一方面把废弃的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废料从工地运出去,到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和堆放,反过来又从各处把新材料运到施工现场,不仅浪费材料也耗费运输资金,尤其在城市道路重建翻新中,由于交通堵塞,即使是市内近距离进行材料运输也十分昂贵。
同时从环保方面考虑,废弃材料的处理也是一个耗费资金并且十分困难的问题。
简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摘要: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
本文主要介绍了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的几种常用方法。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沥青砼路面使用一定年限后,将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必须进行养护或大修。
在养护、大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实际上这些混合料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回收利用,不仅浪费资源、增加道路维修成本,而且还会污染环境。
因此从降低成本和环保出发,重新利用这些废料成了公路建设和发展的必然。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用其重新铺筑路面的一套工艺技术。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在90年代以后陆续建成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大、中修期,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我国这种优质沥青极为匮乏国家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开采石矿会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因此,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推广和相关专用设备的开发,对降低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我们国家的公路建设都有极大的意义。
1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最早从1915年在美国开始的,但由于以后大规模的公路建设而忽视了对该技术的研究。
到八十年代末美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几乎为全部路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并且在再生剂开发、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德国是最早将再生料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国家,1978年就将全部废弃沥青路面材料加以回收利用。
2 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粘结力较强的沥青材料作结合料,大大增强了矿料间的粘结力,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得到提高。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不渗水、行车舒适、噪音小等优点,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论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1 概述道路养护工程的发展,使人们不再满足高投入、高污染、行车影响大的养护方法,而转变为绿色交通与资源循环型道路养护方式,产生了多种道路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
再生利用以其优势迅猛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再生方法,包括两大类别:(1)现场再生方法;(2)厂拌再生方法。
现场再生方法又分为现场冷再生和现场热再生;厂拌再生方法又包括厂拌热再生和厂拌冷再生。
不同的再生方式对道路养护的适应性不同,使用前应做好道路调查,正确选择。
2 现场再生方法2.1 现场热再生技术现场热再生技术是利用加热设备将旧路面面层加热至要求的深度后破碎旧路面,根据沥青老化的程度添加一定量的还原或再生剂拌匀后,再铺筑平整,进行碾压等施工的方法。
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又分为三种:加热翻松再生法、重铺再生法和复拌再生法。
现场热再生具有的优点是:(1)现场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直接利用,省去运输环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2)可以分车道进行施工,不影响道路正常运营;(3)节约资源,环保效果好;(4)利于旧路沥青混合料层同再生混合料的层间连接、恢复道路柔韧性、防止沥青上浮产生病害和避免接缝漏水等。
现场热再生技术过程如图1所示。
加热翻松再生法是加热设备将旧沥青混合料路面加热至110℃―150℃后,利用复拌机翻松路面并加入再生剂或还原剂,使翻松材料在搅拌器中拌和均匀后摊铺到原路面,碾压成型完成修复的方法。
适合于养护中修复路面破损不严重且面积小、下面层无破坏、基层各项力学指标满足要求和无反射裂缝。
修复后可以除去龟裂和路面车辙,提高摩擦系数和恢复平整度,使路面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重铺再生法是在加热翻松再生法施工基础上,通过复拌机把旧路面加热、翻松并拌和均匀材料后整平作为下面层,上面再利用新的沥青混合料铺设一层作为上面层,最后通过碾压成型形成全新材料的路面。
具体施工过程中有两种工艺:加热整形压入碎石工艺和加热整形加罩面工艺。
对于修复破损较严重的路面和道路的升级改造工程应用较适合,使路面具有新铺路面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