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 格式:ppt
- 大小:689.01 KB
- 文档页数:48
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如何突破思维定势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向,至今仍为一个冷门领域,所以选思维定势为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以及创新性。
突破思维定势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突破思维定势的资料,仅供参考。
突破思维定势发明创造形形色色,不一而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发明者都能突破定势思维。
定势思维是学习的大敌,是人生进步的绊脚石,是社会前进的一堵墙。
什么是定势思维呢?看了下面一个例子你就会明白。
一个教授向一群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用左手作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作捶打状。
售货员先递过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两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
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顾客……同学们,你们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子?教授这样问他的学生。
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刀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
”这个学生答完,全班同学表示同意。
这时候,就听教授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记住: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的死角,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那位举手回答的同学就进入了思维定势的死角。
他觉得聋哑人比划买到了钉子,他就在想,盲人怎样比划才能让服务员明白他要买什么。
其实,聋哑人不能说话,要让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只能比划;盲人只是看不见,会说话呀,会说话的人你为什么非要让人家比划呢?说不是比比划更容易明白吗?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如果问:由两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都能很快回答:“11”。
又问:三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也都能很快回答:“111”。
再问: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恐怕很多人也会很快就回答说:“1111”。
请暂停阅读,思考一下:说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这对吗?如果不对,是什么妨碍了人们作出正确的回答呢?说“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即使只是稍有数学知识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不对的。
《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阅读答案《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阅读答案1①有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一笔画出四条连续的直线,把图中的九个点连接起来。
②很多同学费了好大劲也画不出来,原因在于他们总是局限在这九个点的区域内画线,总是觉得只能在点上转折。
而只要突破了这两条思路限制,并不难按要求画出来。
其实题目本来并没带有那两个条件,为什么解题的人却不自觉地加上了呢?这是人们思维的习惯性在作怪。
③这种思维的习惯性,又称思维定式。
人们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各种思维定式的建立过程。
所谓熟能生巧的巧,实质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某种固定联系。
有的同学解数学题、物理题特别灵,有的同学背外语背古文明显比其他人快,有的同学写起文章来极富灵感,正是因为他们头脑里形成了优势各不相同的思维定式的缘故。
可以说,多种思维定式的建立对于同学们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我们对各学科及时入门,有利于深入学习各学科知识,并且对我们将来的成功做好了知识准备。
极而言之,一个人如果任何思维定式都建立不起来,那是很糟糕的事情:早晨起床,先穿鞋还是先穿袜子都要思考半天,可就麻烦了。
④但是遇上类似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思维定式则又显示出了它另一方面的属性:使人们的思索总是沿着固有的轨道进行,从而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
思维定式可以使人工作高效率,但它很难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概念。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突破思维定式的。
非欧几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史丰收的速算法等等,无一不是如此。
据说在一般飞机发明之前,很早就有人设计了直升飞机,但直到定翼飞机飞了几十年,直升飞机也没能上天。
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如何突破发明创造形形色色,不一而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发明者都能突破定势思维。
定势思维是学习的大敌,是人生进步的绊脚石,是社会前进的一堵墙。
什么是定势思维呢下面一个例子你就会明白。
一个教授向一群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用左手作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作捶打状。
售货员先递过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两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
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顾客同学们,你们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子教授这样问他的学生。
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刀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
这个学生答完,全班同学表示同意。
这时候,就听教授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记住: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的死角,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那位举手回答的同学就进入了思维定势的死角。
他觉得聋哑人比划买到了钉子,他就在想,盲人怎样比划才能让服务员明白他要买什么。
其实,聋哑人不能说话,要让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只能比划;盲人只是看不见,会说话呀,会说话的人你为什么非要让人家比划呢说不是比比划更容易明白吗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如果问:由两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都能很快回答:11。
又问:三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也都能很快回答:111。
再问: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恐怕很多人也会很快就回答说:1111。
请暂停阅读,思考一下:说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这对吗如果不对,是什么妨碍了人们作出正确的回答呢说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即使只是稍有数学知识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不对的。
正确的回答应当是: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即11的11次方。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很快就回答说是1111呢这是由于,将两个1并列起来是11,将三个1并列起来是111,这种类推式的解法会在人们的思考过程中不断被强化,而形成一种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