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候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气候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气候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气候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气候对xx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摘要]: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作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其它有关的自然要素。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关键词]:

xx植被自然要素气候条件分布规律

一、xx气候的特征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二.xx植被的主要类型

我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全国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亚型和600多个主要群系。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首先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一中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次西部由于位于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笼罩下,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如下:

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一高寒草原带一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三、气候对xx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一)、热带雨林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相变化。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5~10°以内,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气候区。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可划分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热带雨林区和印度—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区内水热条件充沛,平均温度为25~30℃,平均年温差只有1~6℃,无明显的冬季和旱季,年降水量约2000~4000mm,多的可达12000mm(如夏威夷),空气中相对湿度达90%以上。

植被群落最明显的特点是大量种类组成乔木层,在1hm2范围内,可能有40~100种之多。树冠参差不齐,色彩不一,树干高大笔直,分枝少,具有板状根(如紫茉莉、龙脑香科植物)、气生根(如榕树属植物)。中型叶或大型羽叶常绿,下层植物常具滴水叶尖及花叶现象。茎花现象也是雨林乔木的一个特征。另外,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几个层片,构成了雨林的特殊景观。

(二)、热带xx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降雨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干、湿季交替。我国的稀树草原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通常出现在砖红壤或红棕壤以及砖红壤性红壤的地区,大多数是由于森林受到人为破坏后产生的次生植被,但也有些是由于季节性干旱影响引起的。

稀树草原亦称萨王纳群落,是一种热带型的旱生草本群落,在群落内到处都有旱生型的乔木独株稀疏地分布着。主要草本植物有禾本科的须芒草属、黍属和龙胆科的绿草属等,而在乔木中以伞状金合欢和猴面包树为典型。

(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干燥寒冷。春秋温和,水热同期。冬季降水少,但无明显干旱。我国的常绿阔叶林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典型。该区具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最热月的平均温度达24℃~27℃,冬季稍干寒,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为3℃~8℃,年均温度为16℃~18℃,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全年较湿润。

我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布于长江以南至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北部的广阔山地丘陵及西藏南部山地,其分布的海拔高度在西部为1500~2800m,至东部渐降至100~200m以下。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的植被。群落中主要树种为樟科、山茶科、壳斗科等。树叶革质,有光泽,叶面与光垂直,故称照叶林。上层乔木的芽有芽鳞保护。林下为湿生植物,附生植物不发达,缺少茎花现象和板状根。

(四)、硬xxxx

气候特征(xx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我国的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北部及西藏东南的部分河谷中,其中金沙江峡谷两侧的高山是其分布中心。因为我国没有夏干冬雨气候,所以,我国的常绿硬叶林是一个特殊类型,被称为“山地常绿硬叶林”

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群落特征是叶常绿、革质,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叶面方向几乎和光线平行。硬叶林的主要成分是椰子栎、冬青栎、油橄榄、欧石楠及百里香等。我国的主要树种有川滇高山栎、川西栎、黄背栎等。

(五)、荒漠

气候特征:

降水少,降水变率大;气温高,年和日较差大;蒸发强,相对湿度小。荒漠的气候极为干旱,年降水量少于250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数倍或数十倍,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土壤缺乏有机质,植被稀疏。荒漠中植物以不同的生理生态方式适应严酷环境。如有的叶片缩小或退化,有的只有肉质茎叶,有的茎叶被白茸毛,来贮水防灼;它们大多根系发达;还有一些短命植物和变水度种类,如地衣、苔藓和某些蕨类。盐生植物是很多荒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群。

我国西北部的荒漠属于温带荒漠,位于北非欧亚荒漠区的东段北端。包括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宁夏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强,其中沙漠与戈壁面积约有100余万平方公里。

组成荒漠植被的建群层片有小乔木层片,如梭梭、白梭梭,它们是叶退化和落枝性的旱生小乔木;灌木与小灌木层片,如膜果麻黄、木霸王等;半灌木与小半灌木层片,如散枝猪毛菜、盐生假木贼、驼绒藜、博落蒿等。此外还有多年生、一年生草类和短命植物等从属层片。

(六)、温带xx阔叶林

气候特征:

(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雨热同季,冬季寒冷。夏绿阔叶林的分布地区属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全年有4~6个月的温暖生长季节和适宜降水,最热月平均温度为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都在0℃以下,在大陆性强的地区可达-12℃,年降水量大约为500~700mm,水热同季。由于植物生长季节内具备水热条件,植物群落夏季枝叶繁茂,冬季落叶进入冬眠。常见的有栎林、山杨林、桦林、椴林等。林下灌木也是冬季落叶种类,草本植物到了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或以种子越冬。

我国的夏绿阔叶林地区位于北纬32°30′~42°30′之间,东经103°30′~124°10′的范围内。包括辽宁省南部,河北省,山西省恒山至兴县一线以南,山东省,陕西省黄土高原南部、渭河平原以及秦岭北坡,河南省伏牛山,淮河以

北,安徽省淮北平原。林下发育的土壤是褐色土和棕色森林土,黄土高原分布着黑垆土。主要的夏绿树种为壳斗科的栎属和山毛榉属、桦木科的桦属和鹅耳枥属、榆科的榆属和朴属等。组成群落的树种经常是单优势种,在不同生境下形成各种类型的群落。

(七)、寒温性针叶林(xx)

气候特征:

夏季温暖短促,冬季漫长严寒;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夏季;蒸发弱,相对湿度高,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是属于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几乎全部分布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分布最普遍。

它们的北方界限就是整个森林带的北方界限。由于纬度跨度大,气候状况并不一致。一般而言,夏季温凉,冬季严寒,最暖月平均气温10℃~19℃,最冷月平均气温-10℃~-20℃,在西伯利亚可达-52℃,在雪被不多的地方,有很厚的冻土层。年降水量为300~600mm。

我国的针叶林分布在我国最寒冷地区,位于49°20′N以北,东经119°30′~127°20′的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主要树种是兴安落叶松),约占林地面积的50%以上。还有小面积的红皮云杉和臭冷杉的森林。在西部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分布着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冷杉林。

在阔叶林带和针叶林带之间,有一个过渡区域,那里有时是纯针叶林和纯阔叶林镶嵌地相互交错分布,有时则形成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的针阔混交林。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混交林的优势种不同。在北美主要由松属和栎属的不同种组成混交林。在欧洲除松属和栎属外,还有云杉属和榆属等。在亚洲分布于我国的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日本的北部以及前苏联和朝鲜的一部分,森林在组成上较丰富,针叶树种主要是红松、沙冷杉、朝鲜崖柏等,阔叶树种有紫椴、风桦、水曲柳以及多种槭树等。此外还有多种藤本植物,如猕猴桃、山葡萄、北五味子等。

(八)、草原

气候特征:

气候干燥;降水少,变率大,集中夏季;夏季温暖、冬季寒长,气温年较差大;

我国的草原是欧亚草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在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等地,连续呈带状分布。此外还见于青藏高原、新疆阿尔泰山等地。在北纬35°~52°,东经83°~127°之间,面积十分辽阔。气候为典型大陆性气候。

本区以半湿润的丛生禾草草原为主,主要植物种类是菊科、禾本科,其次蔷薇科、豆科、毛茛科、莎草科等。

(九)、苔原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降水少,但蒸发弱,气候湿润。苔原(tundra)也称冻原,分布于北冰洋的周围沿岸,欧亚大陆北部和美洲北部占很大面积,是寒带植被类型。这里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7月平均温度为10℃~14℃,冬季最低达-55℃。植物营养期平均为2~3个月,年降水量200~300mm,约60%在夏季降落,由于蒸发量低,所以气候湿润。风很大,雪被不均匀,土壤具有深达150~200cm的永冻层,引起了沼泽化现象。苔原植被的特点是森林绝迹,最多有灌木层、矮灌木和草本层、藓类地衣层3层。常见植物有越桔、喇叭茶、矮桧等。

我国无平地苔原,但存在高山苔原,后者是极地平原在寒温带和温带山地的类似物。在长白山分布着小灌木、藓类高山苔原,在阿尔泰山西北部高山带的低湿地段,分布着藓类地衣高山苔原。

参考文献:

[1]候学煜;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J];西北植物学报;1981年02期

[2]曹明奎,李克让.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

(4)

[3]刘华训;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1981年03期[4]刘春蓁.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4

(2)

[5]周广胜,邢雪荣,王辉民.植被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植物学通

报,1995, 12(生态学专辑)

[6]李晓兵,陈云浩,张云霞,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荒漠草原植被的影响.地球科学进展, 2002,17

(2)

[7]周广胜,王玉辉.全球变化与气候-植被分类研究和展望.科学通报, 1999,44

(24)

[8]赵茂盛, Rorald P N,延晓冬,等.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可能影响的模拟.地理学报, 2002, 57

(1)

[9]於琍,曹明奎,陶波,等.基于潜在植被的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定量评价.植物生态学报,2008, 32

(3)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第二章 气候也与一切自然现象一样,它的分布和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异中有同,变中有常,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综合考虑形成气候诸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构成气候差异的基本矛盾,即冷与暖、干与湿以及高气压与低气压的矛盾,并结合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可以把错综复杂的世界气候加以简化和归纳,划分出若干气候型。具有相同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因而在全球大气环流中所处地位相同的地区,往往属于同一气候型,而各气候型之间的具体界线,则受制于地形等因素。 所谓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直接体现在各气候型排列组合上。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导致各气候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向地带性。另一方面,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又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气候的纬向地带性,使在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条件引起的差异,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非纬向地带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幅世界气候型分布图式,就是它们对立统一的产物。 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 按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寡,地球表面被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 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一般用最热月均温10℃等温线作为寒带和温带分界线,用最冷月均温18℃等温线作为温带和热带分界线。温带所跨纬度最宽,高、低纬之间气温差别很大,所以习惯上又在温带范围内进一步划分出亚寒带和亚热带。前者是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带,后者是向热带的过渡地带。在每个气候带内,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平衡分布的特点,又进一步划分出各种气候类型。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各大陆气候类型的排列、组合尽管复杂多样,但是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烙印仍然清晰可见,从赤道到极地,各种气候类型基本上是按纬度更替的。

考点名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考点名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a、赤道低气压控制; 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 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 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2、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3、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 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 b、东侧暖流通过; 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 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 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4、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5、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 6、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 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气温:全年各月均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不同点:降水量多少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介于1500-2000mm之间,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年降水量介于750-1000mm之间。雨季集中程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渐变现象。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雨季长短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相似点:四季分明,夏凉冬暖。 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 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 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 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 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知识点一、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二、气候类型分析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三步法: 一: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二: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三: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 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图例:

三、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3、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征》微教案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征》微教案 课题: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征 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特征 教学过程: 引入:气候类型是高考中一个重要、必考的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这一考点,这里我将通过对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征间的联系进行精讲其规律,以帮助大家掌握高考必考的九种重要气候类型。 展示课题: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征 板书:一、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讲授: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通过:“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方式来描述 展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举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大陆西岸,纬度40°至60°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大陆东岸,纬度10°到25°之间等等。 提出要求:九种重要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是气候类型学习的基础,大家务必把它们记熟。那如何记得快记得牢呢?大家请看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展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讲授:大家请注意观察: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如何?热带雨林气候从海陆位置上来讲无论是大陆东岸、西岸还是内部均有,这种情况可以描述成“横贯大陆”亦可省去不进行描述;从纬度位置来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南纬10°至北纬10°,可以描述成“南北纬10°之间”,所以赤道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为“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好,大家再接着观察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这三种气候类型均分布于大陆西岸,且在北半球自热带雨林气候北缘向北排列,纬度跨度均约为10度左右,故我们可推断出其分布规律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纬度10°到20°之间;热带沙漠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纬度20°至30°之间;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纬度30°到40°之间。而紧跟着它们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它的纬度跨度为20°,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为:大陆西岸,纬度40°到60°之间。 看完大陆西岸,我们再看大陆东岸,大陆东岸由热带雨林气候北缘向北,均为季风气候,只是纬度位置不同而分别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大陆东岸主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分界纬线即可,看图,它们的分布规律分别为: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纬度10°到25°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纬度25°到35°之间,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纬度35°到55°之间。 好,最后一种重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观察模式图,它位于温带(或中纬度)大陆内部。 好,上面我们跟大家一起把九种重要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过了一遍,请大家务必用“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方式把它们记熟。 下面我们来复习气候类型的成因。 板书:二、气候类型的成因 展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北半球) 讲授:我们先来看大陆西岸(含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类型,它们的成因均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性移动相关。 如: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而我们知道,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巩固练习)

海洋 西岸 中部 东岸 B 陆地 A 海洋 40° C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读“1971~2019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上海、拉萨、罗马、珀斯(32°S ,116 °E)四个城市。根据图示资料,判断2~4题。 2.四城市中,七月气温低于一月气温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四城市中,属于相同气候类型的两个城市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下列因素中,对城市②七月气温影响较大的是( ) A .位于南半球 B .纬度位置高 C .受地形的影响 D .附近有寒流经过 读右图,回答5~6题: 5.如果图中B 处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那么B 处肯定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如果B 处只有一个季节受到西风控制,而且该大陆又是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那么C 处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9年在中国广州举行,开幕时是为2019年11月12日。亚运会的举办使广州及广东面临着历史发展的极好机遇。据此回答7~8题。 7.读下图,其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 8.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候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 A .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B .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 .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 D .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9.读下面四种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判断四种气候类型代表性的城市依次是( ) A .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 .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 .罗马、纽约、东京、上海 D .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题。 10.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 .甲—①,乙—② B .甲—②,乙—④ C .甲—③,乙—① D .甲—④,乙—③ 下图为某大陆沿22°S 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1~12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 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地形:a 、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 、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 (3)洋流 (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 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四、能力提升 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 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走: A.依据气温的季节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B.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C.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 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 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 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 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 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速记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1)地带性分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带性规律。 如下图所示: (2)非地带性分布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 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 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3、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课后练习(上)新人教版

第11讲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上) 题一:下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特征相同点不同点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 原因 题二: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④⑤两地尽管纬度相同,但在气候上却有很大差异,请说出两地的气候类型。 ④: ⑤: 并说明形成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

题三:浙江省位于27°03′N到31°11′N,东经118°02′到123°08′之间,西南部多山地、丘陵,东北部多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浙江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下表为该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43 75 90 137 179 223 160 276 182 102 44 51 (3)舟山与绍兴1月多年平均气温分别为5.7℃、4.2℃,分析舟山1月多年平均气温高于绍兴的主要原因。 题四: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五: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德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图7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表2是图7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表2 3~5月(占全年%) 6~9月 (占全年%) 10~11月 (占全年%) 12~2月 (占全年%) 年均降水量 (毫米) 雄基15.8 70.5 11.0 2.7 767.8 新义州15.9 72.9 7.9 3.3 1050.0 全州17.9 66.9 7.5 7.7 1240.7 西归浦29.5 52.2 8.8 9.5 1675.7 表2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 图7,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 题六: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精修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 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北部 (亚洲独 有)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年 降水总量400— 700mm) 海陆热力差异 寒 带气候 极地气 候 南北两极地 区 终年严寒,降水 稀少 纬度高,接受 太阳光热少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 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二、气候类型判断 第一步:以最高温(1月或7月)定半球。1月最高即为南半球,7月最高即为北半球。 第二步: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第三步: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 (>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冬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三、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山地迎风坡+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东非高原上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较高,对流较弱,降水量不足。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四、全球常见气候分布模式图五、季风气候特征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成因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 一.亚洲: 1. A.成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B.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菲律宾群岛南部(如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 加达,菲律宾棉兰老岛) C.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D.景观及(标志):热带雨林景观,板状根,砖红壤。 E.代表性经济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 2. A.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B.分布: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 C.景观:热带沙漠景观, D.农业特点: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植物:枣椰树 3.热带季风气候: A.特点: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温和少雨。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 但季风条件下,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 (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 C.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

A.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C.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台湾岛。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群岛南部。(如上海,重庆,武汉,东京等) D.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如马尾松) 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本海洋性较强。(海洋性表现:温差较小小,降水较为均匀) 5.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A.特点:夏季高温多雨(东南风),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西北风)。雨季比亚热带季风气候要短。B.成因: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同,都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分布: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群岛北部及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 D.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注意:在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景观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E.农业特点:气温较低,小麦。 6. : A.特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 B.成因:亚欧大陆面积广阔,加上高山高原的对水汽的阻挡,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较少。受大陆气团控制故而温差较大。(如我国的吐鲁番围着火炉吃西瓜) C.分布: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注意:该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北美洲其次 D.景观: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使得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的景观差异很大。通常应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而形成从温带森林----温带森林草原----温带草原----温带半荒漠----温带荒漠依次更替。(如我国从内蒙古东部到其西部就符合这种变化) 7. : A.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略集中夏季。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相似。 B.成因:受大陆影响同时也受附近海洋影响。 C.分布:北极圈沿岸,主要位于俄罗斯 D.景观:耐寒的亚寒带针叶林 注意:大陆东岸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较低,而大陆西岸分布纬度较高原因:大陆东岸受沿岸的寒流影响明显,而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为暖流。(如亚欧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纬60度左右都为温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大陆东岸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北纬55度左右就已经是较为寒冷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8.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 A.特点:夏季因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此处(在北纬30-40度 左右)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因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位于30-40度的西风带向南移正好控制该地区,西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气候温和多雨。 B.成因:风带和气压带季节性移动,导致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C.分布:亚洲地中海附近地区,如小亚细亚半岛黑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塞浦路斯岛,叙利亚, 以色列沿海地区等。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海洋 陆地 海洋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上海、拉萨、罗马、珀斯(32°S ,116 °E)四个城市。根据图示资料,判断2~4题。 2.四城市中,七月气温低于一月气温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四城市中,属于相同气候类型的两个城市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下列因素中,对城市②七月气温影响较大的是 A .位于南半球 B .纬度位置高 C .受地形的影响 D .附近有寒流经过 读右图,回答5~6题: 5.如果图中B 处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那么B 处肯定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如果B 处只有一个季节受到西风控制,而且该大陆又是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那么C 处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在中国广州举行,开幕时是为2010年11月12日。亚运会的举办使广州及广东面临着历史发展的极好机遇。据此回答7~8题。 7.读下图,其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

8.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候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 A.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 D.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9.读下面四种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判断四种气候类型代表性的城市依次是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罗马、纽约、东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10.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右图),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中所描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走: A.依据气温的季节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B.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C.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及成因分析

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及成因分析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气候知识一直作为重点考查内容。而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更是使不少同学费思不解,现就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 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洲沿岸。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 ①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xxxx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南北纬5°—10°之间,2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三、南亚的印度热带沙漠气候: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虽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75——150毫米),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具体原因是: ①位于西南季风气流途经末端带来的水汽少,其中由孟加湾来的一股在恒河三角洲受山地阻挡降下大量水分后,折向西行,水汽大为减少,由阿拉伯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