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参崴跨俄罗斯湾大桥
- 格式:doc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15
海参崴主要景点介绍
海参崴(又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以下是海参崴主要景点的介绍:
1. 海参崴港口:
海参崴港口是该城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港口景色,更可以深入了解到这个港口的历史和功能。
2. 海参崴市中心:
海参崴市中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有着现代化的建筑和商业活动。
游客可以在这里购物、品尝当地美食,并且感受到城市的现代化氛围。
3. 海参崴脊梁山:
海参崴脊梁山是海参崴最著名的自然景点之一,这座山脉位于城市的北部,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
游客可以在这里徒步旅行、观赏景色,同时也可以欣赏到许多稀有的植物和动物。
4. 海参崴历史博物馆:
海参崴历史博物馆是了解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最佳地方之一。
博物馆展示了海参崴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和各类文物,包括艺术品、手工艺品和历史文物等。
5. 海参崴大剧院:
海参崴大剧院是该城市最重要的文化场所之一,以其震撼人心的建筑和高质量的演出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到各种戏剧、音乐会和芭蕾舞等演出。
总体来说,海参崴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城市,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无论您是对历史感兴趣,还是追求自然美景,海参崴都会给您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
东方异国之旅---海参崴1. 名字来源:海参崴俄文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海参崴是中文名字,可能很多人会问,海参崴是什么伊思,为什么叫海参崴呢? 这要从海参崴的历史来源来介绍:1860年之前,海参崴本为中国清朝辖地,就是这个城市曾经是中国的,崴子这个词语是渔村的伊思,清朝时闯关东的河北人和山东人把这里叫做“崴子”。
外地人误认为当地盛产海参,所以汉译为“海参崴”。
城市介绍: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海参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城市人口60万人左右,城市总面积为600平方公里,同时也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和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海参崴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不太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或者叫寒温带季风性气候。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期。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
因为纬度的偏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比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地区偏少。
2. 火车站:现在我们来到了列宁火车站,这个火车站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铁路干线,始建于1891年,1916年全线通车,起自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火车站,到海参崴,全场9288公里(图为9288纪念碑,碑高四米左右,顶端装饰着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中部有一行数字:9288,表明从莫斯科到海参崴的距离是928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驴。
奔跑在这一钢铁大动脉上的共有大约1000列货运和客运列车。
海参崴火车站站台上有一台YEa 型3306号蒸汽机车,它是为了纪念二战时期英勇的铁路工人设人们。
3. 红旗舰队战斗光荣纪念广场(潜艇博物馆):二战期间,太平洋舰队与法西斯在海上和陆上进行了殊死战斗,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战士,纪念广场中央常年燃烧着长明火,纪念广场的主体纪念物是C-56近卫军潜艇。
航路指南:彼得大帝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VLADIVOSTOK)航段介绍1.1航段转向点彼得大帝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转向点见表1-1。
彼得大帝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转向点表表1-11.2航线示意图彼得大帝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航线如图1-2所示。
图1-2 彼得大帝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航线示意图1.3航线一、概述:该航线以“对马海峡—彼得大帝湾”为主线,从彼得大帝湾(41°54.5'N 131°39.5'E)到港口泊位,全程约80海里。
航行海域内,水流较缓。
天气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常有浓雾、温带气旋和寒潮大风,有冰冻。
夏季经常会收到台风影响。
二、交通流本航段实行分道通航,来往船舶交会较少,这是在交叉点可能遇到,少量渔船,天气晴好时还会有游艇。
三、航段描述(一)从彼得大帝湾至阿穆尔(AMUR)湾航段从彼得大帝湾起始点(41°54.5'N 131°39.5'E)向北航行35海里,至(42°30.5'N 131°39.5'E),驶航向348度,航程20海里到阿穆尔(AMUR)湾。
该航段船舶较多。
(二)俄罗斯东海岸阿穆尔(AMUR)湾航段阿穆尔湾实行分道通航,海域很开阔,从阿穆尔湾口(42°30.5'N 131°39.5'E)改驶航向031度,航程17海里,来到海参崴跨海大桥,安全高度57米,航道的右侧有岛屿和锚地。
(三)进港航段(航道及导航设施、助航标志)自阿穆尔湾进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航段灯台、灯浮:(1)TOKAREVSKIY POINT角上设有Tokarevskiy灯台,灯高12米,灯质LFL(1)R.7.5秒、扇形(126-165°)/灯质LFL(1)W.7.5秒,扇形(312-282°),射程11海里。
(2)RUSSRIY岛上设有Paspelovskiy导标一对,前标灯高8米,灯质FR/OC(1)W 3秒,射程8海里;后标灯16米,灯质FR/OC(1)W 3秒,射程8海里,扇形(93.5-113.5°)。
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是哪一座10.厄勒海峡大桥长度:16公里厄勒海峡大桥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
作为一条自然分界线,厄勒海峡大桥把丹麦和瑞典分成了两部分。
厄勒海峡大桥的开通使将近100年前的瑞典和丹麦之间的海峡连接的想法成为现实。
从马尔默开始,这座桥在海峡中建造了一个人工岛。
大桥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一座8公里长的大桥、人工岛上一条4公里长的道路和一条4公里长的海底隧道。
与之相连的丹麦东部和瑞典南部,将成为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国际城市群最密集、经济最活跃、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
厄勒海峡大桥于1995年动工,2000年6月建成完工,并于7月1日正式通车,正式通车前,丹瑞两国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该桥被称为“瑞典通向欧洲的大桥”。
9.丹麦大贝尔特桥长度:17.5公里大贝尔特桥是连接丹麦西兰岛和法英岛的桥梁,横跨大贝尔特,全长17.5公里。
大桥由三部分组成,从西兰岛到斯坡岛,一座悬索桥和一条海底隧道,从斯坡岛到飞影岛,一座箱形梁桥。
东桥通常被称为大贝尔特桥。
大贝尔特大桥于1987年6月开工建设,1997年6月全线通车,公路桥于1998年8月开通。
整个工程竣工,总投资48亿美元,是当时欧洲预算最高的桥梁工程。
8.舟山金塘大桥长度:18.415公里金塘大桥是中国浙江省境内连接舟山市与宁波市的跨海通道,位于灰鳖洋海域之上,是甬舟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11)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舟山跨海大桥”项目即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五座主桥中最长的一座。
金塘大桥于2005年9月30日动工兴建,总投资77亿元,2008年6月25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全桥路段全线贯通,于2009年12月25日通车运营。
金塘大桥西起蛟川枢纽立交,上跨灰鳖洋海域,东至金塘岛立交,线路全长21.029千米,跨海桥梁长18.415千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7.克里米亚大桥长度:19公里克里米亚大桥被称为俄罗斯的“世纪工程”,该桥于2016年2月开建,大桥全长19公里,是俄罗斯最长的大桥,也是欧洲最长的大桥。
“海参崴”发现● 撰文、图片刘雅靖● 编辑Rita2020年暮冬的阿穆尔半岛上,海参崴晨光熹微。
我在飞机上俯瞰下方的日本海,背后是广袤的大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亚欧大陆深处。
俄罗斯人炫耀地称这里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征服东方”),地名里的“东方”一词自然呼应着欧洲人对神秘东方的想象。
而对我来说,原本的满语名字“海参崴”似乎更符合这个城市的特征:一座富庶安宁、与世无争的海边小渔村。
9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2西太平洋沿岸的隆冬,海风凌厉如刀,海参崴的“不冻港”之称多少有点名不副实。
拜千岛寒流所赐,除了被阿穆尔半岛三面环绕的内湾——金角湾之外,周边的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在一年之内有4个月需要破冰才能出海。
这里的零下十几度,体感反而比漠河的零下四五十度还要冷上几分。
往来的斯拉夫人个个高大冷峻,气场逼人。
我裹紧羽绒服和过膝长靴,揉揉冻僵转而灼热发烫的皮肤,一股冷意从头到脚。
在搭乘摇摇晃晃的火车离开前,我突然发现机场的名字叫“阿尔谢尼耶夫”,而此刻我并不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
远处,乌苏里湾冻结的冰面浮起一层幽蓝幽蓝的光,列车快速地行驶在大西伯利亚铁路上。
身边有银发碧眼的冷艳女子,紧裹一身貂皮。
时光仿佛倒流了百年,这服装的样式,恐怕从沙皇俄国、苏联到俄罗斯时代都没有太大变化……一群鸽子飞过海参崴火车站。
车站附近的高架桥上,一个裹着红头巾的女人立在风中,像一个惊叹号。
在一条通往东方的铁路背后正值“新冠”疫情在国内大爆发前夕,我独自一人旅行到了这里——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城市、滨海边疆区的首府。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3天色渐亮,我看到了一座依山傍海的美丽小城。
这里不愧是昔日太平洋上最著名的东方良港,有着相当繁华的港口城市景观:湾区内停泊的万吨巨轮和退役军舰,远处的金角湾大桥,金色的教堂尖顶,城中的多个汽车销售中心,为海港货运和基建所准备的无数拖车、铲车、挖掘机,它们和我脚下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形成了一种无声的磅礴气象,这让我想起一个词——时代。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
原名“海参崴”。
城市位于俄罗斯、中国和朝鲜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西伯利亚大铁道的终点。
城市人口63万,总面积约600平方千米,城市海岸线达100多千米。
是远东区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部、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学校。
中文名称:符拉迪沃斯托克外文名称: Vladivostok (英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俄语) 别名: 海参崴 行政区类别: 市 所属地区: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地理位置:俄、中、朝三国交界处 面积: 600平方千米 人口: 63万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暖夏型著名景点:滨海边区国家大博物馆,尼古拉大教堂等机场: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机场火车站: 海参崴火车站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世界著名的太平洋沿岸城市,中国人称海参崴,APEC2012亚太经合峰会举办地[1],世界知名旅游城市,俄罗斯东部地区经贸中心。
关于“海参崴”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一说是由于当地曾经是盛产海参的地区,而“崴”是指洼地的意思,而其他两种说法都指此名来自于原住民语言,一说是“海边的晒网场”,另一说为“海边渔村”。
由于历史记录的短缺与优势族群的更替,其确切来源已经不可考,但历史一直属于中国领土,海参崴这个名称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华人所熟知。
在中国台湾海参崴是正式名称,在中国大陆这个城市的正式名称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对俄文名字的音译。
简介海参崴鸟瞰图符拉迪沃斯托克(英文:Vladivostok,俄文:Владивосток):中国传统名为“海参崴”,意为“海边的小渔村”,1860年之前本为中国清朝吉林辖地。
铁马冰河入梦来——俄罗斯海参崴军事历史旅游杂记作者:徐志伟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8年第14期去海参崴旅游的“两大理由”上个月,跟旅游团去俄罗斯海参崴转了一圈。
之所以在去过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后,还要去看一看海参崴,有以下“两大理由”。
头一条是源于小时候奶奶讲过的一个歌谣:“到了海参崴,就把话来改:小孩‘马连科’,大人‘不勒衰’……”我们那会儿是上中学才开始学俄语的。
学过俄语之后才知道,原来“马连科”是俄语Маленький的音译(更正确的读音应为“马-林-科依”);而“不勒衰”则是俄语Большой的音译(更正确的读音应为“包-里-绍依”)。
从这个歌谣中至少可以悟出两个问题。
头一条是在晚清时节(19世纪末期),海参崴已经被俄国人侵占,不然怎么会“把话来改”呢?第二条是即使当时海参崴已被俄占,但是中国人去海参崴并不太费劲。
爷爷奶奶是清光绪年间“闯关东”的,想必是一同“闯关东”的山东老乡有继续北上、甚至去海参崴谋生的。
这些山东老乡一没有护照,二无需签证,能冒险去海参崴无非是想混口饭吃。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海参崴这块故土今天变成什么样了?这引起我“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
第二条,本人是当兵的,一辈子和武器、军事打交道,退休后的20年间也一直从事武器装备(主要是坦克装甲车辆)的科普写作工作。
而海参崴又是当今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军事要塞。
可以说,没有海参崴,就没有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
在海参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军事历史故事。
对这个俄罗斯重要的军事重地,如果能有一点点(哪怕是皮毛的)直观地了解,也是“非军事迷”的我一个不大不小的愿望。
海参崴印象海参崴,现在的城市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征服东方”。
1860年,依据中俄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被沙俄侵占;1872年建军港;1880年建市。
20世纪初,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长9?288千米)建成后,海参崴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大港,在日俄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俄罗斯岛大桥一、基本信息:用途: 公路所属国家: 俄罗斯建造时间: 2008年9月总长: 1104米通车时间:2012年7月主要成就: 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二、简介“俄罗斯岛大桥”是2012年俄罗斯新建成的跨海大桥,它中央跨度达1104米,系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通航船舶排水量可达到6000t。
全桥总长度为3.1公里(包括引桥),桥面宽29.5m,其中车行道宽23.8m,双向4车道。
2012年6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该桥主持了开通仪式,并表示祝贺称,这座大桥将成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标志。
三、成本俄罗斯岛大桥工程始于2008年9月。
建造期间创下了数项世界纪录:主桥墩高320米,最长钢缆达580米。
联邦预算建设资金投入达339亿卢布(约11亿美元)。
四、地理环境该桥环境条件差,风速为36m/s,暴风掀起巨浪高达6m,冬季冰层厚度达70cm,冬季温度低达-30℃,而夏天温度高达+37℃。
大桥跨越宽1460m、水深50m的海峡。
五、结构俄罗斯岛大桥属于斜拉桥。
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斜拉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
俄罗斯岛大桥的斜拉索和主梁进行同步安装。
共计130根斜拉索,最长斜拉索达483米。
六、斜拉结构特点斜拉结构特点:1、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均较省。
2、可调整主梁内力,使内力分布均匀合理,便于制造和安装。
3、斜拉索的水平拉力有助于提高梁的抗裂性能,并充分发挥了高强材料的特性。
4、结构轻巧,适用性强。
5、建筑高度小,能充分满足桥下净空与美观要求。
6、抗风稳定性要好,用钢量小。
7、施工安全可靠。
8、计算复杂,施工中高空作业多,且技术要求严格。
七、俄罗斯岛大桥材料及特点俄罗斯岛大桥的建筑材料主要为钢及预应力混凝土。
钢:钢材作为现代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7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生铁,19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从19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伸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适应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钢材得到蓬勃发展。
游记-俄罗斯海参崴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的时候,有两个南方的客户要到海参崴,我陪他俩又走了一遭海参崴.海参崴俄语: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指“征服东方”. 海参崴原为我国东北绥芬河口海湾东岸的一个渔民海港,1860年为沙俄帝国霸占,成为日后苏联的重要军事港口。
海参崴地处东北亚,与中、朝两国为邻,隔海与日本相望,为该区域吞吐量最大的国际港口,现在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中国到俄罗斯海参崴旅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哈尔滨坐夜卧火车早到绥芬河,坐汽车出关从北面进到海参崴旅游.二是从延吉到珲春长岭子口岸出关,从南面到海参崴.两种途经旅游玩的都一样.:延吉是离海参威最近的城市,我所说的是第二种旅游方式.其中海参崴旅游自费项目有三项:1俄罗斯风情表演:400元/人,约1小时(第一天晚上)这个是少儿不宜的,成人节目,脱衣舞之类的,看看俄罗斯美女也不错,都是艺术学校的学生表演,身材是一流.流口水的是大有人在.2游船:400元/人,约1小时,乘船前往太平洋日本出海口,喂海鸥,在海上观海参崴全景;3俄罗斯风情园:500元/人,约2小时,感受俄罗斯传统民族风情,品尝伏特加、啤酒及欣赏俄罗斯民族歌舞表演;参加一项到两项就好,主要是海参崴的物价要比国内高不少.由于海参崴景点不是很多,有必要参加一项,当然这里边俄罗斯领队要挣一些的,他们主要以此来挣生活费,也是不易.第一天早餐后出发时,导游就开始给你讲解行程和海参崴旅游注意事项了。
(此顿早餐一定要多吃,因为中午要到俄罗斯吃午餐,是俄式的,有人会不适应.路上时间也长,多吃点总是好的。
我讲一些到海参崴旅游注意的:1,吃饭,民以食为天,因为是跟团游,明白团餐是好不到哪儿的,好在我适应力强,感觉还可以,口味淡一些,可能调料不足,吃饱是没问题,吃好是不可能的.想想交了多钱,也正常.所以想吃好的可以这样,提前就跟导游沟通,把餐退掉,自已点着吃也完全可以的.好吃的东西有:啤酒,伏特加;海鲜,虾爬子、长腿螃蟹、基围虾都非常好吃;海边的大串烤肉、鸡肉卷饼!大列吧,咸酸味道,比哈尔滨的难吃。
“海参崴”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海参崴俄罗斯与乌克兰自今年2月份以来,冲突持续不断,从乌克兰的乌东地区逐渐蔓延到全国,战事虽然集中在乌克兰国内,但对俄罗斯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主要体现在经济,截止到目前,欧美已经对俄罗斯实行了多轮经济制裁,造成了俄罗斯的股市大跌,卢布汇率贬值等。
看新闻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物价上涨挺厉害,但令人奇怪的是,远在东部的海参崴物价却没怎么涨,如果现在用人民币买东西,那太划算了。
今天咱们就详细说一下为啥会这样,顺便看一下这个奇特的远东城市现状。
看完你就明白了。
海参崴地处东北亚,离我国的黑龙江省很近。
离伯力城、共青城、海兰泡都不远,市区面积331.16平方公里,由5个市辖区构成。
郊区面积约2900平方公里,85%为牧场,剩下的为林区和农田。
海参崴在俄罗斯语中叫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城市中文名音译很有意思,有好几座城市后面带个克,比如摩尔曼斯克、伊尔库茨克等。
其他城市不知道啥意思,但我知道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俄语中是统治东方之意。
海参崴的太阳起得特别早,冬天6点,夏天4点,夏天在海边上看日出是个不错的选择,冬天就差点,天气太冷了,6到9月份晚上沿海一线充满人间烟火,有很多卖烧烤的。
海参崴三面环海,总人口60.5万,90%是俄罗斯族,他们与俄罗斯西部居民生活习惯不一样,对洋快餐不感兴趣,前几年开的几家麦当劳,相继关门,取而代之的是中餐馆,东北菜在这里大受欢迎,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猪肉炖粉条,杀猪菜等。
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就在海参崴驻扎,每周三可以去参观,不要门票,每年的六月份,还有海军节,去基地参观的时候,别乱逛,有些地方是不能去的,用栅栏围起来了,基地有专门的餐厅,饿了可以在哪里吃,价格非常便宜,一份俄式烤牛排15,面包随便吃,饮料折合人民币2元一杯,一顿饭下来顶多花30元,这样的饭菜如果在外面饭店吃,少说也要100块左右。
海军节就是一个小型阅兵式,女兵方队一身白色军装,昂扬斗志。
太平洋舰队有50余艘水面舰艇、20余艘潜艇(核潜艇)、数十架运输直升机,200多架战斗机。
西伯利亚: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三)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在历史上属于清王朝外东北的⼀部分,东南临⽇本海,北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西⾯分别和中国、朝鲜相接,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著名的海参崴是滨海边疆区的⾸府。
滨海边疆区的⾯积为16.47万平⽅公⾥,和我国河南省的⾯积差不多⼤,⽬前有⼈⼝193.35万(2018年数据)。
滨海边疆区有119个民族,⼤部分居民为俄罗斯⼈。
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主要产业有渔业、林业、矿业、修船、军⼯等。
由于此地相较俄罗斯其他地⽅纬度偏低⼜临近海洋,重要⽽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滨海边疆区成为俄罗斯境内能源、矿产、⽔⼒、森林、渔业、海洋等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也使得这⾥成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业中⼼和军事基地。
滨海边疆区以⼭地和丘陵为主,只在⽇本海沿岸和兴凯湖畔有少许平原。
锡霍特⼭脉及其⽀脉占据着滨海边疆区80%的⼟地,不过,这些⼭脉⼀般⾼度都在500⽶左右,属于低⼭,较⾼的阿尼克⼭和云雾⼭也只有1800多⽶。
滨海边疆区东⾯与⽇本隔⽇本海相望,东部和东北部隔鞑靼海峡与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堪察加半岛相望,东南部隔⽇本海与⽇本、韩国相望,是俄罗斯进出太平洋的桥头堡,战略位置⾮常重要。
滨海边疆区⼭地多、河流多、⾕地多、湖泊多、港湾多。
该区共有河流6000多条,中俄界河乌苏⾥江是这⼀地区最长的河流,中俄界湖兴凯湖是这⼀地区⾯积最⼤的湖泊。
滨海边疆区属温带海洋性季风⽓候,是全俄罗斯最湿润、最多⾬的地⽅之⼀,是俄罗斯除⿊海沿岸外⽓候条件最宜居的地⽅之⼀。
滨海边疆区的森林覆盖率⾼达77.5%,林地⾯积为1230万公顷,⽊材蓄积量19亿⽴⽅⽶,森林资源⼗分丰富。
这⼀地区主要有雪松、冷杉、云杉、落叶松、⽩桦、椴树、枫树、橡树、榆树滨海边疆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锡、钨、锌、铅、钛、莹⽯等,其中莹⽯产量占全俄罗斯总产量的80%,硼酸产量占全俄罗斯总量的90%,浓缩钨产量占全俄罗斯总量的71%,铅产量占全俄罗斯总量的80%。
海参崴:美丽的军港城市从中国口岸绥汾河搭乘国际列车出境,到俄罗斯的口岸小镇格罗捷阔沃,要经过六个隧洞,前三个属中国,后三个属俄罗斯,中间是中俄两国的国界碑。
就是这两块小小的界碑,既是两国国界的标志,又是一部历史的见证。
历史的风云倒卷到一八六0年,那个腥风血雨的日子。
沙俄军队举着洋枪土炮,越过冰封雪原的西伯利亚,来到了远东地区,占领了中国大片的土地。
强迫软弱的中国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的国土堂而皇之地划入了俄罗斯的版图。
远东最大的海滨城市海参崴,也换成了一个体现沙俄野心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要“控制东方”。
当然啦,也不完全是控制中国,还有日本、韩国、朝鲜、蒙古。
前苏联在这里布下了重兵,太平洋舰队的基地就建在这里。
以前整个港口是军事禁区,现在有一部分开放了。
格罗捷阔沃,是一个不太大的镇子,远不及中国口岸绥芬河那样热闹,显得有点冷清,倒是一批又一批的生意人,把大包小包的中国服装、中国小电器、中国方便食品,运了过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游人,在这里签证入关,才给小镇增添了一线生机活力。
这里的居民也已经习惯了中国的生活方式,穿中国的休闲服装,吃中国的方便食品,喝中国的纯净水,也是一种时尚。
离开格罗捷阔沃,我们又乘汽车去海参崴。
公路在远东的亘古荒原上延伸,到处都有大片没有开垦的土地,倒是有不少军事设施。
所以,中国的游人都不准带手机,大概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我们的汽车司机是一位俄罗斯男子,他在驾驶台上挂了两枚像章,一位是列宁,一位是毛泽东。
按他的话来说,现在的俄罗斯人都有一种怀旧情绪,总把列宁当作神来看待,常常怀念前苏联时代的日月。
同时,他们认为毛泽东也是神,很羡慕中国的发展。
中途,经过一个叫乌苏里斯克的小镇时,我们停车小憩。
中国人把这里叫做双城子,是因为一条铁路把小镇一分为二,一劈两半。
路东居住着富人,显得富足一点;路西居住着穷人,就有点破败。
小镇上的建筑不多,树木也不多,路过这里的人们三三五五的,喝点饮料,吃点食品,抽几支烟,照几张相,体味体味大荒原、小城镇的一种旷古与宁静。
“把海参崴给中国”流言始末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09年第30期俄罗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参崴)最大的两个区可能会租借给中国,租期75年。
这看起来多少有点匪夷所思,俄罗斯媒体却言之凿凿,甚至透露了租借计划的细节。
请看《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郝时的报道。
流言因何而起?“把海参崴租给中国”,该消息一出,就引起俄罗斯网民的强烈愤慨,以至于9月21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政府紧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明确否认存在要把海参崴的一半出租给中国的计划。
这条轰动一时的“重大”新闻终被确认为流言。
记者通过细致查找发现,最初报道此事的俄媒体主要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每日新闻网、名为《竞争者》的一个发行量不足万份的地方商业周刊以及总部位于莫斯科的NEWSru.com网站。
这些媒体里最为“显赫”的当属NEWSru.com。
它是俄寡头古辛斯基创办的《桥》媒体集团F属的一个全国性网站,自称永远向读者提供“最快的新闻”。
但在俄罗斯,它并不是一个权威新闻网站。
9月19日,NEWSru.com报道称,根据圣彼得堡列昂季耶夫中心专家的建议,作为符拉迪沃斯托克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的一部分,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政府正在研究将该市一分为二,把五一区及列宁区的一部分出租给中国,中国方面可以建立行政区,设置直属哈尔滨的中国行政机构以及海关和边防站。
中方为此将支付1300亿至1500亿卢布的租金。
这一金额超过滨海边疆区预算的3至5倍。
专家称,俄联邦中央可以用这些钱支持当地的舰队和部队建设,并巩固当地所有的联邦行政机构。
这一计划被命名为“海参崴”。
在上述媒体的报道中,既没有提到推出领土出租计划的具体专家,也没有向俄罗斯政府部门进行任何采访求证。
记者平日关注的俄罗斯各大权威通讯社、报纸、电视台都没有及早发现这条“大”新闻。
敏感心态激起反响虽然内容有“扯淡”嫌疑,但据记者了解,这条“轰动”性的传闻仍然引起了当地很多人的注意,有些人仅仅把这看作是学者的一种想法,但是另外一些人却反应激烈。
海参崴风情海参崴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处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背靠内陆,三面临海,地理位臵优越,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疗养胜地,在俄罗斯家喻户晓,成为仅次于黑海、波罗的海沿岸的第三旅游疗养胜地,拥有良好的海滨浴场,每年夏季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避暑度假。
到达海参崴,吃过晚饭,天还未黑,我和老伴准备去海边走走。
刚出酒店,就见到几个类似于嬉皮士的俄罗斯青年,是不是黑社会?不知道?有点吓人,我们赶快又缩回酒店,避之不及。
旅游指导上说“不建议私自外出”,导游一再给我们说要注意安全。
据说俄罗斯的刑事案件,按人口比例计算,是中国的几倍。
苏联解体变为俄罗斯,由社会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后,贫富分化,人和人的距离被大幅度拉开,道德水准下降,黑社会应运而生。
俄罗斯黑社会很强大,遍布全俄罗斯,海参崴同样有黑社会。
诸如什么光头党,什么敲诈华人,抢劫华人,杀害华人的事听过不少。
黑社会制造的案件,比较著名的是《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地下通道爆炸案》。
普希金广场地铁站的地下通道内,傍晚6时左右,正值人流高峰时刻,一枚相当于大约一公斤TNT炸药当量的爆炸装臵突然爆炸,爆炸发生时,地下通道内人非常多,随着巨响,爆炸装臵将通道内1个售票亭炸飞,旁边的商亭玻璃均被震碎。
一些玻璃碎片甚至飞到通道外数十米远的普希金铜像附近。
由于通道内的商亭主要是用塑料等易燃材料制造的,爆炸后随即起火,通道内顿时烈焰四起,浓烟滚滚。
造成12人死亡,50人受伤,其中包括3名儿童和1名怀孕的妇女。
关于爆炸案的罪魁祸首,认为是车臣武装分子的恐怖活动,俄罗斯媒体对5,048个市民调查,问题是:您是否认为昨天地下通道的爆炸是车臣武装分子所为,结果63%的被调查的人认为是,37%的人认为不是。
然而,几天后政府公布的爆炸原因表明,车臣武装分子是被冤枉的,莫斯科的这起爆炸事件是黑社会团伙争夺市中心利润丰厚的地下通道售货亭业务的结果。
俄罗斯的黑社会强大到什么程度?据说俄罗斯百分之七八十的外资企业都给黑社会付保护费。
海参崴主要景点
海参崴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景点:
1. 艾格舍利特灯塔:这是一座位于海参崴港口附近的灯塔,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 大俄罗斯岛:这是位于海参崴海湾中的一个小岛,以其美丽的海滩和自然风光而闻名。
3. 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这座桥梁连接了海参崴与俄罗斯岛,是该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4. 鹰巢山:这是一座位于海参崴市中心的山脉,提供了俯瞰全市的绝佳视角。
5. Golden Bridge:这是一座位于海参崴市内的桥梁,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金色的外观而闻名。
6.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远东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而建。
7. 胜利广场、海参崴凯旋门、火车站、潜艇博物馆、东正教堂等:这些景点都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以步行参观。
俄罗斯远东海参崴二接上篇:与马先生一家分别后,北京时间17:00和旅行团一起吃的晚饭,参加一个观看艳舞表演(虽然是自费项目,但团费都已经包含了,所以不去白不去),在一个建筑的地下舞厅,一拨中国人刚刚鱼贯而出,我们这拨人就鱼贯而入了。
昏暗的灯光,污浊的空气,小舞台上一个光着上身的丰乳女人,忸怩作态的跳着钢管舞。
台下五六排的座位,我们赶紧坐到第二排最靠里面的位置,有老婆在我身边,一般舞女不会到我身边跳舞索要小费。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还是被索去了10卢布。
老婆愤愤不平:"真不要脸,老婆在身边也来跳,要钱。
你给钱时候应该摸她一把,太便宜她了"。
我不禁大笑。
表演太低俗了,把我们当成农民工了。
没有一点美,我们陆陆续续走到走廊,要求导游让我们回酒店。
导游挺为难,最后不得不让一个看似打手兼看门人的人,开门放我们几个人出去了。
回到酒店,还不到北京时间19:00,索性出门逛逛夜景!中心广场的州政府大楼:中心广场的雕像: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大楼的大门:金角湾海湾夜景:护卫舰:司令部大楼:1860年登陆纪念碑:潜艇C56:以上景物,白天我们都已经看到了,夜景别有一番情趣。
东正教堂:教堂后面有一个非常美丽的花园:花园里有一座门楼:教堂的后身:供奉的神位:钟:碰上一对情侣,男的24岁大学三年级,我很惊讶,怎么还没有毕业。
他告诉我:俄罗斯大学都是五年制的。
回国后按他给我的邮箱将照片发过去,结果被退回。
沿中央大街往回走,高档品牌店里面也是灯火辉煌:地下通道里的商亭:通道里的柜子,我研究半天也不知道干什么的,第二天导游告诉我,这种柜员机可以交电话费等等。
海洋剧场:回酒店,今天没有什么花费,电视除了一个凤凰卫视,都是俄语台,过了当地午夜(北京时间21:00),其中一个台就出现成人节目了,闲极无聊早早睡觉。
2010年9月27日周一早7:00在金世纪酒楼吃早点。
导游列宁粗略介绍了一下俄罗斯及海参崴的概况:海参崴距离莫斯科9200公里;距离圣彼得堡一万多公里;距离列宁格勒12000公里。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效果图
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位于俄罗斯海参崴(Vladivostok,Russia),为连接金角湾(英文:Golden Horn bay;俄文:Золотой Рог)地区和俄罗斯岛(Russky Island)的大桥、跨越东博斯普鲁斯海峡(Eastern Bosphorus Strait)。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效果图
大桥全长3150m,跨径布置为:60+72+3×84+1104+3×84+72+60m,建成后将超过主跨1088米的中国苏通长江大桥大桥,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斜拉桥。
桥位处海峡最窄宽度为1460米,航道水深50米,通航净空70米,通航船舶排水量可达60000吨。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
主桥设计总长1872m,实体长度1885.53米,全桥总长度(包括栈桥)3100米,桥面宽度29.5米,其中车行道宽23.8米,双向4车道。
主塔高度320.9米,拉索168根,最短斜拉索长/135.771米,最长斜拉索长579.83米。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
大桥采用单跨跨越水深50米的海峡,陆侧先填海堤150米左右,作为半岛的延伸,在其前端设置索塔,岛侧在离岸240m左右先在钢围堰内做基础,待桩基与护壁完工后,再填海堤与岛岸相连。
这样将宽1460m的水面压缩到1104m,且可保护墩台不受冲刷和冰、船的撞击。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
主跨采用钢箱梁,边跨采用5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每侧长384m,中边跨比0.348,两岸填海后边跨就可在陆上建筑。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
为迎接将在俄罗斯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2012年峰会,普京政府花费数十亿美元,在海参崴大兴土木,其中就包括两个特大桥梁。
第一座为跨越金角湾(Zolotoy Rog)的金角湾大桥(Zolotoy Rog Bridge),另一座即为连接金角湾地区和俄罗斯岛跨越东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俄罗斯岛大桥。
大桥建设预计将于2012年二季度完工,整个建设工期为破纪录的43个月。
俄罗斯岛跨海大桥近期施工照片——
March 12th, 2012——陆侧M7主塔封顶: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M7主塔封顶
主塔封顶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M7主塔封顶
主塔封顶
March 13th, 2012——安装斜拉索:
安装斜拉索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安装斜拉索
安装斜拉索
March 16th, 2012——岛侧M6主塔封顶: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M6主塔封顶
主塔封顶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m6主塔封顶
March 26th, 2012——吊装合龙段:
吊装合龙段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吊装合龙段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施工场景-吊装合龙段
俄罗斯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