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6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8章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具体内容包括:1. 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概念,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 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定义,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源等。
4.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接入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3)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4)根据公式P=UI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5)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小灯泡的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方法,学会用伏安法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并能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难点:理解电功率公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源等。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灯泡,提问小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
2. 讲解实验原理:介绍电功率的概念,讲解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
3. 演示实验步骤:教师演示如何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4.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功率的定义:P=UI2.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步骤:(1)连接电路,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接入电路。
教案: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一、教学内容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2. 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方法;3. 掌握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步骤;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2. 能够使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3.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与电功率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2.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开关等;2. 学具:实验记录表格、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灯泡,提问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
2. 理论讲解:介绍电功率的概念,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解释实验原理。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分析实验结果。
6.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与电功率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功率的概念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3. 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已知电压和电流的电路的电功率;(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并分析实验结果;(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与电功率相关的实际问题。
2. 答案:(1)电功率 = 电压× 电流;(2)小灯泡的电功率 = 实验电压× 实验电流;(3)实际问题解答。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会正确连接实物电路,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巩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操作技能。
(4)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用电器工作情况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2)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用伏安法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并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电功率的公式是什么?(3)一只标有“220V 40W”字样的灯,它的含义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新课引入一只标有“220V 40W”字样的灯,它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实验情况分析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如果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叫实际功率,那么我们想要测量的是什么功率呢?实验应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其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提醒】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来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保护电路。
3.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只,“2.5V”的小灯泡1个(附灯座),导线若干。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目标
新课引入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如图所示小灯泡的铭牌已经模糊不清了,偶尔看清“2.5V”字样,但他很想知道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怎么办呢?同桌的张斌灵机一动,很快帮小明解决了这个问题,聪明的你知道张斌是想出什么办法得出了小灯泡的电功率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设计实验:从情景导入中让学生讨论、探究如何测量出这个“2.5V”小
灯泡的额电功率和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需要哪些测量工具?电路图如何设计?
学生总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分别测量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然后通过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路图为:
2.进行实验
活动1:让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在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适当的整理。
学生总结:
(1)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该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最大值。
(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正确,两表的连接方式、接线柱接法要正确。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接法要正确。
(3)电源电压高于小灯泡额定电压。
活动2:小组之间交流分析需要测量的数据和记录的数据,划片移动的次数。
设计出实验表格,并记录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根据实验数据你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哪些?
归纳总结: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后发现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越高,灯泡的电功率越大,灯泡的发光越亮;
(2)小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与额电功率无关;(3)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多个,额电功率只有一个。
4.交流与评估
实验完成后,让每一个小组进行评估自己组的实验过程。
老师做最后的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连接实物图时,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且滑到最大值。
(3)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保护电路,另一个是改变小灯泡的两端的电压;
(4)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法是否正确。
(5)是否是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
典例剖析小明想知道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找来额定电流小
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
1
,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滑片P向__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灯
L 1发光,先观察__________示数,测出灯L
1
的相关物理量并记录表中,计算小灯
泡L
1
的额定功率__________瓦.
(3
1
亮。
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1)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且与灯泡并联,根据灯泡的额定电流确定电流表的量程且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分析表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根据P=UI分析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得出实际功率和灯泡亮度之间的关系。
【自助解答】
板书设计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1课时伏安法测量灯泡的电功率
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是电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实验,它涉及的器材最多、操作步骤最复杂,教材中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完成的,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所以在课
堂上,给予了适当的引导、启发,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给予了必要的提示,这样学生的正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也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
X 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评估与交流能力。
评估是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可以培养学生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从评估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评估,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