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总结与计划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总结与计划同志们:xx年,**区贯彻落实自治区、赤峰市“十个全覆盖”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十个全覆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相结合,整合各类涉农惠农资金,高标准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
截至11月,合计筹资万元,资金到位率%,支出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1%。
其中,改造危房200户、饮水安全工程5处、硬化街巷27公里、农网103公里、村村通广播电视讯号工程2处,提档了标准化卫生室11处、文化活动室8个。
年初确定的一事一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部完工。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一是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专项推进组,把“十个全覆盖”工作列为全区13项重点工作之一,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把关定向,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
二是城乡统筹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监督指导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高效推进。
三是相关部门积极谋划项目和资金,认真指导项目单位依法实施项目,严格验收标准,发挥了职能作用。
四是各涉…………处理城乡一体化机制,逐步解决农村排水污放问题。
统筹兼顾,集中覆盖。
结合xx年“十个全覆盖”筹备时间长、开工晚、资金筹集压力大的实际,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了统筹安排,分类指导。
既要保证全区涉及26个村的既定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又要保证自治区和市里确定的7个重点村集中覆盖任务。
截至11月15日,新地、西南地、大三家、贾营子、城郊、东南营子、哈达和硕7个重点村集中覆盖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此外,超计划完成了城南、曲家沟等4个村的集中覆盖。
其中,东南营子、西南地、大三家、贾营子4个村被市里评定为“十个全覆盖”精品示范村,并给予每个村50万元的村容环境整治奖补资金,重点村奖补比例达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个百分点。
十个全覆盖汇报十个全覆盖汇报工作汇报十个全覆盖汇报110 1234567尾页汇报覆盖十个全覆盖汇报(一)为深入推进全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掌握“十个全覆盖”工作进展情况,自8月19日起,旗政协主席孙茹秋、副主席额尔敦、农牧委负责人及部分常委、委员,利用6天时间,深入到巨日合镇、阿日昆都楞镇、巴雅尔图胡硕镇、格日朝鲁苏木、道老杜苏木、乌额格其苏木、乌力吉木仁苏木开展视察工作。
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进展情况各苏木镇场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奋力攻坚,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作,为实现全旗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20**年,按照自治区3年实现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的总体要求,我旗率先启动了203个嘎查村中的69个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工程。
危房改造方面,投资1.76亿元,改造危房2941户,现已竣工1934户,完成投资1.16亿元,覆盖65个嘎查村,完工率66%。
安全饮水方面,现已覆盖20个嘎查村,今年投资1.01亿元,实施49个嘎查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完工19个嘎查村,正在建设中的30个嘎查村已完成工程量的60%。
街巷硬化方面,投资7042万元,硬化嘎查村主街巷156.5公里,现已完成投资6267.6万元,硬化139.28公里,覆盖64个嘎查村,其余5个嘎查村9月末全部完成。
广播电视方面,完成投资232万元,新建成地面数字电视基站2个,全旗203个嘎查村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
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方面,投资1086万元,新建幼儿园5所、4223平方米,现主体已全部建设完成。
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方面,计划投资144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8所、1080平方米,现全部开工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75%。
文化活动室建设方面,已实现全覆盖,投资34.5万元购置了基础乐器、音响、秧歌道具、图书等设备。
全民连锁超市建设方面,已覆盖45个嘎查村,今年计划投资14.4万元,新建便民连锁超市24家,现已完成投资10.2万元,建成17家。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汇报材料2篇和政协视察报告1为迎接2015年自治区、呼市两级现场观摩会的胜利召开,我镇沿察托西线公路的4个行政村所在自然村列为“十个全覆盖”示范村(伞盖村、大井壕村、五申村、两间房村)进行打造,按照“十个全覆盖”规定的10+X项内容进行建设,实行缺什么补什么的实施原则。
其余七星湖、南窑子、西窑子、武家夭子4个自然村列为达标村,主要实施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为进一步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提升村民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我镇在4个达标村也加建医务室、便民超市、文化广场等硬件设施)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是我镇今年工作重中之重,为了圆满完这项作务,我们努力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各村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充分征求村民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动员广大村民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三是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户一策”“一项目一方案”的思路,科学编制工程建设方案,保障工程有序实施。
四是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自愿参与的原则。
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落实规划。
采取财政补助、农民自筹和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全部改造工程力争于8月底全部完成。
各项工程任务及实施进度如下:一、危房改造1、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土房454户(目前进度:完成全部拆除工作)。
2、房屋外立面改造1408户,改造面积169283(目前进度:完成);房屋屋顶安装彩钢顶共580户,面积65440㎡(目前进度:完成安装496户,完成面积52080㎡,预计8月底可完成全部工程)3、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空巢”老人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留守和独居老人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已成为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
养老互助院作为一种新型的解决贫困留守老人住房问题的手段,得到广大村民的肯定与支持,为此我镇按照各村目前实际情况新建养老互助院205户,每户正房30㎡,南房20㎡(目前进度:205户已完成主体工程,后期装修预计9月中旬可完成)二、巷道硬化今年8个自然村共硬化巷道千米(目前进度:完工)三、安全饮水2012年,为实现村民饮用水全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由县水利局承建将净化后黄河水铺管引入五申镇各村,至此五申镇全部村民实现了安全饮水。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篇一:十个全覆盖汇报材料十个全覆盖汇报材料欢迎各位领导来村检查指导工作,我是村党支部书记,我叫,下面我把村的基本情况和十个全履盖工程的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的汇报,村,户籍人口是人,户数是户,常住户户,256人,其中贫困户是户,人,总耕地面积是900亩,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业为主,自治区党委出台了十个全覆盖政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并且我们严格按照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建设要求,结合我村的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并在实施过程中市镇两级政府分别为我们派出了包扶单位,经过宣传动员调查摸底,掌握了基本情况后,详细的制定出了十个全覆盖实施方案,我们是XX年3月份开工,截止8月底已全部建设完成,今年我们十个全覆盖工程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危房改造48户,其中危房改造新建12户,维修加固36户;道路硬化:需硬化主干道5条,公里,小街巷7条,公里。
安全饮水:解决了256人的安全饮水。
新增“户户通”42户除此之外我们又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和基础产业配套建设,村容村貌整治这块共拆除闲置房屋99间,整治院墙3200延长米,棚圈68间,凉房60间。
村庄建设完成后我们重点加强了村庄管理,我们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详细制定出了管理办法,我们实行了门前三包、挂牌表彰、马路清扫,我们主要街道都有专人进行清扫,使我们的街面干净整洁,总的来说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惠及老百姓的好工程,通过实施彻底改变了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的现状。
我的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篇二: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124社区居委会于XX年成立,总户数1516户,总人口4289人,社区基层党组织健全,机构人员落实到位,专设社区在职纪检书记一名。
社区下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5名。
社区支部有纪检小组和廉洁教育领导小组。
近年来,社区在上级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纪检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责任风暴治庸计划”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了廉洁高效的服务形象。
解民忧顺民意惠民生——我区推进“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述评作者:暂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5年第2期岁序更新。
春风疾劲。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重中之重,顺应新期待的改革举措相继启动,满足新需求的惠民政策密集出台,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民生为本, 富民惠民。
以富裕覆盖贫穷,以文明覆盖落后。
“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利推进,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
过去的2014 年,民生成绩单格外厚重:这一年嘎查乡村是忙碌的,从杜尔伯特草原,到腾格里沙漠腹地,17 万户农牧户拆除危旧房乔迁新居;这一年农民牧民是欢乐的,无论边陲村落,还是偏远牧场,近百万人扔掉挑水扁担饮上安全水;这一年农村牧区的老人是幸福的,养老、看病、低保有了更足底气的保障;这一年嘎查乡村的街巷美了绿了亮了;广播电视不但进了村还入了户;孩子们的校舍宽敞明亮了;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走进了农家院落。
“增进福祉,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深改元年民生工作加速度。
“幸福指数”“美丽乡村”“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公共设施服务均等化”正由愿景步入现实。
解民忧。
顺民意。
惠民生。
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拓展,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8337”发展思路的倾力“抓手”,必将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持久、更强劲的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解民忧,以富裕覆盖贫穷全面建成小康,难点在农村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
内蒙古要想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重拳出击”,不仅要尽快解决好农村牧区的贫困问题,率先在我国西部地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还要尽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各族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这既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内蒙古保持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基本前提。
XX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总结2021年,我旗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盟委“十个全覆盖〞工作部署,按照“牧区不漏一个牧户〞的总体要求,积极协调部署、广泛发动推进、全力以赴攻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程推进情况全年方案投资00亿元,重点推进00个嘎查、00个浩特建立任务,稳固提升2021、2021 年工程建立成果。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00万元,其中,十项工程完成投资0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及其他扩面工程完成投资00万元。
〔一〕危房改造工程。
方案投资00万元,改造危房000户,目前,已全部开工,竣工00户,完成投资00万元。
〔二〕平安饮水工程。
方案投资00万元,新打水源井00眼,实施自来水工程00处,解决00人、00万头〔只〕牲畜饮水平安问题。
现待盟水利局下达任务。
〔三〕街巷硬化工程。
方案投资00万元,街巷硬化00公里。
目前,盟级已下达第一批任务00公里,开工建立00公里,完工00公里,完成投资00万元。
〔四〕村村通电工程。
方案投资00万元,通网电00 户。
目前,已建立10KV线路00公里,通电00户,完成投资00万元。
〔五〕播送电视和通讯工程。
方案投资00万元,安装“户户通〞设备00套,建立地面数字发射基站00座、播送村村响应急播送平台00个。
目前,“户户通〞、电视基站工程统计、选址工作已完成,村村响应急播送平台待上级实施,2021 年00个嘎查播送村村响续建工程全部竣工。
方案投资00万元,建立通讯基站00座、在00个嘎查实施牧区宽带工程,目前,通讯基站开工00座、完工00座,接通宽带00个嘎查,完成投资00万元。
〔六〕标准化卫生室工程。
方案投资00万元,建立标准化卫生室00所。
目前,工程已全部开工,完工00所,完成投资00万元。
〔七〕嘎查文化室建立工程。
方案投资00万元,配备11个嘎查文化室设备。
现已全部完成。
〔八〕连锁超市工程。
方案投资00万元,建立便民连锁超市00个。
现待盟商务局下达任务。
“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情况报告按照内蒙古党委、xx市委和丰镇市委、政府对“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要求和部署,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开展了对包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帮扶工作。
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任务我局前期包扶巨宝庄镇九泉村、北五泉村、左卫库联村,总户数为101户,后调整任务为40户,此项任务已结束。
共用砖4万块,铺设甬通428米、建设花栏墙277米、院墙146米、铺院196平方米,共计投入资金10万余元。
10月8日,根据市委精神,重新调整包扶任务,由我局对巨宝庄镇二十八号村71户共290人,67处院落进行整体包扶整治建设。
市委召开紧急动员大会,要求11月10日前必须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为此,我局高度重视,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责成一名副科级领导带领专门包扶队工作人员驻村工作。
10月8日进驻后摸底调查3天,10月12日70多名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拆除房屋、围墙与新建同时展开。
经过20多天的紧张工作,目前工程已临近尾声,已完成全部任务的80%,共拆除大房30.5间、小房51间、棚圈11间、土围墙306米,铺设甬通1007米,建设花栏墙1445米、院墙464米,小房62间(大房拆除后今年不建,由村民申请政府资金自建),清运土石方5000余立方米,工程预计用砖80余万块。
道路硬化工作由交通局负责。
下一阶段进入村容村貌整理,包括沿路建设长城墙,铺设面包砖等美化亮化工程。
截止目前,经测算,整体包扶该村我局将出资100多万元。
总体来看,此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驻村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分工把口,层层促动,各负其责,加班加点,不辞辛劳,形成“上下一盘棋,干群一条心”的工作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受到了全市干部下基层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督查组的通报表扬。
二、工作措施1、领导重视。
动员会召开后,局党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工作组,研究部署工作任务;并阶段性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在人员、资金上做到全面保障。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征文3篇20xx年1月1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会召开的农村牧区工作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提出:全面启动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扎实抓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和创新农村牧区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牧区面貌有大的改观。
内蒙古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后,农村牧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内蒙古农村牧区整改“十个全覆盖”的征文,欢迎阅读。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征文篇1: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乡风文明了村民素质提高了仓廪实而知礼节。
内蒙自治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乡村的美,已不仅是环境靓丽的提法,而村民的笑,也不光是生活的富足,更融入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同时,“十个全覆盖”工程离不开乡风文明这个“软件”,如果离开乡风文明,生活环境就不能好起来,新农村建设就难以持久。
在鄂尔多斯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要让幸福在农村牧区落地生根,不仅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还要让农村牧区焕发出美丽的乡野魅力,真正实现富裕、现代和文明、和谐的新梦想。
为了让文明之花开遍乡野,鄂尔多斯市把“十个全覆盖”与现代农牧业发展、扶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工程、乡村公路建设结合起来,“六位一体”同步推进,重点开展了先进个人评比表彰,用身边的典型育人,并全面推广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宣扬文明新风。
同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诚信建设等道德实践活动;严厉打击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对各种陈规陋习进行规劝、制止,引导农牧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健康文明乡风。
走进准格尔旗沙圪堵镇西营子村,佩戴着红袖章的监督员和志愿者,每遇到一个纸片儿或是一个烟头,都要弯腰捡起,丢进不远处的垃圾桶里。
包头市结合“乡风文明大行动”,实施魅力村镇建设工程,在主干公路重要节点村建设停靠点,设立体现当地人文景观、地理标识的多功能标识标牌;在建制镇区及高标准示范村,聘请民间画师手绘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农耕场景、“二十四孝”、当地历史文化故事等内容的乡风文明墙和文化长廊,打造集中体现地区精神风貌的主题雕塑。
2024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总结2024年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社会福利等。
在这篇工作总结中,我将对这十个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介绍,总结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完成了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和城市供水工程。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我们对老旧道路进行了扩建和改造,提高了通行效率;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中,我们修建了大量的乡村公路,使农村地区的交通畅通起来;城市供水工程中,我们为人口密集的城市提供了稳定的供水来源。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资金不足和工期延长等问题。
为了改进,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
其次,环境治理方面,我们完成了空气污染治理工程和水污染治理工程。
通过采取减排措施和优化工业结构,我们降低了空气污染水平,并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我们加强了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但是,在一些重点区域,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环保措施。
第三,社会福利方面,我们完成了社会保障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和医疗服务工程。
社会保障工程中,我们完善了社保制度,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教育扶贫工程中,我们投入大量资源,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医疗服务工程中,我们提升了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医疗服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工程,我们还完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电力供应工程、通信网络覆盖工程、文化设施建设工程、节能减排工程和安全生产工程。
这些工程分别提高了农田的灌溉能力、电力供应的稳定性、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文化设施的普及率、能源利用的效率和安全生产的水平。
然而,由于一些地区的经济条件限制和技术条件不足,我们在一些工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作汇报第1篇:内蒙古十个全覆盖规划题。
现阶段,我国城乡差别,主要表现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依据、年限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三农三牧”工作,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更是特别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2014年1月1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农牧区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用3年时间,在全区实现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均衡两个方面。
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坚持把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到农村牧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村是欠发达地区,地理结构多元,有林、农、牧、矿。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以及公共服务不足的情况尤为突出。
因此,自治区提出的“十个全覆盖”对****村来说尤为迫切和需要,是广大农民当前所需、所盼的,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雪中送炭工程,是实实在在的惠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农惠牧工程,对推动****镇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二、规划发展目标盖”。
涵盖了公共服务的主要方面,统筹兼顾了当前和长远,充分考虑了需求和可能,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着重承诺。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各级都要拿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尽快摸清底数,制定规划方案,明确建设标准加强协调配合,抓紧组织实施,确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前全面实现“十个全覆盖”的目标。
这既是自治区向广大农牧民的郑重承诺,也是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
我们要结合****村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推进落实“十个全覆盖”,要摸清底数,对症下药。
目前,****村已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基础,一是已经村村通电。
2024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市2024年全覆盖工程的负责人,今天我将为大家做一个总结汇报。
2024年是我市实施全覆盖工程的第一年,我们制定了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旨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以下是对这些工作的总结。
一、公共交通全覆盖工程在这一年,我们全面推进公共交通全覆盖工程,增加了城市公交线路的投放数量,并扩大了服务范围。
我们采用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提高了公交运营效率,减少了市民出行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二、绿化覆盖工程为了建设宜居城市,我们大力推进了绿化覆盖工程。
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建设公园绿地等措施,我们提高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净化了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三、市政设施全覆盖工程我们注重提升城市市政设施的建设水平。
在这一年,我们改造了老旧管网,重新规划了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提高了城市的供水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道路交通设施全覆盖工程为了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加大了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
在这一年,我们新增了多条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利性。
五、教育全覆盖工程我们重视教育全覆盖工程的推进,在这一年,我们新增了多所学校,提高了城市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教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障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六、医疗卫生全覆盖工程我们注重提高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在这一年,我们新增了多家医疗机构,完善了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提高了市民就医便利性和医疗服务质量。
七、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我们大力推进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
在这一年,我们建设了多个文化活动场所,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八、公共安全设施全覆盖工程保障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我们重要的工作内容。
在这一年,我们新增了多个公共安全设施,提高了城市的治安防范能力,保障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情况工作总结一、引言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
该工程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旨在实现农村牧区的全面进步和农牧民的全面发展。
二、工程概述“十个全覆盖”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覆盖:农村牧区道路硬化全覆盖安全饮水全覆盖电力供应全覆盖通讯网络全覆盖广播电视全覆盖教育设施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环境保护全覆盖三、工程进展道路硬化全覆盖:已完成主要道路的硬化工作,部分偏远地区道路正在加速建设中。
安全饮水全覆盖:通过建设水厂和铺设管道,大部分农村牧区已实现安全饮水。
电力供应全覆盖:电力网络已覆盖所有农村牧区,偏远地区正在逐步接入。
通讯网络全覆盖:移动通信和宽带网络覆盖率显著提高,偏远地区正在加强基站建设。
广播电视全覆盖: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5%以上,正在向全覆盖目标迈进。
教育设施全覆盖: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农村牧区学校,提高了教育设施水平。
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建立了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设施,丰富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社会保障全覆盖:完善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保障水平。
环境保护全覆盖:加强了农村牧区环境治理,提高了环境保护水平。
四、存在问题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工程因资金不足而进展缓慢。
技术力量薄弱:一些偏远地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管理协调困难:多部门协调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了工程进度。
五、改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和社会资本投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强化技术培训: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优化管理协调: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六、工作成效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综述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国英)难忘2021年那个早春.立足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的现状,自治区党委、政府郑重承诺:用3年时间,在全区所有行政嘎查村、国有农牧林场分场和较大的自然村,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和农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广播电视、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盖工程.这是我区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民生工程.
两年多过去了,我区农村牧区的变化有目共睹:万户农牧民住进了美观大方、温暖舒适的新居;万农牧民和学校师生喝上了安全水;9388个嘎查村的农牧民走上了水泥路;8557户农牧民解决了没电难题;万户农牧民看上了高清数字电视;新建恢复学校和幼儿园1055所;新建标准化卫生室6147所、文化室9337个、便民连锁超市5986个;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落实了万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和高龄津贴.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对于内蒙古农村牧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其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这项民心工程的实施,让怀揣幸福梦想的内蒙古农牧民在奔赴小康的道路上变得更加自信和笃定.
补上民生最大短板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欠发达的基本区情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公共服务不足、人居环境欠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相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显得更加突出.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前,全区有80%的嘎查村(行政村)没有街巷硬化,60%的嘎查村没有标准化的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有170多万农牧民饮水不安全,157万农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52万户农牧民居住在危旧的泥土房和茅草房里.这既是制约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最大难题,也是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短板.
我们嘎查有258户750多名农牧民,都生活在塔敏查干沙漠腹地.过去这里遍
地浮沙,没有像样的街路,各家各户连规整的院墙都没有,生活不富裕加上环境脏乱差,村里的小伙儿找媳妇都难!回忆前几年,通辽市库伦旗茫汗苏木早布日根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海峰感触颇深.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推进,牧民吴宝音亲历了家乡的变化:红瓦白墙绿树绕,家家门口路灯照,街巷整洁环境美,出门不再踩泥巴,健身娱乐有广场,文化室里人气旺
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农牧办主任于清理介绍说,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地都紧紧把握好一个全字,做到三个不能.一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转型、社会保障和基层组织建设都要全面推进,一样都不能缺;二是农区牧区、林区垦区的每一个行政村(嘎查)和较大的自然村,都要因地制宜地搞好,一类也不能少;三是要让每一户农牧民和农垦林区的职工都从中受益、得到实惠,一个也不能落下.
从工程实施至今,我区已完成投资886亿元,%的行政嘎查村完成了建设改造任务,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9388个行政嘎查村、10674个自然村全面完成了全覆盖任务,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农村牧区发展大提速
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大川村廖凤岐老人今年60多岁,说起十个全覆盖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如今的政策好啊,老辈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让咱给赶上了,整修房子没用自己花一分钱,看着家里换上了亮堂的大窗户,墙体也给加固了,晚上睡觉踏实多了!
如今,走上水泥路,住上安全房,喝上干净水,领上养老金,在内蒙古广大农村牧区已经成为现实.走进乡村、深入牧区,农牧民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个人:十个全覆盖好啊,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办了好事.
一个好字,蕴含着农村牧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嘎查村一改过去残墙破房、脏乱泥泞的景象,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一大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明显加快.
赤峰市喀喇沁旗在大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基础上,重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旗里把全设施农业、养殖业和经济林建设作为3项重点产业,增强了农村牧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了农牧民收入水平.目前,全旗特色种植稳定在
33万亩,设施农业达到万亩,经济林面积达到9万亩,农牧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高涨,出钱出力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包头市达茂旗黄花滩新村村民则以新村住房、水、电等现有设施为基础,加上政府的补贴,自主开发经营农家乐和观光农业.去年旅游旺季,平均每户农家乐至少增加了3000元左右的收入.
旗里还在黄花滩新村打造北冬虫草种植基地,该项目是集体经济项目,目的是在试种试售成功后,引导更多的农牧户加入进来,让北冬虫草种植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富民增收.黄花滩新村驻村干部刘建军介绍说:除了发展以上两项重点产业,政府还帮助村民新开发水浇地、新建蔬菜恒温库,人均增收达到12670元.
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区各地依托地区资源禀赋、特色优势,畜牧业产品、林果、蔬菜、旅游等一批特色富民产业在内蒙古农村牧区应运而生,形成了一批产业村亮点村,使脱贫攻坚重点嘎查村都有了产业支撑,夯实了农牧民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
从2021年提出目标,到如今十个全覆盖工程硕果累累,内蒙古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提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愈加清晰.
朝着幸福目标再出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70岁的吕自华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额很呼修日嘎查的老牧户,说到现在正在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老人难掩喜悦.2021年前,他们还住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土坯房里,用水用电都很不方便,家里吃水也是老大难,饮牲畜的水都不敢敞开了用.工程实施以来,他家原来的40平方米的危旧土坯房改建成60平方米的砖混房,有了水,通了电,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洗上了热水澡,晚上出门还有路灯,这在从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突出产业支撑,利用通路、通电、通水的有利时机,整合生态移民等各类项目资金501万元,对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二组及周边部分农户进行搬迁,新建住宅23户,配套建设标准化棚圈15
栋、蔬菜大棚16座,实现了生活区与生产区的分离.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将新村规划为前面是住宅、中间是圈舍、后面是种植大棚的模式,走农牧业结合的产业经营路子,发展育肥牛养殖和蔬菜种植.仅此一项,村民每年增收至少2000元.
大耗来沟村二组组长赵成树说:十个全覆盖让我们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变好了,还让咱老百姓增收了.下一步我们准备依托多伦县的秀丽风光,利用集中居住、通路的机会和离京津冀近的优势,发展农家乐,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体验乡村的幸福生活!
在农牧民眼中,十个全覆盖让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实现了增收致富.而在多伦县县委农工部副部长李笑河看来,十个全覆盖让农牧民的心气儿更顺了、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发展没有终结.内蒙古实施的这项最大的民心工程,其力已积,其势已蓄,它让内蒙古的农村牧区充满活力.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农村牧区,投向视野中这片熟悉的土地时,不难发现,圆梦小康,责任在此,担当在此,行动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