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5.49 KB
- 文档页数:5
品质质量异常处罚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监控、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对品质质量异常行为的处罚。
第三条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禁止以次充好、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消除产品质量隐患,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第五条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需求,不得生产和销售劣质产品。
第六条对于存在品质质量异常行为的企业,将依据本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产品召回、停产整顿等措施。
第二章品质质量异常行为的认定第七条品质质量异常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一)生产和销售次品、伪劣产品;(二)生产和销售未经合格检验的产品;(三)生产和销售超出国家标准允许范围的产品;(四)生产和销售未经授权或许可的产品;(五)生产和销售有质量缺陷的产品。
第八条对于品质质量异常行为,企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九条对于品质质量异常行为涉及的产品,企业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防止继续对市场造成影响。
第十条对于发现品质质量异常行为的企业,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主动配合调查和整改工作。
第三章处罚措施第十一条对于存在品质质量异常行为的企业,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如下处罚措施:(一)警告:对于轻微违法行为,给予企业警告,并督促整改;(二)罚款:对于违法行为较为严重的企业,给予适当罚款,并督促整改;(三)产品召回:对于存在较大质量问题的产品,要求企业立即召回,并进行处理;(四)停产整顿:对于大规模违法行为或者重大事故,暂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整顿;(五)吊销许可证:对于严重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吊销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证。
质量异常上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质量异常的上报程序和管理流程,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的所有质量异常情况的上报和管理。
三、质量异常的定义本制度中的质量异常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与产品质量标准不符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情况。
四、质量异常上报的原则1. 及时性原则:发现质量异常情况应当立即上报,不能隐瞒、拖延或掩盖。
2. 全面性原则:上报应包含所有相关信息,确保上级部门能够全面了解质量异常情况。
3. 真实性原则:上报应当客观真实,不夸大、不虚报、不掩饰。
4. 级别原则:根据质量异常情况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风险等级,确定报告的级别和处理程序。
5. 责任追究原则:严格按照责任追究制度,对上报质量异常情况的人员进行追责。
五、质量异常上报流程1. 质量异常的发现:任何员工在工作中发现质量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质量管理部门。
2. 质量异常的确认:质量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将组织人员进行现场确认,确定质量异常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范围。
3. 质量异常的分级:根据质量异常情况的重要程度和风险等级,确定报告的分级。
4. 质量异常的上报:将确认后的质量异常情况上报给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做出应对措施和处理计划。
5. 质量异常的处理:根据上报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和处理计划,督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迅速解决质量异常问题。
6. 质量异常的跟踪:对已处理的质量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总结经验,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六、质量异常上报的责任和义务1.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质量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上报质量管理部门。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质量异常上报和管理工作,对上报情况进行核实和处理,追踪问题的整改情况。
制程异常处理程序(ISO9001:2015)1.目的:规范制程异常处理之流程,以利各阶段(进料、制程、成品)生产中发生异常时,能及时有效的处理,以确保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产品在从进料生产到成品出货,有发生品质异常时之处理均属之。
3.权责:3.1 品管单位:3.1.1异常通知单之开出与通知责任单位。
3.1.2不合格产品之区隔与标示。
3.1.3制程不良对策改善结果之追踪及确认。
3.2 责任单位:3.2.1制程异常原因调查分析,及应急对策,永久对策之拟定及执行。
3.2.2对不良品处理方案建立及执行。
3.2.3对人员教育训练及完善各项作业标准,以预防不良再次发生。
3.2.4流程各管制点制定品质目标,并持续研讨及改善。
4.作业说明:4.1在制程各阶段生产中发生品质不良依「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品管人员应及时开出「品质异常对策单」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4.2异常通知单必须清楚叙述生产单位、制程名称、品名料号、生产数量、发生时间、不良比率、不良样品及异常内容。
4.3异常内容之描述尽量以数字图形等具体明确的语言,且描述内容至少应包括:4.3.1该项异常事项之规格4.3.2产品实际不良之现象4.3.3产品实际不良现象与规格要求之差异。
4.4品管主管对于不良应明确判定,对于产品之品质产生影响严重性,并作出处理如:停机、停线、全检、批退等,对于已产生之不合格品依「产品鉴别与追溯管制办法」执行标示。
4.5制造单位对不良现象应调查与原因分析,并配合生产需求提出良品计划,若问题较疑难或严重之异常,应会同相关单位共同分析及提出解决方案。
4.6各责任单位依据异常处理之应急措施及永久改善对策,以5W1H落实执行持续性改善及教育训练,使异常在管制状态下生产。
4.7品管单位对于不良实施监控必要时设立管制方案以监控改善效果,必要时定期召开检讨会以确定品质持续改善,当效果达到目标并稽核各项改善措施,已形成各项标准并落实执行方能结案。
4.8品质异常对策单之编码原则:╳╳╳╳╳╳╳部门代码:流水码:00、01、02 (99)总经室:G 财会部:F管理部:M 工程部:E资材部:B 制造部:P品管部:Q 模具部:I业务部:S5.记录保存:品质异常对策单之相关记录依「品质记录管理程序」办理。
[企业流程优化]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文件代码: 拟制:发布日期: 审核: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流程版本:B2 页次: 1/6 批准:文件修,制,订履历一览表版《管理文件审查单》 N0. 发布日期修,制,订说明拟制审核批准备注次编号1 B0 - -2 B1 061212002 优化流程:(更改格式,1 修改定义内容,2 简化活动框动作,3 修改生成记录表格。
3 B2 070518005 1 取消《品质异常报告单》~增加《品质异常处理单》并延用《品质异常报告单》的记录代码,2 取消《制程一览表》~增加《制程品质异常跟进表》并延用《制程一览表》的记录代码,3 更改部分职责.文件发放范围及份数,在“( )”中打“?”表示需分发的单位~在“[ ]”中填写该单位发放文件份数,: (?) 总裁办[ 1 ] ( ) 财务中心[ ] ( ) 管理者代表[ ] ( ) 人力资源中心[ ] (?) 研发项目中心[ 1 ] ( ) 蓝牙事业部[ ]( ) 营销中心[ ] ( ) 精密模具事业部[ ] (?) 品质中心[ 1 ] ( ) 精密塑胶事业部[ ] (?) 电池事业部,制造部,[ 1 ] ( ) 其他: [ ] ( ) 电池事业部,PMC,[ ]( ) 物流中心,采购,[ ]( ) 物流中心,仓库,[ ]( ) 信息中心[ ]文控员备注唯盖有红色的DCC正本受控章方为正式有效文件。
文件代码: 拟制:发布日期: 审核: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流程版本:B2 页码:2/6 批准:1 目的 4.2 品质中心为规范本公司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对制程中的品质异常及时处理~确保制程中4.2.1 IPQC: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将拉上的异常向有关部门进的产品品质得到有效控制~满足客户要求。
行汇报~对改善行动进行跟踪~做好首件检查等,4.2.2 QAE:对制程品质异常采取应急对策~对改善措施进行跟进。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电池事业部所有制程品质异常处理。
品质管理规定的内容关于品质管理规定的内容引导语:为确保及提高产品品质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完善产品品质管理制度,制定了品质相关管理规定,下面yjbys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品质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保证本公司品质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品质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范围本细则包括:(一)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二)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三)仪器管理;(四)品质检验的执行;(五)品质异常反应及处理;(六)客诉处理;(七)样品确认;(八)品质检查与改善。
第三条: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本公司品质管理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
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第四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范围规范包括:(一)原物料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二)在制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三)成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第五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一)各项品质标准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会同品质管理部、制造部、营业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依据"操作规范",并参考①国家标准②同业水准③国外水准④客户需求⑤本身制造能力⑥原物料供应商水准,分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填制"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一式二份,呈总经理批准后品质管理部一份,并交有关单位凭此执行。
(二)品质检验规范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召集品质管理部、制造部、营业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分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将①检查项目②料号(规格)③品质标准④检验频率(取样规定)⑤检验方法及使用仪器设备⑥允收规定等填注于"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内,交有关部门主管核签且经总经理核准后分发有关部门凭此执行。
第六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修订(一)各项品质标准、检验规范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制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二)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并参照以往品质实绩会同有关单位检查各料号(规格)各项标准及规范的合理性,酌予修订。
产品质量异常通知单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产品质量异常通知单的相关信息,包括通知单的目的、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等。
通知单用于记录和通知产品质量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目的产品质量异常通知单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质量异常情况,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通知单的记录和传达,可以促使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内容产品质量异常通知单应包含以下内容:1.通知单编号:通知单的唯一标识,用于识别和跟踪通知单。
2.通知单发起时间:通知单的发起时间,记录通知单的创建时间。
3.通知单发起人:通知单的发起人,即负责发现和报告产品质量异常的人员。
4.通知单接收人:通知单的接收人,即需要接收并处理通知单的人员或部门。
5.异常产品信息:描述产品质量异常的具体情况,包括产品名称、数量、批次、规格等。
6.异常描述:对产品质量异常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包括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7.影响分析:分析产品质量异常对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以及公司声誉等方面的影响。
8.处理措施:针对产品质量异常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处理进度等。
9.跟踪和评估:对处理措施的跟踪和评估,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0.审批人签名:通知单的审批人签名,表示对通知单内容的确认和批准。
发送方和接收方发送方是产品质量异常通知单的发起人,负责发现和报告产品质量异常。
接收方是需要接收并处理通知单的人员或部门,负责采取相应措施并跟踪问题的解决过程。
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异,通常包括以下角色:•产品质量部门:负责发现和报告产品质量异常的部门,拥有专业的质量知识和经验。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产品的部门,需及时采取措施修复产品质量问题。
•销售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的部门,需向客户及时传达产品质量异常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
•客户服务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和协调的部门,需及时处理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投诉和问题。
理规定页码页次 1 / 3 制定部门 1.0.目的:规范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的时效性,确保产线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3.0.职责与权限:NO. 部门职责与权限品管部负责品质异常分析及改善有效性确认。
1 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2 生产部负责协助参与原因分析及相应的预防改善措施。
3 技术部 4 其它相关部门协助进行安排异常改善通知的配合。
4.0.术语与定义: 4.1 制程品质异常: a、严重缺陷超过3%; b、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c、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d、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卫生要求;e、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f、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4.2 出货品质异常:出货发现严重缺陷超过1%; 5.0.运作流程:无 6.0 作业程序:6.1 制程品质异常: 6.1.1异常属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需立即找QC或工程师确认不良现象可否接收。
如异常可接受则继续生产,不可接收依6.1.2执行。
6.1.2 IPQC依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判定,确认不良成立时,应开具《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并评估异常的严重性要求生产部门暂停生产。
6.1.3针对已生产产品依产品标识卡信息往前追溯,直至良品。
6.1.4 IPQC针对已追溯到的不良品标示“不合格”,并要求生产单位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不良品如可以进行
通知单管理规定页码页次 2 / 3 制定部门返工、返修达到合格要求,生产依需求的返工、返修方案对不良品进行返工、返修,返工返修后需交付IPQC进行检验,合格品进行流向下一站,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6.1.5生产后IPQC负责跟踪相关工序,确认临时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6.1.6制程品质异常开立时机: 6.1.6.1制程异常属材料所致,需第一时间通知责任单位、IQC前往确认,双方判定标准一致,确认异常成立,则开立《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要求责任单位改善。
6.1.6.2产品制造过程中如发现产品同种异常现象不良率超过3%时,IPQC应开出《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待技术与品质协助分析出原因找出责任单位后由责任单位进行对策,品质部监控对策实施有效性.。
6.1.6.3品质再现(品质异常重复发生)时,开立《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评估重复发生事宜的情况通知生产单位停线整改。
6.1.7所有制程中《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需生产部进行会签,技术部接到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后1小时内需针对异常现象提出临时对策。
6.1.8责任单位需于收到《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48小时内,针对异常现象提出长期改善方案。
6.1.9 品质工程师针对责任单
位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责任单位重新回复。
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由IPQC跟踪后续品质状况,依6.1.10~6.1.11执行。
6.1.10 IPQC 针对责任单位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2 天(或3 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
6.1.11 如责任单位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 2 个月无生产,则强制结案,后续生产依正常检验执行。
6.2 入库品质异常:6.2.1 FQC 依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判定,确定不良成立时,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要求生产单位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6.2.2 FQC 于半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并附不良样品(功能不良请技术协助分析处理),通知生产安排返工。
6.2.3 生产部接FQC《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或《验货通报》及不良样品后,当天安排返工作业,FQC 负责跟踪返工及验证工作。
6.2.4 生产返工后的产品需重新送FQC 检验,重新检验合格予以合格入库,检验不合格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6.2.5 针对异常改善后产品,FQC 时行加严检验,连续追踪 3 批无异常后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
6.2.6 如异常发生后连续2 个月无生产,则强制结案,后续生产依正常检验执行。
6.3 出货品质异常:
6.3.1 OQC 依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判定,确定不良成立时,针对不合格品标示“不合格”,并要求仓库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文件编号版本版次文件名称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管理规定页码页次 3 / 3 制定部门6.3.2 异常成立半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并附不良样品(功能不良请技术协助分析处理),通知生产部安排返工。
6.3.3 生产部收到《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或《验货通报》后安排返工作业,OQC 负责跟踪返工及验证工作。
6.3.4 生产返工后的产品需重新送OQC 检验,重新检验合格予以合格出货,检验不合格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6.3.5 针对异常改善后再出货产品,OQC 应加严检验,连续追踪 3 批无异常后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
6.3.6 如异常发生后连续2 个月无出货,则强制结案,后续出货依正常检验执行。
6.4 作业品质异常 6.4.1 符合4.1 中d、e、f 任一项,作业品质异常成立。
6.4.2 相关单位发现作业品质异常后,立即通知责任单位改善。
6.4.3 针对重复发生作业品质异常未达到有效改善时,可开立《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由品质统一编号后,交责任单位提出整改措施。
6.4.4 责任单位需于收到《品质异
常处理通知单》48小时内给出整改措施,回复反馈
到单位。
6.4.5 异常单回复后,由品质统一归档整
理/追踪。
6.4.6 针对不良产品可分析出根本原因,在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上直接回复原因分析并转交给
责任单位回复改善及预防措施;如不能分析出根本原因,将不良实物与品质异常处理通知单转交技术部人
员协助分析原因。
6.5 客户投诉或抱怨客诉品质
异常依《客户投诉处理程序》。
7.0.相关文件:NO. 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1 2 3 8.0. 相关记录 NO. 记录名称表单编号保存期记
录保存部门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