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五讲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格式:ppt
- 大小:553.50 KB
- 文档页数:3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与实践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与类型战略一词,来源于军事学。
指把握战争的规律性而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二战后,战略一词被引用到经济领域,与“经济发展”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新名词——经济发展战略。
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
何为发展战略?通常可以理解为发展目标、发展途径与发展措施的概括。
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根据对制约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针和步骤的总体决策。
它是一个国家在该时期内制定经济政策、经济计划和实施经济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
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对较长时期内经济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步骤的总体部署。
是超越日常事务而对国家发展进行的全局性、综合性、长期性谋划,是带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东西。
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范围上的全局性。
2、时间上的长期性。
3、实施上的阶段性。
4、内容上的概括性。
5、政策上的稳定性。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1、国情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人口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等。
2、要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经济规律、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等。
3、要考虑国际环境条件。
国际政治、经济及其发展趋势。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1、按照战略目标的选择来划分,可分为传统发展战略和新型发展战略。
传统发展战略,亦称“赶超战略”或“工业化战略”,是战后至60 年代中晚期发展中国家采用的旨在通过快速发展工业以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同工业国家的差距、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战略之总称。
它的实施,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富差距大等一系列问题。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辉张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副教授副院长电话:62753224邮址:nk94zhang@ 接待学生日星期三下午14:00-17:00——【教育背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理学硕士、博士——【教授课程】——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宏观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中国环境概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著作】——1.《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产业升级研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2007—中国都市房地产宏观调控研究》(副主编),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3.《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2006—北京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副主编),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
4.《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专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5.《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编委,撰写第七章理论综述),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6.《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和结构演进》,(参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7.《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2008: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演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参著),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
9.《北京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分析》(教材),副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1.《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效应和驱动机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学术论文】——2013年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量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13年第1期。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现代经济中,地域性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很多国家纷纷着手制定经济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地域的比较优势,达到更快更有效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考虑地理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其地区内部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其次是要考虑整个国家的战略方向,从中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投入,使区域经济可以更快速的发展。
最后,还要考虑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制定符合未来的战略方案。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突出重点。
首先需要明确发展重点的时间范围,其次是要选择关键领域并为其制定完整的发展策略,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这样的目标和计划是有可能会调整甚至变化的,但是有了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才能够随时调整方向,保持调整的高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考虑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战略规划中必须合理考虑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问题。
引进人才可以通过鼓励外来投资、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等方式,促进人才的流动;培养人才可以通过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等,提高本地区域的人才水平。
此外,在战略规划中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
区域企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
因此,在制定战略规划时需要合理考虑企业的需求和利益。
可以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提供优惠政策或者加强企业与政府沟通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更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要注重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制定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往往会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需要在规划中合理考虑各力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对自身优势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劣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之,同样涉及多个方面、层次和利益关系,准确科学地制定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