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纪念——风儿歌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关于清明节的歌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清明节啊,就像是一场带着淡淡忧伤的聚会。
咱先说那清明节的歌谣,就像一个个会讲故事的小精灵。
“清明雨儿滴答答,坟前亲人泪花花。
摆上供品把话拉,思念之情难放下。
”这歌谣一唱起来,就好像能看到那墓地里,人们怀着虔诚的心,对着逝去的亲人诉说着思念呢。
“柳叶绿,桃花红,清明到了放风筝。
”这又是一种清明节的景象。
你看啊,小孩子们拿着花花绿绿的风筝在田野里跑着,那风筝飞得高高的,就像要把思念也带上天,传给那些在天上看着的祖先们。
清明节可不光是悲伤,还有那种对新生的希望,就像那刚冒出头的青草一样。
还有这样的歌谣,“清明团子香又甜,吃在嘴里心里念。
先人为咱把苦吃,后人感恩不能迟。
”清明团子那可是清明节的特色美食呀。
软糯糯的团子,有甜的豆沙馅,还有咸的春笋肉丁馅。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做团子,揉着那团面,就像在揉着对先人的敬重。
做好了团子,先供奉在祖先的牌位前,然后再美滋滋地吃起来,每一口都带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清明时节去扫墓,手拿鲜花把路铺。
祖先墓前鞠个躬,保佑平安福运足。
”现在啊,很多人都用鲜花代替那些纸扎的祭品了。
在墓前放上一束鲜花,那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就像祖先们的笑容一样温暖。
大家恭敬地鞠躬,心里默默祈祷着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孩子们学业有成。
清明节的歌谣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扇门。
不管是在大城市里忙碌的人们,还是在小乡村里守着土地的乡亲,在这个节日里,都会被这些歌谣牵动着思绪。
那些已经远去的亲人啊,虽然不在身边了,但是他们的爱和故事,就通过这些歌谣一直传承着。
就像那涓涓细流,一直流淌在我们的心间,永远也不会干涸。
这清明节的歌谣啊,就是我们对祖先的思念,对传统的敬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明节童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话说得一点不假,一到清明节,天空就像跟咱们约定好了似的,准得飘起细雨,轻轻柔柔地落在身上,心里头也跟着湿润起来。
这雨啊,就像是老天的眼泪,为了那些远去的亲人,默默流淌。
咱村里的小孩儿,一到这时候就兴奋得跟啥似的,嘴里头哼着那首流传了好些年的童谣:“清明到,踏青去,纸鸢飞满天,糖葫芦甜心里。
”虽然雨水让大地变得泥泞,可那根本挡不住我们撒欢儿的小脚丫。
大伙儿穿着小雨靴,踢踢踏踏地走在田埂上,好像每一步都踩着快乐的节奏。
大人们呢,就忙着准备祭拜的事了。
爷爷会早早地起来,拿着那把旧得发亮的镰刀,去后山割回最新鲜的艾草,说是能驱邪避灾。
奶奶则在家里张罗着做青团,绿绿的糯米皮包裹着甜甜的豆沙馅,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春天味道。
这青团啊,就像是清明节的小信使,传递着家的温暖和思念。
祭拜的时候,一家人整整齐齐地站在坟前,雨水顺着伞边滑落,滴落在泥土里,也滴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爸爸会点燃一炷香,轻轻插在坟头,然后拉着我们的小手,一字一句地教我们说:“爷爷奶奶,我们来看你们了,家里一切都好,你们也要保重啊。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心里暖洋洋的,又有点酸酸的。
祭拜完回家,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奶奶做的饭菜,聊着家长里短。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屋里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孩子们嬉笑打闹,大人们也难得放下平日的忙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温馨。
晚上,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我常常会想起白天发生的一切。
那些关于清明节的记忆,就像是一部部温馨的电影,在我的脑海中反复播放。
我知道,这些记忆将会伴随我一生,成为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清明节啊,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传承。
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暂停的理由,去怀念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风雨的亲人。
而那份思念和牵挂,也将化作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坚强和勇敢。
清明扫墓歌谣
《清明扫墓歌谣》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是我国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向坟地,为故人祭奠,瞻念先人,感受家国情怀。
而在清明扫墓的过程中,歌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载了人们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也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扫墓歌谣源远流长,有些歌谣是由民间传承而来,代代相传;有些歌谣则是由诗人雅士创作的,具有文学艺术价值。
这些歌谣多以简单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表达人们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赞美先人的功绩,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清明扫墓时,人们会唱起一首首扫墓歌谣,比如“清明祭祖恩,白花扫墓门;坟头香火旺,先人福气长”、“红烛照坟声,黄泉路迢迢;祭奠亲人心,绵绵祖先恩”等。
这些歌谣有些庄
重肃穆,有些抒发情感,还有些寄托期望,让人们在平静祥和的墓地里,感受着情感的跳跃和心灵的震颤。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扫墓歌谣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现代人在扫墓祭祖时,会将一些新的元素融入歌谣中,如对家国的宏伟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福等。
这些新的歌谣既延续了传统,又彰显了时代的特色,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家国的热爱。
清明扫墓歌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人们对先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让
我们在清明节这一天,唱响我们心中的扫墓歌谣,瞻念先人,感恩教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节日的儿歌1. 哎呀,小朋友们,快来听听这些有趣的传统节日儿歌吧!咱们一起唱唱跳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都记在小脑瓜里!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啦!2. 春节到啦,鞭炮噼里啪啦响!来,跟着我一起唱:大红灯笼高高挂,福字贴在门上头。
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过大年。
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春节的什么呀?是不是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能收到红包?3. 哇,元宵节来啦!街上到处都是漂亮的花灯,我们一起唱元宵节的歌谣:元宵节,闹花灯,提着灯笼满街转。
猜灯谜,吃元宵,热闹非凡乐开怀。
小朋友们,你们吃过元宵吗?是不是甜甜的,软软的,特别好吃?4. 清明节到了,我们要去扫墓,纪念先人。
来,跟我一起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踏青郊游正当时。
纸鸢高飞风筝美,缅怀先人心中记。
小朋友们要记住,清明节不仅是放风筝的好时候,更是我们缅怀先人的重要日子哦。
5. 端午节到啦!划龙舟、吃粽子,多有趣啊!我们一起唱:端午节,赛龙舟,你追我赶水上游。
香粽子,艾草香,驱邪避灾保安康。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呀?是甜的还是咸的?6. 七夕节来啦,这可是中国的情人节呢!我们来唱个七夕节的儿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年一度七月七。
女孩穿针线,男孩许心愿。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真是既浪漫又感人呢!7. 中秋节到了,我们一起赏月吃月饼吧!来,跟我唱:中秋月,圆又圆,全家团圆乐无边。
香甜月饼味道美,欢声笑语庆团圆。
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什么馅的月饼呀?是不是和家人一起赏月特别开心?8. 重阳节到啦,这是尊老敬老的好日子。
我们一起唱重阳节的歌谣:九月九,重阳到,登高望远好热闹。
插茱萸,饮菊酒,敬老爱老记心头。
小朋友们,记得要好好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哦!9. 哇,小朋友们,我们唱了这么多传统节日的儿歌,你们记住了几个呀?让我们再来复习一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哦!10. 你们知道吗?每个节日都有它特别的意义和习俗。
清明节习俗的童谣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祭祖扫墓,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如踏青、植树、赛龙舟等,这些习俗都是与祭祖扫墓有关。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清明节的习俗吧。
清明节,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踏青节"。
踏青就是指在春天去郊外游玩的意思。
人们喜欢在清明节这一天到郊外赏花、踏青。
因为此时春暖花开,新绿吐艳,正是踏青的好时候。
孩子们都会提着风筝,拿着水彩笔,或者挎着小篮子,跟着父母或是家长一起出门。
到了郊外,他们放开风筝,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还可以捡一些野花野草,或者是拍摄一些美丽的风景照片。
这些都是踏青的乐趣所在。
在清明节这一天,还有一个习俗叫"植树"。
植树是为了纪念先烈、绿化祖国。
据史料记载,清明节植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人们在这一天植树,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是希望通过植树,让树木得到繁衍生息的机会,为祖国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明节,也是赛龙舟的节日。
赛龙舟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
据史料记载,赛龙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古代中国。
从唐宋时期开始,清明节成为赛龙舟的重要节日。
龙舟是一种木质的船,船头雕有龙头。
大家手持浆,分成数个队伍,在湖面上进行划龙舟比赛。
观赛龙舟比赛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观赏和娱乐的方式。
清明节,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扫墓。
祭祖扫墓是中国传统清明节的重要仪式。
祭祖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是用以纪念和缅怀已故亲人的一种方式。
每年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赶到祖坟前献上鲜花、香烛、美食等物品,并且要磕头、鞠躬,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种纪念方式既可以让我们追思已故亲人,也可以让我们珍惜眼前人,更加珍惜生命。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和清明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比如:柳条拐环、扭红蛋、放风筝、踏青。
习俗虽各地不尽相同,但逐渐形成了属于中国的清明文化,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之一。
关于清明节的儿歌或童谣
1、清明时节拜祖先,
上香烧纸很危险。
不搞迷信不放炮,
先祖点头哈哈笑。
2、清明节,放鞭炮,
坟前墓后乌烟帽。
烧纸烧钱危险多,
迷信做法不能要。
清明节,好习俗,
传统文化不能丢。
植树种花好风尚,
文明祭扫要提倡。
3、清明节,祭祖先,
迷信做法太危险。
花儿水果摆整齐,
安全文明好风气。
4、祭先烈,忆先人,站在墓前鞠个躬,
云献花,云祭祀,
生态文明好风尚。
5、文明行为祭扫
清明时节去祭扫,
破除迷信要记牢。
不上香,不砸钱,
文明祭扫才安全。
爬上坟上种棵松,
立在墓前鞠个躬。
文明祭扫来倡导,
先祖也会想得通。
6、清明
桃花山,杏花谷,
山里有座烈士墓,
清明节,来扫墓,
墓前栽花又种树,
烈士话儿心中记,
要为人民谋幸福!
7、清明节
柳叶绿,桃花红,过了寒食是清明。
煮鸡蛋,卷单饼,荡完秋千放风筝。
郊外春光美如画,全家老少去踏青。
清明节儿歌
《清明节儿歌》
清明时节,风清月明,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扫墓、祭祖,并且还会唱一些清明节的儿歌。
这些儿歌通常都是关于春天、生活和节日习俗的歌曲。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儿歌:
1. 清明节到了,春风吹,百花开,春暖花开好时节,一家人一起去扫墓。
2. 清明节到了,祭祖先,香火缭绕燃烧纸,祈求祖宗保佑家人。
3. 清明节到了,放风筝,风筝飞,飞得高高在天空,带着孩子的快乐。
这些儿歌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清明节的祭祀、扫墓和活动的热爱和期待。
通过这些儿歌,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在唱歌中感受到清明节的快乐和温情。
希望在清明节这一天,大家能够唱一唱这些儿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清明节儿歌11首《清明节儿歌11首》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哀悼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
同时,也有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儿歌被广泛传唱,让孩子们了解和传承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1.《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过路谁无恙,一帘风雨任平生。
2.《柳絮飞飞天地清》柳絮飞飞天地清,微风拂拂近黄昏。
思量千里如何走,访问春归谁念远?3.《今日清明》今日清明轻暖风,万家祭祀念亲恩。
纪念先人敬先祖,思念逝者心中存。
4.《清明祭扫歌》清明祭扫悼念亲,烧纸烧香声声哀。
缅怀先人心永在,寄托思念泪盈腮。
5.《晨风扫落花》晨风扫落花,清明祭祖忙。
家家扫墓来,纪念故人情。
6.《风雨无阻清明行》风雨无阻清明行,纪念先人感恩情。
扫墓祭扫心敬重,亲情永存不消失。
7.《追思情深清明节》追思情深清明节,祭祖扫墓表忠诚。
亲情地久天长在,心中思念无边境。
8.《清明节至》清明节至祭扫忙,烧纸烧香恩情长。
思念先人心难抒,留在心中永远常。
9.《清明节的歌》清明节的歌,感恩情意多。
祭祖扫墓来,亲情永不变。
10.《清明祭祖歌》清明祭祖心专诚,烧纸烧香意满怀。
故人永在心中存,亲情万古长长在。
11.《清明祭扫歌》清明祭扫情深长,遥思亲人泪两行。
烧纸烧香敬逝者,亲情一世一生藏。
这些清明节儿歌,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敬重之情。
让我们一起在清明节这一天,一起唱响这些儿歌,纪念祖先,感恩生活。
清明节的歌谣【篇一:第七节民间歌谣】第七节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是人民的一种口头创作,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鄄城文化底蕴厚重,且是艺术摇篮之乡,民间流传着很多有艺术价值的歌谣,堪称民间艺术的珍品。
一、时政歌谣石仓峣峣泣孤城,倡和室威使者风。
君明臣忠传天下,万民歌颂孙伯灵。
(孙伯灵者,孙膑也。
他平乱招将,传为佳话)古道沟,真是神。
地生全来天落银,四面八方都不妆,神沟两岸看春秋。
(马陵一战,齐军大捷,凯旋而归,孙膑与田忌大将军至冷家庄。
令士兵所控的长十余里、宽数十丈的一条大沟。
)其一:月厌河水向东流,渔家儿女驾扁舟;水上荷花红艳艳,水里鱼儿成群游。
其二:孙家花园月厌滨,四季风景最宜人;蜂戏蝶舞百鸟鸣,不由想起孙老人。
(孙老人者,孙膑也)以上,是对伟人的赞扬,也有对统治阶级的揭露与讽刺,如:盖楼的住土房:盖楼的,住土房,织绸的,没衣裳。
种田的,吃菜糠,炸肉的,光闻香。
卖花席的睡土炕,抬花轿的死路旁。
日本鬼子喝凉水日本鬼,喝凉水,打了罐子掉井底儿。
坐火车,摔断腿,坐海轮,沉海底儿。
坐飞机,摔个死儿,来到中国换炮子儿。
二、生活歌谣懒老婆紧打鼓,慢打锣,听我说那懒老婆。
不摸针,不摸线,起床太阳升高杆。
不梳头,不洗脸,抱着孩子换门串。
东家走,西家转,看看人家吃啥饭。
看见人家好吃的,口水流出三尺半。
回家去,想做饭,没有米,又没面。
锅台上,蚂蚁窝,案板上,鸡屎堆。
脏水缸里蛤蟆叫,锅底门前鸡下蛋。
家里烟火长不动,吃饭就往集上赶。
烧饼肉盒吃个饱,一腚蹲到戏台前。
嗑瓜子,她嫌慢,吃花生,带皮咽。
吐不出,难下咽,张嘴伸脖白瞪眼。
丈夫一见着了忙,请来华佗不给看。
一肚子苦水向黄河石榴开花红似火,抬头看见娘家哥。
一度苦水无处倒,哭哭啼啼把话学。
自从出嫁把门过,日子苦得没法说。
丈夫吃嘴不干活,一天到晚光赌博。
奴家好心把她劝,他一天三遍打骂我。
白天叫我去下地,晚上还得去推磨。
推磨推到三更天,棉花车子等着我。
有关的清明童谣
清明节,雨纷纷,家家忙着去上坟,祭先烈,祭亲人,从小就要懂孝顺。
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
清明戴花,下世有妈。
清明戴扁柏,下世有阿伯。
清明倒夜桶,下世有外公。
清明到,麦叫叫;你不响,我不要。
明时节听啼鹃,儿女家家拜墓田,糯饭一盂鸡一只,竹篮挑上侍人肩。
柳叶绿,桃花红,过了寒食是清明。
煮鸡蛋,卷单饼,荡完秋千放风筝。
郊外春光美如画,全家老少去踏青。
柳叶绿,桃花红,过了寒食是清明。
煮鸡蛋,卷单饼,荡完秋千放风筝。
郊外春光美如画,全家老少去踏青。
风儿歌
站在阳台上,春日下午的阳光洒下来,久违的和风吹拂着回忆的思绪,纯彻的宁静在心底慢慢合拢……
一
很想念姥姥,小时候经常在周末自己跑到姥姥家,慈祥的一直挂着笑容的姥姥,总会露出人工镶嵌的洁白的牙齿在有阳光的街口上等我。
风儿唱着歌把我吹向姥姥的怀抱,笑容从她不太明显的皱纹里蹦出来,和阳光舞蹈着,给我一个暖暖的回忆……
和姥姥最亲,在意识启蒙五六岁的时候我和姥姥住在一起。
那个时候我不爱吃饭却能被姥姥“骗”的吃上两大碗。
以至于我后来都成了小胖墩。
精力旺盛的我总会在凌晨和姥姥一起起床。
因为记忆里姥爷要在外看大棚,而勤劳的姥姥要为即将过冬的大棚缝草席保暖。
窗外起风了,屋里就会留下祖孙二人温馨的灯影。
“超,长大了想干什么呀。
”温暖的喊着我的乳名的姥姥又问起这个问题。
“联合国主席!”不知道从哪里知道这个名字的我一次执着的为联合国加了一个“高官”。
“那党联合国主席干什么呀?”姥姥听着这个远大的理想继续问道,会心一笑继续手上的活。
“那样就能把全世界的好吃的和好看的衣服拿给姥姥。
”姥姥笑了,摸了几下我的头。
我望着她手中穿梭的针线盒未褪尽的笑容,黑眸子
里透出一股坚定。
一副世界尽在我掌握的样子!
这个祖孙对话的情景被姥姥在以后的时光里对家人和街坊津津乐道无数次,以致我这个胸怀天下的济世理想传遍了全家和众邻里。
姥姥俨然是以很自豪的样子来说的……
二
然而回忆从来就不只是美丽的……
有着多年心脏病的姥姥在一个多风的秋天倒下了,待到我疯狂的赶到医院的时候,她憔悴的身上已被插了好多的针眼,输液到手脚浮肿,呼吸机也不能缓解姥姥异常困难的呼吸。
我不忍心看到姥姥受罪的样子,背过身悄悄抹眼泪……
脑血栓,程度严重!
似乎我应该埋怨善良的人不应该遭受此劫,因为她一生与人为善,从不跟人起争执,但埋怨也不能使她从病危中好转。
我们开始祈祷,祈祷万能的上帝能做到这件事。
我忘不了妈妈每天晚上都会哭醒的那段日子。
但是这次上帝没帮忙。
住了十几天医院的姥姥被救护车送回家了,因为最权威的主治医生动手术治好姥姥的概率小的可怜。
仅仅去陪了两三天床的我听闻,又像以前那样奔向姥姥家,走到那个熟悉的带着姥姥笑容的街口,我打了一个哆嗦,很冷的风,很冷清的街。
瘫痪,也就是半身不遂!
上帝还是给全家人留了一点希望,因为医生说这么严重的病实在是不容易。
我想是不是得感谢一下上帝,感谢的有点悲壮。
于是全家总动员开始联系医院和寻找偏方,希望能把现在连身都不能翻的姥姥变回从前的样子。
她不仅动弹不得,晚上还要忍受全身关节的疼痛而不得不痛苦呻吟,住在姥姥家的日子我会在被窝里偷偷哭,因为姥姥从前即使心绞痛道汗流满面都不会出声。
偶尔我会把姥姥扶起跟她聊会天,这样或许能稍稍缓解一下他的痛苦。
她已经连话都说不清楚了,似乎还想重复一下“联合国主席”的梦想,感到自己的无力只能苦笑一下,叫我赶紧睡下,姥姥还记得我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不好好睡觉会考不上好大学的。
因为姥姥小时候没能有机会读很多书,但是对自己的儿孙却又很大的期望,在病重的时候仍不忘记住家里墙纸上的世界地球日。
她说考试会考。
我现在仍然记得考试中头填下6.25的答案时,下笔的苦涩。
三
高中最后一学期。
回到了学校进行最后几个月的冲刺,生活在汗流浃背中进行。
每次打电话回家妈妈无力的语气告诉我全家总动员没有成功,我没有办法,上帝也没有给出更进一步的办法。
只能去学习了,上了名牌大学估计就能跟上帝说上话吧。
那几个月没有风,灼热的阳光和试卷一起把我们体内的最后一滴
液体给榨干了,怀揣着各种各样梦想和乱七八糟嘱托的考生涌进高考考场,期望把自己毕生所学全部倒在眼前的几十张纸上,可能我与别人差距太大,亦或是倒的不干净,总之最后我拿着一张普通的二本大学通知书去给姥姥看到,看着那张挺漂亮的纸,姥姥笑了,他竟然像练了许久那样清楚的说:好好学,毕业了努力去当“联合国主席”,我也笑了,笑的很苦涩,觉得自己与“联合国主席”好远。
四
回忆拉近,我来到了这个城市。
那是天稍稍有点凉的时候,有点陌生,楼房很高但有点乱,空气有点不清新。
就在这个城市大学生活开始了……
我赶起了潮流,学会了好多以前没接触过的玩意儿,大部分是怎么玩。
生活很潇洒,除了用在学习上的那点少的可怜的时间。
我也会拿出时间来想想姥姥,心里落下一层阴影,然后继续潇洒……
有个晚上,我梦见姥姥了,梦见她恢复了健康,身穿新衣服在那个街角朝我笑,笑容跟以前一样和蔼可亲。
我很欢喜问了她好多话,高兴的不知所以,但梦里姥姥只是笑不说话。
所以打电话问下姥姥最近的情况,表一表外孙小小的孝心。
结果一大家子跟我说了一圈话,他们说姥姥还那样,让我安心学习。
我当时很愧疚我没有好好学习。
五
生活潇洒的度过半年,我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在车上我只有一只脚的容身之地。
很困,睁不开眼睛,终于等到火车好不容易挪到离开半年的家乡,冷冽的风打的脸生疼。
回到家吃到热腾腾的面,还特别感慨了一下妈妈做面,姥姥做饼都是一绝,可惜一年多没吃到姥姥做的饼了,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吃到。
眼圈明显一红的妈妈,急忙给我盛面去了。
喉咙突然被面噎到了,如骨鲠在喉……
姥姥走了!
一个月以前的事情,就是在我梦见她的那天晚上。
我能想象那个晚上姥姥是怎样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看着这个他深爱着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她最爱的的儿孙,然后怀着不舍和留恋离去。
听妈妈讲着,我泣不成声。
心如同被人一刀刀狠狠的划开的疼,妈妈说因为怕耽误我学习所以没让回家。
我狠狠的自责,因为那天晚上我很可能是在玩游戏或者是在酒桌上觥筹交错,而不是像姥姥期望的那样认真学习。
如同荆棘一般,如同藤蔓一般,从前的一切点点滴滴下落聚集,一枝一刺蜿蜒过茫然,倾覆去空白,瞬间的黑暗附着攀援,然而思维被撑至膨胀的感觉,,幻觉到自认为深陷到梦魇。
不过是一场梦,我这样想,就像以前那样梦醒时什么都恢复如初。
彻底打破我自以为的是那座矮矮的坟头,前面摆着水果,后面有
几棵刚栽上的松树,一堆没烧完的纸钱。
在灰黄色的天空和有些残忍的风里,我们凄凄的站着,默默着下跪,扣头再扣头……
风唱着那些让人听不懂得歌。
这么高的地方,这么大的风,姥姥肯定会冷的!还是默默的看着,看着给姥姥买的那些纸钱烧成灰烬,风不时带着火苗到处乱窜。
但是我无法心安理得的认为那么多的烧纸就会被姥姥得到。
这里没有暖和这个词,大年初四,我们往年全家与姥姥团聚的日子,往年的儿孙满堂,往年的天伦都在这凄凄的风里随着姥姥的逝去而逝去。
六
华灯初上,思维被突入起来的心悸扯醒,远处亮起的霓虹灯模糊了城市的轮廓,在学校的日子里,生活渐趋向平静,波澜不惊的调子。
总是尽量避免想起和姥姥在一起的日子,可越是这样,那些记忆便越是西欧给你不经意间的角落里钻出来,一次又一次地在眼里重复。
倒带再重复。
记得好多好多不断被放大的细节,还没开饭,姥姥趁着他人不注意夹起一块刚出锅的炸肉吹吹放在我嘴里,还冲我得意的眨眨眼;整天吵着跟姥姥要鸡肉吃的我,在看到姥姥下决心杀鸡的时候却因为新生不忍而嚎啕大哭;不断和我比赛吃饭的姥姥骗我吃好几碗饭后很有成就的笑,似乎在她那里就没有挑食和厌食的孩子。
洗脸的时候,用毛巾尽量捂着脸,是把泪水一起擦掉。
睡觉的时候,用被子蒙住头,其实是在哭吧?
走路的时候,不敢看别的老人和小孩一起走路。
我甚至有点害怕想起你——可又太想一点不落的记住你。
我不时的想,在你离开时,我们之间那些庞大的点滴成流的情感要落在哪里?
我把您的照片放在手机里,不时看一看,时常想一想许下“联合国主席”的宏愿的瞬间。
温习一下姥姥的亲切嘱咐和给我做的美味炒肉和饼。
在长久的寂静中,心底默默流出很多想念和祝福,流着泪倾听风中来自您的叮咛。
清明,祝您在天堂里安好。